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最后一课》教案9


《最后一课》
二. 重点、难点:
1.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 小说的要素。
  3.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
 
【学习过程】
. 背景介绍: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普法战争是1870—1871年法国和普鲁士的战争。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屠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二. 作者简介: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 小说文体简介:
1. 文学体裁: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2. 小说的概念: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
3.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情节和环境。
4. 故事情节:情节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 刻画人物的方法: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
  6. 环境的种类及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7. 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
 
. 课文分析:
(一)通读全篇后简要地说出本篇小说中的人物和主要的故事情节。
明确:这篇小说中出现的人物有: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以郝叟为代表的“镇上的人”,普鲁士士兵。其中,韩麦尔先生是主要人物,小弗郎士是在全篇小说中起“穿针引线”作用的重要人物。
明确:从故事情节来看:这篇小说可分为课前、上课、下课三个部分,也可分为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散学四个部分。
 
(二)最后一课和平日上课的情景有怎样的不同?
明确:
 
 
     
 
     
 
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安安静静,跟星期天的早晨一样。
 
 
课前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课前都已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平时“我”迟到会遭老师的责骂
 
今天迟到,老师却很温和地叫“我”“快坐好”,
 
平时老师穿戴一般
 
今天老师穿着只在督学来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漂亮礼服。
 
 
一向空着
 
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个个看来都很忧愁。
 
 
 
 
 
 
 
 
 
 
 
 
 
 
 
 
 
 
 
 
 
 
 
 
 
 
 
(三)文章哪些地方运用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第1-6 段中分别有这样的描写: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 
这些描写的作用是:
① 写了上学途中的情景,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② 普鲁士士兵操练和两年来一直有坏消息,这就巧妙地暗示了时代背景。
③ 许多人围观新的布告,但究竟出了什么事却未直接写出;这使读者产生悬念,吸引读者急于读下去。
 
(四)根据故事情节可把课文划分成哪几部分?
明确: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上学路上、上课、散学的顺序来安排情节。共分为四个大部分。
第一部分:(1-6)故事的开端。
              写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二部分:(7-23)故事的发展。
              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和小弗郎士的转变。
第三部分:(24-29)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写韩麦尔先生悲愤地宣布“最后一课”的结束。 
 
(五)小弗郞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找出描写其心理变化的语句。
明确:小弗郞士的转变在全篇反映得很明显:
从天真贪玩、不爱学习的孩子——热爱法语;
从无忧无虑的幼稚——热爱祖国;
从不懂事、害怕老师——留恋、理解、同情、敬爱老师。
小弗郎士心情变化:
快乐—激愤──难过──懊悔──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对老师的爱戴。
韩麦尔身为法国人,却不能教法语,被无辜赶走,令人痛心。小弗郎士对老师深切地敬爱,同时还掺杂着共同的遭遇互相同情等复杂的感情。
 
(六)韩麦尔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韩麦尔先生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热爱自己工作的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
 
(七)小说刻画人物所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能够反映人物当时的什么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
明确:作者善于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刻画 韩麦尔 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进行。
1. 语言:
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我听见韩麦尔先生对我说: “我也不责备你,小弗郎士,你自己一定够难受的了这就是了。大家天天都这么想:‘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现在看看我们的结果吧。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
“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他们为了多赚一点钱,宁可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到纱厂里去干活儿。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明确:小说通过先生在“最后一课”上所讲的话,表现了他对祖国、对祖国语言、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对祖国儿童深厚的爱和无限的希望,以及对国土沦陷的深切的悲哀和痛苦的思想感情。
2. 动作、神态: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明确:小说深刻地揭示了人物内心激动、沉痛、依恋、悲愤的心情,表现了他崇高的爱国精神。
明确小说人物的分析方法:读描写——析形象——揭根源
 
(八)体会重点句的深刻含义。
1. 为什么说“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2.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3. 为什么小弗郎士今天听讲会全都懂,感到挺容易?
 
明确:
1. 明天永远没完,拖的结果是连祖国的语言都还不会说,却已经失去了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表现了十分痛苦的心情。
2. 如果牢记祖国语言,就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就会激发爱国心和对敌人斗争的意志,不会忘记恢复国土,争取自由,所以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3. 小弗郎士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自觉地努力学习,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该学的祖国语言都学好。
 
(九)品味语言。
1. 读24-29节。问题:①课文中“忽然”一词在这里说明了什么?②课文中“我──我──”两个破折号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读?③怎样理解“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和写出的“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字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
① 说明大家感觉这最后一堂课过得非常快,不知不觉到时间了。
② 从语言形式上看,两个破折号表示哽住了,说不下去。应以悲愤的感情拖长。从内容看,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心情悲痛,百感交集的复杂心情。
③ 在最后分手时有很多话要讲,但激动得说不出来,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这两个字表示坚信法兰西祖国必胜,让人们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这是韩麦尔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 总结课文
1. 归纳中心思想
  文章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2. 写作特点:
① 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② 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现心理活动。
③ 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思想转变,暗示时代背景。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眼(    )    发(    )   思(    )   钥匙(    )(    ) 
着(    )    碑(    )   哽(    )   (    )(    )
异(    )    妥(    )   请(    )   祈祷(    )(    )
(    )    字(    ) 一药(    )   着耳朵(    )
动(    )    虚一枪(    )    用热水袋手(    )
 
二. 给注拼音的填上汉字:
duó(    )步    wǎn(    )转     tān(    )开      沙tān(    ) 
tān(    )痪    kuàng(    )课   kuàng(    )产    ào(    )悔 
cǎn(    )白    紫téng(     )瀑布     téng(    )细浪
 
三. 给形似字注音组词:
幸 _____ (        )      钩______(         )    赫      (         ) 
辛 ______(         )      钓______(         )   郝      (         )
                                               赦      (         )
 
 四.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 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答:[   ]
  A. 喧嚷扰乱   B. 声音大而杂   C. 喧哗沸腾   D. 喧哗热闹  
 2. 我看见这些情景,正在诧异。答:[   ]
  A. 惊叹       B. 惊奇         C. 纳闷       D. 心里不明白      
3. “我也不责备你,小弗郎士,你自己一定够难受的了。” 答:[    ]
  A. 批评指责   B. 处罚         C. 埋怨       D. 严厉地责骂   
  
五. 依据课文,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
1.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哗、喧嚷、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2. 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装进、送进 )我们的脑子里去。
3. 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敬佩、敬仰)。
 
六. 选出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答:[    ]
A.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
B. 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C.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D.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七. 阅读。  
(一) ①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②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
    ③ 许多人站在镇公所最近两年发出坏消息的布告牌前。
 1. 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答:[  ]
  A. 以上三段文字是对小弗郎士上学路上所见所闻的描写。
  B. 以上三段文字是自然景物的描写。
  C. 以上三段文字是对社会背景的交待。
  D. 以上三段文字是对小弗郎士心情的描写。  
   
2. 以上文字在文章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种说法,选出正确的几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答[  ]
A. 表现小弗郎士是个贪玩,不爱学习的孩子。
B. 说明课外的生活是那么有趣,小弗郎士因此不愿上学。
C. 暗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法国战败,阿尔萨斯成了沦陷区。
D. 表现小弗郎士上学路上心情愉快。
E. 美好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社会环境形成对比,为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    
 
(二)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1. 这段文字是对教室什么的描写,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    ]
A. 是对教室里在座的人的学习态度的描写。
 B. 是对教室气氛的描写。
 C. 是对先生讲课情况的描写。
 D. 是对教室里在座的人的介绍。     
 
2. 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的方法?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 语言描写 B. 心理描写  C. 动作描写 D. 肖像描写    答:[    ]
 
3.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一句表达了小弗郎士怎样的感情?
  答:        。
 
(三)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 这段文字开头写钟声和号声有何作用?
 答:                                。
2.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哽咽得说不出话来,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答:                                 。
3. 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答:

【试题答案】
一.  略。
二. 略。
三. 略。    
四. 1. D         2. B             3. A
五. 1. 喧闹          2. 塞进         3. 敬意
六. B
七. 阅读  
(一) 1. A         2. ACE
(二) 1. B         2. B               3. 痛恨侵略者,嘲笑他们的愚蠢。
(三)
1. 这钟声和号声交待了背景,渲染了气氛,标志着“最后一课”的结束,使韩麦尔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激愤,为其后人物形象的点睛之笔和中心思想的升华做了最后的烘托和铺垫。
2. 表现了韩麦尔内心的凄苦愤懑已到了难以言状的境界。
3. 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惨白的脸色感到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失去祖国的悲愤、痛苦的心情。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郎士觉得他不仅是一位法语老师,而且是一位爱国志士,所以觉得他的形象高大。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