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教学实录2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
  生:因为长大了可以象爸爸妈妈那样悠闲地看电视,不用去做没完没了的作业。
  师:看来你是一个电视迷。
  生:因为长大了我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为国家做贡献。
  生:因为长大了,我可以去参加工作,挣很多钱,来孝敬我的爸爸妈妈,他们整天在蔬菜大棚里干活,太辛苦了。
  师:你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师:不错!同学们都喜欢长大,好自己去谱写自己精彩的生命之歌,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笔下的英子,同大家一样也喜欢长大,但是她又害怕长大,为什么呢?我想学习了《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后,同学们也许会有英子一样的同感。
  板书: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师:同学们对这篇课文已经进行了认真的预习。那么老师问一下:英子的爸爸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英子的爸爸是一个严厉的爸爸。
  生:英子的爸爸是一个非常爱花的人。
  生:英子的爸爸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
  生:英子的爸爸是一个既严厉又很有爱心的人。
  本文重点写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写得深沉,含而不露。爸爸严厉但不失爱心,这就是文中重点写到的赖床迟到事件。有一天,下大雨,她因赖床不起而受到爸爸惩罚。爸爸狠狠地打了她一顿,仍然坚持要她上学,不过拿了五大枚铜板,破例让她坐洋车去上学。她上学时忘了穿上花夹袄,爸爸拿着送到学校去,还给了她两个铜板。事情不大,却充分表现出爸爸是十分爱她的,这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阵阵涟漪,使她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爸爸时时盼望着孩子长大,鼓励女儿: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爸爸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师:不错!课文为什么用“爸爸的花儿落了”做题目?你读懂作者的用意了吗?
  生:用“爸爸的花儿落了”做题目,表面上是说爸爸的夹竹桃垂落了,实际上是指爸爸去世了。
  师:真棒!老师知道你是一位读书认真的学生。“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语带双关,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表面上是说爸爸的夹竹桃垂落了,实际上是指爸爸去世了。文章以此作为题目,含而不露,哀而不伤。
  
  师:老师在读课文的时候发现,这篇文章在叙事的顺序上与其他课文不一样,感觉有些杂乱,不知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
  生:文章一会儿写眼前的事,一会儿写回忆的事,眼前事与回忆的事穿插在一起。
  板书:眼前事
  回忆事
  师:眼前事与回忆的事穿插在一起,这种写作手法叫插叙。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帮老师解答2个疑问,每个小组选好2名同学准备交流你们讨论的结果。
  点击探究二:
  再读课文,讨论释疑:
  1、《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小说采用了插叙的手法,时而写
  眼前的事,时而写回忆的事。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
  的事?回忆的事是怎样引出的?
  2、读过之后,哪些事最令你难忘?为什么?
  师:看到同学们如此热烈的讨论,我想大家对这2个问题已经胸有成竹了。哪个小组先打擂台呢?二组吧。
  生:第一自然段写的是眼前的事,由我襟上的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引起了探望生病住院的爸爸和赖床迟到的事。“当当当,钟声响了”这一段写的是眼前的事32,她想到爸爸不会来了,想到爸爸的病和爸爸爱花。19页上“韩主任已经上台了”到“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写的是眼前的事,35-37想到了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想到爸爸让她去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寄钱。从“快回家去!”到最后,写的是眼前的事。53-67
  师:分析得不错,你们认为作者每一次的回忆都是由眼前的事引起的。那令你难忘的事是哪些?
  生:赖床迟到和回家后看到夹竹桃垂落,得知爸爸死讯这两件事。54
  师:说说原因吧。
  生:赖床迟到这件事与我们的生活比较相近,很真实,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第二件事,我们替英子伤心,她还那么小,就没有爸爸了。况且她还有六个不懂事的弟弟妹妹。
  师:替英子伤心,所以很难忘,老师感觉到了同学们的善良。假如英子生活在我们中间,大家一定会向她伸出友谊之手,奉献一片爱心的,是吗?
  师:刚才这个小组的同学分析很精彩,哪个小组还想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四组吧。
  生:,哪些是回忆的事,
 1 回忆了医院探病的情形。3-12
2 回忆了六年前迟到情形。 13-29
3 回忆了爸爸爱花的情形。 33-34
4 回忆了闯练汇款的情形。 47-52
①从英子的角度概括小说内容。
本文主要记叙了英子参加毕业典礼时由眼前的的事物引发的回忆。
②从爸爸的角度概括小说内容。
①本文主要记叙了爸爸病床上的叮嘱;②爸爸在六年前因英子赖床不起而惩罚她;③爸爸爱花的故事;④爸爸叫英子闯练而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⑤爸爸去世。
区别“眼前事”和“对往事的回忆”的段落,从写“眼前事”的段落中(文章第1、30—32、35—38、54—68段)概括“以英子为角度”的内容;从写“对往事的回忆”的段落中(文章第2—29、33—34、39—53段)概括“以爸爸为角度”的内容。
 
 师:分析的很有道理,其实,本文对往事的回忆,既可以说是由爸爸的话引起的,也可以说是由眼前的事情引起的。因为英子虽然在学校的礼堂里参加毕业典礼,但她的心却在医院,在爸爸身边,她的脑海里一直萦绕着爸爸对她说的话,所以她无论看到或者听到什么,都会很自然地想到爸爸。
  师:那你们最难忘的事是哪些?
  生:去医院看爸爸,由爸爸的话引出了赖床迟到的事让我最难忘。
  师:你们小组分析的很不错,请坐。
  同学们都觉得六年前英子赖床迟到这件事最难忘,说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哪位同学把这个故事读给大家听。
  学生读。
  师:读的非常精彩!给老师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个故事中,作者对爸爸这个人物性格的刻画,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同学们看出来了吗?
  生:前面写了爸爸对英子的严厉,后面写了爸爸对英子的关爱。
  板书:
  严
  爸爸
  爱
  师:哪位同学把体现爸爸对英子严厉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同学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谁给他点评一下?
  生:爸爸说的话,没有读出严厉的口气,打英子的地方也没有读出爸爸的狠,没有突出爸爸打英子的动作。
  师:那你认为应该怎样去读?读给大家听。
  师:读的真好!请坐。爸爸叫英子起床的口气中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从打英子的每一个动作中,更透露出一种非去不可的威严,多么严厉的爸爸!然而爸爸的内心却涌动着对女儿的慈爱。
  谁来读体现爸爸爱英子的内容?
  生读。
  师:读得不错!
  爸爸先是对英子的一顿痛打,接着冒雨赶到学校给英子送花夹袄、送铜板。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体味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父爱!
  生体味。
  师:你来说吧。
  生:这是一种严厉的父爱。因为英子想逃学,所以爸爸打了她,但目的是让她养成好的习惯,后来爸爸冒雨去学校给英子送花夹袄和钱,这说明爸爸是非常牵挂她,非常爱她的。
  师:说得很好!这是一种严厉的爱,为的是让英子养成好习惯。
  生:这是一种伟大的父爱。爸爸打英子是迫不得已,因为英子想逃学。鸡毛掸子虽然打在英子身上,但却疼在爸爸的心里,所以爸爸给英子送来了花夹袄和铜板。虽然爸爸没说什么,但是,我想,此时爸爸的心一定在颤抖,爸爸一定非常急切地想问英子:还疼吗?
  师:你说的真令老师感动!可见,爸爸的爱是含蓄深沉的,这件事在英子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阵阵涟漪,以至于从那以后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再也没有迟到过!
  
  师:!同学们,父爱与母爱同样都是伟大的!在感受父母博大胸怀的同时,也体谅他们对儿女的良苦用心吧!
  有这样一句话,一千位父亲有一千种爱,一千种爱却都是一种情怀,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父爱如大山般坚实,如大海般深沉,然而这坚实、深沉的父爱却过早地从英子的生活中消失,留给她的只有那些美好的回忆。
  下面我们师生分角色读“快回家去”到最后这部分课文,老师读作者的话,──读英子的话,其余的女同学读妹妹们的话,男同学读老高的话。同学们想像一下英子回家时所见到的情景,这情景预示着什么?
  (点首页,放音乐)
  师生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这些催人泪下的场面描写,预示着什么?
  (爸爸去世了)
  师:是的,爸爸永远地离开了英子。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爸爸去世,而是用爸爸种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象样”,来暗示爸爸的去世,作者以花喻人,揪人心肺!
  课文中还有几处暗示爸爸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同学们注意过吗?
 1 (P13) “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一样!’”——伏笔,最后的感叹号“!”表明了妈妈的语重心长。也为文章设置了悬念:爸爸到底病得怎样了,为什么不能来看她上台?它所起的作用呢,就是让读者有一种继续往下看的欲望,这正是我们所说的“文章能吸引人”。
2 (P13)“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
——“喉咙肿胀着”说明了父亲的病已经不轻了。
3 (P14)“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这同样是一处伏笔,是父亲要让自己的女儿做好思想准备,同时也是父亲临终前的忠告,这里体现了父亲的那种伟大无私的关爱,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不忘给自己的儿女以深深的教诲;这里更体现出了父亲在即将离去前的那种挂念和不舍。
4 (P17)“看外面的天,有点阴,我忽然想,爸爸会不会忽然从床上起来,给我送来花夹袄?我又想,爸爸的病几时才能好?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
——“外面的天有点阴”,这已经是一个不详的征兆,将情与景紧密的联系起来。使情景交融。“妈妈的眼睛红肿着”暗示了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
5 (P20)“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象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这里作者写出了自己当时的一种预感,。而之后进了家门,看到夹竹桃垂下了好几枝,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还有石榴树上的小石榴也掉下了几颗。
这些都是以花喻人,将文章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6 (P21)“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到了这里,我们知道父亲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这一群他所关爱的儿女们,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悲伤和遗憾啊!作者也终于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之时,体会到了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师:不错!敬爱的父亲去世了,六个弟弟妹妹还不懂得生离死别的苦痛,他们只知道玩沙土,抢玩意儿!面对如此惨境,英子却表现出了惊人的镇定和安静。那么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她能够镇定安静地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呢?
  生:是爸爸对她的严格要求。
  生:爸爸平时就严格要求她,教育她要闯练。
  生:是爸爸生前对她的希望和鼓励在支撑着她,因为爸爸曾经对她说过:没有爸爸,你更要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妹妹,你已经长大。
  生:此时此刻,我想英子一定又想起了爸爸在医院对她说过的话。
  师:把它读给大家听,好吗?
  生读。
  师:从这些深情的话语中,同学们能读懂一位临终的父亲对女儿的期望吗?
  生:希望她懂事,不但能自己管自己,还要照顾好弟妹。
  生:爸爸希望英子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在没有爸爸的日子里,更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
  生:她希望英子要坚强,无论做什么都不怕困难,要有一股闯劲,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师:不错,爸爸对英子充满了深情和期望,他多么希望女儿早一点成熟,早一点长大,早一点承担起一个长女的重任,好帮英子的妈妈支撑起这个残破不全的家啊!爸爸的花儿虽然落了,但结出的果实却是硕大的,英子在毕业时成为优秀生,代表同学们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听到爸爸辞世消息,表现出惊人的镇定和安静。英子长大了,爸爸可以放心地走了。
  同学们,你觉得英子爸爸的这三句话哪一句对你的触动最大,甚至也可能影响你的一生?
  生读。
  师:我们齐读这一句话。
  师:老师希望大家记住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实践这句话,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师:同学们,英子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但她又是多么地害怕长大呢?我想学到这里,大家已经有了答案。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吗?
  生:长大了,就会失去很多宝贵的东西,英子和我们一样,已经失去了天真的童年。
  生:因为长大了,就会失去很多好朋友,就要外出求学,就会离开自己的父母。
  生:因为长大了,就有可能失去自己的亲人,英子就失去了她亲爱的爸爸。
  师:同学们说的很有道理,长大了是好事,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谱写精彩的人生,但仔细想想,成长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其实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失去的过程,这可能就是英子既想长大又害怕长大的原因吧。成长是美丽的,也是残酷的,老师希望同学们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走好学习、生活中的每一步。
  (四)提问:花对这篇文章的构思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0分钟)
那么,在作者的回忆过程中,贯穿着一件什么事物呢?这件东西可是对整篇文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花)
1 文章一开始,通过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父亲时的情形。
2 通过回忆探病时父亲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我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而这时,礼堂里的钟声又让她想到了爸爸不会来了,“我”的思潮起了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于是又回忆起了爸爸爱花的情形。
3 最后写从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听到老高的话,使她清醒地意识到父亲已经离开了自己,自己已经长大了。这也使得其与文章一开始提到的花相互呼应。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