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小狗包弟》导学案3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一语文导学案之
小狗包弟
编写人:孙烨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的】
1、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学习巴金敢于自我剖析的勇气和追求人性完善的精神;
2、掌握本文的叙事线索和感情变化,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3、精读文章,学习作者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和写作水平。
【学法指导】
诵读法 探究法 讨论法
预习案
【走进作者】
1、作者简介
巴金(1904.11.25~2005.10.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2、作者背景
在巴金的创作生涯中,30~40年代和新时期是两个高峰。
30~40年代的巴金,主要凭借他的小说创作赢得了广大读者,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以及人类一切黑暗现象的暴露与鞭挞,对光明未来的希望与热切呼唤,这些构成了他的小说的基本主题。
进入新时期,年届古稀的老作家仍然嫉恶如仇,笔锋直指刚刚逝去的恶梦一样的专制年代,深刻反思这段历史、反思自身及整个民族的弱点,呼唤人性的觉醒与复归。他是这一幕悲喜剧的亲身经历者,甚至有时不自觉的充当着某种角色,因而笔端流露出来的切肤之痛便具有了特别深刻的含义。适应于直接宣泄内心痛苦的需要,巴金选择了更便于袒露自己心迹的文体──散文:他似乎要迫不及待地传达某种情绪、某种感受,而无暇去经营纯粹的技巧了,这正是劫后余生而良知未泯的老作家的可爱与可敬之处。当被虚伪与矫饰蒙蔽双眼达数十年之久的人们再一次面对这样一种赤裸裸坦露自己真性情的文学作品时,他们的灵魂不由得不悚颤、他们的内心不由得不引起巨大的共鸣。可以说,迄今为止,巴金在新时期文坛的地位主要是由散文确立的。从1978年起,他开始写作《随想录》,陆续在香港《大公报》和《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到1986年9月,巴金以82岁高龄完成了150篇,凡42万字的五集《随想录》的写作,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含《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影集》等五个集子。《小狗包弟》即选自其中的《探索集》。
【预习自测】
一、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
1.读准字音
租赁( ) 解剖( ) 吠叫( ) 堕入( )
忏悔( ) 驾驭( ) 一撮灰( ) 作揖( )
2.注音并组词
撕( ) 堕( ) 茵( ) 飞蛾( )
厮( ) 坠( ) 荫( ) 娥( )
揖( ) 葺( )
辑( ) 茸( )
缉( )
二、整体感知
找出描写包弟的句子,在作者笔下,小狗包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提示:正面、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包弟:
探究案
【整体感知】
初读题目,很容易知道本文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作者通过对小狗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阅读文章,就要留心文章中最触动心灵的地方,那里或隐或显的流露出作者的情感。
写物的散文,一定要选择与此物有关的各种事情,让这些故事围绕一个中心进行,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在类似的文章中更是集中体现。散文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的巧妙构思,那么,本文的构思应当是学习的另一个重点所在。
1、精读文章,思考理析: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我”的感情脉络:
2、 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3、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
4、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
5、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备选)
拓展阅读《文革轶事》
短短几天时间,大街小巷到处是带着袖标的红卫兵小将,他们到处破四旧,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首要目标就是庙宇,文革前,金州尽管有些庙宇改做它用,但庙宇外部结构轮廓基本保持原样。文革开始后,原来保护最好的庙宇破坏最严重。像城北的“天奇庙”,里面摆着众多阴曹地府里的小鬼雕塑,演示着人死后来到阴府里,一步一步走下去的每一道程序,个个雕塑都栩栩如生,非常阴森恐怖。解放前妈妈随学校去参观愣是没敢进去看。这样一批历史悠久的艺术珍品全被毁掉,就连大殿上方半米直径精雕细琢的大蜘蛛都被红卫兵砸个稀碎。还有北门外的“弥勒佛庙”,庙里八大金刚站立像足有3米高,这些彩色雕塑神像也没有逃掉厄运,全被红卫兵用镐头砸倒,正中间的大肚弥勒佛,胸腹袒露,开怀大笑,也被革命小将掀个底朝天。幸存下来的只有西海边山上的“龙王庙” ,还有距金州城十多公里外的响水寺、朝阳寺、观音阁、唐王殿和石鼓寺。
文物古迹是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毁掉了不可再生。今天我们回忆历史,寻找当年的影子,再现古城旧貌,只有到金州博物馆看沙盘模型,看数量不多的老照片。
庙宇破坏的差不多了,下一步开始清理封资修的东西。金州评剧团原来演出的古装服装道具,整整拉了好几卡车,商店里的扑克牌、烟、白酒……全都装上汽车,拉到文化馆广场,浇上汽油付之一炬。我在现场看到熊熊大火把地面的沥青都烧化了,深深凹进去。各家民房山墙头上的“福”字、“寿”字,房脊上龙、凤、鸟的雕塑,房檐瓦的“福禄寿喜”图案……,必须统统抠去或者涂抹盖住。街道和居委会一天能下好几个通知,凡是封资修的东西各家要主动清理,否则就采取革命行动,统一清除。处在文革特别时期谁敢怠慢?当时奶奶家有一大箱带图案的碗、盘子、羹匙、小碟等瓷器,谁家有红白事都借用,因有“福禄寿喜”字和图案,属四旧产物,结果全都砸碎了。当时家里还有几个造型别致的大碗,估计是清末民初的瓷器也砸碎了。奶奶家还有一对桔黄色的大宫灯,还有好几条绣着龙凤吉祥的供桌布帘,还有两双正宗满族的绣花鞋,都砸碎或扔进炉灶里烧掉了。更令人心疼的是,祖宗几百年传下来的“宗谱”放在一个长方形的木匣里,每逢春节时挂在北墙上祭祀故去的祖先,也忍痛烧掉了。
文革刚开始时“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振荡风雷激”,“顺我者昌,逆我着亡”。我家一位邻居在大连某大专院校任讲师,家庭出身地主,看到红卫兵破四旧,发了几句牢骚,当场就被红卫兵拿纸篓扣到头上游街示众。我们街道有一位地主,解放后一直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各方面表现积极,所以一直没有“戴帽”。还有一位老中医,是一位开明资本家,医术高明,远近闻名,为患者医治许多疑难杂症,结果都没有逃脱戴高帽游街示众的厄运。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文质彬彬,不能温良恭俭让,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接着,红卫兵开始抄家了,没有上级指示,没有红头文件,没有条条框框,没有履行手续,凡是地、富、反、坏、右分子就可以抄家。什么法律、什么人权、什么尊严,一切事情红卫兵小将说了算!所到之家,从里到外,翻箱倒柜,看好什么随意拿,想拿什么就拿什么,从金银财宝到古书字画,从家具到床上用品,甚至衣柜、椅子、板箱、被褥、衣服、裤子……,这些生活用品都在抄家范围内。现场十分混乱,有抄家的红卫兵,有围观的群众,还有战战兢兢如惊弓之鸟的主人。一番彻底大扫荡结束,带着丰厚战利品和物品清单收兵了。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