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诗经《氓》导学案2

《诗经——氓》导学案第一课时(教师版)
主备人:何延滨
一、巧设迁移
二、解读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经》的相关常识
2、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3、研习文本,理解文言现象,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
过程与方法
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坚强独立的人格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现象,诵读全文
教学难点:
诵读全文,准确书写
三、自主探究
(一) 课前预习
1、了解《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魏、唐、秦、陈、桧、曹、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
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
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2、了解“四书”“五经”: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3、《氓》简析:
《氓》是卫国的民歌。卫的都城在河南朝歌(淇县)一带。这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也是最好的一首弃妇诗。春秋时期,虽然封建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封建思想意识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在婚姻中的两性不平等现象已经形成了。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里,妇女的婚姻悲剧是不可避免的。《氓》就是通过一个妇女的哭诉,叙述了她从恋爱,结婚直到被遗弃的过程,表达了她的怨恨和反抗之情,反映了妇女在不平等社会制度下的悲惨遭遇。
(二)课前基础检测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A.氓( )之蚩蚩( ) 乘彼垝垣( ) 匪我愆期( ) 将子无怒( )  B.尔卜尔筮( ) 淇水汤汤( )  靡有朝矣( )自我徂尔( )
C.于嗟女兮( ) 渐( )车帷裳( ) 体无咎言( )隰( )则有泮
D.于嗟鸠兮( ) 犹可说也( ) 士也罔极( ) 夙( )兴夜寐
(三)朗读全诗
读出诗歌节奏,注意停顿、重音、语气,体会《诗经》的韵律美。
(四)研读文本(1段)(合作探究,解决以下问题)
1、朗读,解词:氓: 男子 贸: 换 匪:“非”不是 即: 就
谋: 商量 子: 你 涉: 渡过 愆:拖延
将:请 以为:把…当做
2、知识拓展:
①匪来贸丝 匪夷所思 获益匪浅中的“匪”意思是:不是
②古代经常在称呼中出现“子”,老子、孔子、苏子、杜子美等称呼中的“子”是( 男子的尊称 )。而本文中大量的“子”和“君以为如何”“足下意欲何为”“卿言甚合我意”等句中的君、足下、卿等词是( 你 )。
(五)研读文本(2段)(合作探究,解决以下问题)
1、朗读,理解词义:
乘: 登上 彼: 那 垝: 毁坏、倒塌 涕: 眼泪 卜: 占卜 贿:财物
2、知识拓展
“载笑载言”中“载”的意思(动词词头,无意 )
“载歌载舞”中“载”的意思(又…又) 四、内化提升:1、学生练习背诵,当堂成诵
2、翻译(尽量保留原诗的韵味):
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②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五、总结质疑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这两节诗
2、 预习新课
《诗经——氓》导学案第一课时(学生版)
主备人:何延滨
一、巧设迁移
二、解读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经》的相关常识
2、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3、研习文本,理解文言现象,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
过程与方法
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坚强独立的人格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现象,诵读全文
教学难点:
诵读全文,准确书写
三、自主探究
(一) 课前预习
1、了解《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魏、唐、秦、陈、桧、曹、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
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
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2、了解“四书”“五经”: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3、《氓》简析:
《氓》是卫国的民歌。卫的都城在河南朝歌(淇县)一带。这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也是最好的一首弃妇诗。春秋时期,虽然封建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封建思想意识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在婚姻中的两性不平等现象已经形成了。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里,妇女的婚姻悲剧是不可避免的。《氓》就是通过一个妇女的哭诉,叙述了她从恋爱,结婚直到被遗弃的过程,表达了她的怨恨和反抗之情,反映了妇女在不平等社会制度下的悲惨遭遇。
(二)课前基础检测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A.氓( )之蚩蚩( ) 乘彼垝垣( ) 匪我愆期( ) 将子无怒( )  B.尔卜尔筮( ) 淇水汤汤( )  靡有朝矣( )自我徂尔( )
C.于嗟女兮( ) 渐( )车帷裳( )体无咎言( )隰( )则有泮
D.于嗟鸠兮( ) 犹可说也( ) 士也罔极( ) 夙( )兴夜寐
(三)朗读全诗
读出诗歌节奏,注意停顿、重音、语气,体会《诗经》的韵律美。
(四)研读文本(1段)(合作探究,解决以下问题)
1、朗读,解词:氓: 贸: 匪: 即:
谋: 子: 涉: 愆:
将: 以为:
2、知识拓展:
①匪来贸丝 匪夷所思 获益匪浅中的“匪”意思是:
②古代经常在称呼中出现“子”,老子、孔子、苏子、杜子美等称呼中的“子”是( )。而本文中大量的“子”和“君以为如何”“足下意欲何为”“卿言甚合我意”等句中的君、足下、卿等词是( )。
(五)研读文本(2段)(合作探究,解决以下问题)
1、朗读,理解词义:
乘: 彼: 垝: 涕: 卜: 贿:
2、知识拓展
“载笑载言”中“载”的意思( )
“载歌载舞”中“载”的意思( ) 四、内化提升:1、学生练习背诵,当堂成诵
2、翻译(尽量保留原诗的韵味):
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②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五、总结质疑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这两节诗
2、 预习新课
《诗经——氓》导学案第二课时(教师版)
主备人:何延滨
一、巧设迁移
二、解读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研习文本,理解文言现象,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
2、 分析诗中女子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强独立的人格
教学重点:诵读全文,理解文中女子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诵读全文,准确书写
三、自主探究:
(一)研读文本(3段)(合作探究,解决以下问题)
1、朗读,理解词义:沃若:润泽的样子 耽:沉溺
2、知识拓展:
说:①秦王必说见臣 (高兴 ) ②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犹可说也 ( 脱身)
(二)研读文本(4段)(合作探究,解决以下问题)
1、朗读,理解词义:
徂: 往 三岁: 多年 汤汤: 水势很大 渐:溅湿 贰:有二心 爽:过错
2、知识拓展:
①女也不爽 毫厘不爽 屡试不爽中的“爽”意思是错误
②士贰其行 忠心不贰 且贰于楚也 中的“贰”意思是有二心
③自我徂尔 尔卜尔筮 尔虞我诈 出尔反尔 尔汝之交中的“尔”意思是你
3、三、四节的主要手法是: 比兴
(三)研读文本(5段)(合作探究,解决以下问题)
1、朗读,理解词义:
靡:无,没有 夙兴夜寐: 早起晚睡 暴: 凶恶 咥: 笑 躬: 自身
2、知识拓展:其:
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其黄而陨(它的 ) 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 )③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 ) ④吾其还也 ( 还是 )
⑤君知其难也(那 )
(四)研读文本(6段)(合作探究,解决以下问题)
1、朗读,理解词义 总角: 少年 晏晏:欢乐的样子 旦旦:诚恳的样子
2、通假字:(1)氓之蚩蚩 通 ,意为
(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通 ,意为
(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通 ,意为
四、内化提升:1、学生练习背诵,当堂成诵 2、翻译(尽量保留原诗的韵味):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五、总结质疑:体会文中女子的形象
勤劳、温柔、坚强、清醒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这首诗 2、 预习新课
《诗经——氓》导学案第二课时(学生版)
主备人:何延滨
一、巧设迁移
二、解读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研习文本,理解文言现象,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
2、 分析诗中女子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强独立的人格
教学重点:诵读全文,理解文中女子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诵读全文,准确书写
三、自主探究:
(一)研读文本(3段)(合作探究,解决以下问题)
1、朗读,理解词义:沃若: 耽:
2、知识拓展:
说:①秦王必说见臣 ( ) ②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犹可说也 ( )
(二)研读文本(4段)(合作探究,解决以下问题)
1、朗读,理解词义:
徂: 三岁: 汤汤: 渐: 贰: 爽:
2、知识拓展:
①女也不爽 毫厘不爽 屡试不爽中的“爽”意思是
②士贰其行 忠心不贰 且贰于楚也 中的“贰”意思是
③自我徂尔 尔卜尔筮 尔虞我诈 出尔反尔 尔汝之交中的“尔”意思是
3、三、四节的主要手法是:
(三)研读文本(5段)(合作探究,解决以下问题)
1、朗读,理解词义:
靡: 夙兴夜寐: 暴: 咥: 躬:
2、知识拓展:其:
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其黄而陨( ) 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③其孰能讥之乎? ( ) ④吾其还也 ( )
⑤君知其难也( )
(四)研读文本(6段)(合作探究,解决以下问题)
1、朗读,理解词义 总角: 晏晏: 旦旦:
2、通假字:(1)氓之蚩蚩 通 ,意为
(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通 ,意为
(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通 ,意为
四、内化提升:1、学生练习背诵,当堂成诵 2、翻译(尽量保留原诗的韵味):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五、总结质疑:体会文中女子的形象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这首诗 2、 预习新课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