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七颗钻石》教学随想


请给学生留点想象的空间
——《七颗钻石》的教学随想
    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操作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思维和审美多维发散的结晶,更是师生心灵共鸣的乐章。适当的给学生留点想象的空间,增添了课堂生机,增多了师生心灵碰撞的结合点,甚至给教师带来发挥的灵感。一味强调教案的周全和按照既定目标实施过程的完美,恰恰是一种不周全,不完美。再优秀的教师对学生层次的把握也不可能尽善尽美。部分学生对语文课堂内容的思考甚至出乎意料之外,相当具有教学价值,拉着缰绳牵着学生的做法无疑会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合理的审美趋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如果把知识比作“金子”,那么想象就是“钻金术”。想象力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给学生留点想象空间吗?下面我就结合《七颗钻石》这篇课文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教学。
 
(一)在语言表达上给学生留点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我体验和感受。
 
    在语文文本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由情入文,让学生在情感和认识活动中获得自然而真切的感悟。教学中教师应留出自己情感体验的空白,把最甜的甘蔗让学生去品尝。一首诗,一个充满真情催人泪下的故事,朗读完、听录像结束,教师切莫急于讲解。须知,此时无声胜有声,饶梁的语音正是把学生带入诗书境界的最好媒介,生硬的剖析无疑已成多余。
    例如,在课文情景导入上,我在大屏幕上出示《缆车的故事》,并播放韩红的《天亮了》。接着我提问在这个故事里,爱心体现在哪里?爱心创造了什么奇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积极抒发心中的感想,很自然的进入了文本的学习。
(二)在读和写的文本学习过程中,给学生留点思维空间,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与完善。
    给学生留点想象空间,重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探究和延伸,但绝不是教师备课盲区的补充,也不应该成为孤立的学生个体的思维活动,更不是教师打发课余时间的工具,而是充分挖掘文本资源。
    例如,在一个学生读到“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竟装满了清亮而新鲜的水”时,我发现他没有读出正确的语气。我问:“小姑娘发现了清水,这时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学生一楞,思考后答:“喜悦的语气。”学生这一楞,正是发挥了想象力,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又如,我让学生用:“从……里,我懂得了……”的形式去写一段话,在写之前,我让学生联系文本思考后写。几分钟后,学生们脱口而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我想这正是给学生留点思维空间的价值体现。
 
(三)在对学生评价上给学生留点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点燃探索的热情。
 
    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不急于给予评价,而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或给予补充与回答。从而激起学生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与理解。
例如,“闭上眼睛试想,如果没有爱心的行动,世界会变得怎样?”学生纷纷举手,并给予激情洋溢的回答,尽管学生想象有很多的不合理,我也没有正面评价,而是启发学生,给学生留点思维空间,让学生评价,学生在评价的同时,其实也深入了想象。
    总之,语文教学始终都不要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点思维空间,也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它对于发挥学生在填补空白的内容,使其体会到自我价值,从而得到心理的满足感。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切不能忽视学生思维的空间,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作用。
                                     
                                  2006 年 12 月20日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