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材解析与导学

七下第三单元教材解析与导学
建筑是科学,建筑也是艺术。它是无声的诗歌,它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来当导游,让我们一起去巍峨、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到钟山南麓巍巍中山陵瞻仰伟人风范,再到气势宏伟、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体验异国风情,最后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黄鹤楼和于园再来鉴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巧夺天工。走进第三单元,你就看到了历史。当我们对着这些别有特色的建筑,我们的心情是否平静?在雄伟、庄严、肃穆的纪念碑下,面对着曾经的历史,注视着这凝结历史的浮雕,你在想什么?在巍巍中山陵上,缅怀伟人,你又作如何感怀?在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里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还有那让无数墨客骚人驻足慨叹的黄鹤楼,不起眼也并非等闲的于园。无可争议的一点是,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人类智慧的伟大,人类创造力的无限。
单元课标学习要求:
了解一些中外有名建筑的特点,体会人类的勤劳、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体会课文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进一步理解说明语言的特点。
学习记叙和说明融合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写作的线索。
懂得描写事物要抓住特点,在观察时注意观察事物的特点。
说话时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把话说得生动形象。
让我们走进第三单元,一起诵读那无声的诗歌,一起聆听那凝固的音乐。
1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清朝有个李知县,常依官仗势,欺压百姓,本来贪心很重却硬充清廉,某年春节,他在正房门贴出一副春联标榜自己,联曰:“爱民若子;执法如山。”这春联一贴出,即遭到众人的非议和指责。有人暗为这副春联加了个长尾巴,变为:“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为其山乎?”
感悟课标新理念
语言知识积累
【音形积累】
镏金(liú)  上溯(sù)  重幔(chóng màn) 庑殿(wǔ)
挑衅(tiǎo xìn) 逾越(yú) 天堑(qiàn) 巍峨(wēi é) 
矗立(chù) 发髻(jì)镶嵌(xiāng qiàn)  旌旗(jīng)
五卅(sà) 周定舫(fǎng)
【音形辨识】
⒈多音字
shuài率领     xiān新鲜        xiàng 相貌
率  lǜ 效率 鲜 xiǎn鲜有     相 xiāng 相当          
2.形近字
瞻zhān 瞻仰   销xiāo销售   幔màn 窗幔  
赡shàn 赡养   锁suǒ锁门   漫màn 弥漫
檐yán 房檐   琐suǒ琐事   慢màn 慢跑
衅xìn挑衅       卅(sà)五卅运动     镏 (liú) 镏金
畔pàn湖畔       州(zhōu)苏州       溜 (liū) 溜冰
【前瞻·预测】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芳醇(chún)  叛逆(pàn)  粗糙(chāo)    B.阔绰(chuò)  和煦(xù)  恬静(tián)    C.娟秀(juān)  晕船(yūn)  瞻养(shàn)    D.称心(chèng)  惋惜(wǎn)  教悔(huì)
答案:B  解析:A项中糙应读“cāo”;C项中“瞻”应改为“赡”;D项中“称”应读“chèn” 悔-诲。
词语积累
1.词语解释1
奠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镏金:把金子溶解在水银里后用刷子涂饰器物,可以经久不褪色。
重幔:皱褶的帐幕。
瞻仰:恭敬地看。
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多指长江,用来形容它险要。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奋昂扬;大方,不吝惜。
上溯:从当前往上推算。
挺拔:直立而高耸。
逾越:跨越,超越。
遥遥相对:远远地相互对峙,对立着 。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永垂不朽:(英雄或伟人的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表现出来。形,表露,显露。
2.词义辨析
庄严 庄重
这两个词都指郑重、严肃,都是形容词。“庄严”表示严肃、端重,不可侵犯,可以指人的神态,也可以指重大事物形成的气氛,如“庄严的纪念碑”;“庄重”表示端庄、持重,多指人的举止品行,跟“轻飘”相对,如“他神态庄重”。
耸立 矗立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高高立着的意思。“耸立”侧重于立得突出高耸,如“一座座高楼耸立黄浦江东岸,雄伟而美丽”;“矗立”侧重于立得高而笔直,如“巍峨的山峰高高矗立,直插云霄”。
【前瞻·预测】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复盖 穿流不息 痛心疾首        B谛听 漫不经心 截然不同    C克苦 走投无路 星罗棋布        D供献 原形毕露 提纲挈领 答案:B  解析:A项中“复”应为“覆”; “穿”应为“川”;C项中“克”应为“刻”;D项中“供”应为“贡”
教材文体感知
【品思题目】
课文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纪念碑的主题,点出作者要歌颂的对象,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副题“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点明了文章说明的对象。“瞻仰”表现出作者对先烈们的崇敬之情。
【走近作者】
周定舫,生于1931年,浙江省定海县人,1953年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新华社北京分社担任记者,现为北京新闻学会会员。
研习教材重难点
语篇结构分析
本文运用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通过安排恰当的说明顺序,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为我们介绍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热情赞颂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他们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
全文共11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头点题,总领全文,说明瞻仰的心情和纪念碑的总体特征。
第二部分(第2-10段):介绍纪念碑的位置,兴建过程,碑的构造、题字、碑文以及10幅浮雕,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可人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2、3段):介绍纪念碑的位置、环境、兴建过程、规模和质料。
第二层(第4、5段):介绍纪念碑的结构、题字、碑文、装饰与造型等。
第三层(第6-10段):依次介绍大碑座四周的10幅浮雕。
第三部分(第11段):抒写瞻仰的深切感受,呼应标题和开头。
语篇脉络梳理
瞻仰(万分崇敬)
      位置:广场南部
      材料:花岗石、汉白玉       人
      台基:美观朴素、洁白耀眼     民
纪念碑   正面:题词            英
      背面:碑文            雄           两侧上部:红星、松柏、旗帜    永
      小碑座四周:牡丹、荷花、菊花   垂
碑顶:卷云重幔          不
十幅浮雕                   朽
感受(默默致敬)
重点语段品读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品味】“巍峨、雄伟、庄严”既体现了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的印象,又概括了纪念碑的总体特征。“瞻仰”一词则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与“万分崇敬”相照应,体现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体会】开篇点题,点出了描写的对象特点。
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8个字是碑的主题。
【品味】“‘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8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一句带双关,既指镏金大字本身在阳光下具有“闪闪发光”的效果,又含有烈士精神永存的意思。准确的数字运用说明了纪念碑的高大雄伟。
【体会】一语双关,可以将作者的崇敬之情暗含于描写之中。
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到1000年之久。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
【品味】概括说明了大碑座上的10幅浮雕。“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到1000年之久”,这一句话既令人信服地说明了浮雕质料的耐久性,也深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寓意。“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则表明后面的数据是有科学根据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体会】“20个左右”虽是约数,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看完了所有的浮雕,我又一次瞻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和碑文。我想,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当我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的时候,我再一次向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默默致敬。
【品味】第三次提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字,反复的强调对人民英雄的高度评价和热情赞颂,突出了本文的中心。“又一次瞻仰” “再一次向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默默致敬”与开头呼应,加上“默默”一词,深沉地表达了人民英雄的革命业绩感人之深以及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与深切悼念。
【体会】结尾照应开头,不仅使全文布局严谨,结构完整,而且使中心意思更加鲜明突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整体感悟鉴赏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紧扣文题,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按点题,总领全文→介绍碑身浮雕→抒写瞻仰感受的思路,采用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兼顾其他顺序的方法组织材料,运用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对人民英雄纪念碑进行了全面而具体的介绍。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
特征鲜明的介绍
本文开头用六个字概括了纪念碑的总体特征:“巍峨、雄伟、庄严”,然后围绕这一总体特征,说明了有关局部的具体特征。如用确切的数字介绍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的高度,介绍建造纪念碑所用的石场数量,具体说明了纪念碑的巍峨。又如详细介绍碑心石的高度、重量,上面的题字、碑文,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的装饰花纹以及小碑座四周雕刻的大花圈,突出了纪念碑雄伟、庄严的特征等等。
2.条理有序的说明
作者采用了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兼顾其他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作者从“东长安街”向西出发,这时尚“未进入”天安门广场,然后沿着“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走到纪念碑台阶前”“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的路线,由远及近,由低到高,先四周后正中,先台阶再碑身后小碑座、大碑座,依次瞻仰,最后,“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文章也按照这个瞻仰顺序介绍、说明,有条不紊,层次分明。
写纪念碑时,先写点明主题的正面题字,突出中心意思;再写阐明主题的背面碑文,这是对正面题字的具体说明,也是为了点明中心意思;后写艺术地再现主题的10幅浮雕,这是对碑文的形象说明,还是为了表现中心意思。写纪念碑结构时,不按“台阶――碑座――碑身”的方位顺序,而按“台阶――碑身――碑座”顺序,写碑身时,采用“正面――背面――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小碑座四周――碑顶”的说明顺序,这种先主后次的写法,目的在于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
写浮雕时,作者由东到南到西,最后到北,这个空间顺序实际上是由浮雕的内容所决定的,因为它正好同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一致,从而使线索十分清楚。
总之,本文既有由远及近,由外围到中央的空间顺序,又有时空结合的从东起依次到南、到西、到北的方位顺序和由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还有从主到次、从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这样写,条理井然,层次清晰,主次分明,使读者对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全貌留下完整、具体而清晰的印象。
3.突出而生动的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有平实和生动之分,但更多的说明文是兼而有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语言就兼而有之属于的一类,在介绍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碑的构造和10幅浮雕时,主要用了“美观朴素”“洁白耀眼”“挺拔”等词语,给人以庄严而朴素的美的感受。在介绍10幅浮雕时,作者运用了许多非常生动准确的动词、形容词,使画面栩栩如生,极具动感。如在介绍“武昌起义”这幅浮雕时,“撕毁”“撕碎”“践踏”等动词的运用,生动地表现了起义者的无畏气概;在介绍“五四爱国运动”这幅浮雕时,作者运用了“慷慨激昂”“怒形于色”等形容词,生动地表现了学生们对卖国贼的痛恨。
疑难问题探究
1.课文说明的对象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而文章的正标题却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作者以此为题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课文的正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字是纪念碑的主题,由毛泽东亲笔题写,以此为题,表明了作者要歌颂的对象,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意思,副标题“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标明了本文说明的对象,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先烈万分崇敬的心情。
2.牡丹花、荷花、菊花各有何象征意义?
提示:牡丹,花大色艳,富丽堂皇,是我国我名贵特产花卉,号称“花中之王”,素有“国色天香”之誉,一向被推崇为“中国名花之最”。许多世纪以来,我国人民就把牡丹花视为富丽繁荣(高贵)的象征。荷花,又名莲花。自从宋代周敦颐作《爱莲说》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后,荷花便赢得了“花中君子”的美誉,为世人所推崇,并作为虚心正直,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纯洁)的象征。菊花,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喜爱的花卉,古往今来,多少人钦佩它,赞美它。“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如何?”(陈毅:《冬夜杂咏》)菊花以其傲霜和耐寒的品格赢得了美誉。因此,小碑座雕刻着的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象征着品质高贵、纯洁和坚忍”。
课外合作探究
虽然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过去北京不去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也是一种遗憾,亲自去北京瞻仰或是上网搜集有关资料,结合课文让我们再回味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以提升自己的精神素养。
③开拓学习新视野
品味语言之美
含英咀华
真理就是具备了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越愈加充实了和证明了它。                          ――伽利略
我有权力成为幸福的人,哪里有幸福就到哪里去寻找。    ――伊巴涅斯
奋斗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进。               ――巴金
如果人被迫只顾眼前的目标,他就没有时间去展望整个生命。――雅斯贝尔斯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萧伯纳
一个人越敢于担当大任,他的意气就越奋发;如果一个人的胆识与能力都能够的话,他没有什么该讲与不敢讲的话,没有什么敢做不敢做的事,更没有什么可以胆怯和心虚的。                   ――比昂斯腾·比昂松
一朵成功的花都是有许多苦雨、血泥和强烈的暴风雨的环境培养成的,不是一朝成功的人,他的事业也不是一朝可以破坏或失败的。       ――冼星海
妙语珍藏
高尚无需证明
段正山
高尚,是甩开胆怯的犹豫、困惑的迷茫、诚实地第一次自我曝光,且不作任何表白;高尚,是踏上巅峰不轻狂、跌入低谷不凄凉,矢志不移荣辱不惊的境界。
高尚应是心中涌动的追求,而不应是演说中的自白;高尚可以是写出来的座右铭,而不可以是自我推销的广告词。
当高尚充溢在自我鉴定的时候,不管语言如何委婉,那它透出的虚伪也是露骨的;当高尚也投身于交换的时候,不管付出的代价如何微小,那它丧失的尊严也是极昂贵的。
人生的履历再坎坷也是平凡的流水账,它容不得半点加工和润色。是英雄,后人自会作出高尚的注解;是庸人,即使在碑文刻满高尚,历史的风雨也会把它剥落得干干净净。
高尚的思想不是读懂的天书,也不是不容疑问的伪圣经,它是路向历史高地的背影留下的启示,是跋涉于人间沧桑的足迹折射的光辉,是向无助伸出的手,向寒冷捧出的温暖。
然而高尚无需证明。
高尚的诞生不是为了赌气,不是为了求证,更不是为了索取。
仅是为了摘取某个桂冠,才投入一次艰辛,即使真的享有荣誉了,那它的光彩也定会在并非虔诚的欲望中黯淡泊然,桂冠的扭力也并不能照亮前行的路。
仅是为了某次台上亮相,才装饰自己的修养,即使真的在掌声中撑起了高雅,那么走下台后的粗俗一定会把完美打得粉碎,再上台表演群众又怎能买账。
高尚不是精彩的一瞬,不是一次优美的定格,不是为了一次让人感动的一次付出。
让高尚站立,那是一生的雕琢。
高尚无需证明。
聆听名作弦音
讣 闻
龙应台
我喜欢读讣闻,尤其喜欢在一天的开始,在早餐桌上,边喝咖啡,边读讣闻。
在这个阴霾的深秋,波斯尼亚烽火连天,有些人匆匆走了,看不见战争的结束。
法朗克·路根,今年62岁,死于癌症。在讣闻的左上角,有两三行大概是法朗克自己选的最后的赠言:
对喜欢我的人们,我告辞;对我无意中得罪过的人们,我请求原谅。
讣闻下方,则是未亡人的话了:
葬礼将在12月7日下午举行,朋友们若是除了鲜花之外还希望有所表示,最能安慰死者的莫过于,你将赠款汇入秘鲁的孤儿院,账户号码8035959。
和法朗克一块儿走的,还有61岁的赫斯特·舒曼。他是怎么死的,讣闻没说,但是在讣闻的右上角,你看:
什么东西都有它的时间,
天空底下任何事情有它的时辰,
生的时辰死的时辰。
讣闻中,舒曼的家属说:“请朋友们将买鲜花的花圈的钱捐给儿童癌症协会,账户81828。”
留下人间的繁华,独自走进黑暗的,还有72岁的卡尔·魏林格。魏林格是个作家,也是个被挚爱的丈夫、父亲、祖父。这是他自己的心愿吧!
是走的时候了/我走向死亡,你们向生/我们之间,究竟谁的运气较好∕那只有上帝能决定。
这不是苏格拉底的话吗?
一个特别小的方块里,有3句干净利落的话,乍看之下还以为是个别致的离婚告白呢:“我不再希望∕我不再恐惧∕我自由了!”是死亡的独白。
旅行的时候,我会为一个墓园特别下车。譬如上个月,在德法边境,一个荒凉的小镇上,突然看见一个画着十字架的木牌:“德国军人公墓”。
公墓在一个安静的绿色山坡上,巨大的栗子树摇晃着颜色斑驳的叶子,长着刺的栗子从坡上滚下来,铺满地面,被车轮碾碎。安静得只有风声。
好几百个石碑,整齐地竖立。墓碑上刻的日期,有生的年月日;死的日子,却只是一个笼统的1918。步兵,骑士,炮手,军官,甚至还有一个伙夫,在战火中倒下,没人知道在哪一天,哪一个月,1918是他们共同的命运。全是二十二三岁的大孩子。
北角有一个花圃。花圃边上一个黑色的石碑告诉你,这不是一个花圃。在花圃下面,埋着290个不知姓名、不知来历的士兵,不知生辰、不知死期、不知他们的父母儿女、不知他们最后的愿望。惟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也是二十二三岁的年轻人。
墓园的出口有一个本子,写着访客留言。大多数的访客写上几句战争如何如何愚蠢等等,只有一个人,笔迹潦草,像来自一只颤抖年迈的手:
这么多年之后,我终于在这里找到了叔叔的墓。安息吧,我亲爱的叔叔!
我喜欢读讣闻,我喜欢在墓园里散步。面对死亡,不清醒也不行。
【点评】一位女作家,喜欢读讣闻,是因为讣闻后面都有一个故事,一段经历,一点启示。面对讣闻,人会特别清醒,可以更好的欣赏世界,可以更好的珍重人生。读完此文,读到那些去世的人们尚遗留在这世界上的痕迹,你在思考什么?
闲看时尚旋风
空墙的启示
张玉庭
空墙是空的吗?不一定。
比如,巴黎罗浮宫内的那面空墙就曾吸引过数以十万计的游客――因为,就是在这面墙上,曾悬挂过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891年的一天,这幅名画却被人偷走了,打这起,这面空墙变得人如织,人如潮,人们久久地看着空墙,感叹着,猜测着,愤怒着,遗憾着,据统计,这两年来在空墙前驻足留连的人,竟然超过了过去十二年来观赏名画的人数的总和!
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于是也就有了一个建议,这就是,只要您也善于设计“空墙”,您就可以让您的那面“空墙” 前也出现一个动人的奇迹!
不信,我这就给您讲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出外经商的人,十分怀念家乡的妻子,妻子也非常怀念他,两人便不断写信遥寄相思,不料有一次丈夫实在无暇写信,便急中生智,把一张白纸当作信笺寄了回来――因为他知道,妻子极富想象力,而这种想象力又肯定会助自己一臂之力的。果然,妻子见到这张白纸后不仅不生气不发火,反而感动得热泪盈眶,并立即写诗回赠,待日“碧纱窗下启君封,尺纸从头彻尾空,想是郎君怀别恨,相思尽在不言中。”那丈夫见到了这首小诗,也就立即感动得掉下了眼泪。请注意,白纸空空如也,这是事实,但只因妻子把它理解成了一面负载着无限爱的信息的“空墙”,并沿着一个极富感情的思路联想开去,这才“断定”丈夫对她的思念格外的刻骨铭心!
妙!这就叫美丽!一个聪明的丈夫加上一个聪明的妻子所构成的美丽!
这就是“空墙”效应!
如此看来,巧妙的“空”并不是“无”,只不过有什么并不明确,这才为人们的想象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与自由!
既然如此,在适当的时刻与适当的地方,也为您的鉴赏对象留下一面神奇的“空墙”吧!别怀疑对方的想象力,只要您的“空墙”设计合理,那“空墙”就一定能变成一道绝美的风景!您也必将收获一个美丽的故事!
【品评】面对空墙,你想到了什么?断臂维纳斯!――正是那失去了的双臂,孕育了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借空白来获取奇迹、美丽,这是一种智慧!
课后习题详解
一 【提示】 “三年以来”是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1946年至1949年最后三年的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是指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整个历史时期;“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这一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由此标志着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由此可以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别是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二 【提示】第一类: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东之北 1 1839年 销毁鸦片烟  表现中国人民反帝的坚强决心(鸦片战争的起因,归入旧民主主义革命)
东之南 2 1851年 金田起义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南之东 3 1911年 武昌起义   结束封建帝制
第二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南之中 4 1919年 五四运动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南之西 5 1925年 五卅运动   促使大革命风暴爆发
西之南 6 1927年 八一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斗争第一枪
西之北 7 抗日战争时期 敌后游击战 打击日本侵略者
第三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的解放战争时期
北之中 8 1949年 胜利渡长江 解放全中国
建造这座纪念碑,其目的正如作者所说:让“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三 【提示】“……(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作者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人们对“37.94米”到底有多高有了一个具体的感觉。10层楼大家都见到过的,天安门就在纪念碑的对面,大家都很熟悉,一比较就可以想见纪念碑确实很高,从而突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巍峨、雄伟”。
四 熟读课文。(略)
12巍巍中山陵
李 鸿 章 一 亲 戚 参 加 考 试 , 但 这 位 仁 兄 胸 无 点 墨 , 便 欲 仰 仗 李 鸿 章 的 权 势 得 到 优 待 。 于 是 , 他 在 考 卷 上 写 道 : “ 我 是 中 堂 大 人 的 亲 □ 。 ” 欲 写 “ 戚 ” , 无 奈 搜 索 枯 肠 , 就 是 想 不 起 “ 戚 ” 如 何 写 , 最 后 写 成 “ 妻 ” 字 。 为 此 , 考 官 批 曰 : “ 所 以 我 不 敢 取 !”
感悟课标新理念
语言知识积累
【音形积累】
山麓(lù)   草莽(mǎng)   巉岩(chán)  灵柩(jiù)  
竣工(jùn)  坡陀(tuó)   深邃(suì)   琉璃(liú lí) 
门楣(méi) 龟趺(fū) 参错(cēn cī)  断垣(yuán)   
穹隆(qióng)   叱咤(chì zhà)
【音形辨识】
⒈多音字
  (xiān)纤维     (cān)参加
纤          参 (shēn)人参
  (qiàn)纤夫     (cēn)参差不齐
2.形近字
诩(xǔ)自诩  怡(yí)怡然    垣(yuán)断垣   趺(fū)龟趺
栩(xǔ)栩栩  贻(yí)贻误    桓(huán)桓侯   跌(diē)跌倒
俊(jùn)俊俏    淳(c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