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苏教版九年级下文言文资料汇总

   
九下1《曹刿论战》       《左传》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编年体史书,保留了我国自公园前722年以后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二、语音:  
刿(ɡuì) 孚(fú) 辙(zhé)轼(shì) 遂(suì)盈(yínɡ) 靡(mǐ)    
   玉帛(bó)鄙(bǐ) 又何间(jiàn)焉小惠未徧(biàn)弗(fú)敢专也   
三、通假字: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同“遍”,遍及、普遍   
四、古今异义词:  
1、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     今义:监牢。  
2、牺牲玉帛    古义:古代是指牛、羊之类用于祭祀的祭品。  
今义:为人民、为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3、齐师伐我    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4、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   
5、肉食者鄙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轻视,看不起。   
6、弗敢加也    古义:虚夸,以少报多。      今义:增加。   
7、虽不能察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8、再而衰      古义:第二次,两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9、必以信      古义:言语真实。            今义:书信 。  
10、忠之属也   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  
11、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用来。            今义:能愿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  
五、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2、一鼓作气           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六、重点字词解释:  
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              对曰:回答。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不;//独占。   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虽不能察:弄清楚。    齐师败绩:溃败。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齐军。  
下视其辙: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遂逐齐师:就,于是。//追击。  
既克,公问其故:已经。//战胜。//原因,缘故。    一鼓作气:振作。   
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难测也,惧有伏焉:推测,估计;///埋伏。  
望其旗靡:倒下。  
七、理解性背诵: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 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5、“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6、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限四个字)   
7、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本文叙述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有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这可以说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  
9、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请从。   
10、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八、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的“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  
 “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2、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3、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谨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  
4、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5、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鲁 浅陋 ; 曹 有远谋  //战时:鲁 不作调查,急躁冒进; 曹 实地调查,抓准时机  //战后:鲁 茫然不知 曹 细说原委//   
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   
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答:(1)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   
7、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8、文章第2节主要内容是齐鲁两国长勺之战的概况。   
9、文章第3节主要内容是战后曹刿论述战斗取胜的原因。   
10、文章第2节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的品质或才能是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   
11、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意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12、就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   
只有尽心尽职才能取信于民,只有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13、曹刿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略作分析。   
(1)有爱国心与责任感。   
  祖国被侵伐时,立即“请见”,去参与“肉食者谋之”的事,并主动要求作战。   
(2)对作战的条件有深刻的见解。   
  把国君“忠”其事,取信于民作为取胜的先决条件,有“远谋”,其见解显然高于“肉食者”   
(3)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说话技巧。   
与地位相当的乡人说话,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与 国 君商讨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   
14、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否定了“公”前两次的回答,这是因为“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第一次寄托于近臣的拥护,第二次寄托于神灵的保佑。   
九、开放性试题   
1、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像,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以运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或用自己的话叙述)。   
如:公鼓之,齐师士气已竭。   
2、.“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却有人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   
(合理解释“鼓”和“作”的意思)   
3、学习这篇文章之后,你能从曹刿或鲁庄公身上获得什么启示或明白什么道理?(结合文章说理由)  
从曹刿身上获得启示:可从远见、爱国、责任感等方面说   
从鲁庄公身上获得启示主要是从纳谏、领导与人民的关系方面说。    
4、你是否赞同曹刿“夫战,勇气也”这一观点?请谈谈你的理由。   
开放性试题,谈出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的观点作简要阐述,言之成理即可。   
5、参考“示例”,根据所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  
[示例]遂逐齐师——随波逐流       (1)既克——克敌制胜(攻无不克)  
(2)夫大国,难测也——深不可测(高深莫测、莫测高深、心怀叵测、居心叵测、天有不测风云)  (3)望其旗靡——望风披靡(所向披靡、所向风靡、望风而靡)  
6、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看法呢?   
本题是开放题,可从“有功”“无能”或“兼而有之”三个角度来答题,能自圆其说即可。从“有功”方面答: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也可从“无能”方面答:鲁庄公是个平庸的 国 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可以把“有功”“无能”结合起来答。   
7、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敬佩。请写出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上,你最敬佩的一位爱国将领,并用一句话加以评价。   
   爱国将领:          评价:   
8、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呢?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1)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2)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3)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9、选文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是什么?请再举出一个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成皋之战、昆阳之战。  
   
九下2《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重要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定名为《战国策》,体裁是国别体,长于议论和叙事。  
二、语音 :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ɡuān)    窥(kuī)镜   
期(jī)年     朝(cháo)于齐        间(jiàn)进   
三、通假字         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四、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名词,地点,处所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    今义:方位词。   
3、明日,徐公来      古义:“旦日”的后一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4、能谤讥于市朝      古义:指责别人的过错。   今义:诽谤。  
5、窥镜而自视        古义:照。               今义:偷偷地看。   
6、暮寝而思之        古义:躺着。         今义:睡觉地方。   
五、词类活用   
1、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 2、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服: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3、私我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4、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5、闻寡人之耳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6、吾妻之美我者: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用作状语,当面。   
六、重点字词解释: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接受。  
而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用于比较。孰,谁,哪一个。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又一次。  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当面指责。      能谤讥于市朝:公众场合。  
时时而间进:不时,有时候。//偶然进谏。间,间或、偶尔。   期年之后:满一年。  
七、课文内容理解: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  
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2、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  
3、“王曰‘善’。”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用。   
体现了本文语言精练的特点。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他的矜持和尊贵。   
4、揣摩“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活动,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人物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邹忌对徐公“孰视之”,表明他的认真,也表明了徐公的美;“窥镜而自视”是为了作比较,显示出邹忌虽不自信但也不轻信;“暮寝而思之”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5、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或齐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纳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6、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一件家庭小事,即: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7、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8、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9、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八、开放性试题   
1、请就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   
示例:内容方面:邹忌能以自身为例,由家事巧妙地联系到国事,讽劝齐王纳谏除蔽;写法方面: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   
2、威王一“善”,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请根据“无可进者”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广开言路”,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广开言路”的问题?(2分)   
 “门可罗雀”或“门庭冷落”《出师表》   
 3、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4、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示例1:喜欢邹忌——他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等。   
示例2:喜欢齐威王——他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   
5、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 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建议:开张圣听(“咨诹善道”或“察纳雅言”)    
启示: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  
6、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7、历史上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魏征——唐太宗;曹刿——鲁庄公;  
8、历史上进谏难,纳谏尤难的反面事例:商朝的大臣比干,他力谏商纣王不要虐待人民,被纣王剖心而死;春秋时吴国的大臣伍子胥,他劝吴王夫差杀死越王勾践,以免后患,吴王不听,他坚决同吴王争论,最后被迫自杀;战国时楚国的屈原——楚怀王;西周召公——厉王。

九下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词语解释
舜发于:被任用  人恒过:犯过失。 傅说举于:被选拔    衡于虑:同“横”梗塞,指不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责任,担子;这       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苦其心志:使┅┅痛苦    征于色:脸色    劳其筋骨:使┅┅劳累  
 发于声:吟咏叹息之气       饿其体肤:使┅┅饥饿        而后喻:了解,明白。
空乏其身:使┅┅贫困      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乱其所为:使┅┅错乱、扰乱    入则:在里面。指国内    出则:在外面。指国外 所以动心忍性:用这些办法;使┅┅惊动;使┅┅坚韧。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曾同“增”。 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二、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3、人恒过,然后能改          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灭亡。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句义: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起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人们才能了解他。
三、中心内容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问题设计及解答 (1)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3)第一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4)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曾益其所不能。 (5)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      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6)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五、思考、应用。 (1)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在今天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如何看待,请举例谈谈。  (2)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请举例谈谈你的看法。     附论证本文观点的名言及事例:勾践,卧薪尝胆。     艰难困苦,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六、开放题。  
1、请再举出一些成功背后付出无数艰辛的例子或名言。(张海迪、爱迪生)      (名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例:司马迁惨遭宫刑而愤作《史记》;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    “自古英雄多磨难”。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七、按要求答题: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将会有怎样的益处?  
答: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  
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九下4《鱼我所欲也》《孟子》
一、生字箪(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恶(wù)
二、重点词解释
1、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      2、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通“避”,躲避。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  4、贤者能勿丧耳:不丢掉。 何加:有什么益处
5、蹴尔而与之:践踏,助词 。    6、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通“辨”,辨别。
7、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   8、妻妾之奉:侍奉。9、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指不愿意接受的意思。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通“欤”,语气词。
10、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      11、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
1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的思想,即义。13、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15、万种则:丰厚的俸禄,表假设。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保持这种品德使它不丧失罢了。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译为:如果你轻蔑地呼唤着给他吃,连过路的饥民也不会接受。              。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译为:    为了我所认识的贫困穷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原先为了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宫室的华丽而接受了。
6、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就是所谓的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8、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    
四、思考题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人称亚圣。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2、理解及背诵:(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