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故都的秋》说课稿4

《故都的秋》说课稿
南丰职业中专 李晓宁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及在本单元地位: 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作者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以语文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第一课时整体感知文章,感悟作者情感;第二课时品味鉴赏文章。这是第一课时的说课稿。

2、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本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体会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引导学生推敲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理解文章内涵。
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中学生在把握作者心境上有一定的难度,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因而难以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所以"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既是教材的特点,又是教学的重点,学习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不少同学课外喜欢看散文,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三、教法设想: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法,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构思教学过程。
采用教师与学生互动合作的教法。
在新课程理念中,课堂是个有机融合体。真正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型,其课堂结构是复合型的,除了教学步骤等显性模式外,还应考虑到,教学进行中各种因素的互动协同。为此,我从互动角度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隐藏的生命情感。
2、朗读感受,重视诵读、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应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四、学法指导:
让学生读、说、品、评,合作探究
阅读实践以学生活动为主,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我觉得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
五、 教学过程
依据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的思考,我将本课时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将生活与教材联系,导入新课。
“黄酒 与 白干, 鲈鱼 与 大蟹 ”这两组事物品尝起来分别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谈到味的浓淡不同,肥美程度不同。教师趁热打铁,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体味一下南国的秋味与北国的秋味有何不同。
这一导入,既有利于后面对课文的研讨,又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最佳状态,也就进入教学的第二环节。
(二)、整体感知,自读评价、自由辩论。
先听课文朗读录音,配上一段忧郁抒情的音乐《秋思》,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在文中勾画出作者选用了哪些平常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
听完课文录音我让学生回答,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明确:味。(板书)
请一个学生读第1、2自然段,同学们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明确: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此问旨在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可在文段中找到。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背诵一些有关颂秋或悲秋的诗句呢?(学生争先恐后的背诵)紧接着,我就设计了题目为"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的讨论题,要求: 1、将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分为两组。 2、要求各组同学在回答时以课文为依据。
学生有了争论意识,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语句,在阅读和争论中整体把握了文章。学生根据自己的意见自由的在文中3-11段写景中找,并把它读出来,通过读认真体会了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学生很活跃,纷纷发言:"颂秋"组的同学会从作者赞美、眷恋故都的感情角度来读文段举例证明,而"悲秋"组的同学则从萧瑟的景物特点来读出"悲凉"。学生谈到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这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 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这是一种联系文本进行分析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筛选、提取文中信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了思想上的碰撞,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此题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有意让学生通过争论,加深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的认识,突出本堂课教学重点。这种放手让学生讨论的做法,引导学生准确口头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有助于思维的互补,更有助于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之后,进入互动探究阶段。
(三)、探究研读:
看似矛盾的两个观点,为什么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呢,故都的秋景丰富多彩,可作者对于秋味的感受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与学生互补协作(我以前上这一课,曾和学生有这样一段研讨):
师:作者对于秋味的感受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生:可能跟他的年龄有关吧。
师:郁达夫写此文时年龄只有38岁。
生:可能和作者的性格有关吧?
师:可是我手头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能帮你证明这一点。
生:是不是跟作者的生活时代有关?
师:不错,郁达夫生活在动乱年代,但是像他这一时代的其他作家也写过反映季节的文章,像朱自清的《春》就写得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生甲:那可能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
生乙:还可能和作者的心境、情怀有关。
师:郁达夫三岁丧父,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留学。他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他爱国热忱……
生甲:由此看来,作者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
生乙:作者写南国之秋,秋味不浓,难以让人满足;写北国的秋,才够得上心理上的秋味。
……
附带说明一句,“因学定教”是一条不能违背的原则,无论预先设计的流程如何完整,在课堂上还是要尊重学生思维变化,教师应随机应变,只要不妨碍教学目标的实现就可以。
探究之后师生共同小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几个因素:一,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旧中国环境的黑暗又使他更加思想苦闷,逃避现实;二,也跟作家的生活经历有关;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上述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此题意在让学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关系,是为了突破本堂课教学难点。
接下来,进入拓展延伸环节,根据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原则,我设计这样一道练习:
(四)迁移拓展:对于秋色、秋景、秋天的校园,你的感受如何呢,用一段文字来描述一下你身边的秋味。设计此题,目的是让学生不拘一格畅谈自己的感受,深化知识,拓展能力。
学生可能会谈自己过了一个暑假重返校园又见到老师同学的喜悦;也可能会谈目睹身边的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方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
六、说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晨的天空、
 秋槐的落蕊、
北国的秋味——清、静、悲凉 秋蝉的残鸣、
秋雨的凉意、
秋枣的色彩。
南国的秋味——慢、润、淡
板书的设计力求突出学习的重点, 因此我将文中的几个关键词分开书写,既突出文眼又体现出本文的内在联系。通过具体可感的板书设计,使学生一目了然的把握作者的思路,又助于理解作者的感情内涵,抓住了学习的重点。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一课的教学中, 我没有进行传统式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介绍,而是以“味”字贯穿这堂课,通过巧妙的设问,激起了学生探究作者情感的意识;再进行恰到好处的资料提供,又与学生进行了互补协作。在这里,教师以学生学习合作者的身份出现,与学生进行协同,收到既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的效果。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