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邹忌讽齐王纳谏》问题学案

八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问题案
班级        姓名         座号         
【课标要求】
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采取合作讨论和问题探究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学习目标】
1. 背诵并默写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 能将文中句子准确译成现代汉语。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理解"修、窥、美、私、昳、蔽、刺"等词语的意义。2、整理归纳"朝、孰、诚、方、善、间"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教学难点: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感知理解课文。
2、点拨法:设置关键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作者简介】《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著名______________史书《____________·齐策一》讲述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
【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昳(   )丽朝(    )服衣冠(   ) 窥(   )镜   期(   )年朝(    )于齐间(   )进
【问题探究】
-、1、学生翻译课文第一自然段。
 
 
 
 
 
 
 
2、问题探究。(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2).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3)妻、妾、客三答后,邹忌“暮寝而思之”,“之”指代什么?邹忌由此又想到了什么呢?
      二、1、学生翻译课文第二自然段。
 
 
 
 
 
 
 
 
2、问题探究。(1)在本段中,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
    
 
三、1、学生翻译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问题探究。(1)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么怎样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四、1、邹忌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
 
2、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3、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4、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教后反思】
 
 
八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问题案参考答案
 
【作者简介】《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著名国别体史书《战国策·齐策一》讲述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
【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昳(   )丽朝(    )服衣冠(   )窥(   )镜   期(   )年朝(    )于齐间(   )进
【问题探究】
-、1、学生翻译课文第一自然段。(请另附纸) 
2、问题探究。
(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一件家庭小事, 即: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 题。
(2).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他认 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 故不可信。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3)妻、妾、客三答后,邹忌“暮寝而思之”,“之”指代什么?邹忌由此又想到了什么呢?
      
 “暮寝而思之”的“之”指代上文的“三 问”“三答”,尤其是“三答”。邹忌在三问三答之后,经过“孰视”“窥视”,知道自己明明 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偏偏说比徐公美。这是引起他思考的原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是邹忌经过一番思考得出的结论。 
之代的是 妻妾客因偏爱、恐惧,对他有所求而蒙蔽他。至此 他豁然顿悟,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 话。这比美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了伏 笔。
 
 
二、1、学生翻译课文第二自然段。(请另附纸)  
2、问题探究。
(1)在本段中,邹忌是如何讽涑齐王的?
    明确:以家事喻国事的办法。
三、1、学生翻译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请另附纸) 
 
 
 
 
2、问题探究。
(1)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么怎样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1①齐王下令按进谏的方式,分三等悬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滂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如此不计较提意见的方式和态度,这在封建社会是罕见的,也正是邹忌敢于进谏的原因。
②臣民进谏分三个阶段,发生了三次变化,“令初下,群臣进涑,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闻之;期牛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这三变生动地反映了这一重大举措的正确性。
③结果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四、1、邹忌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
 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广开言路,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作为位高权重的王,要清楚别人对你的美言都是出于各种目的,并非都是出自真心:有的人有求于你;有的人敬畏你;有的人爱慕你。因此你要学会甄别别人的话是真是假。 除了甄别真话假话,也要广泛向百姓征求意见和建议,学会从谏如流。对于逆耳的忠告更要乐于接受,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乐于向你提出意见和建议。
 
2、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战胜于朝廷的原因: 1.有邹忌这样的贤臣肯纳谏。 2.纳谏的方法婉转使君王容易接受。 3.齐王本身肯纳谏,广开言路。 (其中第三条最重要,但也要有前两条的铺垫)。 建议: 1.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需要婉转的劝说,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接受意见。 2.我们也应该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胸怀宽广,善于纳谏。
 
 
3、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作为领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偏听偏信;作为群众,提建议要讲究方式方法,既不冒犯对方,又要保护自己的尊严不受侵犯;作为普通人,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
4、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启示: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方,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注意语言委婉。
别人会因为爱护你、畏惧你或有求于你而对你隐瞒某些事情的真相,而偏向于你,使你看不到事实的真相,而邹忌从自己身上想到了国家,认为齐王的身边的人,都爱护、畏惧或有求于他,使齐王不知自己政策的失误
1:首先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话题引出,不会饿昂上司觉得尴尬; 2:最重要的是邹忌提的建议是有利于国家社稷发展的,于齐王有百利而无一害; 3:言辞恳切,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对我们的启示是: 要虚心的接受别人的意见,敢于挑战权威,能够委婉地向别人提出自己的建议;忠言不一定逆耳,如果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能够讲究说话的方式,语言得体委婉,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别人愉快地接受.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魁梧,容貌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第三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官员们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