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五柳先生传》读后感(2篇)


读《五柳先生传》有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五柳先生传》这篇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五柳先生的“不慕荣利”。 
    金钱和名利是十分诱人的字眼。有些人的灵魂就在它们的引诱下被吞噬了。他们抛弃了党的原则,利益熏心,以权谋私,甚至贪赃枉法。“权”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武器,可有人却利用手中的权力,穷奢极欲钻营捞钱 ,一步步走向腐败,成为钱与权的奴隶,成为钱与权的傀儡。这些人比起陶渊明来说,是不是太渺小了呢?他41岁做彭泽令,上任80多天,因不堪官场污浊,便弃职而去,从此过着隐居生活。他的“不慕荣利”,一直被后人所称赞。再看看当今这个社会,不仅人们做不到陶渊明的“不慕荣利”,而且贪污受贿。这个风气既在官场中蔓延,又以极快的速度刮到了社会各个阶层,“走后门”已成为当今的“时髦”。诸如,企业要贷款,就得向“行长大人”送红包;在医院这块“洁白”的区域里,给病人看病做手术,本是医生天经地义的职责,可患者都还要送礼,否则便无人理你;就连在学校这块神圣之土上,学生升学中此类事情也层出不穷,且钱能买分,还能买到文凭。可悲!可叹!可恨! 
    清醒过来吧!让我们向陶渊明一样,“不慕荣利”,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富强的现代化发达国家。 

第二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尽。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摘自《五柳先生传》  

   

还是在世事懵懂的学生时代,就被考试分数逼迫着熟背几首《归园田居》和《饮酒》,还要反复的翻译《桃花源记》。相对于少女时代,陶渊明只是我试卷上的一个重要考点。  

当我真正成为一个女人的时候,就要在柴米油盐里讨生活,为所有需要花钱的林林总总去计较,在如此艰辛中踉踉跄跄走进而立之年,遇到了《五柳先生传》。当时哈哈大笑起来——天哪!这是那个“采菊于东篱,悠然于南山”的陶渊明吗?这样的男人,能养得起老婆孩子么?瞧这住的地方,“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也太低碳了吧?可以随时进行“日光浴”的;再瞧穿的,“短褐穿结”;吃的呢?“箪瓢屡空”!就是如此一个成天“三尺肠子闲着二尺半”的主儿,竟然还是“一天一个倒儿”呢!这不整个一酒鬼么(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最要命的是他的不通人情世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缺乏社会旋转力”——“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瞧,连个“谢谢”“告辞”之类的客套话也没有!都熬成这样了,这厮却仍能在妻儿饿得嗷嗷直叫的时候坦然视柴米为粪土,“衔觞赋诗”不为挣稿费却只为“自娱”!  

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这样一个集“穷鬼、醉鬼、酸鬼”三种角色于一身的陶渊明,我用我的整个青年时代咬牙切齿地痛骂一声“陶三鬼”来解蔑视之气——这样的人做我老公,不知离了几百回了!即使做我兄长,也帮我嫂子骂他几千回了!  

渊还是那么深,月还是那么明,陶渊明还是那个陶渊明。历经千年的时光,他依旧在他的山水桃源里把酒赋诗,当喝醉了的时候,他依旧要重复那句千年前的经典醉话“我醉欲眠卿可去”(我醉了要睡大觉了,你们走吧),当他写出一句好诗的时候,依旧会“欣然忘食”……他一点儿也没有变。  

可是我变了,我已经在陶渊明的注视下,在他的酒与诗里走进不惑之年。  

其实心里还有太多的疑惑和困扰,脚步,却不可抑制地走近他。我希望他缔造的那片桃源,能够收留我的灵魂,让我心灵开朗,有所皈依。  

那是一种多么生态的纯美景色啊!纯的“中无杂树”,美的“落英缤纷”。我不知道陶渊明为什么选择以“桃源”而不以“杏源”或者别的“什么源”命名的真正目的,是“逃”的谐音吗?那么逃避什么?逃避俗世的纷争?逃避心灵的喧嚣?不管怎样,这片“桃源”真正被后世的人们所向往的理由只有一个——它内在的那种朴素到极致的和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窄窄的简陋的小路安静地勾连着整个桃源村庄,看不到鸡飞狗跳的惊慌,扎发角的小孩子在捉迷藏,白胡子的老头儿在晒太阳,没有一个人伤春悲秋,没有一件事天翻地覆,桃源人的快乐浸润在饱满的当下!  

那么,它到底在哪里呢?我曾经无限同情陶渊明,我生僻地以为他只是在被现实压得无处安身时,只好幻想出这一方美景来化解现实给予他的郁闷与彷徨,然后借着酒与诗来浇愁罢了!  

我终于为我曾经的浅薄而羞愧了!这方桃源,一直存在于陶渊明那颗心灵的净土上!所以,当混浊的朝代还在灯红酒绿与浩浩狼烟之间做艰难抉择的时候,诗人毅然放弃只能给予自己痛苦的现实,潇洒地转身向山水,不再继续在无谓的争斗中浪费快乐的成本,而在田园里完成自己对“悠然”的成全。为了让这份成全最大化,他以真性情待人待事,甚至对留于俗事中的姓名也不屑一顾,当他偶然地睁开眼瞥见破房子旁边那五棵自由生长的快乐柳树时,干脆就以“五柳”标识自己。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一个人真正抛弃红尘烦扰只为自己活得心安的时候,他完全可以用“五狗”“五猫”“五草”这样朴朴素素的名称。外人的饶舌评判,与我何干?我的冷饱与温饱,又与别人何干?  

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超越啊!想到这里,我仿佛听到陶渊明的嗤笑:“想当年你不屑于我的时候,可想到人生本就以快乐为终极?”他甚至连声追问:“让你的老公挣到很多钱你就快乐吗?让你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你就快乐吗?让你的职称评上高级你就快乐吗?让你的房子扩大到200平方,你就快乐吗?所有这些一古脑儿的都给你,你是不是就彻底的快乐了?”  

我想了一想,还是不行。许多人的老公比我的老公更挣钱,许多人的孩子都能出国呢!还有许多人在千分考核中排在我的前面,我很梦想有一座临水的别墅,另外我的车,也不是我们圈子里最高档的……  

我是女人,心眼儿肯定小一些,视野自然窄一些,可能男人会好些吧?我的老公,他整天在精心盘算着这一单生意能否被别人抢了先,那一笔利润还没有达到极限,即使这些都能够解决,他仍然经常失眠,因为还有下一回合的拼抢呢!  

我的孩子,他不必为柴米发愁,我和他爸把他照顾得很好,但他也不是从早到晚笑脸一张。因为他是孩子,所以他是未来,他自己的、家庭的、家族的甚至整个国家的希望和责任,都压在他和他们这一代人身上,他每天早晨不到6点就要起床,不到晚上10点不能睡觉,每天都要考试排名次……  

老人呢?我妈经常和我爹呕气,每当我爹赶集多花了一块钱的时候,她就很上火……  

周围的各行各业各路各色人物?小沈阳说:“都是一样儿一样儿的!”  

只能长叹一声。我、我们,都因为心事太重,所以走不进那片桃源,它终究只能是美好的幻景。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卸下所有的沉重,以素面朝天的自然、率真来对待生活?彼时彼刻,人人都在“桃源”,人人都是“五柳”。  

唉!我不能。恐怕,你亦不能。  

但我们仍要用“快乐”的名义问自己:“离那一方以五棵柳树为标志的桃源,我们还有多久?”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