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苏教版九年级(下)第四单元精练题


九年级(下)第四单元精练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舍身取义 一蹴而就 B.杀生成仁 妄自菲薄
C.三顾茅庐 一鼓作气 D.门庭若市 鞠躬尽悴
[参考答案]

C(A舍生取义B杀身成仁D鞠躬尽瘁)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titang 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zhuo,乃fu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参考答案]
倜傥 逐 赋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观沧海》是三国政治家 所作乐府诗。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两句是: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②唐代诗人杜甫具有“古仁人之心”。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推己及人,想到了“ ”,其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几句是 ,
, 。
[参考答案]
①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天下寒士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相对于该片浓厚气氛的营造,影片在人物刻画方面明显的____粗糙许多。‘
② 气象工作人员每天定点_____风力,详细记录并认真分析有关数据。
③ 由于几名主力队员因伤病不能上场比赛,这支球队的实力有所______。
A.薄弱 观测 削减 B.单薄 观测 削弱
C.单薄 观察 削减 D.薄弱 观察 削弱
[参考答案]
B。 “薄弱”,不雄厚,不坚强;“单薄”,不充实。人物刻画不丰富,应用“单薄”。 “观测”,观察并测量;“观察”,仔细察看。“观测”不仅有观察的意思,还有测量的意思,表意更丰富,应用“观测”。“削减”,从已定的数目中减去;“削弱”,(力量、势力)变弱。对象是实力,应用“削弱”。
5.下列各句中,显示为红色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做学问,应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决不能好高骛远。
B.回到故乡,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C.陕西剪纸粗犷朴实,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
D.我们应重新认识和建设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多种形式还原它们的文化内涵。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参考答案]
A。B项中“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不符合“漂泊多年”、“辛酸”的语境。C 项中的“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本句是对两种风格的赞扬,不符合语境。D项中“赏心悦目”,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而对象是传统节日,并非美好情景。
6.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输送。
B.信用社应重点向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农户优先发放贷款。
C.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D.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十二年,木星上的一岁比地球上的一岁大十一倍。
[参考答案]
D。A项搭配不当。可将“的发电量”改为“发的电”。B项语序不当。可将“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改为“技术化、优质化、特色化”。C项前后不一致。可在“取得”前加“能否”。
7.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改正。
①报纸资料的积累,最忌积压和不能持之以恒。②一下子整理一星期或五六天的报纸,往往事半功倍,而且会出错。③读报是每天都要做的事,积累报纸资料也要有恒心。④最初的积累,可能是零星的、不系统的,而且积以时日,就会越来越丰富。⑤其间,要防止间断和疏忽。⑥一疏忽,一间断,就有可能把有价值的资料白白遗漏。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参考答案]
②把“事半功倍”改为“事倍功半”⑥ “一疏忽,一间断”改为“一间断,一疏忽”。
8.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碛(qì):沙漠。
①根据诗歌的内容判断这是一首唐诗还是宋诗,为什么?

②这首诗歌运用了怎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①这是一首唐诗。因为唐代边境战事频繁,许多男子被征去戍边,故唐人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边塞诗。从这首诗所写的内容看,应该是唐代的一首边塞诗。
②这首边塞诗运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抒写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9.下列几项中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囚绿记》中作者借助对常春藤的赞美,表达了自己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追求光明的圣洁灵魂。
B.朱自清的《绿》花很大的篇幅来写梅雨瀑,写北京、杭州等地不同的绿,目的是用他们来烘托衬托梅雨潭绿的美。
C.姜孟之的小说《一双手》,抓住特征,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一双手,写出了一个无私奉献的劳动者形象。
D.作者写《龟虽寿》时已五十三岁,有着时不待我的紧迫,但他不甘衰老,积极奋发,自强不息。
[参考答案]
C。C项中的“小说”应改为“散文”。
10.综合性学习。
央视青歌赛的综合知识考核一直备受关注,有些歌手给出的错误答案堪称“经典”。
问:“杯水车薪”这一成语是什么意思?
答: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
问:“焚书坑儒”是什么朝代的事?
答:宋朝的铁木真。
问:“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何朝代的哪位农民起义领袖写的诗?
答:秦朝。李世民。
问:人类历史上的“两河文明”是指哪两河?
答:黄河、长江。
(据2008年4月10日《文摘报》)
①探究一下,这一则材料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②对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人说,歌手亟需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也有人说,术业有专攻,没必要用这些“综合知识”为难歌手。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①有些歌手的文化素养令人堪忧。
②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且陈述的理由有一定的道理,均可视为正确。 示例:⑴歌手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因为歌手也是“公众”人物,理应具备起码的文化素质。⑵对歌手进行综合素质测试是必要的,但所测试的“综合素质”不宜偏难。因为顾名思义,“歌手”就是擅长歌唱的人,评价歌手的主要标准自然是歌唱得好不好。

二、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1—15题。
绿色之恋
葛道吉

①那是一片浩瀚的绿色林海。
②进入绿林。(A)便迷了眼睛,便绿了心智。谈话是绿色话题,笑声荡漾出绿波,口渴了痛饮山涧绿泉,小憩铺开来绿色苔藓。
③(B)姑娘说,我的裙子是乳白色的,怎么着了绿色?绿海用映衬这个词汇为姑娘解释。小伙子说,我坚硬的臂膀是深褐色的,怎么成了翠绿?话毕,便有一股轻风拂来,把一串串山槐的玉叶压弯,包围了小伙子,覆盖了那健壮的臂膀。轻风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近绿了,只好让他绿吧!
④那绿,仿佛成了酿造5000年的甘醇玉液,让你不得不酩酊大醉,索性闭上眼,全是深沉的绿晕,就连身边也鼓噪着绿色的音符;平和而持久着的是蝉鸣;时起刺耳的嘎嘎声是山鸡求偶的讯号;丝弦弹拨裂帛破冰之韵的是艳羽的山雀和黄鹂;更有那长尾鸟久违的鸣叫让人心动,让人感念大自然的美丽和良善。
⑤那绿,植得深。拔得高,密集着罩得严实。碎细柔嫩着的是山槐叶,肥圆长柄阔大着的是青皮槐叶,细长扁平如鳞栉般的是洋桃叶,浑圆平展显露秀气的是黄栌叶,还有在众树种中如鹤立鸡群的杨树,在疾风中把肥厚的叶掌击出哗哗啦啦的欢响,让人听着悦耳,看着舒心,顿生倾慕之情。
⑥在这里更能触动心灵的是林深处绿树掩映的土屋,还有那山的制高点上的嘹望台。这里几乎与世隔绝。从土屋的墙上依稀可见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斑驳的字迹。土屋里那盏油乎乎的矮脖子灯,和房屋一样放射着历史的光芒。这里生活砉两代林业工人,新中国成立之初那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亲手垒起了土屋,泥巴砌圆了锅台。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靠床的墙上那张女歌星演唱时的特写剧照,当然秀靓。年轻人说,是他去年刚换上的,原来是一张他父亲贴上的已经泛黄模糊了的武松打虎的画。两张画代表着两个时代,代表着两代人的生活情趣。最初的那个小伙子今天已退休返乡。记得父子俩交接班的时候,老人领着儿子在偌大的林区转悠了三天。在一座山的制高点,老人望着绿海波涛,表情格外凝重,突然眼角滚落一滴黄豆粒大小的老泪,颤着声说;“儿啊!记着这个地方,几十年前这里曾是秃山,是我和你的叔叔、伯伯们就像你这样的年龄,每天来这里挖坑、植苗。那段日子特别艰苦,场部每天只发给每个人一个菜糕,在进山路上就已塞进了从未填饱过的肚子。午时的太阳特毒,我们常常会体力不支,连手中的镐也抡不起来,有些人竟会眼前突然发黑,失去了知觉……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来年春上,我们终于亲手植满了满山的槐树。”“我会看管好的!”年轻人听懂了父亲的话,看着那张皱纹满面而黝黑的脸沉重地说。老人似乎放心了,最后陪儿子在土屋里睡了一夜。老人说电视有什么好看的?在这里听窗外林木的叶子对话,听懂了,就感觉比看电视强多了!
⑦这里远离城市,没有灯红酒绿,但是年轻人在接过父亲沉重的绿色担子的时候,就已下了决心去研读林木叶子的对话,那种语言的内涵是他攻读的重要课题,他信了父亲那句话,听懂了林木叶子的对话——的确比看电视强多了。
⑧我面对绿海,读懂了伟岸,读懂了博大,更读懂了崇高和奉献。

11.分析第④自然段中显示为红色的“绿色的音符”指代的内容。

12.用阅读批注的方式写下你阅读第⑥段画线句时的感受。


13.本文有不少精彩语言值得品味,试从语言表达的角度从文中A、B三处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
选 处
赏析:

14.为什么文中老人和儿子都认为“听窗外林木的叶子对话”“比看电视强多了”?

15.平常的举动往往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撑。阅读选文,试概括出父子两代人平常的言行中蕴含着的精神内涵。

[参考答案]
11.指大自然中充满生机活力的 蝉鸣鸟叫声
12.可就阅读感悟、人物情感、形象刻画等方面去写批注。如:这段话通过对老人的语言、神情、行动的刻画,写出了老人的绿色之恋、无私奉献的精神、即将离开林区的恋恋不舍和对儿子的殷切希望。
13.例:赏析(A处)前后对应,形式优美,其中“迷”和“绿”尤富表现力,写出了浩瀚的绿色林海令人陶醉。
(B 处)姑娘小伙设问,绿海轻风作答,很有感情地写出人们面对浩瀚的绿色林海喜爱、陶醉、喜悦之情。
14.感受到自然的美妙,生命的活力, 劳动的快乐, 奉献的价值。
15.热爱自然;淡泊名利;坚守岗位;艰苦创业;默默奉献。

(二)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
江南陶公柳

①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江南陶公柳率先从严冬中苏醒过来,最早报送春的信息。
②江南陶公柳,生长在鄂州城区环洋澜湖畔,宛如一条柔媚的绸带缠绕在几千米的长堤上。早春时节,柳芽初萌,星星点点散落在大小树枝上,嫩芽在蒙蒙细雨里舒展,弥漫着别样的柔情;初生的柳叶,色泽嫩黄,渐变渐浓,变成翠绿色;柳叶细长,犹如美人的秀眉;柳条轻拂,表达出绵绵的情意。
③漫步在陶公柳林间,沉醉在圣洁的山水中,我仿佛看到晋武昌(今鄂州)太守陶侃正向我们款步走来。他虽身居高位,但决不居功自傲、养尊处优,始终克勤克俭,以爱民和清廉流芳后世。他在征战生涯的41年中,有30年是在鄂州度过的。在鄂州期间,他曾带领官吏和百姓植树造林,在武昌城四周广植柳树。“陶公柳”、“武昌柳’’之名由此而来。唐代诗人钱起在《晚泊武昌》中云:“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孟浩然在《溯江至武昌》中云:“残冻因风解,新正度腊开。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千百年来,陶公柳经南北隋唐之风,沐宋元明清之雨,绿染千年古城,焕发人文光芒。
④陶公柳,是坚韧的树木。它适应力强,不怕严寒酷热,不畏水涝干旱,即使被害虫咬光叶子,被烈焰烧焦树冠,甚至被雷电拦腰劈断,只要春风一吹,那深埋于地下的根须,便破土发芽。初春之际,冰冻刚解,春寒料峭,它顽强地吐露出芽苞,率先向人们报告春天来临的消息。
⑤陶公柳,是宽容的树木。在一棵棵、一排排陶公柳下,有草坪、月季、小黄杨等,它们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共同抗击严寒酷暑。
⑥陶公柳,是质朴的树木。它没有松柏之风、翠竹之节,也不像腊梅暗香浮动、牡丹婀娜娇艳。它质朴无华,恬静淡泊,不事张扬,默默奉献。它浑身是宝:枝条可制成柳篮、柳筐和柳箱等,树干可加工成桌、椅、床、柜等家具,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叶、茎、皮、根皆可入药,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它可以净化空气,绿化环境,使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具有良好的环保价值。
⑦陶公柳,本是一种很普通的大众树木,但它早已融合到中华历史文化之中,历尽千年沧桑却依然美丽。
⑧陶公柳是鄂州的象征,我爱江南的陶公柳。
16.简述“陶公柳”这个名称的来历。

17.文章第③段引用古人吟咏“陶公柳”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18.“陶公柳”具有怎样的品格?请简要概括。

19.请你从语言方面对文章第②段进行简要赏析。


20.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6.晋代陶侃在武昌(今鄂州)期间带领官吏和百姓广植柳树,人们为了缅怀(纪念)他,把他所种的柳树称为陶公柳。
17.印证“陶公柳”“武昌柳”的名称由来已久;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赞美了武昌柳的风姿,表达了对陶公的怀念之情。
18.陶公柳具有坚韧、宽容和质朴的品格。
19.示例: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早春陶公柳的景物
特征,抒发了对陶公柳的喜爱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20.表达了作者对陶公柳的赞颂和热爱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1—25题。
真正的慷慨

①一场龙卷风袭击了我们家附近的一座小城,那里的许多家庭损失惨重,报纸上一张特别的照片触动了我的心。照片上,一个年轻的女人站在一座完全被毁坏的房屋前面,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低垂着眼站在她的身边,旁边还有一个小女孩用手抓着妈妈的裙裾,眼睛盯着镜头,目光里充满了慌乱和恐惧。在相关的文章中,作者给出了照片上每个人的衣服尺寸。我注意到他们衣服的尺寸与我和孩子衣服的尺寸很接近。这是教育我的孩子帮助那些比他们不幸的人的好机会。
②我将照片贴在冰箱上,把他们的困境向我的一对7岁的双胞胎儿子——布兰德和布雷特以及3岁的小女儿梅格安作了解释:“我们有这么多东西,这些可怜的人现在却什么也没有。我们应该把我们的东西和他们分享。”我从阁楼上拿下3只大盒子放在地板上。当男孩子们和我一起把一些罐装食品和其他一些不易腐坏的食物、肥皂等装进其中一只大盒子的时候,梅格安怀里抱着鲁西——她爱极的布娃娃来到我们面前。她紧紧地将它搂在胸前,把她圆圆的小脸贴在鲁西扁平的、被涂上颜色的脸上,给了它最后一个吻,然后,将它轻轻地放在其他玩具的上面。“噢,亲爱的,”我说,“你不必把鲁西捐出来,你是那么喜欢它。”
③梅格安严肃地点了点头,眼睛里闪烁着被她强忍着没有流出来的眼泪:“鲁西给我带来了快乐,妈妈。也许,它也会给那个小女孩带去快乐的。”
④我突然意识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把自己不要的东西捐赠给别人,而真正的慷慨却是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给予别人。诚挚的仁爱,是一个3岁的孩子希望把一个虽然破旧却是她最珍爱的布娃娃送给那个小女孩的行为。而我,本来是想教育孩子的,结果却从孩子那儿受到了教育。
⑤男孩子们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布兰德什么也没说,走进房间拿着他最喜欢的圣斗士出来了。他稍稍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梅格安,把它放在鲁西的旁边。布雷特的脸上露出了温和的微笑,眼睛里闪着光,跑回房间拿来了他的宝贝火柴盒汽车,郑重地放到盒子里。
⑥我把我的那件袖口已经磨损得非常厉害的棕褐色夹克衫从那个放着衣服的盒子里拿出来,然后把上个星期刚买的一件绿色的夹克衫放了进去。我希望照片上那个年轻女人会像我一样喜欢它。

21.通读全文,文题“真正的慷慨”的含义。

22.文中哪些事件体现了人物“真正的慷慨”?试举例说明。


23.联系文中每个人物在捐出自己东西时的表情、动作和语言,举例分析其内在的思想感情。


24.从下面(1)(2)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揣摩人物的心理。
(1)第⑤段中男孩们之所以“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是因为:

(2)第⑥段中“我”之所以将旧夹克衫换成了新的夹克衫,是因为:

25.从文中他们“真正的慷慨”的举动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21.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给予别人 
22.①梅格安将自己最喜欢的布娃娃捐出来 ②布兰德拿出来最喜欢的圣斗士③布雷德拿出他的宝贝火柴盒汽车 ④“我”将旧夹克衫换成了新夹克衫捐出来。 
23.(1)梅格安严肃地点了点头,眼睛里闪烁着被她强忍着没有流出来的眼泪(2)说明梅格安虽然珍爱自己心爱的布娃娃,但为了那个小女孩快乐,她还是毅然决然地捐出来了。反映了她无私的爱心(也可以举其他人的例子)。 
24.(1)他们被梅格安无私的举动和爱心深深的触动和启发 (2)“我”被孩子们“诚挚的仁爱”所感动,“我”希望“那个年轻女人”也如“我”一样生活得幸福美好。
25.比如:①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愫②只要人人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精彩。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6—29题。
单 纯

①“单纯”二字是我心中所能做出的对人的心灵境界的最高褒评。清澈、纯净即是美!朴实、坦诚即是美!拒绝了繁杂、混浊即是美!单纯的心灵可以锻造美丽厚重的人生。
②心灵的单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始的单纯,一种是超越的单纯。儿童的心灵具有原始的单纯。人在童年时是天真的、纯粹的、梦幻的、艺术的。可以说,童年所赐予我们的幸福、勇气、鼓舞和信心,童年所教会我们的高尚、正直、善良和诚实,比人生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得多。人在童年时期,敢于参天悟地,没边没沿说些同无限相关、连后世哲人都不敢说的话。人类的童言和稚作就连后世的伟大哲学家、艺术家也极难比肩。
③岁月像筛子,筛去了人最初的纯真和善良。人成熟了,身体扩展了,年轮添加了,反而灵魂猥琐,人格缩水了。童年时单纯的心灵宛如一粒花粉,却在无意的“成长”中被世俗经验这只蟑螂拖走。某些“成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用生命中天然美好元素和纯洁高尚品质,去交换成人世界的生存经验、技巧和某些策略的过程,就像一个单纯的天使,不断掏出衣兜里的珍珠,去换取巫婆手中的玻璃球。
④在使人性复杂化的社会领域中,有一些精神本能强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