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

九下第 二 单 元 测 试 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第1卷
一、(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震慑(shè) 分外妖娆(ráo) B、萦(yíng)绕 毋庸赘(zhuì)言
c、充塞(sài) 难辞其咎(jiù) D、袒(tǎn)露 锲(qiè)而不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笙萧 禀赋 义愤填膺 忧心忡忡 B、骤然 凌乱 一泻千里 温文尔雅
c、窗棂 驽钝 妙手偶得 脍至人口 D、流逝 悖谬 截然不同 纵横绝荡
3.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亲顾茅庐:亲自拜访。出自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B、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C、红装素裹:妇女穿着华丽的服饰,打扮得体。 一
D、顶礼膜拜:表示极度崇拜。
4.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 。
②是五月里一个明媚的日子,秾丽的春天躺在 的晨光里。
③我囚住这绿色如同 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A、动荡 静穆 幽囚 B、浩荡 肃穆 囚禁
C、回荡 静谧 禁锢 D、荡漾 肃静 禁闭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线绳绷得太紧,就要扯断了,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B、我们往前走去,在一个安谧的海湾看见一个男人在撇睡眠上的泡沫,将它倒进一只玛瑙缸里。
C、、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富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
D、如果没有一片港湾在等待着拥抱我们,无边无际的大海岂不令我们绝望?
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
②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没新的一切。
④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
⑤三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
⑥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
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
A、⑤③②①④⑥ B、⑤③⑥①④② C、⑥①④②⑤③ D、⑤③②④⑥①
7、依次填入下段文字括号里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蜕:“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
人 , 。而我 , 。”
A、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 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 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 拿
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B、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 拿到酸橘子就会感酣它是大的 拿到大的就会抱怨
酸 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
c、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 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 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 拿
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D、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 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 拿到了小
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
8、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本报讯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共青团中央开展了“永远不能忘记”全国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网络活动,引导青少年通过缅怀革命先烈事迹,回顾党的历史,继承党的光荣传统,激发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理想信念。这项活动,拉开了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开展的全国青少年“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的序幕。
在人民网、新华网、腾讯网、新浪网等网站的活动专题网页上,网友们点击查看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阅读感人至深的先烈诗抄,并纷纷通过献花、留言等方式表达对英烈的追思和缅怀。自4月2日活动启动以来,通过各网站专题网页献花的总人数已达到800多万人次,超过10万人写下了留言。
A、青少年网上缅怀革命先烈 B、共青团中央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
C、青少年网上点击查看革命先烈英雄事迹 D、各大网站开设缅怀革命先烈专题网页
9、下列文学常识及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公诫子》选自《韩诗外传》。韩婴,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
B、《咏煤炭》选自《于忠肃集》。于谦,明代政治家、军事家。
C、《水浒传》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义在梁山水泊,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反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D、《鲁宾逊漂流记》是1 7世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创作的游记体讽刺小说。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 3题。(12分,每小题3分)
①像行驶在滚滚江河里的航船无法躲避浊流和漩涡一样,我们的心灵在现实的生活里也无法躲避庸俗的缠绕;曾经有多少燃烧着渴望卓越之火的灵魂,却在人生的岁月里被庸俗的浪花溅湿了理想的柴薪,窒息了进取的烈焰。然而,那些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失去自己高贵心灵的追求者,却乘着永不沉没的生命方舟扬帆前进,任凭那庸俗浊流在方舟暴涨翻卷,也只能将带那些沙尘埃土、腐枝败叶吞没。
②高贵的心灵也许并不鄙视庸俗,就像雍容典雅的兰花不会鄙视善于献媚邀宠的月季,但高贵的心灵绝不会在庸俗的泥淖中沉沦。
③高贵的心灵也许会在岁月里与庸俗乘做同一班列车,就像美丽的天鹅与丑陋的野鸭,在迁徒的途中在同一个湖泊里歇息,但细细地倾听那湖面上晚风送来的阵阵夜歌里,恐怕没有一个人会把天鹅动听的声音当成嘶哑的鸭鸣。
④高贵的心灵也许会与庸俗穿着同样色彩和款式的衣服,就像同一条藤上开放的争奇斗艳的花朵,但庸俗却如那随风飘落后陷于虚空的慌花,而高贵的心灵却是硕果累累。
⑤高贵的心灵也许常常会被庸俗所嘲笑,就像不修边幅的大学者常常会受到披金载银、衣冠楚楚者的鄙视一样。但高贵的心灵不会去作任何寻求廉价赞美的努力,而是在庸俗的嘲笑里保持着自己的清醒和独立。
⑥高贵的心灵根植于生命的大智大慧,而庸俗却产生于愚昧无知,高贵的心灵常常感受到自己的卑微,因此,他总是养护好自己胸中的浩然之气以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而庸俗却处处表现着自己的自大和“小聪明”……
⑦几千年前,当有人拿一块硕大明洁的美玉去贿赂宋国的宰相子罕时,遇到子罕的拒绝,贿赂者以为子罕不识货,就对他说:“这块玉可是经过玉匠鉴定过的价值连城的稀世之宝啊!”子罕却掷地有声地答道:“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这宝,我们俩都应该各安其宝啊!”好一个“以不贪为宝”,这不正体现着一个人的高贵心灵吗?在这样高贵的心灵面前,天下任何财宝都为之黯然!
⑧高贵的心灵之所以高贵,正是因为它虽被庸俗所包围或缠绕,但却不被庸俗所污染。
⑨高贵的心灵是永不沉没的人性的方舟,任凭庸俗的流水泛滥横溢,它永远都将保持住自己的高度!
10.本文缺少题目,请你在下列选项中为本文选择—个题目( )
A、高贵的心灵 B、庸俗与高贵。 C、高贵的心灵是不沉的方舟 D、保持自己的高度
1 l、本文属于散文性很强的议论文,文中使用了大量比喻,下列对其作用分析最恰当的一项( )
A、显示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 B、使文章富于文采。
C、将抽象深刻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便于读者理解。 D、增加文章的容量。
1 2.细读②至⑥段,下列概括高贵心灵特征的选项不当的一项是( )
A、高贵的心灵决不会在庸俗的泥淖中沉沦。
B、高贵的心灵与庸俗有着本质的区别,会结出累累硕果。
C、高贵的心灵会在庸俗的嘲笑中保持着自己的清醒和独立。
D、高贵的心灵根植于生命的大智大慧,使人保持人格的完美。
13.下列选项对本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在第①段指出了同样面对庸俗的缠绕,有的人会随波逐流,拥有高贵的心灵的人则扬帆前进。
B、本文除了比喻手法之外,还大量使用了对比手法,使高尚与庸俗昭然若揭,不辨自明。
C、⑦段讲子罕辞玉的故事属于举例论证。
D、本文认为,高贵的心灵之所以高贵,是因为它远离庸俗,不被庸俗所污染。
三、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14——1 7题。(1 2分,每小题3分)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也;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致:取得,这里指买到。 B、俯身倾耳以请 请:请求。
c、未尝稍降辞色 降:减,减退。 D、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穿。
15.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当余之从师也 B、戴朱缨宝饰之帽 C、岂他人之过哉 D、坐大厦之下而涌《涛》《书》
1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的大意正确的一项( )
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B、援疑质理 译文: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
C、负箧曳屣 译文:背着书箱,拖着鞋。
D、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我)认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别人。
17,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作者从自己的行动和态度两方面谈了自己刻苦学习的经历。
B、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表明作者害怕和假人师、假名人一起游玩。
C、“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这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很谦虚,同时也表明他的学习取得了成功,对后学有勉励作用。
D、“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里的“中”指“心中”、“内心”。
第Ⅱ卷(99分)
四、(1 4分)
l 8.按要求默写填空。(5分)
①纳兰性德《长相思》中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②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中用“ ,却活巴山夜雨时”通过想象表现
与亲人相见的温馨快乐景象。
③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④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⑤行道迟迟, 。(《采薇》)
19。阅读《黄鹤楼》,然后回答问题。(9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①对诗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悠悠:悠闲自得的样子。 B、历历:清晰的样子。
C、乡关:故乡。 D、烟波:烟霭笼罩的江面。
②用现代汉语翻译“晴川历历汉阳树”。
译文: 。
③判断下面对这首诗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ⅴ”,错误的打“×”。
A、诗的前两联从传说起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B、诗的颈联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C、诗的尾联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D、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
在上头。” ( )
五、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0——25题。(22分) .
家园如梦 山珍
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皮纸蒙住的三字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月光光,亮堂堂,背书包进学堂…···”井边学会的童谣鲜活如初,只是教我童谣的母亲,却已满头白发。母亲的声音已成记忆,然而母亲的血必将灌溉我的一生。
流浪的脚步离开家园,只把乡愁饲养在井中!任何一丝不经意的涟漪,都有可能荡得我遍体伤痕。
屋后的荒坡上,零零散散地落户了一些三月莓树,它们在贫瘠中送走一个个春夏秋冬,又迎来一个个春夏秋冬。
母亲为我摘莓子时被刺破的手指,滴着血,凝成一团不褪的火红,永远燃烧在我记忆的深处。那些吃三月莓当饭的甜甜的日子,是母亲用手一分一分地扳来的。今年的三月,母亲还会为我采摘那些新鲜的三月莓。母亲的身影呈现在眼前,逐渐缩短母子间的距离。母亲曾经为我寻找三月莓的目光,闪耀一串串累累的爱。
屋右的古风树——鸟的天堂。孩提时,父亲总是架着长长的梯子,猫着腰一回一回地爬上树为我取鸟,样子很吃力,可父亲的脸上却从不滚落丝毫吃力的神情。
如今,鸟渐渐地少了,只剩下乱七八糟的鸟巢搁在树杈问,可年迈的父亲却像童年的我一样,在鸟归季节里一遍遍地数着鸟巢。又是鸟儿孵殖的季节,隐约中,我感觉父亲佝偻着身子站在古枫前学舌一般地重复着“一、二、三、四……”那深深陷进了眼窝的眸子,专一地注视着通往山外的羊肠路。
屋左蜿蜒蛇行的山路依旧在为我走出大山的举动作注脚,那浅浅的一行不知打上了我多少若隐若现的脚印。从山村走出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一种折磨。
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头还是生活。生活就是生生死死,造化平衡世界,谁能适应这个世界,谁就是赢家。做个赢家吧,赢家有能力随遇而安。无论生活把自己推到哪个位置,都要用一颗平常的心面对,轻松靠自己给予,快乐只属于创造快乐的人。
怀念家园,更怀念家园里的那些人。我茹苦一生而今远隔一方的母亲,愿您有您的快乐;我艰难活命又思念女儿的父亲,愿有您自己的寄托!
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我将自己攀援成一株不忘的牵牛,紫色的喇叭始终朝向敞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缝。
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远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家园如一柄永新的伞,一直搭在流浪者风雨兼程的肩膀上;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地去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20.根据文意,谈谈对文中家园内涵的理解。
它既指 ,也指 。(4分)(字数均为7个字,少填、多填不得分)
21.第一段中加点的“挤”写出了月光而洒满庭院的动态、柔美的感觉,同时用 化的手法体现了作者对月色的 之情。(4分)
22.最后一段说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远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家园如—柄永新的伞。这三个比喻的意义各是什么?(3分)
袄:
鞋:
伞:
23.文中画线的句子:“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处还是生活,”请根据文章本身提供
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明其深刻含义。(3)
答:
24.仔细品味选文最后一段,按照下列句子的形式,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另写一个句子。不得抄袭原文。(2分)
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远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 , 。
2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散文从夜写起,写到了“浅浅的月光”,使人自然地联想到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传世名句,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了。
B、“饲养”一词原指喂养动物,作者在文中“把乡愁饲养在井中”,表明作者如同喜爱宠物一样把乡愁时时挂在心头,从而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C、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古井、莓子、枫树、山路等一系列的景物,通过这些景物表现了对父母的怀念之情和对故乡的相思之情。
D、文章的第6段写了父亲在古枫前数鸟巢的情景,也写了父亲“专一地注视着通往山外的羊肠路”的细节,它们既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牵挂,更写出了儿子对父亲的深情。
E、文章将近结尾时作者表示自己愿成为攀援在家门前的竹篱笆上的不老的牵牛花,其意在表达对家园的依附。
六、(63分)
26.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①泰戈尔说: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生活中,阴风冷雨会不时袭来,常常黯淡了我们天空的色彩。但如果我们拿出勇气去改变那能改变的,拿出智慧去改变那应该改变的,拿出意志去改变那很难改变的,我们的天空就会五彩斑斓。然后我们可以微笑着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
请以“我改变了 的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横线上可填“困难”、“性格”、“挫折”、“友情”等。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不得抄袭;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单位名。②从依稀汜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留存生命印迹中的那一刻,令我久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战胜挫折或困扰后的坚强,也许是在意外收获后的惊喜,也许是在顿悟亲情后的温暖,也许是在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之后的崇敬……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洒满阳光。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注重生活细节,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不少于600;不得抄袭;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单位名。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