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小石潭记》导学案7

《小石潭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尤、冽、俶尔等文言文词语,掌握作者文学常识
2、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的写法
3、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翻译、背诵课文,结合文章内容和写作背景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的写法
学习难点:
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的写法
学法指导:
学习本文,应从诵读悟义入手,抓住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中描写游鱼和潭水一段,就极为传神,且能融入内心的感受,传达孤凄悲凉的心境,达到“乐”与“忧”的统一,要注意学习这种技巧。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1、作家简介
柳宗元(773-819),唐文学家。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所作论说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山水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寓言笔锋犀利,尤具特色。又工诗,风格清峭。并有《天说》、《天对》等论著,合为《柳河东集》。
柳宗元年轻时才华横溢,踌躇满志。13岁便能写出好文章。20岁的考中进土,同时中进土的还有他的好友刘禹锡。柳宗元29岁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见习监察御史,时年31岁,与韩愈同官。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与好友刘禹锡共同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年轻的柳宗元在政治舞台上同宦官、豪族、旧官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打击了当时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利国利民,顺应了历史的发展。
但是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柳宗元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即八一九年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年仅四十七岁的生命。 
2、作品简介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贬到永州(今湖南零陵)后的作品,是唐代古文运动中的典范之作,受到人们的千古传诵。《永州八记》依次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这组游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一方面,通过作者亲身的敏锐观察和深入体会,运用简洁概括、鲜明生动的语言,精细准确地把人们忽视和遗忘了的自然景色像图画般地再现出来,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一方面,作者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的时候,又把自己受迫害的坎坷遭遇和被贬的忧郁心情深深地寄托进去,使自然景色和人的感情契合无间,真正做到情景交融,使读者也能亲切地领会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孤独幽深的心情,从而引起共鸣。《永州八记》中的每一篇都出色地表现了以上两方面的特色。
以《小石潭记》为例:柳宗元具有敏锐的艺术触觉,在二百多字的短文中,写出了事物动静对比之美。人迹罕至的小石潭四周环境的幽静与悦耳动听又清亮的水声,相互映对;清幽的氛围与潭中来来往往、自由自在游动的鱼儿,相得益彰;而欢乐的鱼儿又与黯然伤神、默默而坐的诗人,相映成趣;另外写鱼儿时,“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写其静,“俶你远逝,往来翕忽”,言其动,一动一静,小鱼儿之乐之美跃然纸上。柳宗元贬至永州,“居是州,恒惴粟”,孤独寂寞,悲苦不堪。他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流连山水,不过是排遣愤惫、抑郁的情感而已。他笔下的一草一木,一泉一石,一虫一鱼,都彷佛有着特定的个性,特定的遭遇,都像上了作者的个性色彩。《小石潭记》中,以鱼之乐对托诗人的郁闷,在这里作者似乎是“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了,观鱼儿自得之态,倍感亲切,我即是鱼,鱼即是我,作者的心境豁然开朗,彷佛一束阳光注入他阴郁的心灵。但整个背景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这正是柳宗元心境的生动写照。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在山水游记中,不是纯客观地描绘自然,而是渗透着自己痛苦的感受和抑郁的情怀,这是山水游记的一大发展,对后代的游记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及文体检测
柳宗元字 世称 、 , 朝 家,本文选自《          》 ,本文出自《        》
(二)课文预习
1、扫清字词障碍,掌握重点字词(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清liè(          ) 为chí  (          ) 为kān(          ) yǐ然(          )  chǜ尔(          )   
xī忽(          ) 篁竹(          )  参差(          )     斗折(          ) 差互(          ) 
寂寥(          )      悄怆(          ) 幽邃(          )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3、尝试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文意,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1)一词多义
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清 水尤清洌:             以其境过清:
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久居:
差 参差披拂:            其岸势犬牙差互:
 以 以其境过清:             卷石底以出:
为 全石以为底:             为坻,为屿: 
(2)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 凄神寒骨
意动用法: 心乐之
名词作状语: 斗折蛇行
犬牙差互
皆若空游无所依 
(3)重点词语解释
可百许头: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其岸势犬牙差互:
悄怆幽邃:
寂寥无人:
蒙络摇缀:
往来翕忽:
(4)特殊句式
例句:全石以为底。      (宾语前置) “全石”为宾语,“以全石为底”。
省略句
例句: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影布石上”之前省略了主语“鱼”
(5)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翻译课文,有不懂的标记出来。
2、课文内容理解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4)作者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5)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四、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水尤清冽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佁然不动                       (4)不可久居
(5)皆若空游无所依                 (6)影布石上
(7)以其境过清                     (8)乃记之而去
(9)日光下彻                       (10)往来翕忽
(11)其岸势犬牙差互
2、翻译下列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4)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5)皆若空游无所依。    
                                                                     
3、填空。
(1)最能证明小石潭“水尤清冽”的句子:                                
 
(2)说明小石潭的确是一个“石潭”的依据:                               

(3)既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忧伤、凄苦的心境的一句话是:                                                                
(4)描写小石潭中水的声音的句子是:                                     
(5)描写小石潭周围的植物的句子是:                                 
(6)描写小石潭中的鱼游动的句子是:                                     
(7)描写在小石潭游玩时凄凉感受的句子是:                               
(8)课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             )——小潭源流——(              )——记录同游者。
(9)小石潭的特点是:  
                                                 
(10)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                                        

4、阅读课文,完成题目
⑴.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                  (人名)。
⑵.理解填空。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
①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             ”是动。
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            ,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⑶.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译文: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译文:
⑷.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
1、留。在文言文中,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做翻译。如:人名、地名、表示时间的词语等。
例如:陈章侯、祁世培同席。
译文:(和)陈章侯、祁世培坐在一桌。
扩。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翻译时许多词应扩展为现代汉语中相应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例如: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
译文:这是以前的事情了,在三江看潮,实际上无潮可看。
3、删。某些虚词,如发语词、音节助词和部分连词,在句中只起语法或语气作用,无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除。
例如: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译文:儿童区寄,是郴州地区打柴放牛的孩子。
4、换。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文言文中不少词已被现代汉语中的词代替了。要准确地进行翻译,就应该进行词语的替换。
例如: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译文:海堤上有人呼叫看潮,我迅速去看,章侯、世培也接踵而至。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