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列夫·托尔斯泰》课堂实录


个人简介  
    
  侯雪,女,吉林省实验中学教师。2005年7月在教育部举办的“第二届语文新课程教学观摩暨问题对策研讨会”上代表吉林省作题为“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专题发言;2006年3月,参与的国家级课题“探究学习方式与中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探究”结题并验收,撰写的论文《中学生古典诗词学习及填词创作尝试》获一等奖;2006年7月代表吉林省参加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获一等奖。  
  笃信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师的精神之旅。狄德罗说:“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不追求天才的特质,然而一直追求勤奋的心灵、活跃的想象,愿意在语文教学之路上愉快地行走!  
    
  教育观点  
    
  找寻“桃源”的入口  
  读《桃花源记》总是以为渔人能有幸进入桃花源,是因为有“落英缤纷”的桃林的吸引,是因为有览胜探奇的果敢,是因为奇遇般地看到了山上一个“仿佛若有光”的“小口”。此三者既有偶然的非确定性因素又有既成的确定性因素,缺少任何一个条件恐怕渔人的桃源之行都不会实现。  
  由此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文本犹如桃花源,教师和学生就是行进在桃源路上的渔人,我们陶醉于一路缤纷的落花,我们有览胜探奇的兴致,但关键是要能找到一个进入“桃源”的入口。  
  大概以此能引出解读文本和课堂教学要找到恰当的切入点这一话题。  
  一、文本的特点影响读者关注的角度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我们以为杂乱地把文章选给学生读,不论目的何在,从来是文科教学的大毛病。文章是读不完的,与其漫然的瞎读,究不如定了目标来读。”当时叶圣陶与夏丏尊合编《国文百八篇》,指导思想就在于“定目标”,按“目标”选文,按“目标”编文。“依我们的信念,国文科和别的学科性质不同,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以外,是拿不出独立固定的材料来的……因此,我们主张把学习国文的目标侧重在形式的讨究。”这两段话包含了一个重要内容,即语文教本的目标之一应重在对文本形式的探究。教材中的课文是编者根据文章的特点选编的,或考虑到文本的文体特点,或考虑到单元主题特点,或考虑到语文知识能力特点等。如果从文本形式这个层面去看待文本的话,我以为文体特点是重要的。从文体特点出发寻找进入文本的切入点,就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但这并不是说要一味强调文体知识教学。近年来,教材的编排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有的以文体来划分教学单元,有的以人文素养来划分主题单元,有的甚至打乱以单元为序列的模式,将编排授课序列的权利交给教师,这实际上弱化了文体意识。但弱化不等于完全否定,从文本的文体特点入手,找寻教学的切入点,是对文体知识良性的、动态的、积极的渗透。如教学《小石潭记》,可抓住作者一“乐”一“忧”的情绪变化,理解他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的孤凄悲凉的心境。小说可以从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切入,散文可以从情景交融、象征手法等角度切入,现代诗歌可以从意象解读、朗诵品美等方面切入。  
  二、教师的解读决定对文本的把握  
  当教师试图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时,意味着教师已经从文本中走出,而当课堂上和学生共同走进文本时,已经是一种重复意义上的思维和情感行走。此时教师是一个带路者,有选择道路的权力,这种选择是由教师对文本的个人解读与认知经验决定的。所以如果想做快乐、智慧的向导,就要全面熟悉路况,要吃透教材,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  
  长春版教材选了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傻瓜》。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意蕴深奥。它采用俄罗斯民间口头文学的叙事方式,讲了一个傻瓜变成权威的过程。而听者要思考的是傻瓜是如何变成权威的,在傻瓜变成权威的背后,作者揭示了什么、批判了什么。在反复研读课文之后,我发现文中有三个词语很关键:傻瓜、权威、唬。便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没有安排学生预习,上课直接板书课题“傻瓜”,学生看到这两个字便笑。)  
  师:请问大家笑什么?  
  生:“傻瓜”这个词语从语体色彩来看是贬义的,是骂人的。  
  师:你说的对,你们笑得有理,这个词的确有贬义色彩。  
  (板书作者:屠格涅夫)  
  师:不是老师要用这个词骂人,这是屠格涅夫一篇散文诗的题目。有了解屠格涅夫的同学吗?  
  (学生摇头)  
  师:大家打开课本,看看谁能最先在课本中找到相关介绍?  
  生:在积累里。  
  (请一位学生朗读教材上的简单介绍)  
  师: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罗斯文坛如此有影响的一位大师,他写这篇文章是不是有失文雅,是不是也在骂人呢?  
  生(齐答,语气肯定并摇头):不是。  
  师:这只是你们的主观判断,到底是不是还要等读了文章才知道,请同学们自读一遍课文,读完后老师要提四个问题,大家要抢答哦。  
  课前导入实际上已经从语体色彩上引起了学生对“傻瓜”这个词语的关注,并且通过设疑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读完一遍课文后,我提出了如下四个问题:(1)人们最初是如何评价傻瓜的?(是个没脑子的俗物)(2)傻瓜面对人们评价的反应是什么?(觉得丢了面子,要改变在人们心中的印象。)(3)最终傻瓜在人们心中变成了什么样的人?(权威)(4)傻瓜用什么样的办法做到了这一点?(驳斥别人、责备别人、唬别人)学生注意到“唬”这个字,并解释它有“蒙混欺骗”之意,由此直接进入傻瓜能顺利变成权威的深层次原因的探究中,实际上这是在咬文嚼字的同时直接进入了文章核心内容的探究。  
  三、学生的阅读经验影响对文本的处理  
  课堂是动态的,是生成的。当教师在设计寻找进入文本的突破口时,要清醒地意识到阅读是一个多边对话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不但要考虑学生的阅读积累、理解能力和学习需求,还要考虑上课的环境等多方因素。这不仅是一种教育伦理上的尊重,也是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该突破“独怜幽草涧边生”的个人意识,要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维视野。  
  在教学《列夫·托尔斯泰》(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下册)时,我开门见山地介绍了托尔斯泰的生平,侧重对托尔斯泰的信仰和理想、创作成就以及他人的评价进行说明。介绍时特意隐去了托尔斯泰的名字,让学生猜老师介绍的人是谁,这样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托尔斯泰的了解,另一方面激起了学生的“听”趣。接着我设计了两个环节:(1)想象托翁样貌。让学生想象贵族出身的大文豪托尔斯泰会长成什么样子。(2)到文本中求证想象。这样又激起了学生的“读”趣。这两个环节的设置既直接进入了文本,又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使他们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这个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任何以教师个人的阅读体验为切入点的教学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在双边或多边对话中,话语权不是仅仅掌握在教师手中的。  
  写至此,脑海中闪现出这样几个字:“给生命一个出口”。曾读过相关的文章,讲的是一只小黄蜂误入室内,几番挣扎后找寻到纱窗上一个小小的洞,终于飞了出去。这只小黄蜂在某种意义上是不是像埋头钻研的教师呢?当我们埋头研读文本的时候,需要给自己一个解读文本的出口——走出去,然后以快乐、智慧的“渔人”身份,引领学生找到梦中的桃花源——走回来!在这一出一回间,我们完成了一次愉悦的阅读行走。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文学大师。这对我们理解课文非常必要,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仔细地听。  
  他出生在俄国,他的家族有煊赫的历史,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独生女儿,所以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  
  但他的一生反而受其身份的困扰,无比痛苦,他的信仰注定了他的痛苦。他渴望改革俄国的农奴制度,他想把自己的私人财产分给农民,然后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去生活。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放弃了上流社会的风雅和排场,像一个农民一样亲自参加劳动。他的信仰和行为直接导致了妻子的不解,最终爆发了家庭危机,夫妇分家,因此他有一段不幸的婚姻。分家后他把自己现有的著作权和稿费无条件地转让或捐出,自己几乎身无分文。  
  他的家曾经是革命者的避难所,是难民的收容所,是改革家的聚会所。因此他不仅失去了幸福的家庭,更遭到了整个贵族阶级的排斥,因为他的特立独行是对贵族阶层和统治阶级的反叛和宣战。他差点被流放,幸亏民众的舆论阻止了政府的荒唐行为,然而他最终没有逃脱被开除教籍的命运。他在民众心中是一座丰碑,但在统治者眼中却是一颗危险的炸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他是贵族中的一个精神叛逆者,又是一个觉醒了的精神贵族。列宁曾经评价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同学们知道老师说的是谁吗?  
  (生摇头)  
  师:那老师接着介绍。  
  对资产阶级虚伪腐化的认识和批判,对自身信仰的追寻和探索,使得他痛苦、矛盾、孤独。他曾经两次离家出走,一次半路返回,另一次却让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生命的最后一个黎明他没有看见家乡的风景,而是躺在异乡一个小火车站站长家的小床上,看着窗外那将亮未亮的天空。他的遗言不是说给妻子儿女的,而是说给这个世界的,他说:“我爱真理。”他的一生,就是在焦虑与不安、对真理不断地求索和勤奋创作中度过的。  
  82岁,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留给我们的是90卷的文集,驰骋俄国文坛60年的记忆,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他不以暴力抗恶的思想。他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美国文学评论家哈洛·卜伦称他是“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列宁也认为“他的艺术标志着全人类艺术发展上的一大进步”。  
  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在他家乡的森林中无声地长眠,坟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  
  奥地利传记作家茨威格说:“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保护他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介绍时多媒体显示提到的相关书籍图片)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应该知道老师介绍的是谁了吧?  
  (生还是摇头)  
  师(笑):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屏幕显示的图片是“世间最美的坟墓”文字以及插图,并且有列夫·托尔斯泰名字。)  
  生:列夫·托尔斯泰。  
  (学生默读课文前5段)  
  师:托尔斯泰是个贵族,是社会活动家,是世界文豪,可以说是个明星,你想象中的托尔斯泰应该长什么样子呢?你能把他的外貌给老师描述一下吗?  
  生:很潇洒,应该很整洁,衣服很漂亮。不会有外国人那种乱七八糟的大胡子,发型应该不错。  
  (生笑)  
  生:经常参加上流社会的聚会,会把自己打扮得很绅士,然后每天去参加酒会什么的,他有自己大大的庄园,会和其他人一起玩乐,做上流社会人做的事情,也许会有自己的跑车之类的流行东西。  
  (生笑)  
  师:你是设想了托尔斯泰的生活方式,刚才老师是想听你们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述。  
  生:长得一定很英俊,有风度,穿着得体大方,是个非常招人喜欢的人。  
  师:我们想象中的托尔斯泰有共性,潇洒、高贵,是个绅士,有贵族的生活方式,甚至还有跑车。  
  (生笑)  
  师:真正的托尔斯泰我们已经无缘得见,我们只能通过茨威格的文字描绘去证实我们的想法了。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长什么样,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学生默读课文)  
  师:怎么样?茨威格描写的托尔斯泰和大家想象中的一样吗?老师采访一下刚才发言的两位同学。  
  生:不一样,很普通的一个人,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英俊潇洒。  
  师:记得你刚才说托尔斯泰应该没有大胡子,托尔斯泰留胡子了吗?  
  生:留了。而且是乱蓬蓬的大胡子,很不整洁。  
  师:文中是如何描写他的大胡子的?  
  生:“卷起的滔滔白浪般的大胡子”。胡子很多,卷起来了,不太整洁。  
  生:和我猜测的也不一样。他长得不怎么样,就是到老年的时候才有一点善良的感觉,才变得慈祥了。  
  师:你强调到了老年时候才有些慈祥,潜台词是不是托尔斯泰在青年和中年的时候看上去很吓人?  
  生:很丑陋。  
  师:好,这是托尔斯泰给我们的很吓人的印象。其实我们能有这个印象,是因为茨威格并没有美化托翁的相貌,反而他还评述了一下。托尔斯泰的形貌通常情况下留给人们的都是什么样的印象呢?文中有一句话,哪位同学能找出来?  
  生: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师:这里茨威格用了四个词语来形容托尔斯泰的肖像,我们再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这几个词语用来评价一个人的相貌,在语体色彩上是褒义还是贬义?  
  生:贬义。  
  师:哪一个词语贬义色彩最浓?  
  生:粗鄙。  
  师:你能解释这个词吗?  
  生:就是粗俗不堪,有些令人讨厌。  
  师:这个词只是指一个人的相貌吗?它还可以描述人的哪方面?  
  生:言行举止。  
  师:能随便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一个人吗?  
  生:不能。  
  (师板书“粗鄙”)  
  师:我们看这个词形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极其粗俗鄙陋,就是一个普通人也不能随便这样评价人家的,那怎么能用来形容一个大文豪呢?是不是不太恰当?而且茨威格似乎还想把人们对托尔斯泰的不良印象无限度地加深,他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比如说他提到了另外一个俄国人——  
  生:陀思妥耶夫斯基。  
  师:对,目的是什么?  
  生:对比,突出托尔斯泰长得丑。  
  师:还有类似能起到相同效果的描写吗?  
  生:有,还写了见托尔斯泰的人没见之前和见到后的心理落差,以此来表现托尔斯泰相貌实在丑陋,估计这些人和我们刚才的想法都一样,一看就大跌眼镜。  
  (生笑)  
  师:这是什么描写方法呢?  
  生:侧面描写。  
  师:除此之外还运用了许多整齐的句式,还有大量的否定句。而且在如何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上也做足了文章,许多地方都用了修辞方法。  
  生:比喻。  
  师:请找出使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  
  (师生活动:找出了第一段中有比喻、夸张修辞的句子。每找到一处学生自觉分析好在哪里。)  
  师:同学们不仅找到了句子,还说出了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是在第一段中找,第一段的确是句句用修辞,老师建议大家来齐读这一段,感受一下茨威格的语言魅力。  
  (生齐读第一段)  
  师:其他段落中还有运用了比喻、夸张修辞方法的句子吗?  
  (生找出句子)  
  师:哪一句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师生活动:简析两个句子“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重点品读“皱似树皮”“森林般”。)  
  师:我们看到,用了修辞和不用修辞在表达效果上是明显不同的。如把“皱似树皮”去掉,便成了“遮住了黝黑脸膛”,没有原句形象生动。可见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很值得我们在写作时运用。老师的电脑里有三张名人的照片,我们不妨现在就做一下这方面的练习,好不好?  
  (师放幻灯片,同时解说。)  
  师:与茨威格同年出生的中国文豪鲁迅、2003年感动中国人物成龙、从辽宁铁岭走向全国的笑星赵本山。同学们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位,描写他肖像中最突出的一点。  
  生:鲁迅的胡子很特别,就像是一个浓墨重彩的“一”字,显示了他的倔强和刚强。  生:成龙的眼睛眯缝起来很小,似睁非睁,好像是一线天,你用力望过去才能看见有光从里面透出来。  
  生:我没有见过猪腰子,但是听人说看看赵本山的脸就可以了,今天一看,果然不假,而且是一个风干了一年的老猪腰子。  
  生:还有比喻成鞋拔子的,我看也是一个用了多年的旧鞋拔子,失去了当初的光泽和亮度,显然已有岁月磨损的痕迹。  
  生:赵本山的脑袋形状也很特别,几乎是方形,从形状上看,分不出上和下来。  
  师:同学们的描述很形象生动,而且都运用了修辞方法。但老师怎么觉得大家有丑化赵本山之嫌?  
  (生笑)  
  师:下面让我们回到茨威格的描写中。老师根据茨威格的描写用电脑给托尔斯泰画了一个像。  
  (教师多媒体展示课件。课件每点击一下就出现托尔斯泰相貌的一部分,按照图像出现顺序,老师解说:泡沫般的鬈发;滔滔白浪般的大胡子;树根样的眉毛;树柴样的额头;宽宽的、仿佛被人打塌了鼻梁的狮子鼻。课件特点:没有眼睛。)  
  师:请同学们评论一下我画得怎么样。  
  生:太丑了。  
  师:不仅丑,还缺少很重要的一部分没画完呢,大家发现了吗?  
  生:眼睛。  
  师:对,同学们已经发现了,没有画眼睛。为什么呢?这可不是我的错,茨威格用了长长5段文字描写出来的托尔斯泰就是没有眼睛的。  
  (生笑)  
  师:为什么茨威格没有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呢?鲁迅先生说过:“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写作也应该如此啊,难道是茨威格疏忽了吗?  
  生:写了,在后面。  
  师:已经有同学发现老师在抖包袱了。茨威格不是没有写眼睛,只是在前五段没有写,他后面用了整整四个段落来写这双眼睛。我们来看下面的课文。  
  (师生合作读完课文)  
  师:读这段文字,有许多句子能让我感受到托尔斯泰的眼睛是有特点的,如“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这里用了比喻,黑豹似的,豹子的特点是什么?  
  生:反应迅捷,身形矫健,有捕捉力。  
  师:说得很好,因此老师感到托尔斯泰的目光像豹子一样有神采,尖锐犀利。  
  你能用刚才老师说话的逻辑方式,谈谈你的阅读感受吗?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呢?老师给你们一个句式。  
  (多媒体展示:我从这几句话中读出来,这是一双的眼睛。)  
  (生套用句式,谈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  
  师:用大家的话说,这双眼睛是犀利的、锋利的、尖利的、锐利的,同时又饱含丰富情感。老师发现一个问题,茨威格比较偏爱托翁的眼睛。描写眼睛和前面的肖像在感情色彩上是不一样的,有什么不同呢?  
  生:前面是贬斥,是充满了憎恶的,描写眼睛呢,是充满赞美和喜爱的。  
  师:看来作者重点要描写的还是托尔斯泰的眼睛呀,这种先丑化后美化的写法叫什么呢?  
  (生摇头)  
  师:叫欲扬先抑。  
  (板书:欲扬先抑)  
  我想此时我应该随着作者的描写让托尔斯泰这双具有特色的眼睛回到他的面庞上去。  
  (多媒体展示画面——画上眼睛)  
  请大家注视托尔斯泰的眼睛5秒钟,看看有什么感受。  
  (生全神贯注地看画像)  
  师:好,现在我们把这两张照片放到一起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区别。  
  生:这双眼睛给托尔斯泰带来了一些生气。  
  师:那么托尔斯泰因为有了这双眼睛会有什么大的改变吗?英俊了?潇洒了?绅士了?有了贵族的威仪了?  
  (学生一直摇头)  
  师:那就奇怪了,这双眼睛并没有使托尔斯泰由一个丑陋的人变成一个风度翩翩的绅士,托尔斯泰的相貌并没有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那么茨威格为什么不遗余力、浓墨重彩地描写这双眼睛呢?  
  生:因为当我们注视这双眼睛的时候,能看到他的才华、他的天赋,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师:能用文中的句子说明吗?  
  生:“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集中在他的眼睛里。”  
  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老师觉得在这几段文字中,有几个句子可以让我们直接看到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  
  (多媒体显示: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生齐读)  
  师:这几句话是对眼睛的描写,有丰富的含义,我们可以先选择其中的一句话,再结合老师对托尔斯泰的介绍以及你自己的阅读积累来品读,看看在这双眼睛背后的托尔斯泰,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  
  (师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品析其中的一个句子,然后交流。教师补充点拨,联系托尔斯泰的作品。)  
  生:托尔斯泰不仅用敏锐的洞察力去剖析社会、剖析他人,同样也勇于剖析自己。他的自我剖析,苛刻而残酷,不留丝毫情面,像插在自己心窝的刀子。托尔斯泰用这种方式反省自己,我们从中能看出他的理想和追求,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很严格。  
  生:当一个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大文豪为国民大众的利益去挑战强权、揭露黑暗与丑恶时,他的自身生活和个人利益一定会受到影响。他不仅失去了财产,甚至差点失去生命。比如妻子和他分家、差一点被流放、被开除教籍,等等。  
  师:很高兴我们对托尔斯泰的认识已经从外表逐渐走向内心,这让我们明白了人的高贵不在于相貌而在于灵魂。虽然我们对托尔斯泰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但却是个很好的开始,老师有个建议,让我们阅读大师,走进经典:  
  (多媒体展示:《名人传》《忏悔录》《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今年的9月9日是托尔斯泰诞辰纪念日,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来表达我们对这位世界文豪的祭奠和敬意吧。  
  师:在课程结束的时候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表面上看可能和本课无关,但我相信它会给你们启发的。  
  (多媒体展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谢谢大家。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