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马说》讲学稿

黄湾中学讲学稿
年 级:八年级 学 科:语 文 学生姓名:
执笔人:田万有 安徽灵璧县黄湾中学 审 核: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课 题: 23、马说 课 型:新 授 时 间:2011年3月
教师寄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学习目标:
1.积累相关文言字词,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背诵课文。      2.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给加点字注音。
祗(    )  骈(    ) 尽粟(    ) 一石(    )  槽枥(    )(    )
2、 解释字词。
祗:            一食:             虽:             且:                    等:            安:               材:             通:                      
3、翻译句子。 
(1)不以千里称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4、一词多义
(1)策    ①策之不以其道  (          )  ②执策临之      (          )   
(2)之    ①策之不以其道  (          )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
③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3)其    ①策之不以其道   (            )②其真无马邪?   (            )
③其真不知马也。 (            )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阅读思考,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是什么?
答:                                                                        
2、千里马的才能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       
                                                                  
3、食马者的愚蠢无知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4、分别概括各自然段的层次大意: 第一层(第1段) 第二层(第2段) 第三层(第3段)   
三、精读课文,局部研讨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千里马有哪些不幸的遭遇?
 
 
3、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4、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有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念是片面的,不能把发现千里马的希望寄托在伯乐身上。伯乐难道就一定是公正、无私的吗?如果你是千里马,你会怎么做?

资料链接
1、作者及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但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故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2、关于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3、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学后收获: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