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总体介绍
  八年级下册,在基本理念和总体指导思想与前面三册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主题和特色。
  全书一共有六个合成单元,其中第六单元为自由读写单元。所谓自由读写单元,就是教材不为文本设计统一的“探究·练习”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设计或与同学合作设计“探究·练习”题,在独立研究、合作学习中释疑解读。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咏物抒怀”,第二单元的主题是“道德修养”,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事理说明”,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小说之林”,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精彩演讲”。 :
  文体的样式更为丰富。第一单元是散文,第二单元是议论文,第三单元是说明文,第四单元是小说,第五单元由散文和诗歌等多种文体组合而成,第六单元是演说词。和七年级相比,选文具有更强的理性色彩。
  全书有“探究·练习”题99道,其中整体感知题31道,语言揣摩品味运用题45道,多解创意题5道,记忆积累题18道,比较题6道,要求背诵课文10篇(段》,另有诵读欣赏和专题中要背诵的古诗文多篇(只是大致分类;统计也有部分交叉》。从整体看。语文学科特点的体现更加实在。这既是由语文学科本身决定的,也是由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决定的。
  和六个单元的阅读相结合的有六个写作训练。第一单元是“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第二单元是“写简单的议论文”,第三单元是“写简单的说明文”,第四单元是“写人记事突出中心”,第五单元是“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第六单元是“写简短的演讲稿”。其中三次是常用文体的写作训练,三次是写作方法的训练。写作的设计仍然是由读导写,读写相依,追求写作训练的开放性。
  全书还有两个专题,一个是《鸟》,一个是《叶》。在鸟专题中,有“观鸟”“咏鸟”“读鸟”“谈鸟”“写鸟”几个板块,选人了唐代韦应物的《闻雁》,白居易的《池鹤》和宋代葛天民的《迎燕》等三首古代的咏鸟诗,屠格涅夫的《鸽子》、郭枫的《空山鸟语》等两篇散文,以及《古鸟化石》《飞鸟与飞机》《鹰眼的启示》等资料。在“写鸟”中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写作题。(叶》这个专题中,有“阅读·参考”“思考·讨论”“观察·联想”“活动·探究”几个板块。“阅读·参考”中,选编了金代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唐宜宗时一宫女写的《红叶题诗》、王勃的《山中》、杨巨源的《城东早春》四首古诗,以及著名诗人刘湛秋的《绿叶》、德国诗人歌德的《二裂银杏叶》、当代诗人青勃的《绿叶的声音》三首自由诗,还有日本著名画家、散文家东山魁夷的散文《一片树叶(节选》》,同时附录了“《辞海》‘叶’的词条”;“思考·讨论”中设计了五道不同角度的思考讨论题;“观察·联想”提出对叶子进行观察和根据叶子展开联想的两项要求;“活动·探究”则设计了交流“叶子的非凡本领”。制作叶脉书签,搜集古诗词中写落叶的名句,阅读美国著名小说家欧·亨利的名著《最后一片叶子》等丰富的活动。
  另有综合实践活动三个、口语交际训练三个、名著推荐与阅读一个,以及文笔精华两个、修改文章专题训练一个。三个综合实践活动,分别是“我如果主办校刊”“市场新商品调查”“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三个口语交际。一个是“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观点,不离话题”,一个是“听出讨论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另一个由师生自行设计安排。名著推荐与阅读,是推荐阅读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水浒》;文笔精华,一是漫画家丰子恺《杨柳》中的片段,一个是巴金《家》中写琴(张蕴华》的眼睛的一个片段;修改文章专题训练是语段修改。
  全书文言文选人7篇(5+2》,古诗12首(6+6》,较七年级略有增加。有三个附录,一是应用文通知、布告、启事、广播稿示例,二是语法简表,三是词语表。在教学中,对附录不必专门讲解。应用文的写作,结合在乎时的写作训练中完成,语法知识渗透在乎时的语言揣摩品味运用中消化。要坚决摒弃在语法概念上大做文章,追求语法系统化的做法。
  全书的中心主题是“发现”.即引导学生去发现丰富的语文世界,在语文世界中发现丰富的生活世界,感受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语文学习的乐趣,在发现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一点。
  语文学习中的发现,有着丰富的内涵。语文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着丰富的宝藏。而这些宝藏,只有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学习语文,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语文学习的乐趣,就在这不断的发现之中。一个疑问的提出,一次想像的展开,一句妙语的解读……都会带给我们收获和快乐。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五彩斑斓的语文世界.去发现最珍贵的矿藏,去采擷最美丽的花朵。 
  语文学习中的发现。既是对文本的发现,又是对生活的发现,既是对作者的发现,也是对读者自身的发现。在文本解读过程中,高尔基和茅盾描绘的海燕与白杨树的形象,会使我们懂得应该对什么样的人献上我们的敬意,毛泽东和梁启超的话会让我们知道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在郑文光的文章中会发现宇宙的精彩和神奇,古人沈括则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及其创造的文明,阅读中外作家的短篇小说精品,欣赏世界一流的精彩演讲时。会听到作家和诗人向我们倾诉的人生体验和感悟……这样的过程都是发现的过程。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习惯和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使他们能够透过文字对它所展示的色彩、音韵、节奏、结构等形式因素有敏锐的感知能力。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都离不开联想和想像。因此要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完美的人格。因为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完美的人格才能充分理解文本表达的感情,也才能在阅读中产生美好的联想和强烈的共鸣。
  二、分项介绍
  (一》阅读
  阅读部分和八年级上册的结构基本一致。也是六个合成单元,其中第六单元为自由读写单元。
  第一单元是一个散文单元,主题词是“咏物抒怀”。《海燕》《白杨礼赞》《紫藤萝瀑布》都是传统篇目:《石榴》是一篇散文小品,四篇文章都采用了托物抒情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高尔基从“海燕”身上看到了革命先驱无畏无惧的精神,茅盾从“白杨树”联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紫藤萝瀑布”给予宗璞遭受挫折的心灵以勇气和信心。唐顺之的《竹溪记》。则是借题发挥,批评了世俗不知竹而贵竹的奇怪现象,赞扬了不务纷华、不陷流俗的独立品格。
  第二单元是一个议论说理的单元,主题是道德修养。《纪念白求恩》和《陋室铭》是传统篇目√’从文体看,后者和另外四篇不相一致,是一篇具有骈文特点的独特文体。《多一些宽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才真正高贵。教初中生学这样以说理为目的的文章,切忌生硬说教。务必让学生在品文中受到濡染,使“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真正得到落实。
  第三单元是一个说明文单元,而且是事理说明,还是比较抽象的文体。但所选的四篇文章都很有趣味。《沙漠里有些什么》描述了沙漠里千百年以来被视为魔鬼作怪的可怕现象,从科学的角度作出了正确的解释,表明了一切怪异现象都可科学说明的真理。示异释疑,吸引力强,语言生动。可读性强。《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以人类对声音和乐音的知识愈益增多而愈感无知的情况为据,说明了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揭开事物愈来愈多的隐秘。用例十分典型,叙说生动形象。《宇宙里有些什么》简明生动地介绍了关于恒星和星云、恒星系等天文知识,说明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人们一定能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采用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多样。《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活板》都是传统篇目,教学中要追求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结合,既要体现说明文教学的文体特征,又要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
  第四单元是小说。所选篇目,除了《窗》以外都是传统篇目,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小说欣赏中获得享受小说艺术的魅力,在欣赏小说中提南鉴赏小说、认识生活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孔乙己和范进两个人物的比较,《口技》和《变色龙》运用夸张艺术手法的效果比较。 
  第五单元是一个不同文体组合而成的单元,主题是人生体验。《错过》是一篇议论文,作者以辩证的观点阐述了对“错过”的正确认识,多用对比,结构严谨,语言鲜明、生动、含蓄,使得这篇以说理为目的的文章亲切可近。《散步》是传统篇目,文章感情真挚,构思精巧,可读性很强。《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有的人》是两首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诗。前者运用象征,后者运用对比,都写得很美,很有味道,很耐读。相信学生会喜欢。《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原来是高中课文,对于初中生来说,篇幅比较长,但文字并不艰涩,叙说亲切,所讲的道理易为人接受。 
  第六单元是精彩演讲。所选的是几篇各有特色的名人演讲。《悼念玛丽.居里》的作者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他用饱含深情和崇敬的语言表达了对居里夫人崇高品德的赞美。左拉的《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是一篇悼词,内容丰富而又集中.激情洋溢而又质朴自然。公刘的<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不愧是诗人的演讲,妙趣横生而又见解深刻。李岚清和何振梁的两篇申奧发言,态度鲜明,用语得体,既表达了强烈的愿望,又分寸适宜。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克努特,汉姆生在颁奖大会上的致辞。幽默而又睿智。
  3.八年级上、下册阅读教学建议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建议要特别注意这样几点:
  (1》要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使“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要求全面得到落实。
  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义务教育语文教学的总体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我们这一套教材使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不打折扣地全面得到了落实.八年级教材也是如此。我们可以逐条找到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的15条要求在教材中得到落实的依据。但在七年级教材使用过程之中,我们发现实验区的一些老师却不能使教材的理念和教材的潜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有的老师仍然是新教材,旧教法,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几乎没有改变。只重知识,只重结论,轻视能力,忽视过程,仍然是依靠简单反复的训练强化结论的记忆。无视学生学习的个性特点,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是缺少应有重视。我们也发现一些老师,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简单地强调感悟,简单强调开放性,片面理解学习个性,总是没有结论,排斥必要的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所有这些做法都是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相悖逆的,也是无法充分发挥这一套教材的应有作用的。我们希望,在使用八年级教材时,大家能克服这样片面的认识,避免极端化的、简单化的做法,使“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要求全面得到落实。
  《2}阅读教学中尤其要突出对学生语文学习发现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发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发现能力,有着多种多样的途径,特别要利用“探究.练习”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思考,有所发现。“探究.练习”中的许多题目都是着眼于学生发现能力的培养设计的。
  如《海燕》一课中有这样两道题:
  ·调动想像理解下面的句子,并说说你对划线部分的理解。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个比喻写出了海燕飞翔速度很快而且很有力量,表现了海燕搏击风浪的英勇。)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这个比喻写出了乌云的嚣张气势。)
  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这个比喻写出
  了闪电的猖狂,侧面表现了大海和闪电之间的激烈。)
  ·下列句子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样的内容?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试着补一补。
  (1)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应该补上描写企鹅蠢笨胆怯样子的内容,如“在隆隆的雷声中瑟瑟发抖”,而不能补写描写海燕的内容,因为“只有”省略号的后边。)
  (2)狂风吼叫……雷声轰响……(应该补上描写乌云和大海的内容,如“乌云翻滚…‘大海咆哮”。)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中有一道“探究·练习”题:
  ·课文中说:“其实,无需举出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动人的光彩。”你在平时的生活里发现过这样“动人的光彩”吗?说出来,同学们互相交流。
  这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有的则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现自己。《错过》一文中有这样一道题:
  ·从文章来看,“错过”可以转化为“掌握”,也可能几近于“过错”。回想一下自己的经历,有没有“错过”转化为“掌握”的情况,你从中悟出了什么?试说给大家听听。
  在教学中,我们就是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在这样不断发现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要充分发挥自由读写单元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留置一个自由读写单元,是八年级教材在七年级基础上的一个新的变化。这样的安排意在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体现这套教材“具有较大弹性,留有广阔空间”的特色,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条件,为教师在教学中发挥教材理解、教材处理的主动性,追求阅读教学的个性化特色提供一个平台。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务必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和自主的状态中解读文本,自己发现问题,在互动和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在教材的处理上力争有所突破,坚决避免把课文设计为阅读训练题加以使用的教学形式。
  (二)写作
  八年级上册和下册的写作部分,是按《课标》的“要求”来安排的,并体现《课标》的教育理念。现对照课标要求简要介绍。
  八年级“写作”的内容可以找出与《课标》要求的对应点。现阐释如下:
  1.“写作时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八(下)第一单元有个作文题“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小草’‘海潮’‘桥’等,展开联想,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咏物抒怀的作文。”这两个作文题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社会和人生,都要求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在取材方面只是作提示,而不加具体的限制,因而有利于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表达出独特的感受、真切的体验和真挚的感情。
  2.“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八(下)第五单元中有个作文题,要求学生自选一个熟悉的对象,写一篇记人的文章。启发学生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又提示要写“熟悉的人”,而且应“提取有价值的材料来写”,这样才能捕捉到人物的特征。学生按照“提示”去做,写出的文章就能既真实又出新,做到“有创意的表达”。
  3.“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
  八(下)第一单元的写作是“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告诉学生,什么叫联想,举了该单元的课文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的例子,并谈了运用联想有什么作用。最后还告诉学生如何培养联想能力。接着又通过写作实践,学生就学会如何进行合理的联想。这样,就很好地落实《课标》的要求。
  4.“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的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这里,《课标》提出了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的要求。八(下)的第三单元,是“写简单的说明文”,提出了说明要准确、通俗易懂的要求,把(课标)中提出的“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作为最基本的要求。
  八(下)第二单元,是“写简单的议论文”,告诉学生阐明观点的理由和根据,一是摆事实,二是讲道理。这两种方法,常常要结合使用。在运用事实阐明观点时,也要讲道理,要在举例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在用道理阐明观点时,也要联系实际,避免空发议论。这样就落实了《课标》提出的“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的要求。
  关于应用文的写作训练,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在“附录”中安排了“应用文示例”。从日常生活的需要出发,列出规则、计划、表扬信、倡议书、通告、布告、启事、广播稿等。(2)把应用文写作穿插安排在单元的“写作”中进行训练。如八(上)第一单元要求学生订一份个人课外阅读计划,八(上)第三单元要求写表扬信,八(上)第四单元要求写建议书等。这些都设置了实际生活的情景,从而落实了《课标》中“根据生活的需要,写日常应用文”的要求。
  5.“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
  八(下)第四单元中有个作文题,要求把实验课上发生的事情(提供材料)扩写成小故事。提示学生弄清这个故事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详写突出中心的部分,展开合理想像,扩写这个故事。
  6.“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八(下)第三单元有个作文题“谈谈绿色食品”。要求学生在写作前搜集关于“绿色食品”的有关资料,并去超市、农贸市场作调查,了解其上市情况和人们对它的态度。占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后,学生写作就不感到困难,不会为“无米下锅”而发愁,同时也增强了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八(下)第二单元的“课外练笔”中,要求学生在“课外练笔本”里专辟一个“资料集锦”栏,搜集写作素材,进行分类,并选取有价值的制成卡片。这样的措施,就落实了“注重在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的要求。
  八(下)第二单元中有个作文题,要求以“你认为当今最值得发扬和提倡的传统美德是什么”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启发学生如何“立意”:时代的发展为传统美德注入了新的含义,联系实际思考,目前最主要的需求是什么,也就是当今最值得发扬和提倡的是什么。这样的“立意”就有新意,不落窠臼。

  关于修改加工,主要有:标点修改,正确提炼中心句,段内句子的呼应,语段中心句的修改,语段修改。从标点到词语、句子、语段,教会学生如何修改加工(七年级重在词语修改,八年级则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新要求)。
  7.“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八(下)第五单元中有个作文题:自己写好一篇文章后,在“班级笔会”上交流。用“班级笔会”的形式来交流,确实可以达到“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的目的。“班级笔会”除读自己的文章外,还可互相评改,交流写作的心得体会。这样就落实了《课标》的要求。
  总之,教材的“写作”部分,充分体现了“课标”的理念,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色。
  1.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文章。
  《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事实证明,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在写作实践中提高的,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我们教材的“写作”,体现了这个精神。拿八年级的教材来说,单元的写作短文,结合学生的写作实践,精要地介绍有关写作理论、知识和方法,主要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八年级一学年的写作部分,有25个作文题,9次课外练笔,10次修改作文的训练。这就为写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保证。
  2.充分开发写作资源。
  《课标》告诉我们,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写作中,我们也应培养学生开发利用资源的意识。
  八年级的写作部分设计的作文训练,都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写作资源。例如,八(下)第三单元的“写作”中有个作文题,以“谈谈绿色食品”为题。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题后向学生提了3点要求,其中前2点就是启发学生去寻找写作资源的:“1.写作前查阅报纸杂志、科学书籍,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上搜集关于‘绿色食品’的有关资料。2.去超市、农贸市场作调查,了解有关‘绿色食品’的上市情况,人们对于‘绿色食品’的态度。”
  3.写作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课标》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的教材正是这样做的,例如八《上》第二单元中有个作文题是“我喜欢夏季”,在命题前先写一段启示性的话,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自然界.投向人们的活动,投向周围的生活:“夏季有蝉鸣、蛙鸣、虫鸣组成的交响乐,夏季有西瓜、啤酒、冰糕之类的美食,夏季有短裙、遮阳帽、太阳镜组成的风景.夏季有游泳、旅游、营火晚会带来的欢乐……”这样,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的景、物、人、事,他们自然就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且写出的文章能表达自己酌真情实感。
  4.为自主写作提供条件和空间。
  《课标》中提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八年级两册教材的“写作”正体现了这样的理念和要求。作文命题大多数只是提供材料、范围,题目让学生自己拟定;同时又启发学生关注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为他们打开写作思路。这样,他们就感到有事可叙。有人可记,有感可发,不感到枯肠难搜索.因为不是搞“遵命作文”,不是“出题逼文”。没有多少清规和戒律,学生可以用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写自己所想写,就能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八《下》第三单元的一个作文题“你认为当今最值得发扬和提倡的传统美德是什么,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发表你的看法。”题目上提出了写作范围:最值得发扬和提倡的传统美德。这样提供较大的选择余地,而不加束缚,就给学生以较大的自由度,为学生凸现自己的个性,提出有创意的见解创造有利条件。
  写作是教材的“翼”,应高度重视,下面对写作教学提出些建议。
  1.从学生写作的实情出发来进行教学。
  这套教材中的“写作”部分,每个单元安排了三至四道作文练习,这是为了照顾到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题目。尽管如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还会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要关注每个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帮助他们:
  ①审清题意,弄清写作的范围、要求。
  ②选好材料,即选取几个材料,然后加以比较,确定最好的一个。
  ③构思文章、确定写法时,可以以课文为范例。
  ④铺设台阶,逐级而上,争取达到要求。
  ⑤先有重点地进行一些分解的专项训练,然后再写全文。
  2.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
  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常常表现在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上,我们应给予尊重和鼓励。在这方面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①创设宽松的环境和宽容的氛围,让学生敢于提出个性化的看法。
  ②引导学生多角思考问题,不用固定的框框和定向思维去束缚学生。
  ③学生发表新颖独到的见解,应予充分肯定和鼓励;有些见解有偏颇,不泼冷水,而给予引导、纠正。
  3.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欲望。这正是学生对文章写作产生强烈兴趣,愿意付出大量劳动的内在动力,我们应十分珍视,让学生在表现自我的过程中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有些地方搞的“发表式作文”活动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们的“发表式作文”有这样几级:一是在班级发表,可利用黑板报、墙报,或出“佳作集”;二是在学校级发表,如学校墙报的“作文园地”,或学校的作文选;三是区、县、市级的;四是向省市甚至向全国的报刊杂志投稿。
  (三)口语交际
  《课标》在7—9级《初中段》的“阶段目标”中,把“口语交际”与“阅读”、“写作”等并列地作为一个方面来提,可见对“口语交际”的重视。事实确是如此。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当今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要生存、要发展,除了别的条件之外,必须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按此要求,我们这套教材在单元内容中,把口语交际单独列为一项。现就八年级教材中“口语交际”部分作简要介绍,以期对使用教材的同仁们有所帮助。
  八年级共设计了五次“口语交际”活动,还有一次为自行设计。这些设计都可以从《课
  标》的“阶段目标”里的“口语交际”中一一找到对应点,现介绍如下:
  1.“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
  八(上)第三单元的“一姿一容总关情”,要求有意识地通过表情、身姿、手势、目光等身体语言莱传情达意,达到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的目的。这就符合(课标)的要求b
  2.“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八(上)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为“假如我是导游”,要求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当地的园林建筑,启发学生要边介绍边与游客交谈《由其他学生当游客》。这就突出了其互动性,要求在交流的过程中,根据游客的需要调整介绍的内容和方式,提高应对能力。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八(下)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为“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观点,不离话题”,要求紧扣中心,清楚连贯地表达意思,要考虑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做到前后连贯。环环相扣,首尾相接,始终紧扣话题,又能清楚连贯的表达意思,这本身就体现了“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八(下)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为“听出讨论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讲了怎样听出讨论的焦点,并通过对“诚信”这个话题的讨论,以及如何看待流行音乐的话题的讨论,让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听出双方争论的分歧点,从而确定焦点。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从以上所述例子可以看出,八年级的口语交际内容落实了《课标》的要求。
  教材中口语交际设计的特色和价值。 
  1.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自然地、主动地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八年级教材中的每一次“口语交际”,都创设了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具体环境中练习口语交际。在短文中,举出典型的交际例子,适当讲解有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以启示学生如何进行交际。这样就让学生自然地进人口语交际的练习中。
  2.让学生在言语交际的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八年级教材中,共有10道口语交际题,另外要求自行设计3道题。这样让学生有充分实践的机会,体现了《课标》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要求。
  3.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砥砺,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设计的题目中,提示学生要互相合作,如主持人和听众、导游和游客,要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口语交际任务。同时要求听别人的评价,以便共同切磋,提高交际水平。
  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1.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口语交际的资源。 
  口语交际训练可以向课外延伸,利用无处不有的生活中的资源。我们可以利用班会、兴趣小组活动、文学社活动等等,让学生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还应引导学生单家庭、学校、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交往中寻找机会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
  2.引导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提升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交际是个动态过程,它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要根据对象的想法、情绪,以及交际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在口语交际中,既要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达到预定的目的,又要不失文明礼貌,让交际始终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3.在训练过程中及时作指导和评价。 
  在训练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必须对语言和交际技巧、策略等方面作指导,特别是及时修改语病,以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同时应肯定其交际的成功之处,对不妥当的地方及时加以弓[导、纠正。
  (四)综合实践活动
  教材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在相关单元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围绕一个主题,让学生把读写听说综合在一起开展语文活动。它生动活泼,饶有趣味,集实践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下边简要介绍八年级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并提出教学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综合实践活动”落实了《课标》中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八年级教材中设计了五次规定内容的活动,还有一次自行设计的活动。这些可以从《课标》7—9年级阶段目标的“综合性学习”中一一找到对应点。现举八(下)第四单元为例来说。
  《课标》中要求:“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八(下)第四单元中“市场商品调查”就落实了这个要求。短文首先介绍了做市场商品调查的目的,接着指导学生如何做调查,最后要求写出调查报告送有关部门或公司企业。又列出三个方面的调查内容供选择。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这次调查活动要求学生直接参与社会活动,而调查的结果可以直接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从而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调查活动中要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如读写知识、口语交际知识等,又通过活动,能提高各种语文能力和整体的语文素养。所以,此种活动确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好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建议。
  1.让全体学生参与,自主地开展活动。
  我们必须让全体学生“动”起来,特别要关注那些语文能力差一些的学生,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鼓励他们通过活动来提高自己。要放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开展活动,包括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自主制定计划,自主决定活动方式和展示成果的形式,以培养自主学习和开展活动的能力、习惯。
  2.教者应发挥主导作用。
  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如:
  (1)讲明活动的目的,引发参加活动的兴趣。
  (2)提出明确要求,指导开展活动的方法。
  (3)跟踪活动全过程,随时收集反馈信息,及时调控。
  (4)活动结束后应检查效果,进行交流总结,作出评价(可以是学生相互评价,也可以由教师作评价)。
  (5)教者应组织好活动,讲清有关事项,如注意文明礼貌,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3.努力创造条件,开展好活动。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特别是到校外开展活动,会遇到许多困难。如时间的安排不易,与有关单位联系又费事,活动的组织比校内更困难。但是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克服种种困难,争取把活动搞好。 
  (五)专题
  专题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跨领域学习的课程目标。这是我们这套教材的一大亮点。它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同步发展,乃至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专题的教学应着眼于过程,而不必过多地考虑结果,学生如果主动、自觉地认真参与全过程,通过渎写听说活动,自然会提高整体的语文素养,所以结果是含在过程中的。现介绍八年级教材中的四个“专题”,以期对老师们的教学有所帮助。 .
  专题的设计落实了《课标》“总目标”中“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要求,以及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i
  八年级教材中有四个专题:《长城》《汉字》《鸟》《叶》,其中《长城》《汉字》是探究式,《鸟》《叶》是情境式。现举《长城》这个专题来说。 
  “阅读。参考”部分有三篇文章,三篇参考资料。
  这个专题的《万里长城的构造》,介绍了长城的构造及所用材料,长城的功能等。读这篇文章,主要让学生对万里长城有个具体的感性的了解。《万里长城断想》阐述了作者的观点:长城是封闭的象征,秦始皇滥用民力修长城,人民对长城有满腔诉不完的怨恨。个,这就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与“参考资料”中《长城与都江堰》联系起来思考。《万里长城行》写作者徒步走完万里长城的壮举,热情歌颂长城,表现了不走完长城非好汉的英雄气概,同时侧面写了修造长城之艰难。联系“参考资料”中《我还没有见过长城》来读,可领悟到长城对人们的感召力,以及人们热爱长城的感情。
  这组文章多角度、多侧面地层示了“长城文化”的内涵,不同的观点和价值取向。学生对长城文化有了大致了解。同时也了解人们对长城不同的情感态度,及对其价值的不同看法。这就为讨论研究作了铺垫。
  “讨论·研究”部分提了六个方面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并在深入讨论的过程中进行研究。主要是从理解长城的价值、长城文化的内涵等方面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和与同学讨论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点。
  “写作·评价”部分,要求写一篇有关长城的文章,提出自己对长城的看法,展示研究的成果,并请同学作评价。
  这三个板块不是机械组合在一起的。而是互相联系、有机统一的,并在逐层推进的过程中实现综合和提高。
  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学生在专题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地参与读写听说活动,在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合作学习。这就体现厂《课标》关于“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同时,在此过程中扩大了知识面,增强了能力,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了提升。这样就能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从而达到《课标》所述的目标。
  专题教学的建议:
  1.专题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生的学习必须是自主的、有活力的、靠内因起作用的;不是靠一味灌输的、被动接受的。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限于课堂》,让他们自主选择问题(甚至提出问题》、自主研究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做指导、启发、点拨、示范引路和组织工作,但决不能越俎代庖。这一切都必须落实到教与学的行为的变化上。
  2.在层层推进的过程中,实现“三个维度”的综合。
  教材中的专题是语文学习的专题。不是别的什么专题,应该有“语文味”。在专题学习中要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但是,我们应让学生在主动探求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学习方法的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更看重知识的运用价值。
  在读文章的过程中,让学生凭借文章的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去体验情感,理解作者的态度;我们可引导学生对每篇文章《资料》的观点、价值观一一进行考察,比较其异同。在对不同观点和价值观的比较中,实现综合,在此基础上启发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中,这三个维度不是单打一的,各个阶段虽然各有侧重,但必须互相兼顾,通盘考虑。实现融合。
  3.专题教学要注重综合性和开放性。
  专题教学是实现综合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它做到听说读写打通,学科间打通,课内外打通。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它又打破唯课堂中心,唯学科中心,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增强教学的开放意识。
  (六)名著推荐与阅读
  《课标》在7—9年级“阶段目标”的“阅读”中提出: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教材中的“名著推荐与阅读”正是按这要求设计的,把名著阅读引入教材。这样做,可以扩大学习资源,增多语文积累,培养读整本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八年级两册教材中推荐了两本书,一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一是我国古代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现对这部分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1.进一步明确读整本书的意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七年级,学生阅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西游记》,已经有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进一步懂得读整本书的意义;有利于养成专心读书的习惯。如果光是读短文章,读一篇就换,不利于养成刻苦读书精神。读整本书,要沉下心来读,而不能浮躁;要心无旁骛,而不能分散注意力;要坚持不懈。而不能一暴十寒。
  2.引导学生接受多元化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
  名著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我们读名著,可以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生存状态、民风民俗、感情理想、价值观念等等。我们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接受各国民族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读书方法来读,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长篇小说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内容丰富,写法也多种多样。这就应该用多种方法来读,如浏览、精读、略读、跳读、猜读等。我们可以根据所读小说的情况,指导学生交叉运用种种读法来读。另外要求他们在读的过程中进行圈点批画,摘记精彩的语句和片断.写读书笔记,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还可以与以前读过的长篇小说作比较,或与其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做比较。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