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中学生上网利与弊辩论赛辩论词

中学生上网利与弊辩论赛辩论词
(正方一辩)
  在人类发展史上,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已有一段相当长的历史。但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互联网,不知从何时开始,悄悄地进入、并且融入我们的生活。现代的社会发展,对于互联网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依赖程度。
  网络,给信息带来了强大而有力的传播途径,并且大大缩短了信息发布和接收的时间,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自从网络开始慢慢普及,各大公司纷纷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页和网站,介绍公司的情况、宣传公司的产品。更多的公司已经在网上公开征集订单,更好地推销自己的产品。类似的网站越开越多,许多不同种类的网上商城开业,并且标榜自己的产品比平常到市场中购买更便宜更合算。顷刻之间,信息在上网一族之间广泛地传播开来,致使供给和需求的信息得到充分交流。人们只要在网上输入自己想要的商品,搜索一下,大篇幅的供应商资料就会呈现眼前,而供应商也可以籍着网络的资料,查询哪些消费者对于自己的商品有最大的消费能力,统计数据,以便更好地针对性地宣传。足不出户,人们就可以在网上达成交易,大大促进了市场的供求两旺的局面。
  在信息产业高度发展,并且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今天。网络成了最好的传播媒体。对于学生来说,许多大型的考试报名和分数查询,都可以在网上进行,而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打永远繁忙而且昂贵的声讯电话去查询。近两年来,国家的统一公务员考试也在网络上公布详情,考生们只要打开所在地区的招考网页,招聘部门、招考人数、职位、要求等一系列详细情况就一目了然。连同报考需要带备的资料和报名地点也明确地在网上显示,使考生们能非常方便、非常容易地了解情况。对于发布信息的单位来说,不再需要逐个地点逐个地点派遣人员去宣传;对于想知道情况的考生来说,也不必千里迢迢、奔波劳碌地去到指定地点索取招生简章、了解招生情况,两方面都从网络信息的传播中获益匪浅。
  网络,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大拉近。
  众所周知,网络上的游戏在不断发展壮大,游戏类别也越来越多。就拿我们最常接触的OICQ为例。许多朋友之间因为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没有办法常常在现实联系。QQ就为处于这些情况的朋友提供了良好的联络途径。在QQ中,不但可以和老朋友联络,还可以认识许多新朋友。在短短的聊天和沟通中,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拉近。在其他不同的网络游戏中,人们也可以通过游戏中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识相知,成为肝胆相照的好朋友。人们也可以通过E-mail在网上进行书信来往,互相告知安好。
  在SARS横行的最近两个月,各地区疫情不一。在疫情严重的香港和北京,就有为数繁多的中小学生停课。在学生停课期间,教育部门就是利用网络在网上开办“空中教室”,为学生们提供基本的学术问题解答和习题演练,使得学生们在家也能如常学习,并且学习方式的新颖更加吸引学生们的注意、更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类似的远程教育在许多其他教学中也有应用。像我们现在大四的学习中,因为有部分同学已经出去参加工作,不能回校参加剩余课程的学习。但是无论在校上课还是在外工作,都必须进行毕业考试。老师为了方便缺课的同学,就把笔记放在网上,让同学们易于自学。
  不但是教育和学习,贸易会议等也可以在网上进行。“net meetting”一词在网络上广泛流行起来。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商家、公司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网络会议,协调和讨论商业上的重要问题,省却了召集与会人员、商定会议时间、地点一系列繁琐的程序步骤,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正方二辩)
  在世界上近几十年来,如果想找出一项发展得最快的工业产业,那么肯定是电脑工业。从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里发明的第一台又大又笨的原始电脑到如今,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电脑经过五代的更新替换现在已遍布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工业生产、医疗设施还是边防建设、文化娱乐,无一没有电脑的参与,并且正逐渐变为或正在变为不可替代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脑在各个领域里起着无法比拟的作用。
  而电脑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这就绝对离不开网络。大到世界泛围的INT网,小到办公室或学校的局域网,网络把原本独立的个体电脑联系为一个可互为利用、互为维护的整体。时至今日,可以说如果没有网络,那么电脑存在的实际意义绝对不会
  象现在一样,换句话说:没有网络,电脑的作用只能发挥十分之一或更少。
  今天在这里我们要讨论就是网络。其实网络的作用在报纸杂志或电视等媒体中已充分的向所有人也包括在坐的各位同学及对方辩友说明过,甚至于现在很多教育类的电视台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内向公民宣传网络,这也使网络不再神秘,更使上网成为一个时髦的事,人们已把口头称呼从“吃了吗?”改为“上网了吗?”。就连我们并不发达的义县城里,也网吧林立。
  网络因其强大的传送功能,无以伦比的信息储备,快捷方便的操作方式,使无论老幼妇孺都流连忘返,更成为许多人的一种谋生手段。
  任何一个明理的人都已看出,网络是一种趋势。前些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中,宋丹丹对赵本山说:“你没啥事在家就整个网上网呗。”除去其中的娱乐成份,这句话也表明了,网络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学习网络,认识网络,了解网络,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一个常识性问题。上网是在所难免。近两年高考的学生已经开始在网上查自己的分数了。
  所以说中学生上网是无可避免的,是一种生活的趋势,也是一种世界泛围内的文化生活趋势,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人要掌握三种基本的生活技能“上网、开车和讲外语”。其三种缺一不可。
  由此可见,中学生上网可以说根本无利弊可谈,因为这根本就是一种生存下去的方式,是必要的,更是必需的。
  通过刚才对方辩友的发言,我方至少看出了这样一件事,那就是对方辩友是把上网等同于上网吧了。看来,我非常有必要把对方从这个误区里带出来。
  网吧,它只是一种网络的运作方式,更准确的说它只是一些人的谋生手段,但它并不代表网络的全部,更不是人们上网的唯一场所。各个中学也包括我们中学在内,的的确确是明文规定:中学生不许去网吧,但却并没有规定中学生不许上网。我就是一个网上的发烧友,但我从不去网吧,我只在自己家里或是亲戚朋友家里上。上网是件好事,但并不能因为网吧的乌烟瘴气,就把上网也一棒子打死。马克思说:“不要在泼水的时候连同污水和婴儿一起倒掉。”这就好象是我们不能因为一条毛巾脏了就永远不洗脸一样,你完全可以换一条毛巾。没有了网吧,网络依然存在,并且会更健康。
 我们还是把话题重新放在中学生上网上,免得一会对方又说我方跑题了。网络是什么?对我们来说就是知识的海洋;上网是什么?就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手段。如果我面临中考,我会在“中国教育信息”网上,找到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中考完毕我又可以在网上找到我的成绩。如果我想找一本参考书,我可以查阅“中国北方图书城” 的网站。我需要的就是一台连接了网络的电脑。但我不知如果是对方同学面临这些问题时,你要找多少关系?托多少人情?跑多少冤枉路?花多少不必要的钱?更重要的是要浪费多少宝贵的时间才能办到?
  不要固执己见,要放眼认识网络。网络既然已变成了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中学生又怎么可以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另类部分呢?
  我想刚才我方已经很明白地向对方说明了,网吧并不能代表网络的全部,它仅仅是网络存在的多种形式中的一种,对方辩友对网吧的深恶痛绝,我个人完全理解,但我也明白对方辩友把话题越扯越远了。对方辩友仅仅把目光局限在网吧这一环节上,并且不厌其烦地想用网吧的阴暗面来笼罩整个网络,可谓用心良苦。唉,都是网吧惹的祸。
  我们还是回来说上网的事吧。很明显,对方二辩想用“中学生的自制力弱”这一句话,来挡住上网这个本来就无法阻挡的事。并且把一部分人的弱说成全部的弱,把他一个人在风吧中看到的中学生说成全部的中学生。如果按对方的思维方式,那么我们去看看那些少年罪犯,是否应该说说一句:“完了,所有的孩子全都没救了。”或者我们再想想,在解放战争时期,红军战士面对八百万国民党军队难道应该叹口气说:“算了,别打了,我们太弱了。投降吧。”听起来很荒唐,但这却正是对方的观点。
  在学习中老师告诉我们要刻苦钻研,不能见困难就躲。上网不也是如此?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中学生在网吧里玩物丧志,荒废学业,确实是个社会问题,但这并不代表上网就是不对的。几乎中国所有的官方网站上都能找到这样一句话:“未成年人上网,要有监护人陪同,时间不宜过长。”这不就是一种解决的办法?而且前些天在《中国教育报》上报道说:北京的二中、四中、十八中等中学,已将网络引进了校园,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轻松上网,从初中阶段就开始对网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也说明社会各界都在寻找一种办法,一种可以让中学生正常的合理的上网的途径。问题不大,解决办法却是多种多样的。
  这就正如刚刚我方一辩说,上网是一种趋势,并且正逐渐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当你步入社会后再想重新学习网络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落伍了。学习就从现在开始,上网就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会的就是利用网络这种工具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我们要做的就是用上网这种手段来获取更丰富、更全面的文化知识。
  网络存在的合理性,我方已一再说明,现在只是奉劝对方辩友,把你的目光放得更长远,好好地想一想你的,也是我们全体中学生的未来。
  网络,给信息带来了强大而有力的传播途径,并且大大缩短了信息发布和接收的时间,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自从网络开始慢慢普及,各大公司纷纷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页和网站,介绍公司的情况、宣传公司的产品。更多的公司已经在网上公开征集订单,更好地推销自己的产品。类似的网站越开越多,许多不同种类的网上商城开业,并且标榜自己的产品比平常到市场中购买更便宜更合算。顷刻之间,信息在上网一族之间广泛地传播开来,致使供给和需求的信息得到充分交流。人们只要在网上输入自己想要的商品,搜索一下,大篇幅的供应商资料就会呈现眼前,而供应商也可以籍着网络的资料,查询哪些消费者对于自己的商品有最大的消费能力,统计数据,以便更好地针对性地宣传。足不出户,人们就可以在网上达成交易,大大促进了市场的供求两旺的局面。
  业高度发展,并且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今天。网络成了最好的传播媒体。对于学生来说,许多大型的考试报名和分数查询,都可以在网上进行,而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打永远繁忙而且昂贵的声讯电话去查询。近两年来,国家的统一公务员考试也在网络上公布详情,考生们只要打开所在地区的招考网页,招聘部门、招考人数、职位、要求等一系列详细情况就一目了然。连同报考需要带备的资料和报名地点也明确地在网上显示,使考生们能非常方便、非常容易地了解情况。对于发布信息的单位来说,不再需要逐个地点逐个地点派遣人员去宣传;对于想知道情况的考生来说,也不必千里迢迢、奔波劳碌地去到指定地点索取招生简章、了解招生情况,两方面都从网络信息的传播中获益匪浅。
  总结一下就是收发电子邮件、玩游戏、查阅资料、交友聊天、看新闻是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新闻的时效性在网络上体现得尤其突出。就拿前不久的美国“9.11”事件来说,不仅让人们最迅速地了解情况,还能发些贴子,满足发表欲。
  如此之多的证据,足以证明,我们的观念是正确的啦!
  网络是虚幻的,是进步的,是当代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上网的利与弊,重要的在于你自己。
  (反方一辩)
  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不法商人带来了可钻的空子。不少的色情、暴力、赌博等不良网站应运而生。这些不法商人为了牟取暴利,不顾网站的信息对于青少年的思想健康有多大的危害性,不断在网站上传播色情暴利信息。更有甚者制造不同的色情小电影,要求浏览者先付款后浏览。除了色情暴利网站,还有一些网站在里面设置了电话的收费系统,一旦浏览者打开其网页浏览,就会被收取及其昂贵不合理的长途电话费用,令浏览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网络上还有许多介绍工作、征友、征婚的中介网站,但是其中也不乏骗人钱财、没有履行义务的网站。网民们如果一不小心,就会踩进这些精心布置的陷阱里。
  其次,网络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许多纷争。因为对于网络,政府出台的政策不够完善,所以有许多关于知识产权的问题在源源不断地产生。例如一些文章在网上发布后,被人多次复制、修改,纳为己有后重新发布,严重侵犯了原创作者的版权。但是由于网络的繁复、不确定性,常常找不到抄袭改编的源头。又如我们在网络游戏中所拥有的帐户,有时会被非法盗用,这其实也是一种刑事责任,但是我们却常常因为找不到偷窃者而使事情不了了之。游戏的帐号还是小事,如果被盗的是重要的商业资料,相关的商业机密被泄露,那被盗窃的公司企业就会因此损失严重。如果被盗窃是国家机密,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整个国家的军事、防御系统有可能遭到极大破坏,甚至要花难以估量的人力物力重新建立关于军事方面的数据。
网络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思想上无形的伤害,对于许多网民的健康也造成不可忽视的伤害。在电视上我们就曾经多次看到这样的报道:某某青少年由于上网玩游戏时间过长,造成下身忽然瘫痪、不能动弹,严重的还有休克昏迷的例子。由于电脑对于人体的辐射,如果人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不活动,就极容易造成种种难以预期的身体上的伤害。最显著的就是对于视力的损害。经数据统计,从事长时间电脑工作的人总体视力是比很少接触电脑的人的视力差很多的。
  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便利、机遇、财富,也给人们带来了无法预期的许多潜在危机。网络,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1.使自控能力差的同学沉溺网中,不能自拔,花费大量时间上网,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2.网络良莠并存,容易接触不良网页,如色情、暴力等。又因为学生常常容易受人影响、自控能力差、分辨能力弱,他们常常会因为网上不良内容而走上犯罪道路。
  3.长时间上网容易造成大脑缺氧,从而造成精神萎靡、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造成近视。
  4.一些长期长时间上网的学生容易产生孤独症,整天沉溺于幻想中脱离现实,而当他真正面对社会和人群的时候,就会因为想像和距离的问题产生退缩感,不敢正常与人沟通。
  5.许多中学生因为打一些暴力游戏使自己模糊了真人与游戏对象的区别,常常无意识地模仿游戏来对待身边的人。
  6.长期上网需要大量金钱,没有钱的时候,自控能力弱的人会采取违法的方式,不择手段地获取金钱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7.网吧这些上网的地方往往是无业游民、瘾君子、罪犯的藏匿地点,在这些地方逗留时间太久往往会出意外,或受人引诱。
  8.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9.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10.青少年在充分享受着网络时代的快捷与方便的同时,其身心也正承受着网络负面效应的煎熬。信息网络对于玩酷追星、宣展自我、极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年轻一代而言,是一个“挡不住诱惑”的新奇世界。由于网络技术尚存在着一些不成熟、不完善之处,加之网络管理、规范的相对滞后,信息网络对青少年网民心理的负面作用也日渐凸现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是需要我们审慎对待的。
  11.一些青少年网民过分迷恋与网上的“ 人——机”式交往,爆炸般的网络信息,会加大青少年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引发“信息污染综合症”等心理障碍。
  12.长时间的上网会使一些青少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产生对网络的过分依赖心理,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染上“网成瘾症”等心理疾病。患者的行为与吸毒成瘾类似,一接触因特网就兴奋异常,没机会接触就寂寞难耐。可见,网瘾问题的心理危害不容小视。
  13.青少年的自制力、理性发展都还未达到成人状态,所以很难控制自己,容易导致网瘾问题的出现。
  14.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
  15.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16.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危害。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
  17.据一项调查显示,不少的中学生成了小“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痴迷于“网吧”、“聊天室”不能自拔。据2000年4月《广州日报》报道,一名15岁的中学生为了上网玩“随心所欲”网络游戏,竟然杀害自己的表姐,以达到占有她电脑的目的。青少年沉浸到网络的虚拟化生活空间中,容易患上“网络上瘾症”, “网络疏离症”等新型的精神性疾病。一旦回到现实社会就产生一种孤独感,成天高唱:网络是我家,我的眼里只有它。这样对心理造成严重损害。同时在生理上小学生正处于快速发育时间,但是他们一上网就是四、五个小时,不仅眼睛超负荷运转,危害视力。对青少年的身体也有不良影响。
  18.长时间进行网上交友聊天、网络游戏,浏览不健康的色情、暴力等内容,使得未成年人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造成心理焦虑、脾气暴躁、性格扭曲,对其它一切事物失去兴趣;而家长严管时就极易使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造成亲子关系破裂和犯罪现象的发生。
  19.绝大多数上网者,都是全神贯注,长期盯住屏幕,眼睛得不到休息,眼球离屏幕越来越近,导致视力急剧下降;身体长时间坐在屏幕前而得不到活动,尤其是长时间沉浸于极端紧张和刺激的超级游戏中,导致废寝忘食,夜不归宿,进而四肢无力,精神恍惚,直至身体被彻底拖垮。
  (反方二辩)
  过多的上网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交不利。卡耐基和他的同事对一些实验对象在开始使用互联网及之后的一两年进行了人格评估,发现:人们花在网上的时间越多,与亲人的沟通越少,实际生活中的朋友就越少,同时感到孤独和沮丧。将大量时间用于网上聊天,游戏等方面,没有时间用于学习,与朋友交往,甚至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就会逃课,熬通宵,成绩直线下降。
有关专家说,长时间上网,容易把精力,脑力耗到极点,进而诱发一系列诸如经常性头痛,偏头疼,视力损坏,"鼠标手","电脑脸"等毛病。青少年上网首先的一大危害就是会影响视力。据统计,经常上网的学生中近视的比例大约占60%。第二大危害就是电脑所释放出来的辐射,具有相当强烈的危害
  我认为上网的弊大于利,因为互联网上有很多不适宜我们的地方。我们经过讨论总结出了以下几个上网的弊端:上网还有可能引起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而且如果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会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不务正业,荒废学习,还会引起视力下降,睡眠不足等一些相关的疾病,我还是认为上网弊大于利。
  青少年上网会浪费很多时间,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不要说上网可以帮助学习,如果上网真的能帮助你们提高成绩的话,为什么国家还要投入那么大的人力和物力去完善我国的教育机构呢?即使网上可以学到知识,那么你们为什么还要每天背着书包来学校上课呢?干脆回家上网自学不是更好吗?省得每年还要家长花上千元来供你们上学。
  答案补充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长此以往,对于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
  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辩论赛:顺境还是逆境更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正方: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反方: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立论陈词正方张君:顺境就是良好的境遇,逆境与之相对。人的成长指的是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以及充分社会化的过程。以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角色趋向成熟两个指标来显示,虽然顺境逆境,都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面对的人生境遇,但比较而言,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首先从人的身心发展来看,一方面科学的营养供给、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比起匮乏的物质保障,欠缺的公共卫生服务,更有利于人的生理成长。另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人心智的成长,人心智的成长包括认知能力的提升、性情的陶冶、品格的养成。逆境中,学习环境是压制性的,可以认知事物,但是顺境中,提供的是鼓励性的教育氛围,更有利于认知的系统发展。逆境中可以认识到人生的艰辛,但也容易产生焦虑和痛苦,甚至产生对他人的疏离感和不信任。而顺境当中,我们更可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友情的可贵,从而拥有宽容开放、健康的心态。逆境中,对人品格的培养是有条件的,很容易就超出了基本的心理承压范围,造成人格的扭曲。而顺境中,对人品格的培养,却是潜移默化的,通过积极的教育手段,和良好的性情陶冶,锻造更健全的人格。
  其次,从人的社会化进程来看,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满足人生各阶段的成长需求,当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顺境中家庭的关爱让我们具有了自信心和自主意识,而在破碎中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容易自卑多疑。青少年的时候,顺境中良好的教育,可以使我们学业有成,谋生有道,而缺乏教育,则一时失去成长依托,迷失生活方向。当我们到了成年乃至老年的时候,顺境使人在自我肯定中,获得终生成长的动力,而逆境的冲击,容易使人意志消沉,自我否定。另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人社会角色的成熟,因为人的成长,总是以其独立的担当恰当的社会角色为标志的,逆境中的困顿,容易产生挫败感,使人打断终生成长的进程,而顺境中持续的社会发展,健全的制度安排,和谐的日常生活,为人的社会角色成熟提供了更良性的空间。
  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凭借顺境的好风,我们可以展开成长的双翼,在人生的天际飞得更高,更远。谢谢!
  反方
  梁佑诚:在听完对方辩友的言论当中,对方辩友告诉大家,顺境是等于顺利的境遇,但是她没有告诉大家,到底她谈的是过程中的顺利境遇,还是结果的顺利境遇,所以显然的这一点,0多的知识上的发展。
  我方说,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是基于三个理由。第一,我方认为,逆境增长人的理念与知识,当我们发现,这条路我们走错了,我们就多知道一条错的路是怎么走的,所以我们人生的见识以及种种的经验就更丰富了。爱迪生花了20 年的时间,做了5万多次的实验,才能够成功地发明了这个简用的电芯,于是就有人问他说,哎,你怎么知道最后的成果一定是成功的呢?爱迪生告诉他说,成功不是惟一的成果,我有了5万多个成果,因为我吸取了5万多次的经验。第二、我们认为逆境拓展了人的视野及格局,当我们发现,这条路比我们想象中走得更困难的时候,下一次我们做的那种预期将会做得更高,我们做得准备将会更多。一个人如果预期他三分钟完成一个问题,结果他花了八分钟的时间,下一次他就会做八分钟的准备。第三,我们认为,逆境有助于刺激我们的潜能,在路上我们有风险,有了挑战,我们才会激发出我们原来自己也想像不到的这种能力。在心理学上来看,孩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如果老师对他在高于预估的能力上挑战,发展的结果是更美好的。
  我相信在座每位都看过《西游记》,熟悉《西游记》的人都知道,西天取经其实最重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