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教育 - 中小学教育资源免费下载平台

《春》教学设计19




《春》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先试后导这是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我在讲授《春》一课时,以这一思想为指导,从学生的口头训练入手,分层设置思考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抒发的感情,学习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各个学习环节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让学生主动的想、主动的说、主动的学,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精讲点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在不断尝试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把重点放在了整体感知课文、语感的培养和读写结合上,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训练,突出重点,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并把它们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写作中去,做到学为所用。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都热爱春天,向往奏。这里我用投影给大家展示出一幅春天的美丽画卷,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春天描绘出来吗?
    生:口头描绘。  
    (学生的口头描述有助于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同时自然的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春》,体会一下朱自清先生是如何描绘春天的?
    板书课题和作者,并用投影出示教学目标:
    1.学习细致观察、抓特征写景的方法。
    2.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3.体会在景物描写中抒发的感情。
   二、尝试感知与分析
    1.教师范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体会本文的思路。
    (范读课文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助于整体的感知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出示第一组尝试题,学生初读课文后回答问题,理清思路。
     ①全文由几个部分组成?
     ②文中哪些词语最能突出'盼'?
     ③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④在景物描写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在哪里?
     ⑤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
    (这一组尝试题,能引导学生自学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并锻炼了他们的概括能力。)
    3.出示第二组尝试题,学生深读课文后分组讨论,重点分析'春风图'。
     ①作者抓住了春风的什么特征?体现在哪里?
     ②作者调动了人们的哪些感官司,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③你认为文中哪些词句运用的最好?好在哪里?
     ④在对春风的描绘中抒发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先朗读,再讨论,后背诵。教师加以精讲点拨,并结合练习五指导本段的朗读。
    (学生的朗读、讨论与教师的精讲点拨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为读写结合打下基础。)
  三、尝试反馈练习:
    学生分四组讨论其余四幅图画,教师适当点拨,并用投影出示要求:
   1.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4.弄清描写的顺序、角度?
   5.重点分析写得精彩的一两个句子。
   (这是一次集中的反馈,锻炼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也便于教师查漏补缺,使学生全面、牢固的掌握知识。)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春天的绚丽画卷,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全文充满着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给人以美的熏陶。同学们,你们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收获?能不能总结出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及时启发后,出示投影。
    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
        倾注感情,选取景物
        细致观察,找准特点
        调动感官,展开联想
        顺序合理,语言优美
     (师生共同对所学知识做出归纳,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他们的思维加工能力,同时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个很好的检验。)
  四、限时作文练习:
    题目:秋
   要求: 1.描绘有代表性的一种景物即可。
       2.运用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
       3.字数在150字左右。
    用投影出示几幅秋天的图画,供学生参考。
    (片断写作练习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做到学为所用,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写作中去,锻炼他们快速立意、构思、成稿的能力。) 

同类资源