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例题分析


毛泽东词二首·例题分析

 

【例1】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都成了动态的景物了?

精析  山、原这些静态的景物化为动景,有多种因素:第一,视觉的因素:作者站在高处,看得很远,由于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视觉跟地势望去,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第二,精神的因素:作者精神振奋,意气风发,因而在他的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生动活跃。第三,时代的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运用比拟手法,赋予群山和高原以生命和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

【例2】  对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并说明这首词是运用陆游词的原题而作,“反其意”的意思是立意和陆游的原词不同。

B.革命的形势,虽然有“风雨送春归”的曲折,但“飞雪迎春到”毕竟是主流,它体现了词人对形势发展的预测和对胜利充满信心。

C.这首词的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内而外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

D.这首词通过咏梅,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乐观豪迈之情。

精析  辨析此题的正误要从整体上把握词的意境及其表现手法。A项是将此词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进行比较,从全词的内容和立意看,确实与陆游的不同,故A项对。B项分析词的开头两句,从成词的背景看,此刻我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新中国面临很多困难,正所谓“风雨送春归”,而我国人民在困难面前确是乐观向上,就是词中所言“飞雪迎春到”,故B项是对的。C项未能分辨梅花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的区别,应该是由外而内的表现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故C项是错的。D项是全词的主题,故是对的。

答案  C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