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幽径悲剧》《治水必躬亲》综合练习


《幽径悲剧》《治水必躬亲》综合练习
  
  [基础积累]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和睦(  ) 清xī(  ) 闲情yì(  )致 摇yè(  )
  懦(  )弱   胆怯(  )   毛骨sǒng(  )然  凄清(  )
  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加以订正
  鲁殿灵光 口珠笔伐 和睦相处 林林总总 好益恶劳
  十年浩劫 依稀可辩 等闲视之 月白风清 蜿蜒屈折
  
  误
  正
  
  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无误的一句是(  ) 
    A.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B.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C.这一条路在燕园中是极为幽静的地方。学生们称之为“后湖”,他们很少到这里来的。
    D.记得在50年代,我在故宫的一个城楼上,参观过一个有关“红楼梦”的展览。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泥于掌故( )(2)非咨询不穷其致 ( )
  (3)势有曲直( )(4)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
  (5)不可执一( )(6)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 )
  (7)冒雨冲风( )      (8)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
  5、请你写出被广告篡改了的成语
  ①蓝天碧水,乐在池中( )②回香酒楼,食全食美( )
  ③兽王皮衣,穿流不息( )④天尝地酒,贵州茅台( )
  ⑤通灵钻戒,一戴风流( )⑥林海摩托,骑乐无穷( )
  6、说说下面这幅漫画的含义
   
  
                                        
                                        
  7、运用下面词语组成一段话,要求句意衔接,中心明确,词语顺序不拘,字数在80字以内。
  潇洒  别出心裁  魅力
                                         
                                         
  [语段阅读]
  (一)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世界上像我这样没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到。在浩茫无际的大千世界上,在林林总总的植物中,燕园的这一棵古藤,实在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你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到这个地方,偏偏让我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1.第一段中与“隐隐约约”照应的句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写古藤的哭泣,其实写出的是什么?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写法?写“群树”、“荷花”、“人们”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中三个“决不会”,四个“偏偏”,抒情委婉而淋漓尽致。说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几段文字中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于一棵古藤的命运,作者却如此感慨,你认为有无必要,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别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1.文中“海忠介”即_______,是_______(朝代)曾骂过皇帝的清官。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杂文家_______曾写过一部关于他的历史剧《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两个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表明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的“盖”字是句首发语词,表明下文要就自己的观点发表议论。
  B.第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治水,一实一虚,对比分明,很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C.作者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第一段讲道理,第二段侧重摆事实,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很好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D.第一段中“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构成排比,很有气势;“是以”一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并运用了对偶的句式。
  (三)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雨雪三日( )(2)雨雪三日而不霁( )
  (3)晏子入见,立有间( )(4)逸而知人之劳( )
  (5)公披狐白之裘( )(6)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
  2.下列句子与“雨雪三日而不霁”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B.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景公觉得“雨雪三日,而天不寒”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晏子劝谏君王的方式是( )
  A.犯颜直谏,言君王当与民同饥寒。B.慷慨陈词,分析治国成败的关键。
  C.再三反问,令君王自悟其过失。D.相机启发,并以仁君来期勉君王。
  5.读了本文后,你认为景公是一个怎样的君王?
                                      
  (四)
  蟋蟀之歌
  [西班牙]希梅内斯
    晚间散步的时候,柏拉特罗和我都非常熟识蟋蟀的歌声。
    蟋蟀在黄昏时的第一支歌是犹疑、低沉而粗糙的。他转调了,他向自己学习,跟着,一点一点地升到正确的音高上去,仿佛在寻找切合那个时空的和谐——忽然间,当透明的天空中星星都出来的时候,他的歌声便获得了一种旋律式的甜蜜,像随意摇荡的钟声。
    清新的紫色的凉风来了又走了,夜的花朵在尽情开放,在天地交会的蓝色田野上,一种圣洁的精华正飘过平原。蟋蟀的歌愈唱愈开心,响彻整个村野,像影子的声音。他再也不犹疑,再也不沉默了,就像把自己流淌出来一样,每一个音符都是另一个的双生兄弟,有一种黑水晶似的血缘关系。
    时光安详地度过,世界上没有战争,工人酣睡着,远处天空的景象到达了他的梦境。在爬山虎丛中,靠着墙边也许有狂恋着的情人,眼神与眼神正互相交融。小块地上盛开的豆花,向城镇吹送着轻柔的芬芳的消息,这种消息,仿佛来自一个无拘无束、心灵开放而感情微妙的青春期少年;青青的麦子,摆动在月光中,迎风而叹息,在早晨两点、三点、四点的时刻,蟋蟀的歌声一度唱得那样悠长,现在却消逝了。
    又唱起来了!啊,那清晨的蟋蟀之歌!我和柏拉特罗冷得发抖,正沿着那条露水凝霜的小径回家睡觉。月正落,红而瞌睡。现在,那歌声正为月色而步履浮荡,为星辉而沉醉欲睡,浪漫、神秘而丰盛。然后是那一大片令人沮丧的云,镶着悲哀的紫蓝色的边,缓缓地把白天从海面上拉下来。
  1. 这篇散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全文的基调是什么?
                                   
    2.蟋蟀的歌声是否在变化?是怎样变化的?请将前后变化一一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哪段文字描述故乡的静谧夜晚的情景?(请用原文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采取动静结合的写法,以动写静,以静衬动,你能列举例子来说明吗?并指出这种写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忽然间,当透明的天空中星星都出来的时候,他的歌声便获得了一种旋律式的甜蜜,像随意摇荡的钟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块地上盛开的豆花,向城镇吹送着轻柔的芬芳的消息,这种消息,仿佛来自一个无拘无束、心灵开放而感情微妙的青春期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此文后,请你和《幽径悲剧》等本单元的文章联系起来,说说你对“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这个问题有什么新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百草园]
  书屋趣话
  古今不少文人学者喜欢给自己的书屋(又称书斋)命名,以表明志向,寄托情怀,或自警自勉。这些饶有情趣的室名,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陋室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诗人曾专门写了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绘自己书斋的简陋,表现自己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老学庵 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名称。此名表达了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而不止的精神。
  七录斋 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年幼时酷爱读书,凡是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写,诵读数遍后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这样反复六七次,因此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斋”。
  聊斋 相传,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常设烟、茶在路边,过路人只须到此讲讲故事、传闻,或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书屋名为“聊斋”。
  瓶水斋 清代诗人舒位的诗作很有成就,可他非常谦逊,把自己的知识和创作成就比作大海中的一瓶水,所以命名自己的书斋为“瓶水斋”。
  北望斋 著名作家张恨水,在抗日战争中欣闻平型关大捷,看到了中国反侵略的希望,命屋名为“北望斋”,寄托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希望和对故乡的怀念。
  梦草斋 上海作家谢冰心在学生时代,读了许多中国古典名著,对爱打抱不平、落草为王的“绿林好汉”十分敬慕,于是她把自己的书屋起名为“梦草斋”。
  四步斋 上海作家赵丽宏1988年喜得新居,书房只有四步之长,却也自得其乐,因而命名为“四步斋”。
  积微居 语言学家杨树达曾说:“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发展;多是少的结果,少是多的积蓄。学问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来的。”因此,他给书屋取名为“积微居”。
  马虎居 社会学家邓伟志的居室取名为“马虎居”,其一是他的生肖是马,妻属虎;其二是他提倡生活上简单、马虎一点。
  泥土巢 擅长农村题材的著名作家浩然,给自己在河北三河县居住的农家小院取名为“泥土巢”,表明了他长期扎根农村的决心和对农村的热爱。
  静虚村 这是作家贾平凹的居室名。他说:“我刚从山里搬到西安时,住城北新村,地方虽小,却很安静,我就取名‘静虚村’。静是心静,虚是心宽,包容大。” 
  参考答案:
  [基础积累]
  1、略 2、依稀可辨 口诛笔伐 蜿蜒曲折 好逸恶劳 3、C 4、(1)拘泥 (2)追究到底   (3)河流的形势 (4)因此(5)固执,坚持某种主张 (6)代词,这样(7)迎着,顶着 (8)成功,办成 5、①乐在其中 ②十全十美 ③川流不息④天长地久 ⑤一代风流 ⑥其乐无穷  6、人类肆意捕食青蛙,使它们躲在井底不敢出来。呼吁人们要保护青蛙,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7、此题答案不惟一。如①燕子是一种穿黑衣裳的潇洒的鸟,它用那精确的剪刀,为我们别出心裁地剪出了一个春天,让春天在我们面前展示了无尽的魅力。哦,燕子!②摈弃心中无价值的秘密,这也许才是真正的潇洒。抛开它,别出心裁地创造生活,展现自己的魅力吧!
  [语段阅读]
  (一)1.“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 2.其实写的是作者内心对古藤被砍的独特感受,运用了衬托对比的写法,用“群树”、“荷花”对古藤的深表同情衬托“我”的感受,用人们漠视古藤反衬“我”的感受。3.抒发了作者对无端毁坏自然毁灭生命的行径的痛恨,也是对自己这种感情缺少共鸣的“友声”的一种无奈的哀叹。4.此句篇末点题,表明作者要永远坚持对自然、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   5.拟人:“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我稳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反复:“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排比:“你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到这个地方,偏偏让我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比喻:“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对偶:“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6.略
  (二)1.海瑞 明朝 吴晗《海瑞罢官》2.(1)不观察、测量就不能知道它的真实情况,不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它的情况。(2)所以一定要亲自登山涉水,不畏辛劳,深入实际。3.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举”是因为海瑞能深入实际不畏艰辛,清廉治水。“不举”是因为好逸恶劳,贪财求利,不听取正确的意见。4.治水必躬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实情,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5.C
  (三)1.(1)下 (2)放晴 (3)一会儿(4)安闲 (5)兽皮大衣 (6)给予2.A  3.“披狐白之裘”,非天不寒,而是保暖好。景公只从自身的感觉出发看问题。4.D 5.只顾自己享受生活,不体恤天下百姓,有些糊涂;启而能发,及时省悟,知错能改,不算昏庸。
  (四)1.是按着时间的推移顺序写的,如“晚间”——“黄昏”——“早晨两点、三点、四点的时刻”——“清晨”——“月正落”等。全文的基调是平和、宁静、甜美。
    2.变化。歌声从“犹疑、低沉而粗糙的”(黄昏)→ “升到正确的音高上去”(夜渐深了)→“旋律式的甜蜜”,“像随意摇荡的钟声”→“蟋蟀的歌愈唱愈开心,响彻整个村野……再也不犹疑,再也不沉默了”(夜更深了)→停止歌唱(夜正深)→ “又唱起来了”(清晨)
    3.“时光安详地度过”,“世界上没有战争,工人酣睡着”,“在爬山虎丛中,靠着墙边……青春期少年”,“青春的麦子……迎风而叹息”等。
    4.如写黄昏时,蟋蟀的歌声是“犹疑、低沉而粗糙的”,因为,黄昏时的田野还不安静,蟋蟀是犹疑的,歌声也显得不那么开心;夜深了,蟋蟀便“愈唱愈开心”,歌声“响彻整个村野”,显出故乡的静谧,这就是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衬动之处,表现了故乡夜晚的宁静、平和。
    5.(1)拟人和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歌声的优美、动听。(2)拟人写出了故乡的庄稼在静夜中诗意地生长着。 6.略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