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教学设计4

第21章信息的传递
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2.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
3.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无线电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难点:了解广播、电视和无线电话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基本过程。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实物投影仪,收音机、电视机和移动电话各一台,教师用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
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打电话、发短信、上网收发E-mail、处理QQ留言······在享受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你是否想过这些信息是怎样被传递的?
广播、电视的图像和声音是依靠电磁波传过来的。
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探究新知: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展示一台多波段收音机,播放广播节目,说说你观察的内容。它的作用是什么?
那么广播信号是如何发射信号,收音机是如何接收信号的呢?
阅读课本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思考:
1.无线电信号是从哪里发射的?
2.声音信号是如何发射到空中的?
3.信号是如何接收的?
4.收音机接收到手信号如何变成声音的?
小结:无线电广播主要是由信号发射和信号接收两部分组成。
我们可以把广播信号类比成信件的书写、传递和接收。利用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电信号与写信相似;高频振荡电流相当于邮差;调制器的调制就是把信件交给邮差。天线相当于驿站;选台相当于信件的分捡;解调就是把信件从邮差身上解下来;扬声器就是阅读信件了。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那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的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观察,说出观察结果。上面标有不同的频率;有调谐旋钮;有音量开关等。利用收音机可以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广播信号。
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课前查阅的资料简要说明。
通常收到的广播信号是由广播电台发射,再被收音机接收,主要分为两个过程。
信号的发射:首先用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音频电信号;由载波发生器产生高频电磁波,通过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最后通过天线把载有音频电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
信号接收: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电磁波,利用调谐器选出我们所需频率的电磁波;从高频信号中取出音频信号,放大后送到扬声器;利用扬声器把电信号转化成声音。
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展示电视机,给电视机接上天线,利用电视机播放某一电视台的节目。
电视接收的图像和声音,电视信号是如何发射和接收的呢?
阅读课本有关电视的发射和接收的内容,思考:
1.电视信号中图像和声音信号是如何发射的?
2.电视信号与广播信号有哪些异同?
学生阅读,讨论回答问题。
电视信号包括了声音和图像信号,声音信号的产生、发射、接收与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相似。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流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
电视机天线把高频信号接收下来,通过电视机把图像和声音信号取出来放大,由显示器显示图像,喇叭发出声音。
移动电话
利用移动电话拨打另一电话。移动电话是如何把信号传递给另一部电话的?
阅读课本有关移动电话的内容,思考:
1.移动电话是如何把信号发射出去的?
2.移动电话是如何接收到对方电话的信号的?
移动电话既是一个信号发射台又是信号接收台,为什么广播电视塔要建那么高大,而移动电话只要这么一点大呢?
在我们家中就有一种可以移动的叫作无绳电话的移动电话,它又是如何工作的呢?
学生思考,得出结论:电磁波。
学生阅读,讨论。
移动电话既是信号发射台又是信号接收台。移动电话相当于是无线电台,它将用户的声音转变为高频电信号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捕捉空中的电磁波,使用户接收到通话对方送来的信息。
学生讨论回答:
手持移动电话的体积很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也很简单,灵敏度不高,因此,它跟其他用户的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无线电台(基地台)转接来达到通话的目的。
无绳电话的主机和手机上各有一个天线,它们是通过电磁波来工作的,主机接在电话网上,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无线电台。
效果检测:
课堂小结:一、基本知识
1.电磁波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的原理
2.电磁波的发射过程
3.天线的接收过程
二、基本技能:会正确利用资料分析问题
三、基本方法:对比法、分析法
布置作业:教材P157动手动脑学物理1~2。
板书设计: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一、电磁波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的原理
二、电磁波的发射过程
三、无线电的接收过程
教学反思: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它们是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应用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前面电磁波知识的扩展。基于此,本节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具有如下特点:
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应尽量安排为探究性的学习,主要安排了以下的探究活动:布置学生课前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本节的内容:
无线电信号是如何发射的?又是如何接收的
电视的工作过程是什么?
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由于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目标要求很低,适宜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探究。
2.不必过分要求学生深入地掌握某些知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只要求学生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而并不要求学生知道具体的技术细节,如器件的结构等。
3.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 知识同社会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是这一节的另一个特点。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它们是如何工作的?这个问题对学生充满了诱惑。“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新课程理念在本节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