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模式研究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模式

这一课非常不好上,分明是中国作家,却用欧化的语言写外国的一位大音乐家,如果研究微言大义,就陷入了“求甚解”,却困于文字字面出不来的窘境。如何破之呢? 

我的教学理念是,学一课,必有一项收获。

学本课,“倒落的火山”“田野里的树”都是微末,重要的乃是,作者能做成这样一篇文章,还能写出来就是贝多芬(须知何为可没见过老贝),音容笑貌都在,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故而,上课一开始问题抛给学生:作者写这篇难做的文章,怎么巧妙地破解他其实没见过贝多芬,只有一些相关资料但是又不能写成介绍贝多芬的说明文的难题的?

学生阅读课文,必须是带着问题读,才能发现蛛丝马迹。时间给足,引导做够,很快就有人说了,作者设计了一个“客人”,借他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贝多芬。这个客人带着读者慢慢接近贝多芬,理解贝多芬。文章能够做下去这一关键人物不可缺少。由此,继续点拨,我们写作文时候,不妨有这样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带动整个情节。例如《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的热爱祖国、恪尽职守,都是小佛朗士眼睛里看到的,没有小佛朗士,这位伟大的老师形象就立不起来。类似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全是由林黛玉眼里看来,堪为经典中的经典),学生由此进入课文的情境,能够熟悉作者的技巧,不再因为欧化的语言而迷惑。

接着梳理课文的内容,很简单,略去。

贝多芬的形象是怎么表现的,看起来在文中找找即可,实际上很不简单。还是那句话,何为没见过老贝本人啊,如何写得栩栩如生?他又不好胡编乱造,这位老先生乱发纷披的标准像可是印在历史书上的,但是如果只根据资料写他乱发纷披,这就有失水准了。同样,老贝的确脾气暴躁,但是怎么个暴躁,是否不近人情,如痴如癫?这个度还是非常难以把握的。总而言之,不好写。

我们看作者的处理,就会得到非常大的启示。

这里仍然要求学生看课文,吃透课文。学生自然能够找到人物先没有出场,而是通过女佣之口,有了一番介绍,让我们一窥贝多芬的生活。此处深得红楼之精髓,便如刘姥姥进贾府,先有周端家的满口夸一番王熙凤,再是平儿出场,最后才是凤姐出场,垫足了气势。本课文字不可能如长篇小说一样铺开,但是方寸之间,大有乾坤。学生能够由此领略中国文学的堂奥,已是幸事。

由女佣介绍而贝多芬最终出场。分析各种描写,层层深入,一位音乐巨人的形象丰满而个性。此处不再具体分析。

上这一课,学生不仅仅要熟练地解析课文,还要从课文中汲取养分,学以致用。这是我设计这一课的学习的初衷。步骤可分解为:

精心设计,抛出问题→深入课文,解决问题→知识迁移,获得启示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