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石榴》教案12

《石榴》教案

【学习目标】
了解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向往之情
【学习重点】
1、了解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向往之情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你们吃过石榴吗?谁来描述一下,石榴是什么样的?你留心过石榴的花吗?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郭沫若的散文去全面感受石榴的美。
老师准备了一首郭沫若的诗歌,请大家欣赏看看(师朗诵《天上的街市》)。
你了解了作者的哪些情况?本文写于什么时候?当时有没有坚持抗战、不怕威压
的人?
是呀,环境再残酷,也不能吓倒所有人;同样,残酷的环境也不能吓倒所有的花。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反复读课文了解石榴的特征。
二、简介作者
由一生根据自己预习情况简介作者情况,师根据学生情况补充.
郭沫若(1892年~1978年),1892年11月16日出生,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先在岗山第六高等学校读书,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科。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并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   
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 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嫈》《卓文君》。1928年因受蒋介石通缉,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 ,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写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高渐离》六部历史剧和战斗诗篇《战声集》以及杂文《甲申三百年祭》(该书后被定为中共整风学习文件)。   
  新中国成立后,坚持文学创作,出版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郭沫若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三、师进行散文文体介绍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哲理散文。
学生分组展示字的读音、词语释义及整体感知部分。
读准字音
奇崛 枯瘠 玛瑙 琢成 犀利
    劈刀 皓齿 束缚 唾津 潜溢
解释词语
   犀利:
   劈刀:    匀称:    束缚:    柔媚:
   争妍斗艳:    奇崛:    枯瘠:
   盎然:    忍俊不禁:    丰腴: 3、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篇 。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石榴可爱。
第二部分(第2-6段):描写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7-9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仔细阅读描写石榴的语段,思考:文章描写石榴的顺序是什么?写了石榴的哪些方面?
明确: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依次写了枝干、叶片、花朵、果实、子粒等。
★找出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反问的句子来。
(让学生在书上画出来)
★本文的中心思想或主题是什么?(联系写作背景思考)
明确:作者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第二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学习效果
1、加点字注音
奇崛 犀利 皓齿 雕琢 丰腴 争妍斗艳
2、解释下列词语
忍俊不禁:
争妍斗艳:
枯瘠:
盎然:
陆离:
3、《石榴》的体裁是_____,作者按___石榴、___石榴、___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
二、小组合作讨论导学案上【合作探究】题目(时间为5分钟)
三、六小组分组展示,每小组一道题目。
1、文章第一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石榴什么样的独特之处?
明确:对比 最可爱
2、文章第2——6段,按什么顺序描写石榴之美的?石榴美在何处?(其中第二段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必须说清被比较事物的异同点)
明确:按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依次写了枝干、叶片、花朵、果实、子粒等。
形态美:枝叶、花朵、果实 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辟易、敢于抗争

3、读课文第7---9段,思考:文章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喜欢夏天,更喜欢石榴之情。

4、文章最后写昆明石榴的特别,“特别”在哪里?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5、这么美的文章,作者仅仅是为了歌颂石榴的外在形态美吗?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认为石榴花是夏季的心脏,联系背景,想想作者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写的这篇文章,有什么深刻的含意?

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来答

6、文章前后两次把石榴比作“夏季的心脏”,为什么这样说?前后两次的意思一样吗?

注:学生展示时,可由学生补充评价,同进对于他们不完善的地方,师讲解补充。
四、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做到课堂作业本上
本文是一篇______的散文,作者按照“______——_____——______”来结构全文的。
作者在文中拿_______和____进行比较,突出了石榴不畏烈日的特点。
文章在描写石榴时,按照由____到____到____的顺序描写石榴之美。石榴之美表现为:_____、_____和______。
本文采用______的写法,明为赞美石榴,实则赞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族精神。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