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六年级语文上册月光曲教案人教新课标2



26 月光曲
教学详案
设计说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往往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密不可分。所以,把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本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了《月光曲》的谱写过程,在教学中应抓住两条情感主线进行教学。一是抓住盲姑娘对听音乐会的渴望、听了贝多芬的演奏后的喜出望外,听了《月光曲》后的恬静,感悟穷兄妹的手足情深和对音乐的热爱之情。二是抓住贝多芬听到穷兄妹的谈话后,被穷兄妹的浓浓亲情所感动,进而借助音乐抒发自己的情感,最终谱成享誉世界的名曲《月光曲》。教学中指导学生用边读边思考、想象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做到“读”“思”和“想”的紧密结合,从而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体会音乐的艺术魅力。最后总结出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作效果,突出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背诵第九自然段。
3.抓住穷兄妹和贝多芬的情感变化和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体会穷兄妹的手足情深和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从中体会艺术的魅力。
4.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作者在叙事中将两者恰当结合,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充实、感情更深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贝多芬的情感变化和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体会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从中体会艺术的魅力。
难点: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作者在叙事中将两者恰当结合,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充实、感情更深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月光曲》课件或录音。
学生准备:收集关于贝多芬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解析课题
1.谈话导入。
师: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都用优美的诗句赞美月亮,如张若虚先生笔下就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像这样关于月亮的优美诗句还有很多,同学们一定也积累了许多有关月亮的诗句,谁能饱含深情地为大家朗读出你们心中的诗句?
预设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预设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预设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师:多么优美的诗句啊,同学们读得有声有色,娓娓动听。老师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轮圆圆的明月,谁能用你心中最美好的词语来形容一下月亮呢?
预设1:洁白、温柔。
预设2:如水的月光。
预设3:皎洁的月光。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月亮以其圣洁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光辉的形象,不仅诗人们对它情有独钟,就连音乐家们也用音符来歌颂月亮,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世界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师板书:课题)
2.解析课题。
齐读课题,思考:“月光曲”中的“曲”字是什么意思?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曲”就是没有歌词的乐曲,而月光曲就是赞美月光的乐曲。
预设2:在月光下创作的乐曲。
3.过渡: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想知道月光曲的真正含义吗?想知道贝多芬是怎样谱成的吗?答案就在课文中,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通过和学生谈论关于月亮的话题,不但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而且自然地引入到课题上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组内交流等方式学习生字新词。
2.交流汇报,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认读并组词。
(2)出示词语卡片,指生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并用“幽静、纯熟、陶醉”说话。
3.快速浏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讲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设计意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对字词有着较强的自学能力,所以,本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把课堂的主动权交在学生手中,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字词的“音、形、意”,为下一步讲读课文扫清障碍。
三、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
预设2:《月光曲》是贝多芬谱写的。
(2)师:课文里讲传说《月光曲》是这样谱成的。什么是“传说”呢?
预设1:有可能是真的,有可能不是。
预设2:民间流传的说法。
过渡:那么《月光曲》到底是怎样谱写而成的呢?我们接着看课文。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并讨论:从这一自然段中,你又知道了些什么呢?
预设1:一年秋天,贝多芬在演出的途中,来到了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
预设2:他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散步的时候,听到了从茅屋里传出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2)师:在一个小镇上都能听到自己的曲子,这能说明什么?如果你是贝多芬,这断断续续的琴声会引起你的注意吗?
预设1:说明贝多芬的音乐非常受人们喜爱,连一个小镇都有人会弹他的曲子。
预设2:一定会引起“我”的注意,因为琴声是从一个茅屋里传出来的,从茅屋可以看出这家人生活得并不好。这样就更会吸引贝多芬的注意力。
(3)师:大家分析得非常正确,下面就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一下这是一个怎么样的画面?然后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说出来,分享给大家。
预设1:银纱似的月光照在莱茵河上,贝多芬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预设2:一间小茅屋,茅屋里闪着微弱的灯光,断断续续的琴声从茅屋中飘出。
预设3:贝多芬停下脚步,侧耳倾听。听到弹的是自己的曲子后,露出了微笑。
3.学习第三自然段,品读兄妹俩的对话,感悟手足情深。
过渡:大家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贝多芬接下来又是怎么做的呢?在小组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贝多芬是怎么做的?他都听到了什么?
预设1:贝多芬走近茅屋。
预设2:他听到了兄妹俩的谈话。
(1)小组内讨论兄妹俩的对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汇报交流。
预设1:“多难弹啊”“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从中我体会到了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音乐会的向往。
预设2:从“太贵”和“太穷”这两个词的鲜明的对比中,我体会到哥哥因为家境贫穷而不能满足妹妹听贝多芬音乐会的愿望的难过和伤心。
预设3:我从“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句话中,体会到妹妹怕哥哥难过,用善意的谎言来安慰哥哥。
预设4:从哥哥和妹妹的对话中,我体会到了这对兄妹之间的浓浓亲情。
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穷兄妹手足情深。
设计意图:想象力和知识一样重要,知识就像浩瀚的大海,而想象力更像是无垠的宇宙。本环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然后根据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指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既挖掘了教材,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小结
师: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感动,怎能不让人动情。贝多芬能满足盲姑娘想听他弹奏的愿望吗?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激发继续学习文本的兴趣,为下一课时的学习作好情感上的铺垫。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一句话送给这对兄妹。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一轮圆圆的明月,似水的月光洒满了莱茵河畔的小镇,贝多芬独自走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这时,断断续续的琴声从一间茅屋中传了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琴声为什么是断断续续的呢?听到兄妹俩的对话后,贝多芬又是怎么做的呢?他会满足姑娘想听他弹奏的愿望吗?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学生关心的相关问题,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精品细读
1.学习第4~7自然段。
(1)小组内快速阅读第4~7自然段并讨论:贝多芬听到兄妹俩的谈话后是怎样做的?是什么驱使贝多芬这么做的呢?
预设1:贝多芬听到兄妹俩的谈话后,贝多芬被穷兄妹之间的浓浓亲情所感染,推门走了进去,然后弹奏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
预设2:贝多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盲姑娘的善良和她对音乐的热爱感动了贝多芬。
预设3:贝多芬有一颗爱心,是对穷苦人民的爱,使他决定为盲姑娘弹奏一曲。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正是兄妹之间互相体贴的浓浓亲情和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感动了贝多芬,他才毅然决然地推门走了进去。走进茅屋之后,贝多芬看到了什么?哪些词能说明兄妹的贫苦呢?
预设1:一支蜡烛、微弱的烛光。
预设2:旧钢琴。
师:从这些词中能看出兄妹的生活十分艰苦,现在谁来告诉大家,为什么会是断断续续的琴声呢?
预设1:因为弹琴的是一位盲姑娘。
预设2:她只是听别人弹过几次,就能断断续续地弹奏出来,说明姑娘非常热爱音乐。
(2)过渡:贝多芬看到一个家境贫苦的盲姑娘如此热爱音乐,怎能不让他为之感动,他为盲姑娘弹奏了吗?(弹奏了)盲姑娘听完贝多芬的演奏之后,都说了些什么?从这些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1:“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从这句话中,我感觉盲姑娘非常懂音乐,从另一方面也看出贝多芬是非常用心地去为盲姑娘演奏,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音乐之中。
预设2:“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这里连用了两个“您”字,说明盲姑娘此时的心情非常激动。第一个“您”字表示猜测,而第二个“您”字表示肯定。
(3)姑娘的话不多,却把姑娘激动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这里的两个“您”字应该怎样读才能更贴切地表达出姑娘此刻的心情呢?
预设1:第一个“您”字应该用疑问的语气来读,表示猜测。
预设2:第二个“您”字应该用肯定的语气来读,表示肯定。
(4)听到姑娘的话后,贝多芬是怎样说的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1: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预设2:从这里的两个“您”字,我体会到贝多芬对盲姑娘的尊敬。
(5)分角色朗读。
师:下面同学们就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盲姑娘和贝多芬的对话,读出盲姑娘激动的心情和贝多芬对盲姑娘的尊敬之情。
2.学习第8~10自然段。
(1)有感情地朗读8~10自然段,思考:贝多芬又为盲姑娘弹了一首什么曲子?这首曲子是他早已写好的,还是即兴而作?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预设1:贝多芬又弹奏了一首《月光曲》。
预设2:是贝多芬即兴而作,我是从“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2)学习写实部分。
师: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享誉世界的名曲时的环境怎么样?
预设1: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师:多么美好的情景啊,给人以宁静之感,现在大家就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时茅屋中是什么景象?屋子里的人的表情怎么样?然后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预设1:微风轻吹,柔和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小屋,屋子里的一切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纱。
预设2:银色的月光照在盲姑娘的脸上,姑娘安静地站在贝多芬的身边,脸上露出了满足的微笑。
预设3:皎洁的月光照在皮鞋匠的脸上,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预设4:贝多芬坐在洒满月光的钢琴前,看着兄妹俩,目光柔和。
……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在这样美好的情景下,你们猜贝多芬会想些什么呢?
预设1:多么善良的兄妹啊,虽然穷苦,但是他们同样需要音乐,我一定要把快乐用音乐送给他们。
预设2:虽然盲姑娘看不到,我一定要用音乐带给她光明。
(3)学习联想部分。
过渡:贝多芬带着一颗博大高尚的心,在优美静谧的环境下,为穷兄妹弹奏了一曲《月光曲》,这首曲子给他们带去了什么呢?课文中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是我相信同学们一定知道这首曲子给这对兄妹带去了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预设1:我是从皮鞋匠的联想中知道的。
预设2:我是从盲姑娘那瞪得大大的眼睛中看出来的。
大屏幕出示皮鞋匠联想的段落,体会意境。
师:接下来,同学们就在小组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然后讨论:本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个画面?分别是什么?这时的琴声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预设1:三个画面。
预设2:第一个画面是月亮初升,月光照耀在微波粼粼的海面上。这时的琴声轻柔而舒缓。
预设3:第二个画面是月亮穿过云纱,越升越高,海浪一个接一个地向海边涌动。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巨浪。这时的琴声应该快速而有力。
预设4:第三个画面是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这时的琴声高昂、热烈。
师:文中透过皮鞋匠的联想,为我们呈现了三幅优美的画面,下面同学们就闭上眼睛,带着美好的心情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吧。(音乐起、师配乐朗诵8~9自然段。)
师:你觉得贝多芬的这首曲子怎么样?弹得怎么样?
预设1:这首曲子非常优美,连不怎么懂音乐的皮鞋匠都听懂了。
预设2:贝多芬弹得非常好,赋予了音乐以感情,使音乐有了生命力。
预设3:兄妹俩被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后,贝多芬早已离开,说明贝多芬弹得十分好。
师:是啊,这么优美的乐曲,连不懂音乐的皮鞋匠都听懂了,盲姑娘听懂了吗?她看到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预设:听懂了,也看到了,我是从“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这句话中看出来的。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在知识、思想感情、意境等方面与贝多芬生活的时代有一定距离,设计时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感悟文章的意境隽永,文质兼美,受到美的熏陶。老师的描述,在学生眼前呈现出一个画面,学生听着老师的描述开始进入情境,紧接着启发想象,使画面更清晰,感情上更接近课文。
三、总结写作特点
1.小组讨论写作特点。
师:课文讲到这里,我相信同学们不但知道了《月光曲》是怎样谱写而成的,也知道了《月光曲》所要表达的内容。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却写得如此生动,犹如身临其境;虽然只是传说,却又富有美感,如诗似画。接下来同学们就回顾全文,在小组内讨论:本文为什么会如此生动且富有美感?
预设1:通过联想的描写,使课文变得生动、形象、富有美感。
预设2:通过联想和写实相结合的描写,使文章更加吸引人。
2.师小结。
正是这种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才使文章如此感人,如此富有美感,我们以后在写这类文章时,不仅要把听到的、看到的写下来,还要适时地加上想象,这样你们的文章一定会更加充实,感情更加丰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
四、拓展练习,升华情感
1.通过学习《月光曲》这篇课文,你收获了什么?
2.如果贝多芬就在我们中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3.配乐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深刻体会艺术的创作无处不在,培养学生注意日常的观察、积累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