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伤仲永》问题集锦

 一、用原文回答问题。
  1、文中交代方仲永的籍贯、身份、姓名及家世的句子是: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第一段中刻画出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的句子是: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方仲永五岁作诗能"指物作诗立就",而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十二三岁时作的诗已经"不能称前时之闻";二十岁就"泯然众人矣"。
  4、幼年时的方仲永有令人称奇的表现是: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C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父亲"不使学"的原因的句子是: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6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不使学。
  7、点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的三个字是:不使学
  8、揭示仲永由"奇人"转变为"凡人"的原因的语句是: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9、在作者看来,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0、点明方仲永天赋消失的一句话是:泯然众人矣。
  11、交代方仲永小时候是位"奇才",长大后却变成一位平庸无奇的人的原因的语句是: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2、仲永变成普通人的个人、直接原因的语句是:不使学。
  13、仲永变成普通人的道理、根本原因的语句是: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4、在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写《伤仲永》目的的句子是: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15、在学业上,不管天生聪明与否,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受于人"或"受之人"
  16、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有三个阶段,请分别引用文中原句回答:
  ⑴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⑵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⑶泯然众人矣。
  17、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由于:"受之天",他的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至此作者认为在"受之天"和"受之人"的两个因素中,后天教育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成才更为重要。
  18、"不能称前时之闻"中的"前时之闻"具体指: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二、回答问题。
  1、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伤"?(伤这一主题是如何体现的?)
  答: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因为仲永原本是天才,没有得到后天良好的教育,而变的平庸。通过从仲永的才思敏捷到才思衰退的对比体现出来的。
  2、"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同时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3、开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
答:籍贯、身份、姓名及家世
4、忽啼求之,“啼”字有什么作用?
答:“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5、文中"邑人奇之"的"奇"有什么含义?(侧面描写)
答:"奇"是"对……感到好奇"的意思。但不止是好奇,也会有尊重人才的意思,表明仲永的才能得到全县人的承认。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运用了什么描写方式?
答:侧面描写
  7、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愚昧无知。
8、分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
答“利”:表现了其父贪求钱财、鼠目寸光的性格特点。
“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
“不使学”:暗示了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果。
本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竭,天资尽丧的原因。
  9、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
  答:写出了仲永的天资聪明,与后文形成对比,为了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让读者领悟到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更能突出伤这一主题。
  10、"余闻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承上启下,体现了仲永的天资非凡,名声在外。
前半部分的表达方式是:
仲永的故事有详有略,有见有闻,有什么作用?
  11、文中的"受之天"指的什么?"受之人"又指的什么?
  答:"受之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之人"指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
  12、作为家长,在发现孩子天资聪慧时应该怎样做?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答:因材施教,及时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使其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不使学";父利其然也、世隶耕、"邑人"的"捧杀"。
  13、"泯然众人矣"一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对方仲永"泯然众人"感到哀伤、惋惜。
  12、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从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答: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
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14、本文中仲永由天资过人到平庸无七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仲永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不继续努力学习新知识,也很难取的成就。
  15、方仲永这一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读完本文,你悟出什么道理?(本文作者要讲述的道理是什么?)
  答:泯然众人矣。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人成材的关系。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受教育,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16、你怎样看待方仲永的父亲的做法?
  答:方仲永的父亲贪图小利却断送了仲永的前途,这是相当愚昧无知的,是让人鄙弃的。
  17、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述了什么道理?对作者的评论你有什么看法?
  答: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的重要性,形象地说明了后天学习对人发展的重要性。
  人的才能并非天生不变,教育和学习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很重要的。
  18、你认为资质聪明的人怎样才能成才?
  答:不骄傲,勤努力,发扬自己的长处,继续发展。
  19、你认为人的天资和后天教育培养是什么关系?哪方面更重要?
  答:二者相辅相成,后天教育更为重要。
  20、如果你天资聪颖,是一个方仲永式的神童,你将怎样做?
  答:如果我是个神童,我也会努力学习,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学习将会落后,我要勇于进取,敢为人先,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
  21、如果你学习成绩一般,你是否会自暴自弃?
  答:如果我成绩一般,我也会加倍努力,以为我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22、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写几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答:1、方仲永空有天资智,朱买臣全靠勤奋功。2、聪慧无为伤仲永,勤奋有成勉后生。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