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孔子拜师人教新课标2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一、跨越时空,走近伟人。
点击奥运开幕式活字印刷“和”的课件,再出示孔子画像,交流资料和简介孔子。
教师指着孔子的画像: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的盛会,为什么融入孔子的人文理念“和为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和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教师针对情况作以下补充: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也是伟大的世界文化名人。尊称为世界古代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创立的儒学,曾对中国乃至整个东方世界过去二千多年的历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创造的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也潜发着越来越引人瞩目的作用。  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板书:孔子拜师
疏理疑问:读书课题,想想有什么疑问?
学生可能会问:
(1)孔子拜谁为师?
(2)孔子到哪儿拜师?
(3)孔子怎样拜师?
(4)孔子为什么拜师?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正是老师想弄明白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和相关资料,自己解决问题。
二、读中感知,了解伟人。
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把生字做上记号,不理解的词查字、词典。
三、读中感悟,体验伟人。
第一层次:学生感受最深的是描写孔子与老子见面的情景,主要描写了二人的对话。学生通过读书能够感悟到孔子谦逊有礼,尊敬老师。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把句子找出来读读,并指导学生把这些句子读好。不但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第二层次:学生可能对“曲阜和洛阳相隔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这个句子感受最深。学生可能从中感受到孔子一路克服了重重困难,好不容易到了洛阳。但学生体会不到孔子求学心切,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
创设情境,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等词的意思。
读了句子,想象脑海中产生的画面。
读了句子,内心产生什么感受。
第三层次:可由第一自然段的渊博、远近闻名引出问题::“孔子知识渊博,远近闻名,为什么还千里迢迢去拜师呢?”引入课文第二自然段孔子最后的三句话:孔子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的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有长进的。”学生通过读书,联系上下文可能体会到孔子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的品行。为了加深学生的体验,老师确实应引导学生联系叔叔、阿姨、爸爸妈妈这些熟悉的人,看看他们学习知识的态度。他们都与孔子当时的年龄相当,这样能进一步体会孔子对知识的渴求是永不满足的,他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值得现在的人学习。
四、读后回味,崇敬伟人
学完课文,你想对孔子说些什么呢?
五、课外延伸,学习伟人
孔子的名言和故事。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