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散落的钞票 教学设计1

《散落的钞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心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讲述在车站发生的故事。 3.感受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刻画性格的语句。 4.感受路上行人真诚相助、拾金不昧的美好品德。 教学难点、重点: 1.感受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刻画性格的语句。 2.感受路上行人真诚相助的好品德。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 2.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钞票为什么会散落?钞票散落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最后结果怎样?) 3.从课题看,你认为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 (钞票散落以后发生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帮助正音。 3.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是否读得正确流利。(如达不到这一要求,须继续朗读) 4.默读课文,想一想,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给各部分列个小标题。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主要写了在一个北风呼呼的日子里,过路行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把被北风刮跑的钱“抢”了回来,送还主人的故事。) 5.同桌交流。 6.反馈。(钞票散落――路人抢钱――钱归原主)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 教师:刚才大家在质疑时提出了“钞票为什么会散落”这个问题,作者在文中告诉我们了吗?是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的?(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都告诉我们什么了? 2.指名回答。 (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十一长假的一天) 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2、3自然段,边读边想:钞票散落以后,行人、立明和“我”各有什么反应?请画出相关的语句。 2.全班交流讨论。 行人: a)指名读画出的写行人反应的句子,理解词语“不约而同”、“喧腾”的意思。(教师板书过路行人:抢) b)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行人的句子。(先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朗读,再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立明: a)指名读画出的描写立明的反应的句子,理解词语“突如其来”、“焦急”的意思。(教师板书立明:焦急) b)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样的语速,什么样的语调来读,可让学生带上动作读,在读中体会老大爷焦急的心情。) 我: a)指名读描写“我”的句子,体会“我”此时的心情。 b)想像“我”当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体会“我”的心情。 3.自由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 师:行人纷纷跑去抢钱, “我”歉疚地不知说什么好,事情的结果到底如何呢? 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 1.默读第4~6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看看自己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2.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先由小组成员之间交流自己读懂的地方,再讨论各自的疑问,记录员整理好读懂的、经过讨论后弄懂的以及讨论后还未弄明白的问题,在全班交流时进行汇报。) 3.汇报学习结果,在各小组汇报学习结果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a)通过对路人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感悟路人的内心世界及精神风貌。 (“从四面八方陆续朝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在他的手里。”“聚集”“关切” “诧异”“壮汉不好意思地……”)(教师板书:还) b)从老大爷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中,体会老大爷的朴实、真诚。 (“喜出望外,不停地向众人点着头。”“情面难却”“微颤”“迟疑”“肯定”)(教师板书:喜出望外――迟疑――肯定) c)“我”的心情的变化。 (“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教师板书:沉重――轻松) d)理解“迟疑”与“肯定”,“沉重”与“轻松”的含义,感悟老大爷和“我”的心情的变化,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互助和良好的社会风尚。 e)文中三处加引号的“抢”字与不加引号的“抢”字的含义有何不同? (1.当时风大,动作必须要快,要抢先;2.这种行为表面看来是抢,而目的却是为了帮助老大爷追回钱,是帮助的意思,这就不能叫抢,所以要加引号。) 4.设计复述提纲,复述课文内容。 a)个人或同桌设计。 b)交流复述提纲,自言自语复述。 c)指名复述。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先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悟朗读,然后请学生说说应如何去读,最后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四)语言积累 1.读一读,理解句子的含义。 当金钱在人们心中高到不恰当的位置时,世界就倾斜了。 发财不是人生的目的,贫困不是穷人的耻辱。 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而在于获得成就时的喜悦以及产生创造力的激情。 2.交流课前搜集的与钱有关的名言、谚语,并适当谈点自己的见解。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