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背影.doc

背影
——品《背影》的情意美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散文。它之所以成为经典,历久传诵而感人至深,并不是凭借了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赡的文字,而只凭了它在其中所表达的人世间最弥足珍贵的亲情,是凭了作者在文中所刻画的一位可敬可爱而又可怜的慈父形象。每读一遍《背影》,我们就会收获一份感动;每读一遍《背影》,我们就会对父爱多一份理解;每读一遍《背影》,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作者在文中着力表现的是崇高的父爱,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父爱子、子怜父的真情。特别是父亲的舐犊之情催人泪下,让人刻骨铭心。   文章开篇就交待家中一连串的不幸遭遇:“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还亏空”,“办丧事”,这一系列的“祸不单行”为整篇作品设置了惨淡的环境,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在这千难万苦的逆境中,父亲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贵多少倍,父亲对儿子的满腔温情也就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   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通过一些具体而细微的事情体现出来。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得为自己更为一家人的生计去奔波劳碌。尽管父亲已嘱托茶房陪我去车站,且对茶房嘱咐再三,但还是放心不下,非亲自送儿子不可。到了车站,又是给我拣座位,铺大衣,嘱咐我,托茶房照应,这些细针密线的描写,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一位慈父对儿子的体贴关怀。   作品中最精彩、最动人的是父亲不顾年老体衰爬月台买橘子过程中留下的背影。父亲蹒跚行走,慢慢探身、双手“攀”、两脚“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这一系列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老态龙钟的父亲如此艰难地爬上爬下的目的只不过是为儿子买几只橘子,其对儿子的体贴爱抚到了何等程度。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流下了感激的泪,我们读者看到人世间这至真至纯的真情,又有谁不为之动容而泪眼婆娑呢?   《背影》之所以写得感人,除了生动地刻画了父亲这个形象,表现他深沉真挚的爱之外,还因为作者写出了自己的感情。这集中体现在他的四次流泪。这几次流泪,进一步渲染出悲悯的气氛,使文章形成一种催人泪下的感伤基调。徐州见父,面对家庭困境,“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是难过的泪;车站买橘,看见父亲艰难的步履,“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感激的泪;与父告别,等到背影混入人群里,“我的泪又来了”,这是惜别的泪;久别读信,想到父亲的颓唐,“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是辛酸的泪。这四次流泪,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也造成了感情上的波澜迭起,一次又一次强烈地撞击着读者的心扉,与读者形成强烈的共鸣,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背影》的构思精巧。作者采用截取法来选材构思。他以新颖独特的视角,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作为创造意境的构图中心,凭借着它营构、布设全篇意境的轮廓,显露抒情的微波洪涛,表达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围绕“背影”这个主体形象,作者先后进行了四个层次的点染和刻画。第一层是“南下奔丧”,叙写“背影”出现的背景——家景惨淡,父亲赋闲,祖母去世,父子奔丧……“背影”的忆起,交融着子对父的爱,调子是伤感低沉的。第二层是“南京送子”叙写背影的出现,即“我”看见的父亲买橘时的背影:“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在这幅画面中,“我”完全被父亲的爱所感动,“我”终于理解了父亲,“我”的眼泪烘托出背影感人的力量。在这幅子怜父的特写中,充溢着子爱父的感情,情调由伤感低沉走向深挚热切。第三层是“父子离别”,叙写“背影的隐没”:“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父亲的“背影”上浸润着儿子依依惜别的苦痛泪水,情调由热切酣畅而又转为凝重滞涩。第四层是“别后致书”,叙写深深怀念父亲的背影:“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在舒缓延宕的尾音中,滞涩凝重的惜别情韵又跌宕而为怀念父亲的无限缠绵之情。在这四层的点染中,作者感情的浪花每一次撞击,都产生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波纹,显示着感情旋转向前、变化腾挪的流程,诗意浓烈地画出抒情的波澜,强化了整体意境的艺术感染力,一个富有艺术美感的“背影”,留下了旷大的艺术空间,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写作特色
从平凡的生活中撷取意蕴丰富的素材。父母对子女的爱大都在日常细微的事情上流露出来。《背影》中所写的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橘子这类平凡小事很具普遍性、代表性,在这个过程中父亲对儿子说的四句话尤其让人觉得耳熟,但这些材料把父亲关心、体贴儿子的思想感情刻画得淋漓尽致。真可以说,作者在选材上达到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高度。因此,文章很能调动读者的生活体验,使读者读着不能不联想到父母平日对自己的爱,甚至有些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眼前,让自己动心流泪。
作者的笔触是展开而集中的。作品开头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把题点了出来,但没有立即扣住背影做文章,而是从北京──徐州──南京,一路写去,似乎离开了题。其实,这为突出主题做了有利的渲染和铺垫。父亲当时正处于奔丧、失业、典卖、借钱这样“祸不单行”的境遇,即使在这样的境遇中,他还一如既往地爱护儿子,为儿子做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这就更显示了父亲的崇高。接着,便刻画父亲的背影,把情节推向高潮。最后,作者又以父亲来信为感情的触发点,尽情抒写内心的感受,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照应了开头,深化了主题。
文章的布局由远及近,疏密有间,详略相宜,虚实相济,显得特别和谐匀称。譬如第1段至第4段,对祖母去世、父亲亏空没有实写,而对父亲怎样关怀儿子则写得比较翔实,这种安排是突出主题的需要,因为前者只是意在点燃气氛,后者则和烘托背影有密切的关联。这四段,十分自然地为主题的展现起了过渡作用,没有它,高潮上不去,背影出不来。而刻画背影,作者也没有平均使用力量。如提到背影有三次,第一次是过铁道时,用笔较重,具体而细腻,饱含着作者的深情,实中有虚。第二次是离开车站时,只是虚带一句:“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这因为前面已经对背影详写了,所以不必多花笔墨,但这淡淡一笔,把作者悲酸惆怅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第三次则是结尾时提到的,这完全是记忆中的背影了,是多年后由强烈的思念而产生的背影,这虽是幻象,但也是实情,它把通篇的情感抒发到不可逾越的高峰。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剪裁布局上的手法是多么高超。
(一)语言朴实而简洁
作品全用白描记述事实,不做任何修饰、渲染。如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形象时用了这样的语言:“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这些语言平白如话,但就是这么几句平白如话的语言,把父亲的穿着、体态、步履,买橘子的过程和动作,描写得栩栩传神,使我们不仅好像看到了父亲憨厚朴实的形象,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至爱,而且好像也看到了关注着父亲的儿子的形象,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作者在《背影》中采用白描手法,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不论是叙述事情,还是描写人物,都没用华丽的文字,而是用朴素平凡的语言娓娓而谈。作品中的父亲是普通的人,对他语言和行动的描写,也是很朴实的,没有精雕细琢的痕迹。请看父亲送“我”上车前后的几句话: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他)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看,这些语言多么简洁、朴实。作品运用平易朴素的语言,使父子感情显得更真挚、更亲切。叶圣陶先生曾赞扬说:“这篇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背影》的语言的确很好地体现了朱自清散文平易自然、简练朴实的风格。
(二)抒情深沉而自然
1947年,朱自清在答《文艺知识》关于散文写作问题时,曾谈到写作这篇文章的情由:“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可见这篇文章是在感情十分冲动的情况下写成的。因此,作者的感情不能不奔泻于字里行间。我们品味起来,大概有三种方式:
1.渗透在叙述父亲形象的字里行间。
文章有三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形象,第一次是通过作者的眼睛“看”写的,写得具体细腻,表明作者对父亲是多么关注,“关注”是深情的形象表现;第二次是通过作者眼睛“望”、“找”写的,尽管一笔带过,但作者对父亲的依恋之情仍跃然纸上;第三次是通过作者读信时看到的幻象写的,更见作者对父亲是何等的思念。
2.直接写作者自己的情感表现。
三次写父亲的背影之后都有直接写作者情感表现的语句。第—次写父亲的背影之后,有“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第二次写父亲的背影之后,有“我的眼泪又来了”;第三次写父亲的背影之后,有“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3.以自责、悔恨来反衬对父亲的思念。
文中几处叙说自己悔恨的情绪,后悔自己当初总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谴责自己“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悔深由于情切,这种后悔和自责,正是多年后由于省悟到父亲对自己的体贴而勾起的。在这里,作者巧妙地以自责、悔恨来反衬了思念之情,使思念之情更显得深沉。
4.《背影》篇幅很短,行文很简练,但是对细节的描写却又十分细致,请看下面这段文字: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路边,慢慢地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这是父亲走过铁路,爬上月台去买橘子和买橘子回来时的细节描写,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物的观察是多么细心,对人物行动的描写是多么细致。其次,父亲几次不厌其烦地嘱咐茶房照应“我”和嘱“我”路上小心的描写,“我”三次看到父亲背影三次流泪的描写,都很细致,很动人。这些细致的细节描写,既突出了作品的重点,又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使父子之情更加强烈,更加感人。
由于作者深沉的感情抒发的如此真挚、如此自然,因此,读者不由自主地随着他的情感波动,一起一伏地读下去,被其感动不已。
(三)动词的使用
在《背影》中,作者用来描述父亲的行动的动词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1.动词的重复使用。
原来,作者的父亲是不准备亲自送儿子的,但又不放心,“颇踌躇了一会”,“踌躇”,动词,乃犹豫不决也。由不送而“踌躇”,说明父亲心里起了变化。散文接着说:“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第二次使用了“踌躇”这个动词。通过对这个动词的重复使用,便真实地写出了父亲对是否亲自送儿子是经过反复考虑的,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使文章从“说定不送”到“决定送”的变化更自然,而“踌躇”的结果还是去送,表明父亲的心思。
2.动词的同义词的使用。
《背影》在三个地方分别使用了“嘱咐”、“嘱”、“嘱托”三个动词同义词。这三个动词所写的三个动作都是由父亲发出的。第一次,当父亲说定不送“我”时,散文写道:“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第二次,当父亲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之后,文章写道:“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第三次,在父亲嘱“我”路上要小心之后,散文紧接着又写道:“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以上三次描述,作者很有分寸地使用了“嘱咐”、“嘱”、“嘱托”三个动词。“嘱咐”的用意是:父亲一再告诉茶房在送行时,要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谈得非常具体,真实地表现出父亲不送儿子但又不放心的心情。而父亲对“我”呢?散文只用了一个字:“嘱”,也有嘱咐的意思,但由于父亲改原来的“不送”为“送”,亲自去车站,所以他就有直接对独生子说话的机会,对儿子说话的机会,也就不必像“不送”时对茶房那样需要说得很多(因为那时恐怕茶房做不到)。一个“嘱”字,直截了当,一下子就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也简明扼要地道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尽管父亲已当面“嘱我”,但他还嫌不够,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嘱托”则是托人办事的意思,这显然比“嘱咐”又多了一层意思,即“托”。由此可见,父亲的爱子之情也加深了一步。
3.动词连用和与助词联合使用。
当作者劝父亲回去的时候,文章写道:“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买橘子是《背影》的重点描述内容,也是一个最突出的细节描写。“看”是动词,但在这里它却是重叠使用,而且中间还嵌上了一个时态助词“了”,“看”变成了“看了看”。这个“看了看”就比“看”多了一层意思了。这也就进一步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经过看了又看,父亲终于发现铁道那边有卖橘子的。但是,要去买橘子,那是多么不容易!为了表现买回橘子的不易,文章又使用了极其平常的几个主要动词,即“穿过”、“跳”、“爬”,并且这些动词还同能愿动词联合使用,即“须穿过”、“须跳”、“须爬”。强调必须,也就表明了困难之大。
4.动词的照应使用。
要到那月台买回橘子,“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这件事让作者父亲去做是很困难的,因为他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这个“走过去”显然是同前文的动词“穿过”相照应的。但是“我”终于看到父亲“穿过铁道”,这个“穿过”再一次同前文的“穿过”相照应。在此,“我”看到父亲克服重重困难,“探身下去”,“爬上那边月台”。这里的“探身下去”则同前文的“跳下去”相照应,“爬上”同前文的“爬上去”相照应。“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句中的“攀”、“缩”、“倾”等动词则是对前文“爬上去”的进一步照应。读到这里,我们仿佛也看到了一个老父亲为儿子不停地奔波的动人情景,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随同作者一起,“很快地流下泪来”。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