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夏》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的要求: 
         1.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理解文章的思路。 
         3.  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学过不少吟咏四季的古诗。古诗配美景,真美!演示多媒体画面(春、秋、冬)。在每一幅画面后,让学生背属于那个季节的诗句。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少了哪个季节。 
          生:没有夏季。 
          师:很好。让我们先背诵一下有关夏的诗吧!(生齐背)。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梁衡的散文《夏》。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梁衡,(1946——  
      ),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步曲》(三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三)诵读文章时,同学们要在脑海里想象画面,朗读时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四)学生自由放声朗读。 
          1.  扫清字词障碍。对不识、不懂的字词句,自由发问。 
          2.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边小结边板书。 
      板书:景美             人勤} 赞美    
      紧张   热烈   急促   } 赞美  
      (五)精读课文: 
          1.  齐读第一段: 
           ①这一句话中哪些词语概括了夏的特点? 
           ②它起什么作用? 
          2.  指名一生读第二段。学生概括段意。哪些画面突出了夏的特点? 
          3.  男生读文章第三段: 
            ①找出采用对比手法的句子。 
            ②哪个句子呼应第二段。 
          4.  女生读文章第四段: 
            ①农民的辛勤体现在哪里? 
            ②请用一句话概括第四段。 
          5.  全体学生齐读第五段: 
            ①找出采用对比手法的句子。 
            ②请同学说说寓于此段中的感情。 
          6.  作者为什么赞美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六)学生总结全文。(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 
      (七)文章的写作特点: 
          1.  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对比手法,起什么作用? 
          2.  文中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试举例分析。 
      (八)师生归纳文章主题: 
      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九)布置作业: 
      你心中的夏是怎样的? 
      ①学生口述心中的夏。 
      ②写成习作《我心中的夏》。 
      ③课本136页练习一、二 

      《夏》教案 

      苏州市浒墅关中学   于桂言 

      (一)教学目的要求: 
          1.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对比、比较的写法。 
      3.  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由古诗《山亭夏日》 [唐 ]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导入。 
      2.  
      这首诗描绘了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夏》一文,表达的却是一种紧张、急促的旋律,表现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在作者的眼中,夏天有何特点? 
      2.  文中突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哪些段落是写夏天的热烈的?  
      (第2、3段) 
          ①     第二节中哪一个词语紧扣住了第一节中的“热烈”一词? 
         “沸腾”一词。 
          
      ②通过写春天与夏天景物(比较),突出夏天的特点:“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夏天到了。” 
          ③在作者看来,夏天的色彩为什么是金黄的? 
         “……——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春天的色彩与夏天的色彩相比较(对比) 
          ④怎样理解“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句话? 
      (2)哪些语段写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⑤侧面描写:“……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⑥两方面来写夏:白天到夜里/整个夏天里 
      (3)作者为什么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这充满紧张、急促旋律的夏天呢? 
      ——采用对比手法,作者写夏天的原因,在于歌颂劳动,赞美辛勤劳动的农民。 
      (四)总结文章主题。 
          
      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五)品味语言: 
          1.  文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同学在课文中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2.  课本136页练习一、二 


      教学后记: 
         
      教学《夏》这两个教案,试图从两种不同的风格去传授知识给学生,目的归一:让学生从把握夏的特点出发,牢牢把握住作者寓于文中的感情。用这种感情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切地去体味这份感情。 

         两个教案,都从重难点出发,在教学中,都结合了学生的特点实施教学。既有课内知识的解剖,又向课外作了延伸。 
         在撰写教案时,参阅了不少成功教案的部分内容,这里一并致以谢忱!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