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教学总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总结


1.本文选自《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告子下》)

2.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大师,“亚圣”“孔孟”。

3.《孟子》四书之一:《论语》《大学》《中庸》 内容:

4.解词:

发:起,被任用。         筑:捣土用的杵。          士:狱官,狱卒。

举于市:从狱官那里释放。     市:集市。          任:责任,使命。

是:此,这。           也: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停顿。

苦:使……受苦。       劳:使……劳累。          饿:使……挨饿。

拂:违背。             乱:使……扰乱。          忍性:使性格坚忍。

衡于虑:思虑堵塞。     征于色:他的思想表现在脸色上。

喻:明白,了解。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忧患得以生存,因安逸享乐而灭亡。

5.通假字

曾:通“增”,增加。    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拂:通“弼”,辅弼。

6.成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理解记忆

中心论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承上文例证,得出结论:故天将降大任于世人也(承上启下作用)。

经历磨难,砥砺的好处:所以动心忍性,曾以其所不能。

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提出论断的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思路

第一部分:1.2自然段: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下才能造就的道理。

         第一层:1自然段: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经历,说明人才必须经历一番磨练。

         第二层:2自然段:论述人若要成就大业,就必须在思想、生活、行为方面经历艰苦磨练。

第二部分:3.4自然段:论述人处困境才奋发、国无忧患必灭亡的道理,并归纳出中心论点。

         第一层:(人恒过……而后喻):从正面讲人必须经历困难、挫折才能有所作为。

         第二层:(入则无法家拂士……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从发面有个人推论出治理国家只有经历内忧外患才能强大,并归纳出中心论点。

9.写作手法

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结合的方法,开头先举出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六人事例,得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结论。之后又从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以道理论证的形式,讲述人必须经历艰苦磨难方能成才的道理,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之后又使用大量排比句,从正面讲述人经磨练后才能成才的道理,并由个人推至国家,增强了语言气势,病极富感染力。

10.写作目的

作者从造就人才、治理国家的角度出发,告诫人们必须经历挫折、困苦,有忧患意识,无论人才、国家,都会有所作为,也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练习题

1.开篇六例,所列举人物有何不同之处?相同的地方?借此说明的道理?

答案:舜成为帝王,而其余成为有名臣子。出身卑微,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人必须经历挫折、困难。

2.作者认为,造就人才的主客观因素。(原文)上天要把重担加给某人,必须从几个角度磨练他,磨练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主观:困与心,衡与虑,而后作,征与色,发与声,而后喻。

客观:故天将降……增益其所不能。

三个角度:思想,生活,行为。

能使心惊动,使性格坚忍,使他能力增强。

3.本文讲了哪两方面的问题?有怎样的相似之处?这样写的根本目的?

答案:造就人才,自理国家。造就人才需要艰苦的客观环境的磨练和自己的主观努力,而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与个人的成长因素相似,要有因敌国而生的忧患意识(客观环境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要有法家拂士这样的贤臣,国家便会繁荣强大。

4.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会殃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什么观点?这一点提醒我们什么?

答案:本文的中心论点: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提醒我们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能安逸享乐,应用忧虑意识。(结合现实问题例如:面对金融危机的今天,我们应有忧虑意识,不应该以大国自居;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应该时刻保有忧虑意识,使祖国早日统一。)

5.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影响至今,激励着一代代人战胜磨难,走向成功,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结合文章,请你谈一谈,忧患一定能使人成功吗?

答案:一定能使人成功。文中例举了舜等众贤士历经磨难最终走向成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例子,这充分说明人只有在心中有忧患意识,又要经受挫折困难的历练,才能走向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印证了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说以从文章角度来看,忧患意识一定能使人成功。主观努力起决定作用,客观环境起辅助作用。



《鱼我所欲也》总结


1.本文先自《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告子上》)。

2.解词

苟得:不合理的取得,此处指“苟且偷生”。                 患:灾难、祸患。

辟:通“避”,躲避。        如使:如果,假使。           凡:凡事。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由是:由于这样。            是故:因此。                 独:唯独。

是;此,这。                贤者;贤德的人。             勿丧;不丢失。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豆:古代食器,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他食品。

呼;呼喝(轻蔑,对人不尊重)。 蹴;踢。                  乞人;乞丐。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屑:认为……值得             万钟:指优厚的俸禄。

辨:分辨,辨别。            何加:有什么益处。           美:华丽,华美。

奉:侍奉。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与:通“欤”,语气词。       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德。

乡:通“向”,原先,从前。   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已:停止。                  本心:天性,天良。(舍生取义的向上之心)

三.通假字:

辟:通“避”,躲避。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与:通“欤”,语气词。               乡:通“向”,原先,从前。

四.成语:

舍生取义:为道义及正义牺牲自己的生命

嗟来之食: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五.理解:

1.通过举例论证写义重于生的句子: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六.思路:

1.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通过比喻论证方式得出舍生取义中心论点,并以正反对比论证进一步阐述中心论点。

              第一层(鱼……舍生而取义者):比喻论证得出中心论点。

              第二层(生……有不为也):正反对比论证具体分析,阐述中心。

              第三层(是故……勿丧耳):进一步说明每个人都有舍生取义的 

                     向善心理。.

2.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通过举例论证以及对比论证进一步阐述中心论点。

             第一层:第二自然段: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关乎生死时,能考验人的品格。(正面论证舍生取义)

             第二层:第四自然段:以有的人不辨礼仪而接受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反面论证舍生取义)

七.写作手法

1.比喻论证:以具体的鱼熊掌比喻抽象的生与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比喻舍生取义。

2.正反对比论:与鱼和熊掌,生与义,重义轻生的人,见利忘义的人,乡为与今为,相互比较,使道理说得更加清楚,加强说服力。

3.正面论述:(生亦……有所不辟、第二自然段)

反面论述:(如使……有不为也,第三自然段)

4.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增强感情色彩。

八.写作目的:针对世人大都为物欲所蒙蔽,而不能舍生取义的情形,提出了舍生取义的

               观点,号召人们保有舍生取义的向善之心。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