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教案设计人教版4



年、月、日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对年、月、日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知道大、小月,平、闰年;记住各月及平、闰年的天数。
【能力教学点】
从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对比、概括、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德育教学点】
结合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大、小月天数的记忆。
2.平、闰年的判断。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表格,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已经了解的“年月日”知识,呈现本节课研究的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2.讨论应该先研究哪一个问题,为什么?
[评析: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元的、广泛的。往往教材上安排的学习内容,现实的生活已经将这些知识融入学生的视野。在设计这堂课时,教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说说已经了解的“年月日”知识,既找准了教学的起点,又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这种引课的方式取代了过去的“复习旧知”那种机械的陈旧的模式。]
二.新知探索
1.研究“一个月有多少天”。
(1)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看年历片)
(2)仔细观察手中的年历片,你发现了什么?然后把每个月的天数填写在表里。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发现的规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相互合作进行统计。

(4)指名说说发现的规律(生汇报,师板书)
2.研究“平年、闰年判断方法”
(1)观察手中的年历片(学生每人手中各有一张年历片,分别是2001年-2012年及1800年、1900年、2000年、2400年),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说说判断方法。
(2)设疑:老师出生在1980年,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使学生产生寻找新的判断方法的欲望。
(3)讨论: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得出可以衔统计每人手中的年份数,寻找规律。
(4)观察统计出的学习材料,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的规律。
(5)反馈得出“四年一闰”的规律,并通过猜想树立假设“用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
(6)验证假设
(7)引导学生质疑:1800年、1900年的年份数除以4,也没有余数,为什么是平年。
(8)阅读书本,知道“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时,须除以400。”
[评析:教给学生什么?长期以来,传授和掌握知识是教学的中心,能用最短的时间教给学生最多的知识,这便是好教师。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传授知识之余我们也开始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让学生自己发现、获取知识。在这段设计中,教者十分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在引导学生验证假设之前,又精心设计了两个环节,一让学生自己确定研究方法,并让学生经历信息的收集过程;二让学生自己提出猜想,树立假设,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的设计已不只局限于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更多关注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着眼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巩固延伸
1.判断下列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932、1966、1900、2000、1968、1996
2.引导质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3.请学生说说:为什么一年有时是365天,有时却有366天?
4.向课外延伸:你有什么办法弄明白吗?(生:问常识老师、问家长、上网查资料……)
[评析:问题一定要老师提出吗?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设计中,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即使学生自觉回顾所学的内容,又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提出学习中的疑惑,进一步激发探究的热情。
问题一定要当堂解决吗?铃声是不是代表探究活动的结束?留下一些问题让学生去问老师、家长,去阅览室,去上网……何尝不可呢?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