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邹忌讽齐王纳谏》预习导学单


学习内容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主备:
金鑫
审核:备课组
类型:预习导学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战国策》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目标:欣赏邹忌的讽刺艺术,体会讽喻说理的妙处。学习叙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艺术手法,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情感目标:领悟以事喻理的委婉劝说方式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重点
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欣赏邹忌的讽刺艺术,体会讽喻说理的妙处。
 
   学   习   活  
教(学)手记
 
知识链接 屈原投江,屈原因劝谏昏君楚怀王而遭流放,最终投江自尽。
魏征死谏:魏征曾被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称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但有时也是冒着杀头危险直言进谏的。
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劝说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办法。
《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自主预习,基础夯实 
1、自读课文,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读准字音,积累文中生字词,在下面写一写:
 
 
2、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小组内展示读课文,把握字音、重音与节奏。
 
译读课文,合作交流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首先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并找出自己的疑惑。
2.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自己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讨论研究,共同解决。
小组展示 
(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邹忌齐王纳(讽:              
谏:            。)
谤讥于市朝(                            )
能面寡人之过者(             

谏寡人者(                          

年之后(                        
(二)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朝,           
;服,               )
2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                      )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                        )
4、闻寡人之耳者     (闻,                         
)
(三)一词多义
1、朝

A.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B.于是入朝见威王       
C.朝服衣冠    
2、孰
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3、诚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帝感其诚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    
 (四)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     (古:
            今:        )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             
今:             )
3、明日,徐公来。    
(古:      今:                       
(五)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2、忌不自信      (               )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
6、王之蔽甚矣      (              )
问题预设
(一)邹忌的“思”
1.邹忌这个人聪明吗?文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这个人物的特点?为何这样?
 
 
2.品析“三问三答”:
(1)邹忌的三次问都是如何问的?
 
(2)妻、妾、客是如何作答的?
 
(3)他思量结果是什么?他是如何进谏的?
 
(二)齐威王的“善”
1.文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齐威王这个人物的特点?
 
2.齐威王作出了怎样的决定?臣民是怎么进谏的?齐王纳谏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三)品味邹忌劝谏技巧,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结果如何?
想想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发现生成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细读文本,结合课后习题及《基训》自主学习,提出你认为有价值或不能解决的的问题。也可以试着为自己的问题分类,如:内容类、知识类、结构类、写法类等。
我的问题                       
 
 
 
 
小组问题
 
 
 
 
 
 
拓展探究  1、中的人物言行中,可以体现人物怎样的品质?试简单评价一下文中的人物形象?
 
 
 
2、知道的历史上敢于进谏的忠臣有哪些?他们的结果一样吗?
 
 
 
 
 
作业布置
 
 
学后反思
 
 
 
 
 
 
 
预习
六字诀:
查划写
记练思
 
 
 
 
 
 
 
 
 
 
 
 
 
 
 
 
 
 
 
 
 
 
 
 
 
 
 
 
 
 
 
 
 
 
 
 
 
 
 
 
 
 
 
 
 
 
 
 
 
 
 
 
 
 
 
 
 
学贵有疑
乐在解惑
 
 
 
 
 
 
 
 
 


 
自主学习
生成问题
合作学习
自我评价
 
 
 
 学科长评价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