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下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公输》
1.楚国攻宋的借口是什么?【公输盘为楚造云梯。】
2.墨子去楚国见公输盘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墨子什么思想?【劝阻公输盘助楚攻宋。反映了墨子坚持正义、反对战争的思想。(“兼爱”、“非攻”)】
3.墨子让公输盘帮助自己杀掉仇人的目的是什么?【巧设陷阱,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
4.墨子是怎样劝说公输盘的?【抓住“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指出他为楚国造云梯是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5.“公输盘服”中的“服”说明了什么?公输盘为什么能“服”?【公输盘服”中的“服”说明了墨子论说有理有据,使公输盘无话可说。公输盘之所以能“服”,是因为墨子抓住了要害(“义”),巧用言辞,据理反驳,使公输盘落入自己所设的陷阱中,使他自我标榜的“义”失去根据,站不住脚。】
6.接表明公输盘不肯为墨子杀人的原因的句子是什么?【“吾义固不杀人”。】
7.墨子在楚王面前,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攻宋的不义,而诱使楚王说出“必有窃疾矣”?【引鱼上钩,先发制人,进一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使楚王陷入墨子设定的圈子中无话可说。】
8.“文轩”与“敝舆”、“锦绣”与“短褐”、“粱肉”与“糠糟”三组词语既构成比喻,又是对比,它们各自比喻什么?对比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文轩”比喻楚国地域辽阔,“敝舆”比喻宋国地域狭小;“锦绣”“粱肉”比喻楚国富有,“短褐”“糠糟”比喻宋国贫穷。对比的作用是:揭露楚国扩张领土的攻宋本质;满足了楚王的大国虚荣心;使楚王觉悟到以大攻小、以富攻穷是无利可图的愚蠢之举。从而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9.墨子为什么要模拟攻守?【从心理上、战略战术及准备上彻底挫败楚王攻宋的阴谋,防止战争发生。】
10.楚王最后放弃攻宋的原因有那些?楚王和公输盘不敢轻举妄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楚王最后放弃攻宋的原因有:攻宋1从道义上讲不通;2从国力上看不值得;3从战术、战备的实力上不及人。楚王和公输盘不敢轻举妄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战略战术和实力准备上比不上宋国。】
11.从全文上看,墨子是从哪几方面劝阻楚国攻宋的?【道义上(可包括情理上、穷富上);实力上(包括攻守战术及准备)。】
12.从全文看,墨子、楚王、公输盘各是什么样的人?
【墨子:敢于斗争、机智善辩、镇定无畏、舍生忘死、反对战争。公输盘:好战,为战争而自我标榜,内心虚弱又仗势欺人,阴险狡猾。楚王:好战,强硬霸道、阴险狡猾。】
13.墨子阻止楚国攻打宋国的过程可分为哪几个层次?【1与公输盘论辩,使公输盘理屈词穷;2与楚王论辩,使楚王理屈词穷;3模拟攻守,说明攻宋无益,使楚王放弃攻宋。】
14.墨子善于守城,由此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现在是什么意思?【墨守成规。现在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15.当今世界,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但在局部仍有战争发生。学了本文,你怎样看待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国发动的战争?怎样才能阻止这种战争?【当今世界,以美国为代表的少数大国,经常寻找借口,以强凌弱,挑起事端,以“世界警察”自居,干涉他国内政,发动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威胁,也给某些国家的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作为爱好和平的人们,要认清战争的性质,既不支持战争,也不畏惧战争,运用智慧和正义的力量,善于斗争、敢于斗争;同时,积极建设自己的国家,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防止贫困受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容?【①论述天时不如地利。②论述地利不如人和。】
4.用“三里”、“七里”的目的是什么?“环而攻之”说明了什么?【极言城小,容易攻打。“环而攻之”说明了攻势之大。】
5.“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小易攻,“然而不胜”,说明守城和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说攻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守城方占地利,攻城方占天时。说明“天时不如地利”。】
6.“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分别从什么角度说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先从进攻一方失利说,再从防御一方失利说。这样写使行文简洁。】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双重否定排比句表明守城一方城高、池深、武器装备精良、粮食充足,但“委而去之”,这说明守城、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说守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守城一方占地利,攻城一方占人和。说明“地利不如人和”。】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连用双重否定排比,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强调地利不足恃。三句是按照治国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必须将前一个事情做好,才可能做好后面的事。】
9.全文的主旨句(结论句)是什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0.文中的“君子”指什么样的人?【得道(施行仁政)的多助之君。】
11.君子“战必胜”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根本原因使什么?【①凭借施行仁政,人民支持拥护他的前提条件,去攻打连父母兄弟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②根本原因是“得道者多助”。】
12.君子“战必胜”的结果说明了什么?【人和最重要。(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12.本文体现出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君主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取得民心,巩固天下。】
13.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施行“王道”,即仁政。结果是能得人和,取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战必胜”。】
14.孟子写本文的目的是讲战争吗?【不是。是借助战争讲民心向背,论实施仁政的重要性,突出君主如何治国。】
15.生活中要做到人和,必须坚持怎样的原则?【谦虚真诚,与人为善;心系他人,团结友爱;摈弃私欲,胸襟开阔;明事理,辨是非。】
16.《三国演义》再现了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的历史画卷,以本文道理分析三国各占怎样的优势?【魏占天时,吴占地利,蜀占人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列举事实,这些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都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练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2.“是人”指什么人?作者由列举的历史人物写到“是人”,这是什么顺序?【像上文说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的人。采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顺序。】
3.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事实之后说明了什么道理?【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练。】
4.一段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先列举事实,再从事实中归纳出作者的基本观点。】
5.人经受一番磨练的目的是什么?【“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其内心惊动,性情坚韧,原来所没有的才能得以增长,从而担当起上天下达的重大担子。)】
6.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艰难困苦的磨练)】
7.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所行不顺,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
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说明了什么道理?【人处于困境能激发斗志。】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这句针对国君提出,意思是说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样,国家常常会灭亡。】
10.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论述了什么?【第一段侧重论述“生于忧患”,第二段侧重论述“死于安乐”。】
1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2.全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归纳论点,得出结论。】
13.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14.本文重点论述了什么?【生于忧患。】
15.结合本文,谈谈中学生为迎接时代赋予的使命应作好怎样的准备。【作为中学生,担负着将来建设国家的重大使命,要承担起这一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抛弃物质、精神上的各种享受,勇闯困境,磨练自己的意志,有起百折不回的信心、勇气和力量,为将来报效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16.有人说,现在生活条件优裕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已经失去了意义,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这一观点不正确。越是生活条件优裕,越要居安思危。一方面,优裕的条件容易使人懒散、堕落、不思进取。另一方面,即使优裕的生活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要想战胜这些挫折,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其三,经历过困境的人,才干会得以增长,这会提高他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所以,生活条件优越与树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识并不矛盾。】
《鱼我所欲也》与运用
1.作者开头写鱼和熊掌的目的是什么?【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
2.“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以比喻引出论点,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3.作者是怎样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辞也。”】
4.“甚于生者”和“甚于死者”各指什么而言?【“甚于生者”指“义”;“甚于死者”指“不义”。】
5.从第一段看,作者为什么可以“舍生”并不去做“不义”之事?【因为作者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甚于死亡的。所以他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之事。】
6.作者是怎样从反面申述观点的?【“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而这为生而无所不为的卑鄙无耻的做法,对于一个“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7.第一段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为什么“贤者能勿丧”?【“义”是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但面临生死考验时,贤者能固守“义”,而其他人做不到。】
9.第一段作者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比喻论证、道理论证。】
10.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了哪两个事例?目的是什么?【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1)行路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正面事例;(2)“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俸禄的反面事例。目的是说明“义”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11.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关系人的生死时,“行道人”和“乞人”为什么“不受”?举这一事例有什么作用?【“不受”的原因是有“羞恶之心”,认为“义”重于“生”。作用是通过事实证明“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并衬托出“万钟而不辩礼义而受之”的错误。】
12.“万钟”、“一箪食、一豆羹”、“义”三者哪一个更重要?【“万钟”指位高禄厚,是身外之物;“一箪食物,一豆羹”决定的是生命,它比“万钟”更重要。但二者与“义”比起来,“义”最为重要。】
13.说明“乡为……今为……是亦不可以已乎?”这一句式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综合运用了排比、对比、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一些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的施舍,而在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中却见利忘义的事实,摆出同一人今昔判若两人的表现,突出了这种现象的严重性,引人深思,表达了孟子对这种做法的坚决否定,从反面说明了“万钟”亦不应受之,应以“义”为重,再次印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雄辩力量。】
14.那些“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可饿死也不愿受辱,现在却为了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孟子认为这是什么原因?【“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
15.“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指什么而言?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去“本心”?【“本心”是“我固有之”的“羞恶廉耻”之心,即“义”——“善”的本性。人失去“本心”的原因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即贪恋身外之财,为自己谋取私利。】
16.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鱼”和“熊掌”;“生”和“义”;“重义轻生”的人和“贪利忘义”的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人和“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
17.文中“乡为……今为……”作对比,摆出一些人今昔的不同做法,结合实际谈谈孟子所列举的事例的代表性及其意义。【有些人在民族存亡和革命危难之际,能够宁死不屈,舍生取义,而在革命成功、天下太平之际,却不顾廉耻、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甚至违法乱纪为亲戚朋友谋取私利,这就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他们确实丧失了原来的立场和品德。这些现象在今天仍存在于某些领导、干部身上。文章不但对当时的贪官污吏有揭露和批判意义,而且也提醒后人要时刻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贪图爵禄而做不合礼义的事情。】
18.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举例说明。【南宋文天祥被俘,面对元统治者的威逼和利诱,宁死不屈,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并写出气壮山河的《正气歌》。】
【参考答案】(四)1、C2、C3、D4、(布衣)古义:平民今义:用棉布做的衣服(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品行恶劣(感激)古义:感动奋发今义:十分感动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6、写徐庶是为了引出诸葛亮。7、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8、略((三)
【参考答案】1、C2、如:①“以头抢地尔”,“抢”:撞击。②“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虽然”:虽是这样。
3、抛掉自己华丽的车子,看到邻人有破车子便想去偷。抛掉自己的锦绣衣裳,看见邻人有粗布衣服就想去偷。4、贪婪霸道、狡诈伪善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勇于献身的精神5(略)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即可。五)1、①寄:托付 ②攘除:铲除 ③宜:应该 ④适:正好,正逢2、D3.A4、①这就是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②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意思正确即可,关健词不能译错)。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