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导学案5

第22课 短文两篇
课型:新授 执笔:张海燕 审核: 导学案编号:5-22
【学习目标】
1.识记生字词,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通译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 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3.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4. 把握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
1.《陋室铭》文,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理解类比手法的运用。
2.《爱莲说》文,具有哪些美好品质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莲之爱”与“菊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运用。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关于作家: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官至监察御史。他和柳宗元辅佐王叔文执政,采取了一些革新措施,最终招致失败,受到达官权贵的排挤、打击,但始终不屈。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北宋哲学家,文学家。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阿,时人赞为“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
关于作品: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
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写作手法:1.托物言志,“托”借、假托的意思,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即借物言志,借物抒怀。
2.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
《陋室铭》
一、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陋室铭( ) 德馨( ) 鸿儒( ) 案牍( ) 陋( ) 西蜀( )
3.本文的作者是 (人名),他字 , (朝代)著名诗人、哲学家,4.“铭”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押韵,请写出本文押韵的字
二、课内交流探究
(一)预习反馈展示
(二)学习交流,把握重点词句。
▲解释加点的字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

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句子
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⑷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⑸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学习探究,品味赏析
1.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3.本文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开篇要写“山”和“水”?结尾要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



4.本文结尾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有何作用?


检测反馈
1.《陋室铭》选自《            》,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
2.《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
3.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4.《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
《爱莲说》
一、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蕃( ) 淤泥( ) 濯( )清涟( ) 蔓( ) 亵玩( ) 噫( )
3.本文的作者是 (人名),他字 , (朝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
二、课内交流探究
(一)预习反馈展示
(二)学习交流,把握重点词句。
▲解释加点的字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

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句子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⑵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⑶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⑷莲,花之君子者也。                                                     
⑸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学习探究,品味赏析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2.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还有什么?


3.本文的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菊之爱”和“牡丹之爱”又有什么内涵?





4.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 分析《陋室铭》《爱莲说》两篇文章的异同。



检测反馈
1.《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著名的          家,
           家。
2.《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