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论个体价值在《水浒传》中的失落


论个体价值在《水浒传》中的失落
 
  摘要:《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描绘了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民间英雄。这些英雄或为酷吏所逼,或因生活所困而上梁山。作者在极尽描绘中,我认为其中的林冲、武松最为有鲜明的个性。但同时他们的个体价值却失落了。
   关键词:《水浒传》武松  林冲  个体价值      失落    
                            
    个体价值的阐叙
 人类自从进入文明社会,身为社会的一分子,其个体价值具有共性和个性。价值的共性,表现在为了生存的需要要与周围的社会相处,要有衣食住行的需求。价值的个体性,表现在其价值与主体的唯一性。就是说,为了满足主体的需要,就能形成其独有的价值,也就是说其个体价值是唯一的。当然,个体价值也具有时效性,它会因时而生、顺时而变。每个人的个体的价值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解读林冲的个体价值及其失落
在《水浒传》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中,个性鲜明者多达二三十个。我认为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的形象最为丰满,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成熟,完备的,同时他的个体价值也随之得到体现。从书中的描写似乎可以看出: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但是,仔细一寻思,却发现这个人物的前期个性是特别能忍的,对任何事情都是逆来顺受、忍气吞声、不敢反抗的。是一个“逼也不反”的典型“顺民”。(1)
《水浒传》写林冲的“忍”,是从对高衙内的忍开始。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这本是一件不能忍受的事情。但是,当林冲怒气冲冲赶到事情发生地,本想用他的拳头把调戏自己妻子的那人一掌劈死时,发现那人是高衙内,本来高举的手掌却打不下了,软了,他敢怒不敢言,敢怒不敢打了。他忍下了这口难忍之气。(2)当然,在这一情节中,我们也发现,林冲对于娇妻,宠爱有加。文中写到:
鲁智深道:“教头今日缘何到此?” 林冲答道:“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不想得遇师兄。”由此可见。林冲的心目中那小鸟依人般娇小可爱的妻子,是他心中的至爱。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小说的叙述中看出!
 林冲的“忍”,还表现在:高衙内收买陆谦,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骗到高家的楼上,好让他乘机强奸林冲的妻子。奸计被林冲识破,林冲没有找高衙内,而是拿把尖刀去找陆谦。他不敢面对高衙内,只能找陆谦来发泄心中的怒气。(3)
 林冲的“忍”,还表现在:他被骗进入白虎堂,明知是被高俅陷害,却不敢高声叫喊,不敢戳穿阴谋。等到了县衙才说出阴谋,自然被关进牢里。(4)
林冲的“忍”,还表现在:林冲被判充军,老丈人前来送行,他当众写下休书让老丈人交给妻子(5),这一点除了说明林冲钟爱娇妻,想的是在自己不在的时候怎么样才能防止妻子被高衙内陷害之外;其实也显示了他的忍让。
凡此种种,可以看出林冲是个有着“顺民”性格的人。他之所以这样一忍再忍,我认为是因为他心中存在着幻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被重新起用,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所以,我们一提起《水浒传》中的“官逼民反“、”逼上梁山“,首先想到的就是林冲。
 诚然,林冲除了他的“顺民”性格之外。在一部《水浒传》中,他的行侠仗义也是很入眼的。在“水浒”英雄中,有许多是个性粗暴、动辄杀人的莽汉,如鲁智深、李逵,他们虽有仗义行侠之举,但也有一言不合,便要杀人的糊涂行径。林冲却不是这样,他绝没有逞能好杀之念,倒是有着菩萨心肠,多次救人急难,为人解困,如在东京,任八十万禁军教头之时,替酒生李小二脱免官司,小说中写到:
 “……这李小二先前在东京时,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却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又与他陪了些钱财,方得免脱,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
这一段文字,李小二是一名酒生,不是武艺高强的好汉,以前与林冲的关系属一般,算不上同乡、旧故、亲友之列。但是在李小二坏事之后,不是李小二找林冲帮忙,而是林冲仁心宅厚,同情弱小,主动为之出头摆平,免去李小二官司之祸,同时林冲还为他陪话、赔钱,为他赉发盘缠,指点生计。林冲此处善举,完全是率性而为,是见不得弱者受欺,对一个素昧平生的贫困草民,这般相助,实不多见,同时他所采取的帮助弱者的方式,也不是当时所常用的,以暴易暴的手段,而是利用自己的声誉、威望和影响,来化解矛盾。
小说的后半部写到的林冲则是真正的被逼上梁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报仇雪恨,手刃仇敌上梁山;在晁盖起义上梁山而王伦嫉妒贤能,拒不接纳之时,林冲拍案而起,火拼王伦,而后推晁盖为山寨之主,为梁山事业立基石为替天行道立首功!
 在梁山寨火拼王伦时的林冲,是因为容不了王伦的小鸡肚肠,于是他替天行道,火拼王伦。在此时,林冲没有忍让,也没有退缩,小事可忍,大事敢为,他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大局,为了替天行道!这一点,从林冲火拼王伦后,力推晁盖为山寨之王,而且甘居吴用,公孙胜之后,便可以看出林冲的高风亮节。
 综上所述,林冲是《水浒传》中作者浓色重墨,着意描写塑造的忠义侠胆英雄,他的身上,寄寓了作者及劳动人民的喜好情感和是非道德观念,他是善良、忠厚的,他身上有着呵护弱小,忠于爱情,忍辱负重,又不畏强敌,敢于拍案而起,敢为人先的优良品德。他是被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英雄人物。
我以为,《水浒传》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英雄林冲也许就是它传诵千古的原因之一。
不过,在这些描绘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也在不知不觉中让他所描绘的人物失去了个性。林冲的价值在这之中的失落是:他的忍让造就了他失去自我,人生的天伦之乐,夫妻的人伦之乐,在这里我们看不到,见不到。林冲是可悲的,他被逼上梁山正是他人生价值的失落。
 
解读武松的个体价值及其失落
 
在整部《水浒传》中,作者详尽描绘的另一个英雄则是武松。
武松的英雄形象是从他的打虎开始的。武松来到景阳冈,饥渴无比,于是就在“三碗不过冈”的小店里喝酒,他借酒壮胆,喝个够,也喝个足,喝个浑身是胆(6)。才有后来的打虎英雄的行为。
武松值得称道的地方还在于他的为哥哥报仇雪恨的过程:得知哥哥遇害,武松通过报官这条路不能达到伸冤的目的。于是我们看到了精彩的“武松杀嫂”和“狮子楼斗杀西门庆”的情节,在这两个地方,作者把武松“狮子楼斗杀西门庆”的情节描写的淋漓尽致,极尽刻画之才华,把武松这一打虎英雄的形象刻画得更加高大。这些情节让我们看到一位有情有意、敢爱敢恨的行者,其中有对大哥的深情厚爱,有对潘金莲、西门庆的杀而后快的满腔怒火。
武松身上还有正直、豪迈的性格,他有抗争现实、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使得他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于是有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一路上杀将下来,使他的侠义形象一步步地得到充实,变得丰满。
醉打蒋门神  武松被解到平安寨后,听得施恩的许多冤屈——施恩原有一座快活林,却被蒋门神给强夺了去。“那厮不特长大,原来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枪棒;拽拳飞脚,相扑为最。自夸大言道:‘三年上泰岳争交,不曾有对;普天之下没我一般的了!’因此来夺小弟的道路。小弟不肯让他,吃那厮一顿拳脚打了,两个月起不得床。”武松的侠义心肠,专爱打抱不平的性格特征,在此得到体现:“听了以后,不顾身体状况,当即要前往。你听:‘凭着我胸中本事,平生只是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到了快活林,先是故意找茬,然后将蒋门神的老婆一下子扔进酒缸里。那酒保,‘提’过一个来,两手‘揪’住,也望大酒缸里只一‘丢’,都装在了酒缸里了。另一个酒保,也落得个同样的命运。”可谓打得淋漓尽致!蒋门神来了之后,你看武松:“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7)这些描写,让读者一见,心中也随之痛快起来,“打得真好!”
  武松大闹飞去浦  武松真心跟着张都监,不想被他设了一个圈套,反被陷害入狱,差点要了他的命。没想到在发配恩州牢城时,两个公人又接受贿赂,要在路上结果他的性命。快到飞云浦的时候,又来了两个提朴刀的。武松早已知道内中原由,假装要解手。等到那两个提朴刀的走近一步,却被武松叫声“下去!”一飞脚早踢中,翻筋斗踢下水去了。这一个急待转身,武松右脚早起,扑嗵地也踢下水里去。那两个公人慌了,望桥下便走。武松喝一声“那里去!”把枷只一扭,折作两半个,赶将下桥来。那两个先自惊倒了一个。武松奔上前去,望那一个走的后心上只一拳打翻,就水边捞起朴刀来,赶上去,搠上几朴刀,死在地下;却转身回来,把那个惊倒的也搠几刀。这两个踢下水去的才挣得起,正待要走,武松追着,又砍倒一个;赶入一步,劈头揪住一个,喝道:“你这厮实说,我便饶你性命!”那人道:“小人两个是蒋门神徒弟。今被师父和张团练定计,使小人两个来相助防送公人,一处来害好汉。”武松道:“你师父蒋门神今在何处?”那人道:“小人临来时,和张团练都在张都监家里后堂鸳鸯楼上吃酒,专等小人回报。”武松道:“原来恁地!却饶你不得!”手起刀落,也把这人杀了;解下他腰刀来,拣好的带了一把;将两个尸首都撺在浦里;又怕那两个不死,提起朴刀,每人身上又搠了几刀(8)。这几个“搠”,形象鲜明地写出了武松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面对恶人,武松怎么能不多搠几刀呢!虽然他们只是公人,只是恶人的奴才,但是他们助纣为虐,着实可恶,着实该搠!搠得淋漓酣畅!
    血溅鸳鸯楼  武松为了化解满腔怨恨:“不杀得张都监,如何出得这口恨气!”他拣条好朴刀提着,再迳回孟州城里。为了洗尽心中的愤懑,他是逢人便杀——杀马夫、杀丫鬟、杀张都监、杀张团练、杀蒋门神、杀亲随、杀张都监夫人、杀张都监儿女、杀张都监养媳……,月光里,烛影中,刀光霍霍,腰刀砍缺了口,再换朴刀,杀,杀,杀,走出中堂,拴了前门,折返回来,再寻着了两三个人,都搠死在房中。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武松是个嫉恶如仇,英勇豪迈,铁骨铮铮的英雄形象。
   武松的侠义是处处都能表现出来的。血溅鸳鸯楼后,武松夜走蜈蚣谷,趁着月色,看见一座坟庵,一个道士正搂着一个妇人在看月戏笑,武行者看了,“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这是山间林下,出家人却做这等勾当!”便去腰里掣出那两口烂银也似戒刀来,把那个道童和道士全给杀了,救了那个妇人,放她走了。可见,只要是恶事,他便义愤填膺;只要是恶人,他便要锄奸务尽;只要是善人,他便要出手相助。这就是锄恶扶善。因此,武松的侠义受到人们认可的。武松嫉恶如仇,光明磊落。杀人是敢作敢当。血溅鸳鸯楼,杀了十五人。报完仇后,为了不连累别人,“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大写下八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八个字,掷地有声。它不仅可以看出武松的胆大洒脱的性格,勇于向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的英雄气概,蔑视黑暗势力的高傲豪迈的精神,似乎可以让人感觉到他在说,这些人就是我杀的,他们这些仗势欺人的就是该杀,我武松杀的,又怎么样呢!这是替天行道吧!同时又可以看出武松做事是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拖累别人的。他在墙上所写的几个字,不正是告诉官府,我武松做的事,你们尽管来找我吧,这事与他人无关,不要拿几个冤屈鬼来顶替罪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多么响单单的英雄人物!他的这种侠义性格,与鲁智深却有些不一样。鲁提辖拳打郑关西中,鲁提辖为了帮助金氏父女,原来只想教训郑关西一番,“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事情又出在街市上,他急中生智,一再扬言“你诈死”,暂时掩盖一阵,然后“一道烟走了”。应该说,这样写出了鲁提辖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可是,对比之下,我们不难看出武松他的无所顾忌。虽然武松杀了人后,他也要远走高飞,但是那墙上的八个字,分明可以看出武松把心中那无尽的冤情一时间尽情的发泄出来的那种舒畅劲儿。
   同样的,在为武松极尽忠义的描绘中,我们也看到他打虎、杀人、报仇等等行为中,他为人的天伦之乐,人伦之乐,也在其中失去了。   
  综上所叙,我认为《水浒传》一书,作者对林冲、武松的人生价值的描述的过程中,却是把他们的个体价值失落在情节之中。
 
参考文献:
   (1)《品水浒》吴越著 品人篇  第148-154页
   (2)、(3)、(4)同上
   (5)《悟读水浒》中的《漫议林冲》杨闻宇著  第98-100页
   (6)《悟读水浒》中的《解构武松》孙绍振著  第201-211页
   (7)《水浒传》岳麓书社版第232-234页
   (8)《水浒传》岳麓书社版第241-242页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