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爷爷和小树人教新课标3


爷爷和小树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爱护小树,从小要为绿化祖国出力。   2.初步学习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理解意思的方法。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爷爷真好,小树真好。”在课文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学3个生字;初读课文;指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5个生字;指导读第二、三自然段;指导了解课文内容;练习背诵。
                第一课时   课时要求:   初读课文,认识全课生字,掌握其中3个生字的形和义;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谈话激趣。   1.板书课题 :爷爷和小树   2.指名读课题,想一想:课题中写了谁?(爷爷)写了什么?(小树)随着   树”的图片。   3.教师设问,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课题写了“爷爷”,写了“小树”,中间用“和”连起来,其中一个是人,一个是树,人和树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认识全课生字,学会三个生字。   1.请学生打开书,自己指读课文一遍,做到看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读不好的句子可多读两遍,然后看田字格范字认读生字的音,最后看读课文一遍。   2.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认读全课八个生字。   3.指导学“衣、裳、伞”三个生字的形和义,并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伞”   ①先指名按部分加笔画的方法记字形,再举起一把伞,引导学生利用伞   ②指名说说伞有什么用?(伞可以挡雨,可以遮挡阳光,到了夏天太阳当头照时,打开伞就凉快多了)。   ③先指导观察田字格范字,然后照范字写两个“伞”,上宽下略窄;上短下长,第一笔从竖中线起笔,第三、四两笔斜压横中线,最后一笔“丨”压竖中线写。   (2)出示生词“衣裳”   ①指名读词,说明“裳”要读轻声。再说说什么是“衣裳”。   ②指名按笔画记“衣”的形,然后照田字格范字写一个“衣”字,注意第二笔横要比下边的大撇、大捺写得窄。   ③指导记和写“裳”字的形。先告诉学生“裳”字上边是个新偏旁叫小字头,“小字”作字头,竖钩要变成竖,左点往右下点,右点变成撇。再让学生按部分记“裳”的形。指导写两个“裳”字。“裳”字容易写长,让学生观察田字格范字时,要着重让学生看清横中线上是哪些部   上。“冖”和“衣”字的撇捺要写得一样宽。   4.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序号。先指名读,说全课有几个自然段。(3个)再指名3人按自然段读,读后组织学生按声音清楚响亮和正确的要求评议,订正读错的地方。   ——课中休息——   (三)指导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句子   在黑板上出示第一句话: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1)指名读。   (2)引导理解。   ①这句话写了谁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爷爷)写了爷爷做什么?(给小树穿稻草衣裳)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②句子中的“衣裳”指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到把词放在句子中理解意思的方法。告诉学生要想知道“衣裳”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认真读句子,在句子中找答案。当学生经过读句思考回答正确后,教师要在句子中把“衣裳”指的是“爷爷给小树穿上的稻草”用线画出来,使学生清清楚楚地看到句中词与词之间的联系,注意了这个联系,就能确切地理解意思。   ③看插图(1)问稻草是“穿”上去的吗?课文里为什么这么说呢?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刚学过的方法认真读句子,想想句中把稻草当作什么,所以才这么说。   (3)指导读。读的时候要把为什么要给小树穿衣裳,穿什么样的衣裳读清楚。   小树有了稻草衣裳怎样?在黑板上出示第二个句子:小树不冷了。指名读,要强调“不冷了”。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一自然段,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先自己试背,然后指名背或齐背。
第二课时
  课时要求:     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五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过渡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过第一自然段,知道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保护了小树。几年以后,小树长得怎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第一个句子。   ①指名读。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撑是什么意思?(教师可用动作演示)。   ②句子中的“绿伞”指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读句子想,因为绿伞是小树撑开的,所以它应该是长在树上的密密层层的枝叶,即树冠。在这基础上让学生看插图加深印象。   ③枝叶是“撑开”的吗?可课文为什么这么说,请联系句子想想,然后回答。   ④指导读。读的时候把小树为什么要给爷爷撑开伞,撑开什么样的伞读清楚。   (2)理解第二个句子。   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伞,爷爷怎么样?指名读,强调不热了。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二自然段,把句字意思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句子   “爷爷真好,小树真好”。是本段仅有的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要想知道,就要联系全篇课文去想,想想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理解句子的意思就是要放在课文中去想。请你用这个方法想句子的意思,然后说说。   3.指导读。要把夸爷爷,夸小树的语气读出来。   (四)读全文,从整体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熟读并背诵。   1.指名读   2.引导加深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再看课题想一想:人和树有什么联系,读完课文你知道了吗?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简单小结:人和树是有密切联系的,爷爷保护了小树,小树就能茁壮成长,为人们做许多的事情,如:可以乘凉,可以美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等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爷爷那样保护小树,那多好啊!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中休息——   (五)继续学习五个生字的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热”。   (1)先告诉学生“热”字下边是个新偏旁,叫四点底,然后指名学生说说怎样记字形:重点提示右上的“丸”不要丢点。   (2)指导写。先引导观察范字,然后看范字写两个。热要写得上大下小,上边左右部分一样高,一样长。下边的四点底,一个点向左,三个点向右,两边点大,中间的两点小,四点要写得和上边部分一样宽。   2.出示生字“绿”。   (1)指名说怎样记字形。重点提示右上第三笔横要写得长些,右下是   (2)指导写。先引导观察范字,然后看范字写两个。“绿”要写得左窄右宽;左高右稍矮;左短右稍长;右边第三、七笔从横中线起笔。   3.出示生字“真”、“冷”、“好”。   先指名记字。提示“真”字的里边是三横,“冷”字最后一笔是点。然后让学生自己看范字,各写一个生字。   4.巩固学过的八个生字。   (1)认读,重点读“热、绿、裳、真”四个字,说明要注意的地方。   (2)试默八个生字词,不会的字可以看板书写,做出不会写的记号。   (3)教师巡视检查全班试默情况,同学们练习刚才不会写的字或错字。   (4)正式默写全课生字。   (五)总结   《爷爷和小树》这课书学完了,同学们学得很好,做到认真读书,一边读书,一边识字,理解词,能放在句子中想意思。理解句子,能放在课文中想意思,这样学语文才能学得又快又好,真正的读懂课文。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给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这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理解重点字词和练习朗读。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了识字和理解重点词语,对写字和练习朗读注重太少。 从教学过程看,教师的导入自然、条理清楚、教学环节完整。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语气随和,很有亲和力。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在课堂上,通过师生共同活动,完成识字和理解重点词句的目标。   具体说来,认识生字时,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了生字,先让学生自己悄悄读,认识的直接读,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读。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实际上,对学生认字很有帮助。首先,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了原来不会认的字,让孩子有成就感。其次,留一点时间给孩子,让认识的孩子多熟悉一下,会更有信心。这种做法比起一出示生字,就让学生读,效果要好得多。   在教学课文时,教师先做示范,让学生学会提问,这一环节收到了好的效果。但在一开头,先让学生读了两遍课文,就让学生关上书回答问题,这不太符合一年级上期学生实际。事实也证明这样做效果不好。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了提问、释疑,但忽略了朗读的指导。一方面是朗读技巧的指导,有两次教师说到,读得有点拖,下次注意。都没有及时纠正,让学生改过来,让学生的朗读技巧没有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是读中悟情的指导。由于读得太少,对文中的情感体会不够。其实教师根本不用花大量时间去为了解决问题而费心,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只要多读,并借助图画,是很容易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稻草,“撑开的绿色小伞”指的是树冠。可以针对年级特点练习说短语,如:暖和的(    )、绿色的(   )等。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