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钱学森》教学实录


A12 云南 合跃金

执教内容:苏教版六上《钱学森》

学生:南京外国语仙林分校

 

师:个个精神饱满神采奕奕。今天我们学习第19课,钱学森,看老师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钱:赵钱孙李的钱。森,繁茂之意。钱学森知道吗?

生:他被誉为我国中国航空导弹之父。

师:这叫博文多识。齐读课题两遍。

师:PPT出示:2007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教师读。这段话及其简要的概括了钱学森的一生,如果要深入了解,还需要学习。自由读课文,放开声音读,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课堂上最动人的情景是大家投入学习的情景。四字词语值得我们积累。

生:广阔无垠 劈波斩浪  水天一色   魂牵梦绕   日夜盼望

师:字字清楚,特别魂牵梦绕的绕 第四声读得很好。能不能用一两个词语说说主要写了什么?

生:钱学森天天魂牵梦绕日夜盼望着回到祖国。

师:他会读书。钱学森魂牵梦绕的是什么?日夜盼望的是?请大家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上面写的“想到脚下是……”表现了一种期望。

师:还有吗?

生:我从他“多么……”因为火箭比轮船要快。

师:那能请你读出这种急切的心情吗?

生:读“多么……”

师:谁还想读这句话?谁能读得再急切一些?

生:读“想到,多么……”

师:这段话最后一句话值得我们注意。“他,就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依我看,没有这个逗号,也没有什么问题。

生:我觉得这个逗号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师:你能把这种体会读一读吗?可见标点符号也能起到情感,不要轻看这小小的标点符号。我在读的时候也写下了自己的体会。想看吗?读书要用心,要做记号。听其言观其行,都说言为心声,钱学森说过什么话?默读2--4自然段,勾画钱学森的话,在旁边做批注。

【出示老师教材做好批注的页面。这一点,非常好,给出老师读书的样子,做足了示范。】

生:读钱学森的话。

师: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生:我对这句话有补充,前面说祖国很穷。

师:怎么地读才能算是诚恳?谁来给我们读读这句话?

生:读钱学森的话。

师:真是一片赤诚,我们是应当回去的!什么叫应当?

生:我觉得应当就是指你要完成一件不可推卸的责任。

师:说得好,不可推卸就是应该。还有说法吗?

生:我觉得是必须的意思。

师:还有吗?

生:我用一个词语概括:天经地义。(掌声)

师:应当就是不可推卸、就是必须就是天经地义。还有什么?

生:请大家跟我看第二自然段。“我现在……”我可以看出他是心系祖国的人,想为祖国做点贡献。

师: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个人印在心里。板书:我是中国人

钱学森说这句话的时候,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生:我觉得他处在困境中。不能回到祖国。

师:建议大家看看书。好,请你。

师:虽然享受着丰厚的待遇,但他一刻也不忘记祖国。这就是富贵不能淫。

生:齐读“我们……”

师:新中国贫穷落后,钱学森回国当做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叫做——贫贱不能淫。一起读“我们……”

师:我们应当回去,是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使我们……这就是中国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人爱国的方式,这就是中国人!此时,再读这段话,你一定有自己的理解。再读“我是中国人”。

孟子说的“威武不能屈”在文中有没有体现?自己读一读?

生:我画的是第四自然段。“美国一个高级将领说,抵得上五个师……”虽然这个美国将领不让钱学森回国,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想尽了千方百计,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齐读“我是中国人!”

师:这篇课文出现了很多时间的词语。依照时间的顺序,第一自然段应该放在哪一段?快速地浏览课文。

生:我觉得第一自然段应该放在第六自然段后面。

师:为什么?

生:因为……

师:我想问的是,作者原本应该放在后面的段落放到前面来了?难道是写作的错误吗?

生:我觉得作者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

师:好极了,这提到了一种文明语文一种写作方法。板书:倒叙

师:读第一自然段,体会这种写作方法。

下课!

 

观课随想:

1、从关注文体特征的角度,《钱学森》这篇课文要教什么?合老师教了什么?哪些体现了文体特征?

(1)要教什么:叙事性文章,主要走两步,从表面的理解走向深刻的把握。可以少讲表面的理解,少作内容分析式,从内容的纠缠走向形式的把握,把感悟和形式搞好了,叙事性文章就教好了。从“语词”走向“句段”,再从“句段”走向“篇章”。

(2)教了什么:合老师从语词入手,从“魂牵梦绕”等语词入手抓住钱学森的爱国情怀,再从将“钱学森说过的话”画下来,做好批注,想一想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重点句段出发,引导学生从简单理解走向深刻把握;通过孟子的话进行拓展,同时将文本读薄——“贫贱不能移”;“结合时间顺序,第一段应该放在哪里?”结合这样的问题引领,将学生的学习从“内容理解、情感把握”,转到“关注文本的叙述形式”。

(3)哪些体现了文体特征:抓住重点词语,概括文章主要意思;通过重点句段的阅读批注,深入理解文意,把握作者爱国情怀;关注时间顺序,了解文本的记叙顺序及篇章安排。

2、从学情角度看,孩子们了解这些文体特征了吗?他们掌握了阅读这类文体的方法与策略了吗?

从学生角度出发,这节课中学生将阅读和批注结合起来:学生学习了“从重点词语入手,从重点句段入手,不断深入理解文意,把握作者的爱国情怀(同时,突破爱国情怀,从钱学森的各种表现来凸显“我是一个中国人”)从人物语言入手,把握人物特点和情感;同时,不仅仅拘泥于词语教学、文章大意、人文教育,还引导学生在理解意思、感悟情感之后,关注这一文本的叙述顺序和表达结构”。

3、合老师的课堂,哪些环节还需要改进?

走出文本内容,走向叙述形式,由于时间不多,效果甚是牵强。

4、这堂课给了我哪些启示?

教学叙事性文体:我们当以“语词——句段——篇章”意思理解为基础,以感悟人文为提升,进而为体会“记叙形式的呈现、句段重点描写的用处等”铺垫基础。

教学叙事性文体,我们不能抛却内容分析与理解,更无法绕开“爱国情怀”的人文因素,因为它们是学生重点感悟言语形式的坚实基础。在形式方面,叙事性文体我们除了可以关注六要素之外,还可以关注叙述的文本表达结构,语句构成形式,人物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功用等等方面。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