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分数的再认识(一) 教学设计1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分数的再认识》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的主要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34页《分数的再认识》。
2、教材编写特点
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及分母是1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教材通过创设“拿铅笔”、“看书”等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丰富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材编写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教材中创设了“拿铅笔”、“画图形”等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四、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五、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几个圆片,大部分学生每人4个圆片,小部分学生每人6个圆片,极小部分学生每人8个圆片。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分数的基本知识
1、出示数,同学们,这读作什么?表示什么呢?(引:还可以怎么说?还可以表示一样的物体的一半)。
2、出示 ,它的是多少? 边说边贴:  

的又是多少? 
的呢?  

同学们,从这边(指着板书),大家能看出它们相同的地方吗?
不同点呢?(同样是这些圆片的,但它们却都不一样)。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同为的分数,随着整体不同,所表示的数量也不同。
(二)、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猜测
师:我们每位同学手上都有一些圆片,你能拿出自己全部圆片的二分之一吗?请举起来给大家看看。(学生拿)
师:你总的有几个圆片?(4个) 板书:4  2
你的是几个?(2个)为什么? 6  3
跟他一样的同学请举起手来。 8  4
刚才我发现你拿的圆片是3个,
你总的有几个圆片(6个),
那么你的就是3个,为什么?
还有不同的吗?
……
师:刚才,大家都拿出自己总圆片的,可是拿的对吗?这是分数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验证一下,大家拿的是否正确。(板书:分数的再认识)
设计意图:本活动从拿圆片,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复习巩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从实际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再认识分数的探索欲望。
(三)、活动二:探究学习,验证猜测
请大家翻开课本34页,看图1,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这幅图讲了什么?
(2)、你发现了什么数学知识?
(3)、你还有哪些问题?
①学生自主探索(看书自学)
②讨论交流:现在把你刚才自己发现到的,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③全班反馈。 教师板书:8  4
反馈时,教师及时进行 8  4
信息收集、整理。 6  3
引导讲出:原来他们的铅笔数不一样多,所以拿出的就不一样
多,如果原来他们的铅笔数一样多,拿出的就一样多了。
是不是这样呢?大家再通过我们手上的小圆片来验证一下,看
看刚才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当总的有4个圆片时,所取出的 是2;6个时,它的 是3;8个时,它的 是4)
4、从板书中,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总数相同,它的就一样多,总数不同时,它的就不同,也就是说,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讨论——初步得出结论——验证——总结归纳结论”的一个体验数学的过程,从中体会“整体”不同造成相同分数(即“部分”)表示的大小多少不同。然后明确指出: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进一步认识)。
(四)巩固练习
口算基本练习
出示两本厚度不同的书。
师:昨晚,老师分别阅读了数学和语文这两本课本,每本都阅读了它的,现在我看到的两本书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你能知道我分别阅读到了第几页吗?
2、动手操作(画一画) 提高性练习
师:今天大家学习得这么认真,老师有一道题想请大家帮助解决,愿意帮助我吗?(小黑板出示)
一个圆形的是□,边长是3cm,画出这个图形。
展示学生作品
你觉得他们画得对吗?
师:哦,原来这个图形只要是4个□就可以了,形状可以不同。你们还有其他画法吗?(再展示)
设计意图:在加深学生对分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时,进行逆向思维练习,提高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的意识,又有利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开放性练习
小明喝了一杯水的,小华喝了一杯水的,他们喝得一样多吗?为什么?
课后反思:
上完这节课,自我感觉较好的地方在于从实际生活中引入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化、趣味化,主要体现在“活动一”、“活动二”等几个环节中,但在对于课堂的突发事件,学生完成“画一画”时,出现能力检测偏高时,学生完成较不好时,本身的应对能力不够高,以及快速反应与快捷识别的能力有待提高,应大力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

评课记录:
1、本节课能体现数学的趣味性,注重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动手操作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师生交流融洽,课堂氛围和谐,总之本节课上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2、教学中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注重联系生活实践进行学习,夹生学生的学习印象。
3、以分数教学为主,加深巩固分数的再认识,老师以始至终能根据教材要求和本节课重难点出发,本着对话形式原则与学生互相交流。
4、本节课的最后一道题是练习“一个图形的是□,请画出这个图形”,如果教师先进一步点破,这样学生就会完成得较好,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就发挥得更好。
5、是否应进行概括性的小结出概念。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