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枣核》教案及练习


《枣核》
二. 重点、难点:
1. 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2. 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3. 饱含深情的语言、思乡之情的具体化。
 
【学习过程】
. 创设情境:
我想了解一下,我们在座的同学,有哪些因为探亲、旅游等原因而离开过家的?离开家后,时间稍长一点,会有什么感受?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这种感受?
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又很远,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河的阻隔,他,还会有这种思乡之情吗?
——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让我们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走近《枣核》。我们看看这位老人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他做了些什么?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
 
. 内容分析
(一)本文按照记叙文的文体去学习,首先我们将六要素找到,其次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全篇的主要内容。
1.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 本文中具体的要素分别是
    时间: 访美时                      
    地点: 旧时同窗的家中
    人物:“我”和旧时同窗
    事件: 美籍华人索要枣核寄思乡之情。
 
(二)思考:边读边思考,全文贯穿的一条线索是什么?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1. 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是枣核
2. 理清段落,列出文章结构提纲。
第一部分(1)     写朋友托我为他带几颗枣核。
第二部分(2—4)  写朋友见到枣核,如获至宝。
第三部分(5—10) 写朋友倾吐思乡之情。
第四部分(11)    揭示文章中心思想。
本文结构精巧,首先表现在用“枣核”设置悬念。作者由索要枣核起笔,开篇设置悬念:用途蹊跷。朋友得到枣核如获至宝,用途却秘而不宣,还故弄玄虚,使悬念更吸引人关注,直到踏访后花园谈话中才说明要枣核的原因,解开悬念。结构精巧还表现在用“枣核”作贯穿全文的线索。枣核,把相距万里的人连在一起,把朋友的心和故乡连在一起。几枚生枣核在异国的土地上,“总布胡同”那座小院将同“北海”一道出现在朋友眼前,给游子的心添一点慰藉。读到后来,谁都能看出,在美籍华人的心目中,这几枚枣核的“分量”简直等于故乡故土,枣核是一条叙事的线索,更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
 
结构小结:综上所述,结构上课文中有如下清晰的线索。
(三)思考:理清全文的结构后,我们来考虑两个问题:
1. 文章如何将四部分串联起来的,或者说如何将“枣核”这一个词语变成了线索?
请同学们再利用2分钟的时间默读一下课文,找出带有“枣核”二字的句子。
   明确:A. “……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
B. “……从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
C. “……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
D. “近来,我老是想总部胡同院里那棵枣树……”
   同学们想一想,全文只要这四句话是不是就可以说清事件了呢?答案是肯定的。可是如何使得文章中心更突出呢?这就需要从每一个事件上去丰富去串联。
 
2. 情感如此深刻,思想如此强烈,作者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将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
阅读第一段。
提问:段中“再三”的意思是什么?有何作用?
明确:意思是一次又一次。作用是增强文章的悬念感,为下文表现人物的感情服务。
 
阅读2—4段。
提问:风烛残年是什么意思?
明确:意思是风中的蜡烛,比喻人已到了晚年。
提问:“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明了什么?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了美籍华人珍惜的态度,得枣核如获至宝的激动心情。
提问:“殷切”是什么意思?表明了什么?
明确:意思是深厚而激动,表明了美籍华人急于得到枣核的心情,增强悬念感,为下文表现人物的感情作铺垫。
提问:美籍华人与分别快半个世纪的朋友见了面,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这一句话表明了什么?
明确:第一句话是“带来了吗?”表明了美籍华人急于得到枣核的心情。
 
学生根据下列问题读5—11段。
⑴写沿途风光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写沿途风光,目的一是再次造成悬念,二是为下文作暗示。
⑵“一座两层小楼”,“车库的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以上这些话语表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些话语表明美籍华人朋友事业家庭都如意,更深沉地体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⑶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明确: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具体通过栽种杨柳、养睡莲、堆叠北海,追忆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情景,试种家乡的枣树来体现的。
⑷“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中的“一……就……”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一……就……”这个词语起强调的作用,“一”过圣诞,“就”自然而然想旧历年,把游子之情表达得自然深沉。
⑸列出文中美籍华人倾诉心里活动和借助谈话写人物行动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在语言方面有何特点?体现了人物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美籍华人直接倾诉内心活动的句子有:“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缺点什么”,“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这些句子语言的特点是朴实,“心上总像缺点什么”是对游子心境最朴实的描述,身在异国,心永远系着故乡,“都如意”也无法代替故乡的温暖,无法弥补心上的缺憾,一连串的想,把故乡的形象再现得多么真切!这位美籍华人朋友情不自禁地用京腔京味述说对故乡的思念,句句是思乡之苦。
 
. 总结课文
1. 归纳中心思想
明确: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访友中揭开友人珍爱生枣核的疑团的过程,反映了同窗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2. 记叙顺序:
明确:时间顺序,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
  3. 文章的结构:
明确巧设悬念。开篇索要枣核就设下悬念:用途蹊跷。朋友得到枣核后如获至宝,用途仍秘而不宣,使悬念更吸引读者。直到踏访后花园,在谈话中才说明索要枣核的原因:为解乡愁。全篇用枣核设置悬念,使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写得有张有弛、摇曳多姿,始终紧紧吸引着读者。
明确:情聚线索。枣核既是一条叙事线索,又是一条感情线索。
4. 语言风格:
明确:本文语言简洁质朴而又富于抒情色彩。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1. 注音或填字
红(    )    山(    )    小(    )   称(    )    萧乾(    )(    )     
切(    )   蹊跷(    )(    )   玛瑙(    )(    )     篱笆(    )(    )
tà  (    )访       睡lián(     )      圣diàn(     )     fàn(      )舟
布dōu(     )    qián(    )入     安dù n(     )   pī(      )头
心jìng(    )     qián(    )艇    蜻tíng(    )    qiā(    )指一算   
tǐng(     )身而出        tǐng(    )而走险        感慨(    )深         
风(     )残年            故弄(    )(    )
 
2. 试比较下列的哪一项内容,把思乡的痴情表现的最为深沉和强烈?(   )
A. (把几颗枣核)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璃还贵重。
B. 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
    C. 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
D. 时常在月夜同老伴儿并肩坐在长凳上,追忆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
 
3. 下面所概述的中心意思.哪一项最恰当?(    )
A. 反映了海外游子思乡之情的深切感人。 
B. 说明“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C. 通过枣核的故事,反映了海外游子并不满足于优裕的生活,而更想念的是伟大的祖国。
    D. 说明了年纪越大,越思念家乡,思念北京。
 
4. 判断正误
    (1)本文的作者是萧乾,线索是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    )    ,
    (2)文章最后一段:“改了国籍.……”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
    (3)“故弄玄虚”的意思是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玄虚”是迷惑人的意思。
    (4)本文感人的主要原因是叙事朴实。(     ) 
 
5. 简答:
    (1)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这里“劈头就问”表达了美籍华人的什么心情?
(2)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6. 根据课文内容填词:
   (1)在下面词语的前面和后面各填一个能恰当组合的词。
  例;依恋故土,十分依恋        
A. 感情                    感情   
B. 感慨                      感慨  
C. 精致                         情致
                 

【试题答案】
1. 注音或填字:   
2. D    3. B
4. 1×23×4
5. 简答:
    (1)表达了美籍华人急于向友人倾诉思乡之情的急切心情。
(2)“一……就”表强调,强调了美籍华人思乡的强烈心情。
6. 根据课文内容填词:
 
同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