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9加几》人教新课标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7页例1:9加几和练习十七第1、2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复习和练习用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准备性练习
1.出示卡片"9+( )=10",指两名小学生口答。
2.口答。
3.口算。
9+1+2 9+1+5 9+1+3
二、新课
谈话: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20以内进行加法。
1.出示运动会场景画面。配有描述比赛场面的画外音:"现在运动场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组跑步、跳绳、踢毽决赛,还有......"由此,促使学生走进运动会场。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1)以画外音"给赛跑同学送点饮料",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画面左边。
此时,出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文字、声音同时出现)。
(2)研讨解决"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3)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发言,屏幕上逐一出现各种解决方法。
①点数出结果。课件设计配有声音和动作显示点数过程。
②接着数,数出结果。课件显示出与点数的区别,在说“纸箱里有9盒"之后,出现接着数的声音和动作。
③用“凑十法”算出结果。课件显示放进纸箱1盒饮料的动作,并配有口述"放进1盒凑成10,10+3得13"。
④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4)强化"凑十法"。
①教师引导:有的同学用加法算出还有13盒饮料。回想一下,怎样算的?
我们来看屏幕。先指出:纸箱内有9盒饮料(闪动),箱外有4盒饮料(闪动),这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所以要用9+4计算。(板书:9+4)
②演示9+4的口算过程。
怎样算出9+4的得数呢?
由教师,也可以由学生重述凑10的过程:放进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屏幕上同步显示过程)。
③说明9+4的口算方法。
算9+4,怎样想出得数呢?
先让学生结合屏幕上的演示,想一想怎样算9+4得几?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说明:因为9+1得10,所以算9+4,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
然后,在9+4后面板书"=13"。让学生齐读算式。
3.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出示问题:"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踢毽的有9人,跳远的有6人
(3)教师口述:看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踢毽的9人与跳远的6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此处稍倾停,等待学生回答)9+6。(板书出算式)
(4)让学生讲座怎样算?得数是几?
(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允许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4.小结。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前面计算的9+4、9+6两题的得数都超过了10,就是进位加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具体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9加几)
我们已经知道9+4=13、9+6=15,那么9+2、9+3......怎样算?得数是多少呢?我们共同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
三、尝试提出问题,巩固计算方法
分组活动。
1.收集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运动会正在进行的还有哪些项目?参加这些项目比赛的各有多少人?(各组要有专人记录收集的信息)
2.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明确提出:各组准备提出哪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
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教师整理板书出学生提的问题。
3.解决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
(1)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两个,让全班学生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比如:“踢毽的和赛跑的一共有多少人?”
“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允许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算出得数。
(3)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算式是什么,计算时怎样想的。
4.评价。
(1)请学生评议一下哪些组观察仔细,问题提得好?哪些同学积极发表意见,想的方法好。
(2)教师结合实际,充分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
四、练习
1.做练习十七第1题。
(1)先让学生看图说题意,再填写算式。
(2)说一说加的过程,集体评议、订正。
2.做练习十七第2题。
(1)让学生独立填写得数。
(2)指几名学生读填写结果,集体订正。
(3)依次观察两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主要让学生说出:第一个加数是9没有变,第二个加数不同(变化了),得数也不同(也随着变化)。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