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关注当下,拥抱经典——高一语文第一课


关注当下 拥抱经典——高一语文第一课

教学目标:

1.了解语文之美;

2.了解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了解高中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流程。

教学重点、难点: 

1.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高中语文学习的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你喜欢语文学习吗?你能说出语文学习的一两种的魅力吗?

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其实,语文是容易的:母语习得,自然天成;语文又是艰难的:微言大义,弦外有音。语文是有趣的:唐诗宋词,英雄美人:语文又是枯燥的:古文百篇,成语如山。语文是快乐的:风花雪月,刀枪剑戟:语文又是痛苦的:咬文嚼字,浩如烟海。

【附】                                                                                    语文的魅力

——写给新高一的同学们

      语文,你如婉转柔美的歌声;语文,你如精美隽永的书画;语文,你如古朴凝重的古筝;

     我就这样不经意间与你邂逅,你那优美的旋律在炎炎夏日里飞翔,如流光般散发出眩目的光芒。我沐浴在你和煦的阳光下,如同在童话般温馨,感受着内心深处释放的感动。天地茫茫,不断回荡着同一首歌谣,恍若天籁般久久萦绕的暖意。

1

      你给我清流与皓月,你给我山光与水色,你给我碧海与晴空,你令我仿佛亲身耳闻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伴着你,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阵阵欢笑,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声声啼鸣,有“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句句感慨。

      伴着你,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莺声蝶语,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默默无声,是“蝉噪林幽静,鸟鸣山更幽”的此起彼伏。 

2

诗意的生命被描绘出最美的画卷。 

伴着你,晏殊独倚西楼却见绿波东流,贺铸回转柳塘偶遇绿萍浮游,柳永静伫河岸忽见晓风残月水悠悠。

伴着你,李清照的满地黄花点缀了窗枢的优雅,李煜的帘外细雨衬托了春意阑珊,苏轼的一池萍碎又显暮色三分,一分流水。 

你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逸,你有着“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的灵气,你有着“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的美丽。 

  真可叹字字珠玑,禅意飘香,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3 

你如久经世事的长者,教我为人处世的真谛。每字每句彰显着古朴与凝重,无不净化着我的心灵。 

  不说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孜孜追求,也不说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豁达,单说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胸襟,已使我受益无穷。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又怎会一帆风顺!也正因如此,才有了那’别潇潇易水而去的壮士,才有了那舍生取义的气慨,才有了那“生当作人杰,死亦鬼雄”的呐喊,真可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的魅力。 

  写文章是费心劳神的。“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字字看来皆似血,十年功夫不寻常”,可见写的艰辛。 

  然而,当你静下心来,烹一壶清茶,煮一杯咖啡,放一曲悠扬的音乐,打开书卷,一股清幽的书香扑鼻而来,书中世界,洋洋大观,尽收眼底,可观宇宙之大,可察品类之盛,可神交于古人,可觅知音于今人,岂不雅哉?岂不乐哉?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其实,那是一种品位的提升。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视为写的最高境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种境界,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朝着这一境界不断努力。写可以畅叙幽情,写可以净化心灵,升华理想,写可以感化同类,启迪世人,写可以展露才华,获得知音,写甚至可以写出百世之典范:“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当自己的文章能为老百姓做点什么的时候,这就是“不朽之盛事”! 

  同学们,语文是国学,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语文难学,语文也容易学,关键是在于兴趣和用心。有了兴趣,又用了功,多读,多写,你的语文就一定会突飞猛进! 

  宋代文学家黄庭坚说过:“一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史学家范文澜也说过:“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同学们,请多读文章,请多写文章,因为语文的魅力存在在于读和写之中。

二、反思自我  直面未来

高一新生入学,学习环境、教师、学习伙伴、教材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语文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也有许多不同,学习方式有了诸多改变,许多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感到不适应,甚至不知道如何学习语文。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存在如下问题:

1、存在不良的语文学习习惯:书写不规范,字体不端正,文面意识比较差。2、课堂听课效率不高,复习不及时。课堂讲过的一些内容,或已经训练过的内容,甚至反复训练的内容,还不能掌握。3、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还不够丰富,基础知识方面的选择题,错误率还比较高。要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面不够广泛,概括、分析、综合表达的能力比较差。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弱,对文言文阅读有畏惧心理,阅读数量少,仅限于教材内的文章。作文审题能力比较差,跑题现象比较严重。5、对一些题型还不适应,如仿写,改病句等。6、还没有主动探索的习惯。7、对语文在高考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对语文积累性特点认识不够,对语文的投入比较少,或不够认真。

今年是我省高中实行新课改第一年,新的机遇和挑战并存。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实行学分制,必修课程10学分,选修课程最高可达14学分。高中语文课程,无论必修还是选修,其内容和目标要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注意和现代生活相联系,体现现代的思想意识、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对于传统的经典作品,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现代的观念,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感受和思考。学习方式和教学、评价手段也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今后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是“阅读”和“写作”。而基于新课标下的高考内容也必然是这两大重头戏。

三、高一语文学习十要求

(一)重兴趣:知而好,好而乐。

“知之”:走进语文,不抵触,不反感,不因对以前的老师、教材和考试的印象而迁怒语文;能如此,方可初尝语文的甘霖。 

“好之”:日日操习,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弃,不因外界干扰、其他学科和考试分数而离开语文;能如此,方可欣赏语文的漫天红霞。 

“乐之”:处处留心,养成习惯,言谈举止,一笑一颦,莫非语文;能如此,方可进入语文的神仙洞天! 

(二)要自主:观千剑,操千曲。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周易?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强调的就有自主学习的重要。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求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 

试图靠老师讲得好、深、透,学生只管默默聆听、记忆就学好语文,这种想法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此路不通!因此,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好自主学习规划,加大自主练习的力度,自奋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条极重要的语文学习规律。 

(三)必多写:思欲利,笔磨秃。

学语文所为何事?丰富心灵、明白事理、完美生活。就是要锻炼自己的感性和理智,情感思想要富赡犀利! 

只会作题,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锻炼,其情思通常表现出两个缺陷:一是“浅”:情感幼稚化,思维平面化,既无深情,也无遐思;一是“窄”:生活面窄,导致了关注的主题窄,既少阅历,又缺大气。

要纠正这两个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广”,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同时,必得加上一个字:“写”!“写”可以酝酿和升华情感,“写”可以廓清和锻造思想。“思欲利”,必多写! 

坚持写日记,这是许多伟大成功者的良好习惯;至少要坚持每周练习写作两次:生活札记一篇,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鲜活素材;读书笔记一篇,养成阅读习惯,整理读书收获。三年里,能写到三至五万字,是基本的量的要求。如此,方可谓:“笔磨秃”。 

(四)定多读:破三春,汇九流。

三年中,要下定决心广泛而深入的阅读,这就叫“勘破三春”。阅读时,要涵盖古今,包举文理,融会中外,首重哲学,这就叫“融汇九流”。举凡人类心灵智慧的结晶,能开眼界、除迷狂、启思维、美德行、富心灵者,均可大读特读。尤请注意:不要只读文学作品,不要只读中国作家。

(五)强积累:有诗书,有成竹。

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模仿,模仿的榜样(模板)应该是什么呢?当然是前贤今人的成功之作。茅盾背《红楼梦》、苏步青熟读《古文观止》的例证,当是大家熟知的。通过长期的艰苦的积累,在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语言范式”,形成“兴奋灶”,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腹有诗书”。 

运用这些“范式”,模仿着“说”,模仿着“写”,先求其“形似”,后求其“神似”,最后求其超越。这样,就很容易有学习的充实感、成就感、条理感,就不会再感到语文学习空泛、无力、不可捉摸。这种状态可以称为“胸有成竹”。高一开始,做好四种储备,积淀丰厚底蕴——

  1.素材积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鼓励学生多读书,教学中要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并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2.情感积淀:“人间真情最具有穿透和震撼力”,平时作文要克服“假大空”,“伪圣化”,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文化积淀:文化底蕴最能提升文章的思想品位和艺术品位。要引导学生读经典,赏美文,博览精读。

4.理论积淀:理性阐发,可以使文章染上浓烈的思辩色彩。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性观点,分析评价社会现实和历史现象。

(六)重感悟:思千载,想万物。

古诗云:“心有灵犀一点通。”怎样作到对语文学习“心有灵犀”呢?

    首先,要广见博闻(多读)、反复尝试、积累范式,因为灵感总是出现在辛苦劳动之后的彩虹;其次,要养成联想和想象的良好习惯,力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决不压抑、束缚自己灵感的飞翔; 

再次,要努力营造平和清明而又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沉浸其中,体验品味,不急于求成;最后,要敢于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通过积累、模仿而形成的灵感思维的有效性。经过多次成功的灵感闪现,就要总结自己感悟的角度、方式、条件,把它变成自己进一步学好语文的利器。  

(七)细思考:学而思,思而得。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记》也强调:慎思、审问、明辨,就是要谨慎的思考,审慎的发问,明确的分辨。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先要多思;次求深思;后求善思。 

(八)求精熟:启而发,点而悟。

语文学习欲求“精熟”,贵在懂得教师“点拨”的道理。 

点拨之妙,首在得“人”;点拨之妙,次在得“时”;点拨之妙,还在得“度”。 

(九)有个性:思结果,成一家。

语文是发展学生心灵的学科,语文学习的最终指归是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修养、鲜明的个性。当然,这里的“个性”,从狭义讲,是指语文学习规律的系统化、个人化,也即形成有每个学生自身特色的语文学习理论,即所谓自成一家。 

(十)要跳出:课内法,课外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学习语文最重迁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最终的成功,还在于今后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语文求生存、谋发展。 

四、讨论

在高中阶段如何学好语文学科。

如果时间容许,可以让学生把一些成功做法写出来上交。

附录:    

                                 我心中的语文

      一直常常热爱着你,我心中的语文。

    一直苦苦思索着你,我心中的语文。

    好多人在界定你的外延,好多人在诠释你的内涵。我,只能凭着自己的感觉去触摸你的肌肤,聆听你的心律,感受你的博大。

     我知道,你带着历史的沧桑,从远古蹒跚走来。周口店的泥沙,河姆渡的烟云,半坡村的风霜,大汶口的雨雪,见证了你脱胎于蛮荒中的生命。秦砖汉瓦锻造出你的刚强,汉韵唐风铺垫出你的醇厚,泰山昆仑托起了你的身躯,长江黄河疏通了你的血脉------

     我知道,你带着岁月的年轮,从智慧中健步走来。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代代先贤们的睿智浸润着你、滋养着你。你曾跟孔圣人周游于列国,你曾随屈大夫行吟于泽畔;你曾陪着关汉卿六月飞雪哭“窦娥”,你曾陪着曹雪芹举家食粥著“红楼”,你化为刀枪和鲁迅一起“呐喊”民族的觉醒,你变成号角与茅盾一道守望“子夜”的钟声------

     思壮阔,你则有金戈铁马,大河澎湃;想清新,你则有小桥流水,江南红杏;品悠远,你则有秦时明月,汉时雄关;诉悲凉,你则有骨横朔野,魂逐风篷;说凄婉,你则有泪洒斑竹,情寄潇湘;论哲思,你则有庐山真面,柳暗花明------

     我知道,你用宽阔的胸襟,不断接纳外邦的精华。托尔斯泰和普希金从俄罗斯走进我们的视野,莎士比亚和肖伯纳从英格兰漂入我们的家园,巴尔扎克与莫泊桑带来了法兰西的阳光,惠特曼和海明威送来了美利坚的清泉,还有泰戈尔的深沉,易卜生的浪漫,裴多菲的激昂------异域的姹紫嫣红,装点着你生机勃勃的苗圃。

      不,你不只有书山的琳琅满目,你还有大自然的天光云影!

     大自然的色彩是你迷人的霓裳,“赤橙黄绿青草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青山巍巍,绿野茫茫,那是你绰约的风姿;白云袅袅,碧水悠悠,是你娉婷的风采;桃红李白,橙黄橘绿,那是你的色彩在流淌;麦浪涌金,棉海泛银,那是你的血液在燃烧……

     大自然的声音是你动人的旋律。风卷黄沙裹犷悍,雨打残荷滴凄冷,大海扬波吟壮阔,长河流月听清新;杜鹃啼血采撷了天籁,黄鹂呢喃偷盗了仙音;盛夏的万点蝉声撩拨着丰收的和弦,寒冬的数句鸡鸣酝酿着又一个隽永的新春------

      不,你还有绚丽多姿的生活图景!

     大地的角角落落,活跃着你的身影。入塞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进江南,“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过村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穿水乡,“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走山坞,“山行六七里醉香犹在,翁去八百载亭影不孤”;临海滨,“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生活的方方面面,演绎着你的率真。赏月吧,“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下棋吧,“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饮酒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喝茶吗,“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忆良人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思故园吗,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大陆,大陆不见兮,只有痛哭"------ 

   艺术的点点滴滴,流动着你的情韵。“踏花归去马蹄香”--那是绘画的语文;“胡笳十八拍”--那是音乐的语文;“霓裳羽衣曲”--那是舞蹈的语文;“红脸关公,黑脸张飞”--那是戏曲的语文;“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那是书法的语文;楼台高耸,桥梁飞渡--那是建筑的语文;木刻石雕,冰塑根雕--那是雕塑的语文;囊括方圆,贯通古今--那是影视的语文------

     不,你还有风情万种的“下里巴人”。

    矿山的黑脸注解你的质朴,草原的马背驮着你的野性,农妇的家常聊着你的闲话,渔失的鼾声枕着你的恬静,牛背上牧童的短笛吹出原版的童话,墙根下老叟的笑靥装订再版的诗韵,“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山野中的山歌挟裹着山野语文的豪爽;“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实难留”,黄土高坡的小曲散发着黄土语文的深情,南来北往的俗话格言,走街串巷的乡音俚语,融入语文的滚滚长河,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短短一句话,道出了你的博大,你的丰厚,你的深邃,你的富有!

    语文,我心中的语文啊,你岂止一个“分数”了得!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