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语文版《周庄水韵》《青海湖,梦幻般的青海湖》教案及练习


学习《周庄水韵》、《青海湖,梦幻般的青海湖》



二. 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脉络,学习作者按照时间转换而写景的游记创作手法。

2、学习全文清新优美又刻画精准的写景语言。

3、感知作者包含在文中的真实感情及学习以“情”为文的重要性。

  4、积累字词,整体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

 

《周庄水韵》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3段):叙述周庄水乡留给人的总体印象。——那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事物。

第二部分(4段):略写前二次到周庄的感受。

第三部分(5~6段):详写第三次游周庄看到的节日夜景。

2、作者向我们描述了旧镇周庄的哪几幅“水韵图画”?

明确:由总写到分写,共两个部分四幅“水韵图画”。

    整体水韵图画(1段——3段)。

    “小桥流水人家”的周庄整体图

    三次游历周庄时的不同水韵图画(4段——6段)

    第一次——仲春烟雨笼罩的周庄迷蒙水墨画。

    第二次——冬天冰雪融化的周庄动感版画。

    第三次——春夜张灯结彩、五彩缤纷、星火辉映、水天一色的周庄七彩梦幻图。

 

二、具体探究:

1、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来写他对周庄的总印象的?

明确:从水中迷离的倒影、河道上应接不暇的拱桥及井字形的河道这三方面来写,突出周庄是东方的“威尼斯”。

2、“还有什么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到对周庄的实物描写,而且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显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3、作者第一次、第二次所看到的周庄景象有什么不同?

4、第三部分所看到的周庄节日夜景同前二次又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三次极力地渲染周庄节日的热闹气氛,从彩灯倒映的河水,张灯结彩的花船、丝竹管弦飘绕不绝、缤纷盛开的礼花及四面八方传来的惊喜的欢呼。

5、作者写第三次游历周庄时,重点描写了在古镇尽头看到的节日夜景,他是按怎样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明确:作者写第三次夜游周庄水乡,以时间先后为序。按照坐船由古镇这头找到古镇尽头的时间顺序来写的。空间顺序由岸上,写到水上,坐船夜游,描绘水中朦胧景色。再写小船经过拱桥,而至古镇尽头。然后写古镇节日夜空的礼花及河中的倒影,最后写古镇的欢呼,由“天上”写至“地上”。

  6、文中除了写石桥、流水外,还花了不少笔墨描写了彩灯、花船及礼花,写一个古镇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表现了古镇水乡在改革开放后充满了生机,反映了周庄人们的幸福生活,具有对外开放意识。

 

三、品味语言:

(一)文中写景语言清新优美,抒情性强。

1、“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古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明确:小雨中,“飘动的雨雾”、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的古桥和屋脊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头带面纱的少女形象,朦胧、绰约、富有魅力。

2、“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明确:运用通感的手法,将听觉和视觉融合起来,很形象,仿佛水声的热闹伸手可及。而且,比喻与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将水声比喻成“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水声仿佛也有“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用“江南丝竹”和“万般柔情”表现水声的轻婉、柔媚、悠扬。

这些清新可人的语言不仅将当时的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同时也告诉我们作者对这些景色是多么喜爱,因为他的感情在这些抒情性的语言中已溢于言表。

 

(二)文中运用了不少生动而贴切的比喻,使所状之物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文中比喻之处很多,“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等,都用了生动形象又不乏淡雅清新的比喻将我们带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里,仿佛亲眼目睹了如此这般的一番景物,这是比喻的妙处,也可见作者的功底。

 

四、体会写景的手法:

第三次游历周庄时,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 

明确:

1、移步换景法。第三次游历周庄,虽也是春天,却是晚上,而且正是旅游节,精神和情调与上两次不同,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作者采用移步换景法——“夜游节日梦境般的周庄”,除了写石桥、流水,更重要的还是抓住“水景”着墨,特别重点描写了在古镇尽头看到的节日夜景,花了不少笔墨描写了彩灯、花船及礼花。表现了古镇水乡在改革开放之后充满生机,反映了周庄人民的幸福欢乐生活且具有对外开放的意识。

2、烘托渲染写景。文中还写了小船划到古镇的尽头时幽静暗淡的环境。——衬托出镇上节日的礼花及倒映在水中七彩斑斓、摇曳生辉的光带,将节日周庄的夜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听到从古镇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声——渲染了周庄水乡节日欢乐的气氛。作者巧妙地将古镇水乡悠久的历史和欢呼、五彩缤纷的现实有机地联系了起来。

  3、虚实结合,前后照应。第二次,第三次都写了“江南丝竹”声,但一个为虚写,一个为实写。

 

五、游记线索:

文章以作者三次游周庄为线索,虽然记叙的对象都相同,但随着时间转换,景色各异,三次游周庄时的所见及感受,也各不相同,这些不同也正反映了周庄随着时间悄无声息的变化,体现了周庄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

 

六、主旨探究:

文章描述了三次去周庄的所见所感,表现了古镇水乡的勃勃生机及周庄人民的幸福欢乐的生活。

 

《青海湖,梦幻般的青海湖》

一、青海湖简介: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距西宁150公里,南北宽约63公里,周长360多公里,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200米,平均水深近20米,蓄水量754亿立方米。含盐量6‰。矿化度15克/升。青海湖古称“西海”、“羌海”,汉代也有人称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藏语称为“错温布”,蒙古语称为“库库诺尔”,意思均为“蓝色的湖泊”。

    湖的四周被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延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湖东岸有两个子湖,一名尕海,面积10余平方公里,系咸水;一名耳海,面积4平方公里,为淡水,在青海湖畔眺望,苍翠的远山,合围环抱;碧澄的湖水,波光潋滟;葱绿的草滩,羊群似云。一望无际的湖面上,碧波连天,雪山倒映,鱼群欢跃,万鸟翱翔。青海湖周围是茫茫草原。湖滨地势开阔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比较温和,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夏秋季的大草原,绿茵如毯。金黄色的油菜,迎风飘香;牧民的帐篷,星罗棋布;成群的牛羊,飘动如云。日出日落的迷人景色,更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人心旷神怡。

 

二、作者简介:

冯君莉,女,当代作家,天津人,1956年出生,曾任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曾发表过散文、报告文学、短篇小说等几十篇。

 

三、掌握生字词:

  1、生字:

shuò      bǒ   zhàn   tián   móu    mèi

扑朔迷离     颠簸    深湛      恬静     眸子      魅力

   wēi yí     mì    mù   máo   shān      wěi

    逶  迤、   安谧     肃穆      牦牛     潸然泪下    娓娓动听

   gōu    kuài zhì         piāo miǎo   lián yī   

     篝火      脍  炙人口     虚无 缥   缈        涟  漪 

zhù      qióng     hàn    pàn    yǎn     lán

伫 立     苍穹        浩瀚      湖畔     繁衍      波澜

  2、多音字:

    簸:(bǒ)颠簸;(bò)簸箕;

悄:(qiǎo)悄然无声;(qiāo)静悄悄

  3、补充词语:

    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倘佯:安闲自在地步行。

涟漪:水面被微风吹起的细小波纹。

妩媚:姿态美好可爱。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描绘青海湖风光的?

明确:本文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即在路上、在青海湖、离开。

2、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赏青海湖的?

明确:到达青海湖、观赏草滩、观赏湖水、观赏乌云、观赏万里晴空、观赏草滩和山峦、观赏鸟岛、观赏结束。

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观赏青海湖的美景的,这种观察方法就是“定点观察”方法:由近及远,由上至下,言之有序。

 

五、细读课文,分析结构:

1、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本文按游前、游中、游后自然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段):带着憧憬的梦幻到达青海湖。

第二部分(5~11段):青海湖梦幻般的境界。

第三部分(12段):担心梦幻般的境界遭到破坏,表达作者的矛盾心情。

2、文中从哪几个部分具体描写了青海湖?

明确:(1)写青海湖湖水醉人的蓝色。文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描写湖水之蓝。首先,直接用赞美的语言描写,再次,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湖水之蓝描绘得晶莹可爱,此外,还从蒙语藏语的音译,从青海湖所处的地理位置,从科学角度来说明湖水蓝得出奇的原因。

    (2)写环境氛围清新幽静,无比优美。

    (3)写神奇的鸟岛及丰富的鱼类。

(4)文中最后写希望青海湖为更多的游人所赏识,但又担心美丽的青海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则从环保的侧面表现出作者对青海湖的珍爱。

 

六、品味优美的语言:

1、“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

提示:这种虚实结合的方法,容易让人把握事物的特点。

  2、“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

    提示:“纯净”说明这种蓝透明、干净、清爽,“深湛”体现了青海湖蓝得深沉、清澈,“温柔恬雅”的青海湖就像一个文静的少女,柔美娴静,宁静安详。

3、“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提示:用“玻璃浆液”来比喻涟漪则突出它的透明、干净、柔滑的特点。“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是灵动的,富有生气的,这也是涟漪的特点。

  4、“我几乎醉了,想跑,怕破坏这画卷的安谧;想喊,又怕惊动这画卷的宁静。” 

    明确:作者为这静谧的美所震慑,不敢跑,也不敢喊,只有独自默默地伫立,在美中陶醉。这种间接的抒情比直抒胸臆表达的感情要更加强烈。

 

七、主旨探究:

课文写作者在青海湖的所见所感,从各个方面描绘了青海湖醉人的美,这种美是纯自然的,没有被人工破坏的,作者从而抒发了一种感慨:希望拥有现代文明的人珍爱自然,给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

 

八、小结:

1、把握本文的两条线索——

明线是作者的见闻感受,即游踪;暗线是“梦幻”贯穿全文。

2、观察顺序——“定点观察”方法:由近及远,由上至下,言之有序。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娴熟(xián) 搅动(jiǎo) 斑斓(bān)(lán) 璀璨(cuī)(càn)

B. 彩绸(chóu)       连缀(zhuì) 仲春(zhǒng)   屋脊(jǐ)

C. 缤纷(bīn)      隐匿(nì)   谛听(dì)     参差(cēn)(cī)

D. 覆盖(fù)    眩目(xuán)    屋檐(yán)    渗出来(shèn)

 

二、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 仲夏(    )           A. 农历三月                B. 农历五月                C. 农历七月

2. 参差(    )            A. 不整齐,不一致      B. 纵横交错                C. 相间隔

3. 稍纵即逝(    )      A. 跳跃                       B. 指距离很短             C. 放松

 

三、根据拼音写汉字

1. gǒng形(    )           2. 如sù如qì(    )(    )

3. 晶莹tī透(    )          4. 勾lè(    )

5. 摇yè(    )                  6. 隐nì(    )

 

四、结合句意解释加粗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厌:满足。

B. 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

丝弦:船舱里用丝制成的装饰物。

C. 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

出没:时而出现时而消失。

 

五、对下面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A. 比喻、排比             B. 拟人、比喻

C. 比喻、拟人、通感       D. 拟人、通感

 

六、下列哪一项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    )

例: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

A. 最难得的,是在三峡中绝不容易见到的几十株潇洒的竹子,石崖上还倒悬着不少的红色紫色的花。

B.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C. 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

D. 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夜晚,……

 

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

最近一次去周庄,是在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的节日。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   ①   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了条多姿多彩的光带。坐船夜游,仿佛进入了梦境。船娘是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松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   ②    ,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船摇过桥洞,才发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的花船,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还没有等我来得及细看,那花船已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亮晶晶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已经   ③   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   ④   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1. 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

①(    )A. 挂满    B. 悬挂    C. 缀满    D. 点缀

②(    )A. 走着    B. 行驶    C. 穿行    D. 滑行

③(    )A. 躲藏    B. 躲避    C. 隐匿    D. 隐埋

④(    )A. 落到    B. 掉进    C. 融入    D. 消逝

 

2. “飘绕不绝”在画线句子中是指什么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句子使用了比喻的是(    )

A. 坐船夜游,仿佛进入了梦境。

B. 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

C. 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

D. 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

 

4. 你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中“蔓延”这个词?

 

(二)

江南小镇周庄

在距离苏州三十多公里的地方,还有一个最能体现江南特色的小镇——周庄。驳岸、拱桥、水巷、整齐而又狭窄的石板街面,构成了水乡古镇的特有风貌,在保留着诸多明清建筑的静谧的街巷穿行时,使人恍若走进人间仙境一般。在这个只有一千多人口的江南小镇中,镇子周围被湖和河流包围,镇子里的小河呈井字形,全镇共有十多座桥梁,大部分的住宅都建在河边,镇子里无法通行汽车,还保留着许多有四百年到八百年历史的古桥。

1984年著名画家陈逸飞在那里画了一幅《故乡的回忆》的油画,在美国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的画廊中展出,这幅画描绘了姑苏的小桥流水、江南的田园风光,将美国观众带到了神话般的境地。这幅画被哈默用重金买下,并送给邓小平同志。这样才使周庄成为了著名的旅游地区。

那里的人们说,在八十年代,镇子里一座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桥塌掉了,当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古桥的价值,就将其拆掉,建了一座新桥。现在提起这件事,人们还非常后悔。现在那里新建住房的高度和式样都要体现明清民居的特色,并要经过批准才能兴建。

1. 为什么说周庄是“最能体现江南特色的小镇”,将答案用曲线在文中画出来。

 

2. 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粗字注音。

驳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恍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一句话概括周庄成为著名旅游地区的原因。(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为什么要插叙1984年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最后一段说:“现在提起这件事,人们还非常后悔”,为什么会后悔,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C

二、1. B    2. A    3. D

三、1. 拱    2. 诉、泣    3. 剔    4. 勒    5. 曳    6. 匿

四、B

五、C

六、A

七、

(一)

1. ①C  ②D  ③C  ④A

2. 是指“丝竹管弦声”

3. D

4. “蔓延”指感染、传播,这种惊喜感染了地上很多人,大家都高兴起来。

(二)

1. 答案:“驳岸、拱桥、水巷、整齐而又狭窄的石板街面,构成了水乡古镇的特有风貌,”“在这个只有一千多人口的江南小镇中,镇子周围被湖和河流包围,镇子里的小河呈井字形,全镇共有十多座桥梁,大部分的住宅都建在河边,镇子里无法通行汽车,还保留着许多有四百年到八百年历史的古桥。”

2. bó  货船停泊装载的码头;

mì  安宁、平静;

huǎng  仿佛、好像

3. 因为1984年画家陈逸飞所画《故乡的回忆》在美国的展出

4. 从侧面表现周庄的美丽和特色,同时也体现了周庄的价值。

5. 后悔是因为那样的新建从一定程度上有损于周庄古老的韵味,破坏了它的整体感觉,成了一种残缺。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