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林黛玉进贾府》高校课堂导学案

神木中学352高校课堂高一语文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第一课时)
主备人:高小梅 姓名: 组别: 班级:

【学习目标】
1、了解《红楼梦》及其主要作者曹雪芹。
2、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
3、再读课文,理清本文情节。 【重点难点】 理清本文情节,初步认识贾府这个典型环境。
【学习方法】 自学法,批注法,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便是处于萌芽状态却蓬勃而有朝气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趋向最后崩溃的但又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宗法思想、传统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在这样的时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yóng)、父亲曹頫(fǔ)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侍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曹雪芹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常以阮籍自比。贡生。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
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士"。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这些都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课文标题"林黛玉进贾府"是编者根据节选内容拟的。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作者把此事安排在第三回,也就是全书的序幕部分,显然是借黛玉进贾府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作了安排。因此,认真阅读课文对我们了解《红楼梦》很有意义。
【小说常识:】小说三要素:
1、人物形象。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概括介绍,可以具体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2、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3、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本文在红楼梦中的作用:第一次展现了小说中众多人物所活动的典型环境——贾府;第一次描写小说中的一批主要人物; 第一次描写了小说主人公贾宝玉与林黛玉的首次相对。
【预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阜盛 ( ) 敕造 ( ) 呜咽 ( ) 敛声( )
屏气( ) 嫡亲( ) 便宜( ) 厢庑( )
孽根( ) 溺爱 ( ) 漱口( ) 懵懂( )
宫绦( ) 韶光( ) 纨绔 ( ) 蹙眉( )
两靥( ) 杜撰 ( ) 忖度(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 ⑴一射之地:
⑵形容尚小:
⑶风流态度:
⑷不经之谈:
⑸行为偏僻:
⑹纨绔膏粱:
⑺ 放诞:
⑻体格风骚:
⑼便宜:
⑽内帏:
⑾总角:
⑿惫懒:
⒀乖张:
【学习过程】
一、独立思考
再读课文,了解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并理清小说情节。
(要求:采用速读法,快速读课文,掌握主要内容并对情节加以复述)
1.林黛玉为何进贾府?
2.请简单复述小说情节。

二、合作探究
透过林黛玉的眼睛,你可以看出贾府是个怎样的大家庭?
【当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阜(fù)盛 敕(chì)造 规矩(ju)
B.两靥(yè) 忖(cǔn)度 钗钏(chāi chuàn)
C.怯(què)弱 纳罕(hǎn) 盥(guàn)沐
D.憨(hān)顽 瞋(chēng)视 惫(bèi)懒
2.“风骚”一词有以下几种含义:a.诗经和楚辞的并称;b.泛指诗文;c.俊俏;d.轻佻,放荡;e.才华,文采,借指“文治”方面的业绩;f.风韵。下列各句中“风骚”的含义各属哪一项?
(1)天然一段风骚( )
(2)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3)各领风骚数百年( )
(4)卖弄风骚( )
(5)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
(6)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 )

【学习反思】:学习了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学习和完善?

【拓展阅读】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清人高鹗所续。研究者一般认为高鹗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上以悲剧结束,还是遵循曹雪芹原旨的,但写贾府的结局为"兰桂齐芳",家道复初,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因此,为了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就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作一概要的了解。
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钢。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 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八十回,续写部分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摩出来的。
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延伸阅读】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流变

神木中学352高校课堂高一语文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第二课时)
主备人:高小梅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试着根据文本内容,分析贾宝玉的性格形象。
2、学会鉴赏小说人物并总结人物刻画的常用方法。
【重点难点】
深入研究文本,分析贾宝玉的性格形象。
【学法指导】
自学法,批注法,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鉴赏课文
(1)围绕中心描写
作品中的人物是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来描写的黛玉进府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规,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长辈,同辈姊妹也都要见面,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是行文的必需,也是事理的必然。
(2)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当,虚实兼用
对王熙凤、贾宝玉等主要人物详写,对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则略写;对贾母、王熙凤等出场人物是实写,而对贾政、贾赦等未出场的人物则属于虚写;对贾宝玉、王熙凤等是单独写,而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惜春等只作集体介绍。这样描写不但笔法变化多姿,而且在众多人物中可使描写重点突出。
(3)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交叉进行,配合自然,相得益彰
宝黛初会——便都感到似曾相识、息息相通。作者这样写,一方面是来自第一回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给两人的关系蒙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初会时的心灵感应,表现两人感情上为默契,为后来两人爱情的发展张本。

【学习过程】
一、独立思考
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有哪些?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说说你的看法。
二、合作探究
贾宝玉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1、 给课文做批注
在课文中找到写宝玉的相关内容,每部分体现出宝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在文中做批注,写出你的理解。
2、讨论分析并总结出宝玉的性格特征
(1) 在宝玉出场前作者是怎样对宝玉进行侧面描写的?体现他怎样的性格?
(2)通过出场后的正面描写,你认为在黛玉眼中的宝玉是个怎样的形象?

( 3)认真诵读理解两首《西江月》,你认为 《西江月》中对宝玉的评价是褒还是贬?请说明理由。
3、概括归纳
宝玉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三、展示个性批注
你对文中写宝玉的文字有哪些自己的看法?展示你的精彩批注。

【当堂检测】
1、《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写贾宝玉出场时,插入后人评贾宝玉的两首《西江月》词,其作用是( )
A、反映了作为公子哥的贾宝玉的性格的另外一面,“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B、说明贾宝玉徒有英俊的外貌,其实不学无术,“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C、告诫王孙公子,莫向宝玉学习,“寄言纨绔与高粱:莫效此儿形状。”
D、概括了宝玉的性格特点,说明他蔑视世俗,不慕功名利禄。
2、背诵默写两首《西江月》
【学习反思】:学习了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学习和完善?

【拓展阅读】
《西江月》中对宝玉的评价
(1)词中所展示的人物思想性格和形象。思想性格: 生活“潦倒不通世务”,却钟情于女孩子,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行为偏僻”,常常“有天无日”地批驳不合理的现象,讽刺那些热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嘲笑道学所鼓吹的“文死谏,武死战”的所谓“大丈夫名节”是“胡闹”,是“沽名钓誉”,“怕读”被封建统治者奉为经典的、具有莫大权威的《四书》之类的“文章”,却对《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理学先生所最反对的书视如珍宝,这些都与传统道德背道而驰。可见“顽劣”“乖张”──叛逆是其主要性格特征。
宝玉形象: 他“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不是封建时代的忠臣孝子,而是“于国于家无望”的思想性格: 生活“潦倒不通世务”,却钟情于女孩子,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行为偏僻”,常常“有天无日”地批驳不合理的现象,讽刺那些热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嘲笑道学所鼓吹的“文死谏,武死战”的所谓“大丈夫名节”是“胡闹”,是“沽名钓誉”,“怕读”被封建统治者奉为经典的、具有莫大权威的《四书》之类的“文章”,却对《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理学先生所最反对的书视如珍宝,这些都与传统道德背道而驰。逆子贰臣。
作者对宝玉的态度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赞颂宝玉。
⑵该词作用。
其一,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宝玉的似嘲实赞,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暗示了小说为宝玉安排的悲剧结局。
其二,作者用“说反话”的手法,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他的“愁”和“恨”,正是要求摆脱“世务”“文章”而不可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的“傻”“狂”,是专制压迫和禁锢的结果,是他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失望和迷惘的一种精神状态。 贾宝玉“衔玉”而生,“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而贾宝玉则是贾母的心尖儿宝贝,王夫人的惟一儿子,贾氏家族光宗耀祖的希望,是他们的命根子。然而贾宝玉并不看重“通灵宝玉”,骂之为“劳什子”,“狠命摔去”,表明他不愿顺从封建家长的意志,抗拒他们强加给自己的枷锁。黛玉早听说过位衔玉而生的表兄“顽劣异常,极恶读书”,王夫人则认为自己这个儿子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课文还借“后人”(按:“后人”应是作者的托辞)写的两首《西江月》词对贾宝玉的品行、性格作了恰当的概括。这两首词似贬实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贾宝玉不愿受封建正统思想束缚,怕读圣贤文章,不去追求功名利禄,“不通世务”,尽管受到“世人诽谤”,却我行我素。他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也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对于这样一个人,从封建统治阶级来看,当然是“于国于家无望”的不肖子孙!这正是作者用正文反作的方法对贾宝玉的赞颂。 黛玉和宝玉第一次相见便都有似曾相识的心灵感应,这当然有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的因由。不过黛玉新到外婆家,言行谨慎,只在心中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而宝玉娇纵惯了,便直言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在黛玉眼里的宝玉并非“惫懒人物,懵懂顽童”,而是“一位年轻的公子”,“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在宝玉眼里的黛玉,“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与其说是一见留下情根,不如说是精神上相通相应。“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然而这样一对幼男弱女要在这个森严的贵族之家争得自由,其未来的命运不卜可知。
神木中学352高校课堂高一语文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
主备人:高小梅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试着根据文本内容,分析林黛玉的性格形象。
2、小说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尝试学习鉴赏。
【重点难点】
深入研究文本,抓住细节描写,分析林黛玉的性格形象。
【学法指导】
自学法,批注法,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林黛玉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四大家族贾家第四代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宝玉的姑表妹,贾母的亲外孙女。幼年丧母,体弱多病,红颜薄命身世可怜。黛玉聪慧无比,琴棋诗画样样俱佳,尤其诗作更是大观园群芳之冠。
《红楼梦》中林黛玉前世为离恨天上三生石畔一颗绛珠仙草,日见枯萎之时,得赤霞宫神瑛侍者即后来的贾宝玉灌溉,天地灵气而修成人体,然而仅修为女体,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造历幻缘。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二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
林黛玉具有一种悲剧美。当人们说《红楼梦》是一部悲剧时 ,指的就是在封建专制社会里万千青春少女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共同悲剧。黛玉之悲也是其中之一。真正的悲剧总是动人心魄的,因为悲剧是将美毁灭给人看。越是美的有价值的人生被毁灭,其悲剧就越壮美,越深刻,越动人。
为了突出林黛玉的悲剧性格,还在她出世之前,曹雪芹就用浪漫的笔调、奇特的想象和诗意,创造了新奇绝妙的亘古未有的“还泪”之说,以象征林黛玉是带着宿根、宿情、宿恨来到人世的。这绝不是宿命论,而是艺术的夸张、渲染和强化。我们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是她刚刚来到贾府。作者通过凤姐的“嘴”和宝玉的“眼”,描绘了她天仙似的人品。凤姐一见就惊叹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在宝玉的眼里,这“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则别有一种风范和神韵。
曹雪芹把我们民族的审美积淀进行了新的熔铸和创造,他把杨贵妃式的丰美赋予了薛宝钗,而把更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给了林黛玉,使林黛玉的形像具有绝世的姿容;作者有意将林黛玉的外貌与西施联系起来,并将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赋予林黛玉,还借宝玉之口给她取字“颦颦”,便突出了她的悲剧性格之美。
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她“心较比干多一窍”。她的蒙师贾雨村说,他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女子相同。”她到贾府时,尚在孩提,却牢记母亲生前的嘱咐:“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她总是眼看心想,暗暗审视;然其言行举止,却又那样彬彬有礼,适份合度。
大观园里有几张利害的“嘴”,如凤姐的“嘴”,贾母的“嘴”,晴雯的“嘴”,尤三姐的“嘴”,林红玉的“嘴”;黛玉则有一张更利害的“嘴”。宝玉的奶妈李嬷嬷说:“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利害。”但凤姐等人的“嘴”与黛玉的“嘴”又有文野之分:凤姐多是“世俗取笑”;黛玉则显得典雅俊则。正如薛宝钗所说:“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把市俗粗话、撮其要、删其繁、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言为心声,心慧则言巧。
其实,林黛玉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她对待紫鹃,亲如姐妹,情同骨肉,诚挚的友情感人至深。香菱学诗,向黛玉请教,黛玉却热诚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纯真透明如一泓清泉。她给香菱讲解诗的作法和要求,还把自己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并圈定阅读篇目,批改她的习作,堪称“诲人不倦”。她待人很宽厚,与人不存芥蒂。史湘云因把她比作戏子伤了她的自尊,她有点不忿,可一会儿便携了宝玉的“寄生草”回房,便又“与湘云同看”。在对待宝钗的态度上,尤见出其天真笃实。本为情敌,无嫌犹猜。但在薛宝钗对她坦诚相待,予以开导之后,她便开诚布公,肝胆相照,向薛宝钗掏出心窝子的话,并引咎自责:“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此后她待宝钗如亲姐姐一般,连宝玉也感到惊奇。
林黛玉的精神之美,更集中更强烈地体现在她对贾宝玉的爱情之中。他们的爱情是一种新型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属于未来的爱情。这种爱情的最根本的特点,是建立在互相了解、思想一致基础之上的,表现得非常纯真、深挚、坚贞。林黛玉本是一个“情痴”、“情种”,她为爱情而生,又为爱情而死,爱情是她的生命所系。她对贾宝玉爱得真诚,爱得执著,始终如一,至死靡它。然而,他们的爱情又是在不许爱的环境中发生、发展和生存的,这就难免有痛苦、有不家,甚至要为爱情付出生命的代价。再加上她诗人的气质和悲剧的性格,这种被压抑的燃烧着的爱情,只能用诗和哭来抒发,来倾泄。
【学习过程】
一、独立思考,认真批注
请找出文中特别能描写黛玉外貌、心理、语言、动作的句子,看看这些细节描写刻画了黛玉怎样的性格特点、塑造了怎样的黛玉形象,在文中做批注。
在组内交流个性批注。一组选一位代表来展示精彩批注。
(学法指导:批注法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圈圈点点,心有所感,笔墨追录,三言两语,生动传神。可以评点字词,也可评点句段;可以评点人物,也可评点情节、环境,等等。)
二、合作探究
分析黛玉形象
(方法指导:先找出有关黛玉的语句,然后分类具体分析,概括黛玉特点。)
1、众人眼里的黛玉是怎样的?

2、王熙凤眼里的黛玉是怎样的?

3、宝玉眼中的黛玉又如何与众不同?
4、上面三类分析可以概括为他人眼中的黛玉,属于 描写。文中正面描写黛玉的语句有哪些?请在文中找出来,并具体分析黛玉性格特点。

三、概括归纳,规范答题
黛玉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方法指导:按照题目要求的固定格式答题,中间加入修饰语。)

四、延伸学习
黛玉是在母亲去世后投奔外婆家的,虽然贾母十分疼爱,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进贾府后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细心、多虑、自尊是她的性格特点。
请小组讨论并举例分析,在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态?试一试,做个性的说明。
五、语言应用,个性展示:
根据你对林黛玉的了解,以林黛玉的语气,写一段有着个性色彩的自我介绍。
【当堂检测】
1《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写林黛玉来到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唯恐被人耻笑了去”,这是因为( )
A、贾府是贵族世家,讲究礼节,且等级制度森严。
B、她自觉出身低微,不如贾家高贵,有自卑心理。
C、她有寄人篱下之感,又极自尊,敏感多疑,所以小心谨慎。
D、林黛玉初进贾府,人地生疏,自然时时处处留心在意。
2、文中写黛玉外貌的精彩句子有哪些?
【学习反思】:学习了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学习和完善?

【拓展阅读】
《葬花词》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花落人亡两不知!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