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愚公移山》教案19


《愚公移山》教案

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指导学生顺畅朗读,了解故事的大意。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

3、理解词义的古今差异和特殊句式,结合注释,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

学习重点

1、结合注释,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

2、分析愚公这一艺术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

3、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的阅读。

学习难点

词义的古今差异和特殊句式的理解

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由“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想起来不是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喔,了却了心中祈愿,无路难啊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歌词导入

二、   作品简介: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选自《列子·汤问》。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一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 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 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 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  革命的胜利。  讲的就是围绕愚公移山的事件而引出的一则动人的故事。

三、文本解读

(初读)

1.朗读课文(可教师范读,学生试读、齐读,也可听课文录音,朗读  时注意正音。)  
2朗读停顿的指导。  关于句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 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 标准。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荷担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 停顿,如果停顿了就破坏了短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

3、分角色朗读,理解对话双方的语气: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臾的错误观点。)

(赏读)1.提问: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与河曲智臾说的“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毛,其如土石何?”两句话意思相近,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2、引用原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的方法: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认为移山一定能实现的原因(信心)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何苦而不平?;

愚心移山的艰巨性(可概括):(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年且九十。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山之高大,从愚公的年事已高,从移山的工具简陋,从搬运土石的路途遥远。正是因为移山任务如此之艰巨,才更能衬托出愚公那高尚的思想。宏伟的抱负,超人的智慧,使他的形象更加高大,从而更加突出愚公敢于移山的决心和勇气。

愚公移山的结果: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品读)

1、第一段介绍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位置有什么作用?

2、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①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②对“其妻献疑”一句理解?

③为什么单单写一个孀妻遗男的参与?

明确:①略

②文中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一句语气关切、担心且非常委婉,这里提出移山的困难,目的不是为了阻止愚公移山,而是提醒愚公及其全家人正视移山的困难,并且设法克服困难,从而以另一个侧面仅衬出愚公意志的坚决。她的问话语气与智叟那充满讥笑和责难的语气截然不同,这一点应加以体会。

③写此事有两个作用:
(1)表明愚公此举之得人心,开山劳作之艰辛,愚公一行之坚毅,“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以此之孀妻弱子“助之”与后面河曲智叟“笑止”作鲜明对比,寓托作者褒贬之意。

3、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①智叟的笑和质疑与愚公妻子的献疑有什么不同?在文中各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愚公之妻是关心:讲真话,提问题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语气较轻,“曾不能损魁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清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 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 土石?”智臾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 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 “残年余力”又显得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 之一毛”是有意挖苦讥笑和嘲讽,“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很重,在智叟的眼里愚公完全是一个愚蠢至极、不可救药的老头。嘲笑愚公无能了反衬其目光短浅。因此,这两句语气不同。

    这两个人物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前者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的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后者的“笑而阻之”,引出愚公的反驳,从而自然过渡到神话结尾

②同样是面对移山这件事,为什么愚公和智叟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呢?

这样看来,愚公和智叟到底哪个人聪明,哪个愚笨呢?那么,作者在人名前加上“愚”和“智”有何用意?

“愚公”不“愚”表现在:他决定毕力平险,挖山不止,认为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这反映了他目光长远,有勇气。他认为子孙无穷,山不加增,高瞻远瞩,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是大智若愚。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移山的成功地说明愚公不“愚”。

“智叟”不“智”表现在:他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说明他目光短浅,老于世故,实则愚蠢。作者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突出了愚公的形象。

在命名上特意将两个人物颠倒过来,不仅对比鲜明,而且有深刻的讽刺意。 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2、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神灵的出现使结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3、提问: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什么?归纳中心意思。

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 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疑读)
  1、文中写了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这对表现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文中写的这些,都有利于愚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具体来说,山的高峻显示愚公的决心大;遗男的相助,说明移山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受到了乡邻的拥护;智叟的阻止,则是通过愚公智叟两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以突出愚公为子孙后代造福而移山的远大抱负,看到人的伟大力量和长远目光;写神的搬山,则是突出愚公精神的感人。 
  2、请谈一谈你对愚公这一形象的认识。
  愚公以90高龄亲自率领子孙上山“叩石垦壤”,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他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正因为有这样的抱负,他才会不顾年迈力衰,毅然从事这一伟大事业。二是他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力是“无穷匮”的,而自然条件在相当大的时期内不会有变化,尽管移山的事业不可能在几代人的手里完成,但只要世世代代坚持干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愚公的这种抱负和信心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愿望的生动反映。  

人物形象:

    愚公:寓言成功的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不惧怕困难有雄心壮志有实干精神能持之以恒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的精神。

    智叟: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鼠目寸光,安于现状 胸无大志的人。

  结束语:

  古人愚公能移山,气壮山河美名传。少年皆做新愚公,宏伟大业早实现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