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下《诗五首》导学案3

语文导学案
课题:《诗五首》 学案编号:BYWX-030 主备人:武鹤 老师姓名:
教学目的:
诵读并默写五首诗歌。(学习重点)
能够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了解五首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
3.能从情感、写法、炼字、修辞等角度品味诗句,增加语言积累。(学习重点)
《饮酒》
一、独学:
1.熟悉作者:作者是 东晋 (朝代)的山水田园 诗人陶渊明(人名)。他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谥号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代表作有:①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诗并序》 ②散文《桃花源记》(成语“世外桃源”的出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花垂鬓,并怡然自乐。”) ③《五柳先生传》(过去进步知识分子企慕的人物),④赋《归去来兮辞》
2、划出句中停顿: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解释下列加黑的字:
(1)结庐在人境 结:建造、构筑。 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2)问君何能尔 何:怎么,为什么 尔:这样。
(3)山气日夕佳 山气:南山的气象。 日夕:傍晚。
(4)欲辨已忘言 辨:辨识。
(5)飞鸟相与还 相与:相伴。 还:回巢。
4、用原句填写:
(1)《饮酒》中体现诗人主观情感与外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名句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饮酒》中最受世人推崇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点明诗人居闹市而心自静原因的诗句是:心远地自偏。 (4)表述诗人远离世俗名利,虽身居“人境”而闲静无忧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5)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写南山美好晚景的句子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7)《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二、对学、群学:
5、品味理解: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助学:“悠然”写出了作者在大自然中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改成“望”不好,“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 2)请赏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名句。
(助学:a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致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b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
(3.)《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助学:“此中”指此时此地的情景,总指隐逸的田园生活。
“有真意”指富含人生的真意,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4)《饮酒》一诗的诗眼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含义是:表现了诗人远离俗世,充满生活情趣的心境。情、事、景融为一体的重点句子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末句的“真意”是指生活的真谛,回归自然的情趣。 “忘言”的原因是这种生活太美好了,无法用言语表达。
《行路难》
一、独学: 1.熟悉作者:
本诗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2、解释加黑的词:
(1)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通“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2)停杯投箸不能食 箸:筷子。
(3)拔剑四顾心茫然 四顾:环看四周。
(4)多歧路,今安在? 歧路∶岔路。 安:哪里。
(5)长风破浪会有时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会:副词,一定、必然。
(6)直挂云帆济沧海。 直:径直,直截了当,表示毫不犹豫。济:渡。 沧海:大海。
3、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诗中表现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诗中写景的对偶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行路难》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和坚定自信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诗人借用典故表明人生变化莫测且渴望入仕的句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5)诗中虚写的句子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6)表现诗人内心愁苦、无所适从的句子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二、对学、群学: 4、品味理解:
(1)“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或表达了诗人此时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2)“欲渡黄河”和“将登太行”都含有特定的比喻义,即自己受诏入朝踏上仕途。而“冰塞川”和“雪满山”则又特指自己离开长安,仕途被斩断的失意与无奈。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借用了两个典故,涉及到的两个个历史名人是吕尚、伊尹。他两人的共同点是:这两个都是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终大有作为的人物。
用典的作用:表明自己希望像吕尚、伊尹一样受到重用。表明人生变化莫测且渴望入仕的情怀。
(4)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助学:A.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B.意思是: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C.表达作者决心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心。D.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的坚持理想的品格写照。 现在经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
5.总结: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
三、能力提升:试比较陶渊明的《饮酒》和李白的《行路难》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助学:《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是他的“酒后真言”。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
《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诗篇。面对美酒佳肴,他“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高呼“行路难”,辅佐明君、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忿忿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独学: 1.解释下面加黑字词的意思。 (1)狐裘不暖锦衾薄 裘:毛皮的衣服。 衾:被子。
(2)将军角弓不得控 控:拉开。 (3)都护铁衣冷难着 着:穿。
(4)瀚海阑干百丈冰 瀚海:沙漠。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5)愁云惨淡万里凝 惨淡:阴暗。
(6)风掣红旗冻不翻 掣:拉,扯。
(7)胡天八月即飞雪 胡天:指塞北的天空。 即:就。
二、对学 2、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写边塞风狂雪早的句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
(3)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从视觉角度表现色彩鲜明、红白映衬、雪天大寒的诗句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5)运用互文和对偶的修辞方法表现边地将士的苦寒生活,侧面烘托大雪寒威的句子是: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6)从咏雪到送别过渡(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7)运用夸张和对偶写边塞野外雪景的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8)写送别宴会的句子是: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9)、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幽幽不尽的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这样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有这样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去时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的担忧。
(11)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三、对学、群学: 3、品味理解:
(1)作者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西北边塞奇异雄伟的雪景,虽有惜别之情和思乡之情,却洋溢着积极乐观的精神。
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幅 塞北雪景 图,后半部分描绘了一幅 风雪送别 图。
4、拓展:请写出4句与“雪”有关的诗句(包括作者和诗的题目)。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独学: 1.熟悉作者:
作者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他的诗风:沉郁顿挫。他被誉为“诗圣”,他的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他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的代表作是:“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望岳》、《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给加黑的字注音:
怒号 布衾 三重茅 庇 挂罥
突兀 长林梢 见此屋 沉塘坳
3、解释下面加黑字词的意思。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为:被,介词 歌:古诗体裁之一,通称“歌行体”。
(2)高者挂罥长林梢 罥:挂。 挂罥:挂着,挂住。 长:高。 长林:指较高的一些树木。
(3)下者飘转沉塘坳 坳:水边低地。 沉塘坳:沉到池塘水中。
(4)俄顷风定云墨色 俄顷:一会儿。 (5)秋天漠漠向昏黑 秋天:秋天的天空。 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 向:渐近。
(6)自经丧乱少睡眠 自:自从。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7)长夜沾湿何由彻 彻:通,达.这里指到天亮。 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
(8)安得广厦千万间 安得:如何能得到。 广厦:宽敞的大屋。
(9)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庇:遮盖,掩护。 寒士:贫寒的士人。 俱:全,都。
(10)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突兀:高耸的样子。 见:通“现”,出现。
(11)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安稳,安定。
(12)雨脚如麻 如麻:像麻线一样密集。
(13)娇儿恶卧 恶:睡相不好。
4、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2002年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超过20平方米,如果杜甫再生,就不必慨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2)诗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情思的名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诗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句子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概括诗人长期以来贫困生活的诗句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二、对学、群学: 5、理解诗意: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为”的意思是被,与这个字构成呼应关系的一个字是所,也就构成了被动句式,“破”的意思是吹坏,“歌”是歌行体,整个标题告诉我们的内容有时间事件原因。
(2)请用四个字概括课每小节内容:
第一节 秋风破屋( 焦急——痛惜) 第二节 群童抱茅 (气愤——无奈)
第三节 长夜沾湿 (凄苦——忧郁) 第四节 企盼广厦 (慷慨——激昂)
(3)“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 助学:实写自然环境,交待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气氛,烘托了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关心民生、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做铺垫。)
(4)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助学: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提高了全诗的思想性,升华了主题,形成了深远感人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三、资料助读:
1.对杜甫的评价:A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社会病态,振笔疾呼;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百姓疾苦,震撼人心。( 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联)
B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C 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陕西民歌
2.读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们会想到哪些名言?
范仲淹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
3.古代常用官名、籍贯、谥号和字号来称呼。下面各项所指的人是谁,请分别写出他们的姓名。 ①靖节先生——陶渊明 ②杜工部——杜甫 ③香山居士——白居易
④柳泉居士——蒲松龄 ⑤王右丞——王维 ⑥文山先生——文天祥
⑦王临川——王安石 ⑧昌黎先生——韩愈 ⑨六一居士——欧阳修
《己亥杂诗》
一、独学:
1、作者是龚自珍,字 璱人,号 定庵, 清 代 思想家, 文学家。是近代改良主义 的先驱。有《龚自珍全集》。
2.解词:吟鞭:马鞭。吟,指吟诗。 落红:落花。(借代的修辞)
3、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己亥杂诗》中表现龚自珍爱国热忱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2)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所说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3)《己亥杂诗》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4)表现老一辈自誉为落花,甘愿牺牲自己,培植新生力量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4、理解:
二、对学、群学:
4、品味理解:
(1)本诗共两句,从表达上看,第一句是描写叙事,其意思是述愁思国,第二句是议论,其意思是抒怀表愿。诗中的警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其含义是借物为喻表明自己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所贡献的心迹。
(2)本诗写了哪三种心境?
一:离别的忧伤; 二:回归的愉快; 三:积极的人生态度.
(3)名句鉴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助学:a本意是落花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她要变化成泥土把故枝滋养。b这两句诗以落花为喻,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C现在人们常用来歌颂老一辈革命家在事业上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也用来赞扬英雄人物甘愿牺牲自己的高尚品质和可贵精神。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