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在文章里,鲁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集中记叙长妈妈给他留下的儿时印象,把长妈妈这个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它凝聚着鲁迅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着鲁迅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
对人物具体的刻画和描绘,是教材重点,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是教材难点。
2.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2)体会文章详略描写的安排。3)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对主人公的感情。4)了解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3.教学难点
1)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对主人公的感情。2)了解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对鲁迅的情况,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人物描写的方法已有一定的感性认知。
1. 学生基本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分析出作品所写事情,把握准对人物形象描写的手段。
2. 课文前半部分是否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为什么题目上不写“长妈妈”而写“阿长”需教师指导讲解。
【教学目标】
1、学生自觉运用工具书学习掌握本文字词语“骇、掳、疮疤”等。
2、默读后,梳理文章内容,把握故事情节。通过讨论、讲解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理解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探讨作者对主人公的感情。
3、在分析人物、事件时理解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感受长妈妈真诚、善良淳朴的性格。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构建动场
1、同学们,现在我们所读的名著叫什么?它的作者是谁?我们曾经学过他的哪些作品?你还记得鲁迅的哪些情况?(以上问题都由学生回答,幻显)
2、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个人,这个人是谁呢? 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起来看课文--------阿长与《山海经》。(板书课题)
二、 自主学习,交流探究
【活动一】感知人物
1、布置自读课文,要求读准以下字音。
骇 掳 悚 絮说 惶急 疮疤 诘问 渴慕 霹雳 辟头 画舫
2、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用“阿长是一个 的人”说话。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全方位感知人物,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
可以有如下一些说法:
阿长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人;
阿长是一个黄胖而矮的人;
阿长是一个别人不注意姓名的人;
阿长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的人;
阿长是一个睡相不好的人;
阿长是一个不许我走动的人;
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的人;
阿长是一个烦琐之至的人;
阿长是一个迷信的人;
阿长是一个善良的人;
阿长是一个朴实的人;
阿长是一个热情为“我”着想的人;
阿长是一个具有伟大神力的人;
……
教师小结:总之,长妈妈是一个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的人。也就是说,阿长是一个好人,但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她是一个复杂的人。那么这样一个人,作者对她的感情怎样呢?
【设计意图】活动一为达成教学目标1“学生自觉运用工具书学习掌握本文字词语“骇、掳、疮疤”等。”和2中的“默读后,梳理文章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统一;学生主体性策略。活动评价: 读音正确;朗读正确、通顺流畅。
三、综合建模
【活动二】探讨感情
1、学生速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
2、明确: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的,从“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设计意图】活动二为达成教学目标2中的“探讨作者对主人公的感情”。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统一;学生主体性策略。活动评价: 积极参与合作讨论,语言表述通顺流畅。
【当堂检测】
1、给加粗字注音或写出汉字。
憎恶( ) 惧惮(   )  粗拙(   )  哀悼(   ) 震悚(    )
chuāng( )疤 孤shuāng( ) jié( )问 pī( ) 雳 渴mù( )
2、填空,理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发展的线索。
        →      →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       
3、刻画人物形象,常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她生得黄胖而矮。 ( )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3)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
【板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烦琐、愚昧、迷信 善良、朴实、真诚
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作业设计】
A层:积累字词、完成目标检测1--4
B层:积累字词、完成目标检测1--3
第2课时
一、构建动场
提问上节所学
二、自主学习,交流探究
【活动】品味细节
1.读课文,要求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
教师提示:我们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作者的感情变化是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也就是说,这些事情就是我感情变化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联读课文,填出下表

人物性格
感情
写作手法

谋害我的隐鼠
常喜欢切切察察
限制我的行动
饶舌多事
不大佩服
先





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
粗俗、
不拘小节



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善良真诚
不耐烦


讲长毛攻城时护城
无知、淳朴
空前的敬意


为我买《山海经》
热爱关心孩子
新的敬意


2、以上事件中哪些写得详,哪些写得略?为什么这样安排?(A组回答B组倾听识记)
明确:略写的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一个初步了解,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详写买《山海经》一事,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所这看来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做成功”。这样安排详略得当,突出表现长妈妈真诚、善良、富有爱心的一面,也表现出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3、研读18---28段。
(1)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什么心理?(2)阿长把《山海经》买回时,“我”有什么反应?体现了怎样的心情?(3)为什么在此时作者认为“她确有神力”?(4) 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请一位同学来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5)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个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 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设计意图】活动为达成教学目标2中的“通过讨论、讲解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理解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和3 “在分析人物、事件时理解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感受长妈妈真诚、善良淳朴的性格。”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统一;学生主体性策略。活动评价: 积极参与合作讨论,语言表述通顺流畅,条理清晰。
三、综合建模
1、拓展探究:文章为什么要叫《阿长与 <山海经> 》?如果改成《长妈妈与 <山海经> 》不是更有敬意吗?
2、.想象创新
我们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
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放飞想象的翅膀,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代长妈妈说些话。
教师举例:
哥儿啊,我虽无名无姓,但经你一写,现在也成了名人了,可是你说我无名无姓,生得黄胖而矮倒也罢了,怎么连颈上的灸疮疤也写进去了呢?说我规矩多、烦琐、迷信也罢了,那时谁不迷信啊?可是你,怎么连我睡相不好这种私事都写进去了呢?特别是给你讲长毛故事时,讲的将我们掳去后,让我们脱下裤子站在墙头,大炮就放不出来,你也照实写下来了,你不怕人笑话我还怕人笑话呢!
【当堂检测】
阅读课文“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段第一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对叔祖主要采用了 描写的方法,突出了他几个方面的特点。略写了他性格 ,他爱 ,爱 ,详写了他 .

3、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

 4、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5、对阿长的描写采用了欲 先 的手法。
【板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感知人物 烦琐、愚昧、迷信 善良、朴实、真诚
明了感情 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品味细节 竖手指、睡觉姿态、古怪仪式、讲长毛
想象创新 紧扣人物性格、联系现实生活
【作业设计】
A层:1、《学习检测》课内部分
2、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写—两件事,尽可能写得真实、生动、传神
B层:《学习检测》课内部分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