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小马过河 教学设计1


小马过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开动脑筋,认真思考。
2、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磨坊图,老牛、松鼠、小马图各一张,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老师手举小马图)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只小动物,你知道它是谁吗?(小马)
小马住在森林里,和妈妈一起生活,可幸福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小马过河的故事。
2.板书课文题目:小马过河
3.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纠正读音:你认为哪个字的读音应注意,给大家提个醒。
深:声母是翘舌音,韵母是前鼻音。
仔:整体认读音节zǐ。
甩:三拼音节,介母是u。
没:多音字,这里读mò。
3.标出自然段。(共6个)
4.把你读得不通、不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5.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把你不明白的词句画出来。
三、质疑
1、从课文韪来看,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质疑。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小马过河时遇到了什么事?怎么解决的?
小马最后过河了吗?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l学习第1、2自然段。
(1)带问题学习: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
(2)指名读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
学生甲:小马想帮妈妈做点事。
学生乙:妈妈让小马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所以要过河。
(3)小马的心情怎样?(高兴)
书上哪个词写出了小马高兴的心情?(连蹦带跳)
(4)想一想小马为什么这么高兴。(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接受任务。)
(5)谁愿意读读小马说的话?(指名读)
(6)从小马的话中你能看出什么?
学生甲:小马非常爱劳动。
学生乙:小马很有礼貌。
(7)既然小马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就要好好儿完成它。
老师贴磨坊图,画一条河。
2.学习第3、4白然段。
(1)板书:为难
小马为什么为难呢?
学生甲:因为小马第一次离开妈妈。
学生乙:因为这时小马离家很远了。
学生丙: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不知道河水的深浅。
(2)指导学生读出小马为难的心情。
(3)分别指名读第3、4自然段。思考:这时,小马遇见了谁?争论一件什么事?
学生甲:小马遇见了老牛和松鼠。
(老师贴老牛、松鼠图。)
学生乙: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过去。”
板书:水浅
学生丙:松鼠说:“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板书:水深
(4)老牛说水浅,松鼠说水深,他们到底谁说得对?分小组讨论。
学生甲:水的深浅不变。
学生乙:老牛高大,认为水浅,而松鼠矮小,认为水深,这是相对而言的,都有自己的道理。
板书:高大 矮小
(5)小马听了他们的话,是怎样做的?(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6)小马为什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因为他遇事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
(7)指导读第3、4自然段,读出小马和老牛、松鼠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8)小马听了老牛、松鼠的意见,怎么做的?
板书:叹气 问妈妈
3.学习第5自然段。
(1)小马回家问妈妈,妈妈是怎么说的?分角色读第5自然段。 ·
(2)妈妈问了小马什么话?
(3)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
(4)小马此时的表情,思考“低下了头”是什么意思?(没有仔细想,不好意思。)
(5)指导读“我……我没想过。”
(6)从小马的回答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小马认识到自己错了。
(?)妈妈最后是怎么说的?读妈妈的话。
妈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河水是深是浅,亲自实践就知道了。)
“光”是什么意思?(只,就。)
(8)齐读妈妈的话。
4.学习第6自然段。
(1)小马过河了吗?怎样过的?(在妈妈的教育下,亲自实践。)
(2)实践的结果如何?(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板书:既……也……
(3)为什么结果是这样?(因为小马既不像老牛那么高,也不像松鼠那样矮,从实践中认识到自己可以平安过河。)
五、分角色朗读全文
六、总结全文
1.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甲:遇事要开动脑筋,亲自去试试。
学生乙:我们要在实践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2.小马从接受任务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
高兴--为难--叹气--难为情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时,教师应巧妙地设置学习的障碍,使学生在新需要与旧水平之间产生冲突,从而更好地学习。因此,在一开始,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那匹小马,你能过河吗?’’这个问题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将课堂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练就生活的本领。
这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小马,还有老马,老牛伯伯、松鼠。这些“人物”的语气、语言的感情色彩不同,老马是“妈妈”,应该用亲切的语气。老牛伯伯是老一辈,朗读时声音要粗,语气稳重。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时讲的话,语气要急切。小马天真、有礼貌,读时要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来。指导朗读时,这些都要向学生说清楚。边展示边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这样训练朗读,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故事中蕴含的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二、自主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2.交流汇报。
(1)熟字加偏旁类。
挡:“当”字加“扌”,就是“挡”字。
拦:“兰”宇加“扌”,就是“拦”字。
伴:“半”字力n“亻”,就是“伴”字。
仔:“子”字加“亻”,就是“仔”字。
(2)熟字去偏旁类。
亲:“新”字去掉“斤”,就是“亲”。
(3)熟字换一笔。
甩:“用”把“ ”,换成“ ”,就是“甩”字。
三、指导书写
甩:第二笔“ ”稍短,最后一笔“乚”压竖中线至与撇平行处拐弯出钩。
四:扩词练习
学生充分说。
带:带头 带领 海带 热带 咸中带甜
伴:伴同 伴唱 同伴 陪伴 伴舞 伴奏
亲:亲人 亲自 送亲 母亲 大义灭亲 亲如手足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为识记生字。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记忆生字,并将这种识字方法与大家交流。重点指导“甩”的写法。
在课文中,有这样三句话:(1)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过去。”(2)松鼠认真地说:当然啦!昨天,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是在这条河里淹死的。”(3)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为让学生理解上面三句话,领会课文的重点、难点,教师采用直观演示法,创设了一个“场景”。在一口玻璃缸里盛了适量的水当一条河。先把老牛的塑料平面模型放进水中,水刚没老牛的小腿。接着把松鼠的塑料平面模型放进水中,水把松鼠整个淹没了。最后把小马(背上画有半口袋麦子)的塑料平面模型放进水里,水刚没小马的大腿。学生通过观察演示,比较老牛,松鼠、小马的平面模型,明白了老牛为什么说水“浅”,松鼠为什么说水“深”,小马试了过后为什么说水不深也不浅。由此,学生就能懂得做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去试一试的道理。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