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赠从弟(其二)》《登幽州台歌》《送元二使安西》《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清平乐·村居》《观刈麦》《月夜》《商山早行》译文和赏析


作者:ranyanpeng
 
赠从弟(其二)
刘桢
译文
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
风声是多么强大,松枝有是多么劲挺!
冰与霜正下得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
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
赏析
开头第一句描写出全诗的主体——松数的形象:亭亭立与山上。第二句采取对立的方式写亭亭之松所处的环境(背景):瑟瑟谷中风。在瑟瑟的山谷风声中,松树高耸的立在山上,这一形象,可以称得上“雄伟”。三、四两句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它们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
以上写的是“亭亭山上松”在风中的形象,以下四句写松树在冰霜严寒中的形象。“冰霜正惨凄”,先 渲染环境的严酷,再写松树的表现:“终岁常端正”。为什么松树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能够“终岁常端正”?诗人先以反诘句写出疑问:“岂不罹凝寒”,然后从容回答:“松柏有本性”。
如果说前面四句主要写松上形象的话,那么后面四句则主要写松树的品质。它雄伟挺拔,不惧怕任何恶劣严酷的环境。这样,松树的形象才得到完整的表现。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劲挺的风格写出了松树的鲜明形象,其实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诗中因此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译文
前面看不到古代知人善任的君王,后面又看不到举贤授能的贤君。
想到天地是那样永久长远,独个儿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赏析
这首诗,是古今一致公认的名篇。
“前不见古人”一句五个字,但却包括了燕昭王在内的许多古代贤王,他们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大约怎么也不会任用像武攸宜这样的无能之人;至于作者自己,如有像燕昭王这样的统治者,才能一定会得到施展,抱负终会实现。但这一切不过是感慨而已,因为前代的贤王已成过去,是见不着的。
“后不见来者”,后代的贤君也将会有的,但人的生命是如此短暂,自己又怎么能见得着呢!
前代的贤王见不着,后代的贤君等不到,空有治国安民的理想,终一生不得实现,这该是多么令人忧郁的事情啊!
这首诗的题目有一个“登”字但是诗中无一处点明这个字,不过读者又处处感到有这个字的存在。一、二句的“前”与“后”自然是诗人登高所望的“眼前”与“身后”,但他却因此联想到久远的古昔与以后的时代;古今相连,造成了时间的漫长。诗人的苦闷痛苦的心情因时间与空间的衬托,得到了极为深沉的表现。
前三句写诗人登高时的心理活动,最后一句才写外部表情。内心是表情的依赖,表情是内心的反映,两者恰当结合,勾画出一个胸怀大志而又不逢其时、独立悲叹的动人形象。
全诗的语句长短不齐,音调富于变化,更有助于表达诗人起伏强烈的慨叹之情。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译文
清晨的微雨打湿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
我真诚地请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赏析
这是一首送行诗。首句点明地点——渭城。第二句写客舍。这两句诗,虽说无一句送别,但几乎都暗藏着一个“别”字。诗人将送别安排在一个清爽适人的环境中,使被送者产生留恋之情,使送者能达到挽留之意,更能体现两者的友情。三、四两句,明言送别。最后一句承前句而来,说明在渭城这样好的环境里,有朋友和你交流感情;要是出了阳关,满目荒凉,没有那一个是你旧日的朋友,还能有谁同你饮酒谈心?同时也向朋友暗示:阳关之外,没有朋友了,你可要多多保重啊!殷勤的叮嘱,深切的关怀,在这两句里显得十分深沉真挚。
这首诗由写景和抒情两部分组成,但两者又不可分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前两句写景,但写景之中又寓有留恋难舍之意。后两句主要是抒情,但抒情之中,却可以使人窥见未写之景。读了“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人们无论如何也会想到阳关之外广漠荒凉的景色,即使在唐代,人们读到最后一句,也颇有凄凉之感。诗中表现的感情很集中,很强烈,诗句也显得平易精练,易于表达送者朴素真挚的情感。
 
 
 
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译文
丢弃我离开的,昨天的日子不能够挽留;
搅乱我的心绪的,今天的日子又有许多烦恼忧愁。
秋风万里送来南飞的大雁,面对这种景象应该在高楼上 酣畅地饮酒。
你的文章如建安风骨那样刚健,我的诗向南齐小谢的诗那样清新秀发。
全都满怀超逸的兴致,豪壮的情思飞扬横溢,想要登上青天把明月揽取。
抽刀斩断流水但水更加不停的流,举杯饮酒想消除忧愁但却更加忧愁。
人活在世上不符合心愿,明天就打散头发去摆弄扁舟。
赏析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直接抒写了诗人郁积的烦忧和苦闷,两个长句激荡排比,表现了诗人长期以来政治上遭受挫折,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长期纠缠在诗人心头,使他难以解脱。第三、四俩感句是个转折,从极度苦闷突然进入辽阔开朗的境界,点出在楼上饯别的主题,展示出诗人豪迈宽广的襟怀。
中间六句痛苦淋漓的抒发豪情意逸兴,前面的烦忧苦闷一扫而光。诗句自然照应了题中的谢楼和校书叔云,一则是恭维李云的诗文刚健遒劲,颇句建安风骨;二则是说自己的诗歌像小谢那样清新秀发。“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进一步渲染了长空万里的秋雁激发起来的壮思逸兴,用极其浪漫的手法,把诗人的性格和昂扬豪迈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四句诗人再一次回到痛苦的现实中来,更加强烈地感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无法调和,使他潇洒旷达外表下深藏着的悲哀更加深重。诗人时而把自己抛向欢乐的绝顶,时而使自己陷于痛苦的深渊。思想感情的急骤变化和艺术结构的起伏跌宕,在全诗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语言的健举豪爽和比喻的自然天成也为以后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表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译文
长安大街上,下着小雨像酥油那样软润,野草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只是萌芽。
这是最值得称道的一年中春季最美好的时节,它远胜过皇城绿柳如云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又名《初春小雨》。诗中所写当是早春景物,主要写小雨后的京都景色。起始一句点明地点并描写了小雨所形成的情状——长安街上下着纷纷洒洒的细雨;这细雨看上去十分可爱,它落在地面上就像酥油一样软润,野草开始萌发;这种萌发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隐隐约约。这一句,真实的写出了在小雨中所看到的野草萌生状态。三、四两句是诗人对前两句所写景物的评价。他认为,这是一年中春天最好最美的时节,要远远胜过含烟柳树绿遍整个皇都的时候。这种评价,实际上包含了比较,将“烟柳满皇都”的景象与“小雨润如酥”所形成的景色相比较,目的在于显示早春季节的可爱,并以“绝胜”表明了他喜爱的程度。
景物典型鲜明、比喻贴切生动而构思精巧是这首诗的特点。早春的景物很多,诗人只写最具典型的小雨与野草,将他们安排于同一幅画中,鲜明的表现了早春的独特景色。比喻只有一个就是“小雨润如酥”,十分贴切的写出了小雨的软润状态,生动形象。将春雨、小草这些早春景物与尚未出现而又将要出现的“烟柳满皇都”景象安排在比较情景中,并以“绝胜”突出早春景物之美,构思十分精巧。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译文
有一间低矮的茅屋,坐落在长着清草的溪边。有人好像带着醉意在交谈,多么好听啊,那音韵柔美的吴地方方言啊!原来是一对白发老人,却不知是谁家的公公婆婆在此聊天?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忙着编织鸡笼,最喜爱的小儿子调皮淘气,躺在溪头剥吃莲蓬。
赏析
这首诗的词牌之下,有《村居》标题。可见是通过一家人的活动来写宁静美好的乡村生活。
上阕写背景。茅屋虽很矮小,却很突出,尤其是它坐落在长着青青草儿的溪边,显得很美。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中,听到有两个人带着醉意讲话,他们都操吴地口音,声音温和而柔美。乍一听,还以为是年轻夫妇在说话呢。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
下阕写一家三个儿子的活动。大儿子正在小溪东边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屋前编织鸡笼。他们都是劳动者。作者以主要笔墨写农村的宁静美好时,也写了农业生产活动。这样写,是符号农村生活的真实情形的。最后两句写小儿子。全词五个人,写白发夫妇用了两句,写大儿子、二儿子各用了一句,写小儿子也用了两句。写老夫妇可爱之处,主要写他们的声音;写小儿子,主要写他躺在溪头大吃莲蓬的神态。“最喜”一词,既可理解为老翁老妇对小儿子的偏爱,也可理解为作者对小儿子的喜爱。事实上两者都有。“亡赖”本是贬义词,这里作者先说“最喜亡赖”,再勾勒出小儿子吃莲蓬的神态,于是“亡赖”就成了表达作者喜爱情感的词儿,说的是小孩活泼淘气了。
全词语言自然、朴素、清新,同作者所描绘的农村风物一样,情调健康明朗。而在描写农村风景时,专笔写景极少,溪边豆地、屋前鸡群、莲荷水域,全随人物写出。对于人物,作者往往轻带一笔,则声音、动作如在眼前,种种情状,栩栩如生。这些高明的艺术手法,值得我们借鉴。
 
观刈麦
白居易
译文
农家很少有闲时,五月到来人更忙。昨夜南风阵阵起,小麦盖垄翻金浪。女人挑篮送饭菜,孩子提罐送浆汤。相互跟随到麦田,男人割麦在南冈。泥土滚烫烘双脚,似火烈日晒脊梁。拼力枪收哪管热,只为珍惜夏日长。又见一位穷村妇,孩子抱到田垄旁。右手不停拾麦穗,左臂挎着破竹筐。村妇诉说一番话,众人听了都悲伤:“为交租税地卖光,拾点麦穗充饥肠”。而今我有何功德,竟不种田与植桑,每年俸禄三百石,年底家里有于粮。想到这些心暗愧,自责自律永不忘。
赏析
这首讽喻诗的开头四句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下的四句,写妇女领着小孩到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的情景和他们的复杂的心里活动。最后六句,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的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这首诗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诗人在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写出劳动人民之心,通过刻画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观刈麦》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是一种矛盾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
月夜
刘方平
译文
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偏偏就在今晚,使人分明的觉出春天正在回暖,因为你听——绿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屋子里来了。
赏析
刘方平,河南洛阳人,一生隐居不仕,以诗文见称于时,有“山东茂异”的美誉。存诗有26首。此诗第一句写出四邻的宁静,第二句写出夜空的宁静,第三句写出人心的宁静,直到第四句才出现声响,而由于有了前三句的极静,所以第四句的虫鸣倒显得格外悦耳撩人。反而言之,由于有了这唧唧的虫鸣,又更加深了春天月夜的宁静之感。作者正是通过这种互相映衬,把一幅清新别致的《听春图》成功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商山早行
温庭筠
译文
清早起来,牛车的铃铛就催人上路。作为漂泊在外的旅客,我满怀着思乡的愁绪。一钩残月映照着茅草盖顶的客店,传来了喔喔的鸡地啼。夜来的寒霜结满了木板桥,早行人的足迹清晰可辩。荒凉寂静的山路上,槲树的叶子正片片飘落,忽然冒出来一丛枳花,它靠着驿站的墙壁,那样洁白、明亮。哦,记得昨天夜里,睡梦中我仿佛又回到了杜陵,只见曲折的池塘里碧波荡漾,大雁和野鸭在自由自在地徜徉。。。。。。。。。
赏析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工具落后的古代,出外游行,实在是一件艰苦的事。所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作为那个时代的一种特定的风味,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拨动着人们的心弦。事实上,这两句诗,只用几个名词,就把“早行”的事情历历如绘地勾勒出来,那样富于气氛和情调,即使对于今天的读者,也仍然有其历史的审美价值。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