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藤野先生 学案.doc

藤野先生 学案
精彩开篇词
恩师难忘,难忘师恩。一句温暖的话、一个理解的眼神、一次真诚的鼓励……犹如黑夜明灯,让人独处而不孤独,失望而不懈追求,处困境而充满希望……在那漫长的历史黑夜里,在那艰难的无尽的探索中,是谁让鲁迅先生如此难忘?让我们一起回忆---藤野先生。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3.了解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忆及老师,三味书屋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先生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而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则如日后鲁迅在回忆中所说的:“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那么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板书文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绯红 (fēi) 宛如(wǎn ) 驿站(yì) 解剖(pōu)
畸形(jī) 凄然(qī ) 教诲(huì) 瞥见(piē)
杳无消息(yǎo )深恶痛疾(wù)油光可鉴(jiàn )抑扬顿挫(cuò )
(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宛如:正像,好像。
绯红:鲜红。
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杳无音讯:从此再也没有消息。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瞥见:一眼看见。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的名字叫。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
精通:深刻了解,非常懂得。
2.背景链接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时间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求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了解文体
散文是同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是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神不散:是指中心必须明确,无论散文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如何灵活,都必须为中心服务。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请大家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交流点拨】段落层次的划分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可分成三个部分(全文共有38段):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21cnjy.com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21·世纪*教育网
(二)跳读课文,了解藤野先生
1.找出涉及藤野先生的部分
【交流点拨】从肖像角度来考虑:依据第6段。
从生活习惯的角度来考虑:依据第9、10段。
从治学的角度考虑:依据第16、17、23等段。
从对待学生的角度来考虑:依据第11—15、21、22等段。
2. 作者初见藤野先生时,藤野先生是什么样子的?
【交流点拨】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
3. 从哪几个方面写藤野先生?
【交流点拨】(1)衣着简朴 (2)为作者精心添改讲义 (3)当面订正解剖图 (4)为作者勇于解剖尸体而高兴 (5)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 (6)与作者惜别www-2-1-cnjy-com
4.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交流点拨】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三、交流体验——谈感受
从对人物的认识和人物描写的方法等方面说说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
【交流点拨】1.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在写作过程中应该学会这种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刻画人物时注意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准确描写。 21教育网
2.读了本文,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诚恳,治学严谨,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全然是一位负责任、明道理的老师。【来源:21cnj*y.co*m】
四、本文围绕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展开叙述,说说你对本文叙事线索的理解。
【交流点拨】叙事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相知、相别的过程,表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崇敬和怀念。

四、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相识前  东京见闻感受  
相 识  肖像 声调
相识相处(离、往、初到、在)仙台 相 处  四件事例
相 别 神情 话语

相别后 (回)北京 珍藏讲义 深切怀念 多写文章 悬挂照片

五、拓展延伸
在学习、生活中,在和老师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对我们影响较大的老师,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难忘,请选择一件叙述。www.21-cn-jy.com
【交流】一天在县城上班的堂哥急急忙忙到学校来将我从教室里叫出来,说赶紧收拾收拾回家,母亲病了。在此前一周我回了一趟家,就知道母亲的病加重了。我跑到班主任朱怀先老师的办公室,请了假,转身撒腿往宿舍里跑。当我推着自行车出来时,朱老师匆匆喊住我,向我的绿军装上衣口袋里塞了10元钱,挥挥手说:“赶紧回家吧,别着急,啊。” 送走母亲后,我给父亲讲了这10元钱的事情。父亲一直记在心里,当我接到通知去学校时,父亲将包着十几个鸡蛋的包裹交给我,嘱咐我给朱老师捎去,“谢谢人家一直关心你”。这10元钱,我也一直记在心里。尽管大学毕业后只去看望朱老师两三次,但是每年只要在国内,在新年到来时总会不忘给朱老师寄一张贺年卡,简单几个字:祝福老师新年快乐,生活快乐。【版权所有:21教育】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藤野先生是一个治学严谨、生活俭朴、为人正直,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的人。读到此,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民救国。可鲁迅最终却做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其中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将去解开这个谜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语文活动:你写我猜
选取一位你的现任老师,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写一篇短文。写时隐去姓名,让大家来猜。2·1·c·n·j·y
(二)探寻名人之路
鲁迅的这段留学生活变换了几个地点?记叙了哪些事件?
【交流点拨】变换了三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 
(1)对东京清国留学生腐化生活的反感
(2)途经“日暮里”、“水户”勾起作者的忧国之思和对爱国志士朱舜水先生的敬仰。
(3)受到日本所谓“爱国青年”的侮辱、诽谤,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4)看到电影里枪毙中国人的情景,痛感必须改变“中国是弱国”的现实,于是毅然弃医从文,寻求救国之路。21·cn·jy·com
(三)品文中妙笔
朗读课文前三段,体会鲁迅文笔特点。
1.这部分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你能够通过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交流点拨】所描写的对象是“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对他们是一种厌恶之情,这是从他们赏樱花,学跳舞等事情中可以看出。这也许也是鲁迅为什么要离开繁华的东京的原因所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这些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交流点拨】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出处:21教育名师】
这段文字在准确地形容与细致的描写的基础上,把“清国留学生”的精神风貌也刻画出来了。本来是担当着救国重任的留学生,到东京之后,则不思进取,反而追逐时髦,将头发弄得油光可鉴,尤其可悲的是,始终不忘记那条象征落后和耻辱的大辫子,反而将其弄得十分醒目,令人恶心。文章用比喻和反语、夸张等手法,将讽刺之情巧妙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1)作者抓住清国留学生的主要特征——将长辫盘在头顶,来再现他们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恶形象。 、21*cnjy*com
(2)用两个贴切的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及“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  21*cnjy*com
(四)交流人生选择
1.鲁迅去日本留学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鲁迅原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
2.他为什么离开东京?
【交流点拨】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去往仙台见到藤野的缘由。
3.他为什么学医?
【交流点拨】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4.又为什么弃医从文?
【交流点拨】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对藤野作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决心弃医从文是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5.这些都表现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强烈的爱国之情。
(五)理文章线索
说说本文在记述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中,作者是如何通过自己思想变化贯穿全文的?
【交流点拨】感情线索。主要表达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是作者忧患情绪的一种表现,也可以看出作者到日本学习的目的;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和“水户”也透露作者的爱国情感;对初到仙台受到优待不以为然的心情,对艰苦的生活条件不以为意的态度,也是作者爱国精神的体现;对藤野先生表示敬仰,是由于他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学生;对日本“爱国青年”表示愤懑,是由于他们歧视中国人;看电影之后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更是由于拯救民族危亡的考虑;最后把怀念之情转化为多写揭露黑暗现实的文章,则是当年弃医从文的目的,是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指导下的实际行动。可见,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是统摄全篇的红线。
三、板书设计
直接原因:1.日本人看不起中国人
弃医从文 2.中国人思想麻木
根本原因:爱国主义精神
四、拓展延伸
夜深人静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境。2-1-c-n-j-y
【交流】敬爱的藤野先生:
您好!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般,不经意间,我与恩师已经阔别20年了。
这些年来,我一直挂念您,由于琐事烦扰,没能给您写信,有时想写,但终因状况无聊,说起来无非使您失望,便连信也不敢写了,您不会怪罪我吧?
当年,我本是抱着救国救民的思想东渡日本,想靠医学救国,可后来发现中国国民的不觉醒,振奋民族精神势在燃眉,故而弃医从文,这个情形不好跟您直说,所以撒了谎,相信您一定理解我这片苦心。
先生对我的教诲是我一生的财富,您对我热情诚恳和没有民族偏见,令我终生感激。
您的照片就挂在我的墙上,每当写作疲倦之时,我都会抬眼看看您的照片,您的谆谆教导仿佛又在耳畔响起,给予我无穷的力量和勇气!
您现在过得还好吗?您的学术成果一定很丰硕了吧?身体还好吧?愿您还如以前一样硬朗。
末了,顺便提一下,我现在已常用“鲁迅”这个笔名了。
再次向您表示敬意!
弟子周树人敬上
1926年10月20日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