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及教后反思

【学习目标】 1.认识环境描写对塑造小说人物形象和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作用。
2.了解细节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把握细节描写的作用。
【学法指导】
1、课前反复阅读课文,做好标记勾画,理解文意
2、独立完成,规范作答 【知识链接】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的一种描写手法。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如下: ①烘托人物形象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后文埋下伏笔④衬托人物心情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见证了林教头从忍气吞声、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到义无反顾,奋起反抗的思想成长历程,洞悉了“官逼民反”的黑暗现实。同时,学习到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要从文本出发,把人物放到故事情节的全过程中去分析,从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入手来归纳。这节课我们来分析小说要素之三——环境及本文精彩的细节描写。
二、课前回顾
1、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可以分为:( 正面 )和(侧面 )。其中正面描写主要包括:( 肖像 )、( 语言 )、( 动作 )、( 神态 )、( 心理 ) ;
2、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 自然环境 )和( 社会环境 )。前者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后者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环境描写的主要方式有:( 正面 )和( 侧面 )
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①(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②( 渲染气氛 );③( 烘托人物心理,展现人物形象 );④(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自主完成
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典型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有何作用?
描写“风雪”的语句
描写方式
在文中的作用

出道草料场(第七段)
正面
雪烈、大、时间长
迎接林冲的不是风和日丽

去市井沽酒(第八段)

风雪来势凶猛,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会草料场时(第九段)

暗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

写草屋(第八段)
侧面
烘托风雪猛烈,暗示处境危险

写人物的感受(第八、十段)

烘托了一个悲壮勇敢的英雄

小结:由此可见,作品中景物描写确实精彩、传神,且必不可少。
四、合作探究
本文的细节描写也历来为人赞叹,试举例说明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细节描写
在文中的作用

大石头
埋下伏笔,站在门外说话,真相大白

刀枪不离身
符合身份,为后文杀人做铺垫

两次偷听
制造悬念,埋下伏笔

五、小结
细节描写“虽是微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生动的细节描写可以使对象性格鲜明,呼之欲出。因此,鉴赏小说时抓住细节能让我们更好的感知艺术形象,品味小说内在精髓。
六、拓展练习
细节描写之片段欣赏 课堂上他如坐针毡,低着头,用手使劲揉着鼻子一个喷嚏在他鼻腔里憋了很久了要是课余时间,他非要仰起头来,打个痛快不可可这时他不敢,也不愿意打出来他知道,打出来非出事不可 他是个差生,在老师眼中似乎是“坏”的代名词尽管他平时很守纪律,也很关心集体前天,只有他一个人在班里,他看见有一条板凳腿散了,就去拾起来,想把它重新装好正在这时,一位老师走进了教室 “你干什么?好端端的一条板凳,被你弄成这个样子……”老师非常恼火他也有点气愤“不,不是……”话到了嘴边,只好硬咽下去 现在,他顾不得想这些了“真见鬼,怎么这么难憋?”他使劲揉着鼻子,头又向下压低了些越想憋住,越觉得难受“啊嚏!”他终于憋不住了笑声,似山洪般暴发: “站起来!滚出去!”平地一声炸雷,好响,好狠,他怎么不心惊肉跳?! 他出去了尽管他很想继续听课室外,也不十分明亮,有一块乌云,遮住了又大又圆的太阳 “不好,还有!”凭直觉,他知道第二次山洪又要暴发 对,应该打,打个干净,打个痛快,这样才舒服 于是,他仰起头,等待即将冲出乌云的太阳……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后反思
本堂课值得肯定的方面: 一、整个教学设计,简洁精巧,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课堂的教与学,紧紧围绕“环境”和“细节”这两个关键问题展开研讨,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本文的思想意义,了解了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体会到环境和细节描写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进而提高欣赏古典小说的能力。经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感到解决长文短上的关键在于选好突破口,再由点到面,实现目标。这一点尤其适合我校大面积基础较为薄弱的高中生的学习情况。 二、本堂课运用了“高效课堂”的理念,贯穿了“高效课堂”的模式,努力实践教学方式的转变,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设计中,有同学课前自主完成的部分,有课堂讨论交流的部分,也有课后巩固加强的部分,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老师的有利引导下,达到学有所得的目的。
在本次教学的的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 一、本人在执教过程中,对于教学节奏的控制还欠佳,首先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风雪及细节在文中的主要作用”这一活动未能充分展开,学生的理解较浅显,我担心学生不能说到位而又影响时间,有些问题教师引导过多;其次是最后对本节课内容的拓展也没有时间完成,只能匆匆展示出题目来,把
他临时作为课后作业来处理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课堂的完整性; 二、这一堂课上,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问题主要在我的身上,由于自己的引导没做到深入浅出,我当时很担心在这一环节用时不够,便草率地包办了很多。在学生发言有啰嗦或偏离题意时,表现出坚持自己意见的做法,不利于对学生积极性的保护。
三、诵读缺失,所说小说比较长,但文学作品教学中,适当诵读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教师有感情的诵读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环境和细节描写的意义。
四、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模式在本节课中已有所渗透,但高效的内核还需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摸索、提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二课时
执教人 曹向华
教学要点
1. 掌握林冲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过程及其变化的关键和对主题的揭示。
2.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梳理情节,归纳人物性格(见板书)
情节:沧州遇旧 买刀寻仇 接管草料 场雪夜复仇
性格:善良侠义 初步反抗 随遇而安
委曲求全 并不坚决 逆来顺受 走向反抗之路
二.探究主题
1.提问:回首看看林冲走过的路,从东岳庙到梁山泊,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杀人反抗的路?你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吗?
官逼民反
2.总结林冲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
这一文学形象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

三.赏析关于“风雪”的环境描写
1、提问: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1)直接描写风雪。课文有三处对风雪进行直接描写。
①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纷纷扬扬”,写雪花之大;“卷”,写朔风之烈;“一天”,写范围之广。
②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选题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③沽酒返回时,又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这两处的两个“紧”字,就把一场越下越大的雪,描写得非常清楚。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那两问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是用人物感觉暗写风雪。写林冲则神庙里,“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二字。
2、提问: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课文中描写风雪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精彩,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都起了很好的作用。当林冲怀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草料场来,情节逐步向高潮发展时,风雪也随之而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朔风卷着鹅毛似的大雪,低垂的浓云压在头顶上,天地茫茫,前途难卜。林冲来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难以安生。为了御寒,出门沽酒,“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踽踽独行,“那雪正下得紧”,正是雪借风势,风助雪威,天地昏暗,原野寂寥。待沽酒回来,“仍旧迎着朔风”,“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因为风大雪紧,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没奈何只得去古庙栖身。他在风雪中奔来奔去,天地之大竟无他容身之处。林冲进入山神庙,为了抵挡风雪,掩上庙门后又将旁边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由于雪大天寒,使林冲外出沽酒,未因草厅被雪压倒而被压死;大雪压倒草厅,使林冲只能到山神庙住宿,未被陆谦等烧死;雪大风劲,使林冲用大石头靠住庙门,陆谦等人放火烧草料场之后也来到山神庙避风雪看火势,因推不开门便立在庙门外谈话,造成冤家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推动了情节发展。当陆谦等看着草料场的大火踌躇满志,林冲心中的怒火也像草料场的烈焰升腾,翻卷,终于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手刃仇敌。朔风呼啸,大雪铺地,火光冲天,天地间站立着一位英雄好汉。我们可以说风雪把情节推向高潮,风雪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风雪映衬着人物形象。
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渲染了浓重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作者笔下的风雪似乎一直伴随着林冲由惶惑走向反抗,完成性格上质的变化,而我们也好像和林冲一块儿置身于风狂雪紧冰冷的天地之中,为他着急,为他担忧,为他庆贺。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曾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描写的确具有“神韵”,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小说中景物描写的艺术特色,亦如我国传统的写意画,寥寥数笔,仿佛是信手点染,却意境深远,景中有情,并且留下大片天地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联想,去补充,去发挥。这是我们在阅读中应该认真体会、反复咀嚼的地方。
四.拓展,总结
对比《林黛玉进贾府》和《祝福》中的环境描写,总结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描写的分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提供人物生活的场所。
②反映时代特征、社会特征。
③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
④侧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烘托人物形象。
⑤暗示、推动情节的发展
五.作业
完成本课练习册,预习新课
教学反思
本课上完了,心中有不少的感受,现在谈谈自己的思考。 首先谈谈这堂课做得较为成功的方面: 一、整个教学设计,简明精巧,删繁就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课堂的教与学,紧紧围绕“风雪”,抓住“风雪”在小说中的作用这个关键问题展开研讨,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本文的思想意义,了解了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体会到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进而提高欣赏古典小说的能力。由于教学设计比较合理,故本人在执教过程中能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经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感到解决长文短上的关键在于选好突破口,选好关键问题,不要面面俱到,只求突破一点,再由表及里,再由点到面,实现目标。这一点尤其适合我校大面积基础较为薄弱的高中生的学习情况。 二、道德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也在过程中得以渗透。在理解“风雪”在文中主要作用过程中,结合人物及其在情节发展中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感受到了林冲这个人物在妥协中挣扎,在挣扎中最终走向反抗的飞跃,学生明白了“风雪”与“火”是对林冲人性的一次极大的考验,知道了封建社会黑暗现实,及人要在逆境中抗争才能有出路的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真正让学生受到了“真、善、美”的熏陶。 三、在这一堂课的教法上,我追求一个实字,即一定设法让学生有所得,或在知识方面,或在能力方面,或在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总要有所收获。应该说,我在这堂课里做到了,学生基本上都动手了,划出相关语句,并思考,且举手回答,体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在本次教学的的实践中,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一、本人在执教过程中,对于教学节奏的控制还欠佳,表现有二:一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风雪在文中的主要作用”这一活动未能充分展开,学生的理解较浅显,我担心学生不能说到位而又影响时间,有些问题教师说得过多;二是最后对本节课内容的拓展也没有时间完成,只能匆匆展示出题目来,把他临时作为课后作业来处理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课堂的完整性 二、这一堂课上,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问题主要在我的身上,由于自己的引导没做到深入浅出,学生要回答完整有一定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学生的热情,影响了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反思,不一定正确,谨请各位老师和评委指正,以促进本人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